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交锋 >

第1098章

交锋-第1098章

小说: 交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给湘哥发了电报。”邓阳春说,原本,他与“木匠”结束沟通后,准备把电台收起来,然后来此地与沈云浩会合。
  但是,当他伸手去拔电台天线的时候,鬼使神差,手又缩了回来,顺便给邓湘涛发了封电报。只有两个意思,“鹅卵石”的真正身份能否告之,第二就是“木匠”,应该如何与之相处。
  将近半个小时后,邓湘涛终于回电,上面只有四个字:“一如继往”。
  邓阳春收到回电,也陷入了沉思。显然,这是要让自己,像对待“鹅卵石”那样,对待这位新来的“木匠”。但是,自己对这位“木匠”一无所知,怎么可能像对待“鹅卵石”那样对待他呢?
  况且,还有“鹅卵石”的真正身份。“鹅卵石”都离开古星后,他的身份再机密,对自己也不应该再保密了吧?可邓湘涛只字没提,他甚至都怀疑,邓湘涛看到自己的电报后,直接忽略了第一个问题。
  邓阳春并不知道,邓湘涛此次给他回电,还真是经过慎重考虑的。之所以只回四个字:“一如继往”,已经提示得很明白。只是,邓阳春刚刚接到“木匠”的电报,怎么也没有往“鹅卵石”身上想。
  “区座怎么说?”沈云浩连忙放下酒杯,眼睛放着光,盯着邓阳春追问。
  “我问他组座的真正身份,以及应该如何与‘木匠’相处,他只回了四个字:一如继往。”邓阳春无奈的说。
  邓阳春对“鹅卵石”,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敬意。因此,就算“鹅卵石”离开了古星,他依然尊称“组座”。而“木匠”虽然是新的军统古星组长,但邓阳春只称呼他的代号,对“组座”一词三缄其口。
  “一如继往?区座也真是的,嘴也太严了,跟我们透露点,免得我们乱猜了嘛。”沈云浩苦笑着说,“一如继往”,只是告诉他们,对“木匠”要像对“鹅卵石”那样。
  沈云浩虽然没有见过“鹅卵石”,但他对“鹅卵石”也是很服气的。从“鹅卵石”安排各种计划,以及丝丝入扣的分析和推断李邦藩安插在古星组的内奸,沈云浩真的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在罗泽谦叛变,以及“鹅卵石”没上任前,沈云浩和邓阳春也多次商量,要怎么样才能找出内奸。可是,他们想尽了办法,除了搞得人心惶惶外,没有其他收获。最终,他们只能龟缩在管沙岭。
  在管沙岭时,断绝了与外界的联系,就算有内奸,也不会有事。后面,“鹅卵石”上任,后面的事情就好办了。在“鹅卵石”的安排下,他们一步一步巧妙的发现了内奸。目前,除了将董正留下来外,其他的内奸全部清除了。
  “既然湘哥这么说,我们执行命令就是。”邓阳春说,他对邓湘涛还是很信服的,这位堂哥总不会害自己吧。既然他说要“一如继往”,就把“木匠”当成“鹅卵石”就是。
  “区座这是打的官腔吧,从‘木匠’的命令来看,他的野心很大。要成立汉川小组、孝感小组、应城小组。再加上现在的黄陂小组,以及古昌小组、古阳小组,除了规模比原来小点外,摊子已经铺得比原来还大。”沈云浩说。
  “摊子铺得越大,你不应该越高兴么?”邓阳春微笑着说。
  “别假惺惺的劝我,你肯定也有自己的想法。”沈云浩不理会邓阳春的笑容,盯着他的眼睛说。
  “我确实有个想法,想跟你商量一下。”邓阳春说,自从担任古星组情报科长以来,他可以说毫无建树。
  “木匠”上任后,邓阳春觉得,如果再这样混日子,就算别人不说,他都会看不起自己。借着古星组换了新组长,他觉得,应该做点事情。
  “‘木匠’可说了,不能暗杀敌方人员。目前,我们就是埋头工作,壮大自己,等待时机,积蓄力量与日军决战。”沈云浩提醒着说,随着日军攻势放缓,很多有眼光的人,都清醒的认识到,日军不可能占领中国。
  抗日战争必然会胜利,这一点已经深入人心。虽然日军在战场上,依然保持着优势。可是,这种优势正在逐渐减少。特别是随着美国的援助源源不断的送来,国军的战斗力提升了一个台阶。
  可日军呢?随着那些老兵牺牲在战场上,他们战斗力急剧下降。再加上美国的封锁,以及日军战线的不断延伸,他们就算当初是把锋利无比的剑,此时也被拉得像纸一样薄。只要稍稍碰一下,就能碰掉一块,甚至有直接崩断。
  “我没说要暗杀他们的人啊,你觉得,有没有可能在政保局直属组发展几名我们的内线?”邓阳春说,木匠上任后,他这个情报科长,总得有所表示才行啊。
  “‘木匠’可是说了,让我们联系各区保甲人员。”沈云浩提醒着说。
  “这与在政保局直属组安插内线并不冲突嘛。”邓阳春说。
  “政保局直属组总共才四十二人,你怎么策反谁?”沈云浩问,邓阳春既然这么说,肯定是有目标。
  “你觉得宋鹏是否还有机会重回军统?”邓阳春突然说。
  “不可能!”沈云浩坚定的说,这种背叛过一次的人,就算再次投靠过来,谁又敢要呢。邓阳春先想在“木匠”面前露把脸,到时候如果丢了脸,那就没脸见人了。
  “所以嘛,只能安插我们的人。据我所知,朱慕云家里还没有下人,是否可以替他物色一个呢?”邓阳春说,宋鹏是个死硬的汉奸,这种人除了从肉体消灭外,不可能再有第二种结果。
  “你想从朱慕云身边的人下手?但你别忘了,当初武尚天在朱慕云身边,就曾经安插过间谍。朱慕云吃一堑长一智,怎么可能还中招呢。”沈云浩说,朱慕云家里一直没有佣人,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所以,我想把这个计划报给‘木匠’,看看他是怎么回复的。”邓阳春说,这才是他真正的用意,“木匠”有什么样的手段,只要试一把就知道。
  “阳胖,你可真鬼。但你得想好,如果‘木匠’让你执行,看你怎么办?”沈云浩笑着说,邓阳春的这一招,真的能迅速判断“木匠”能力如何。
  身为古星组的行动科长和情报科长,他们当然希望,带领自己的长官足智多谋。最好能像“鹅卵石”那样,他们就能死心塌地的工作,不用去想其他事。
  “当然,与各区保甲人员的接触,也要同步进行。这是‘木匠’上任的第一条命令,一定要尽职尽责。”邓阳春提醒着说。
  “这是自然。”沈云浩点了点头。


第1489章 清乡
  沈云浩与邓阳春两人喝酒,除了想讨论“木匠”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以及日后如何在他手下工作外,也是想回忆一下已经离开古星的“鹅卵石”。
  他们并没有意识,“鹅卵石”只是改头换面,换了个代号,以“木匠”的身份,继续领导他们。沈云浩和邓阳春也算是老情报工作者了,可是他们都犯了经验主义错误。觉得“鹅卵石”离开古星了,“木匠”与“鹅卵石”就再无联系。
  只有于心玉在收报的时候,才觉得有些奇怪。她可是电讯专家,收到“木匠”电报的时候,总觉得“木匠”的发报指法,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但是,她也没有往“鹅卵石”上想。毕竟,“鹅卵石”离开古星,是总部的命令。局本部,怎么可能跟他们说假话呢。一直以来,于心玉对上级的命令执行得很彻底,她根本没有想到,上级会给她传假消息。
  朱慕云也没想到,于心玉竟然发现他发报的指法有问题。自从陈秉南出事后,朱慕云很快想明白了他逃离的过程。因此,朱慕云也特意苦练指法。
  发报的指法,就算从左手换到右手,很多时候还是有迹可寻。在这方面,朱慕云之前请教过聂俊卿,一个人的指法,就算刻意隐瞒,但稍不注意,就会露出马脚。为此,朱慕云特别的小心翼翼。
  朱慕云受训的时间不长,只有三个月。这么短的时间,还同时接受邓湘涛的胡梦北的训练,要不是他记忆力超强,连特工的基本常识也学不会。
  幸好,朱慕云留了一手,他知道自己的指法,一时半会于心玉可能猜不到。但是,长此以往,容易被她识破。最好的办法,还是通过死信箱。到时候,自己苦练指法,过段时间,说不定就将指法练出来了。
  1943年8月,“全国商业统制总会古星分会”成立,杨怀益任委员长。并公布实施《长江上游地域物资收买及移动统制暂行规程》。
  朱慕云出席了这个成立大会的庆典,这种权贵云集的地方,朱慕云当然会削尖脑袋进来。况且,作为政保局古星直属组长,他也要指导庆典的安全保卫工作。如果朱慕云都不能参加,说不定安保工作就会出事。
  朱慕云手里掌握了几十名军统人员,在黄陂还有一个二十六人的训练班。除开地下党的支持,朱慕云能动用的军统人员,超过了一百人。这么多人,想在古星搞出点事端,还是很容易的。
  当然,朱慕云在这种活动中,不会很高调。他现在是古星最大的特务,喜欢隐藏在暗处观察人。朱慕云的任务,除了打击抗日分子外,还负责监视古星各级官员的思想政治,密切注意他们的活动。
  今天参加的人员,除了古星本地的名流外,还有一些南京过来的人。这个“全国商业统制总会古星分会”,看似与之前的经济统制事务处差不多,但朱慕云却看到了,日本人借用南京政府,一步一步的控制着占领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
  至于军事,历来就是日本人在背后撑腰,否则,各路皇协军,连抗日游击队都不如,早就被消灭了。
  “朱组长,今天又辛苦你了。”
  “芮先生,好久不见。”朱慕云正在沉思时,突然听到有人喊他,回头一看,却是原来的中统叛徒,现在担任古星中日文化协会理事,兼任古星市常部委员兼宣传科长的芮道一。
  当时,芮道一与程吉路都在古星日报任职,芮道一是编辑,程吉路是记者,两人其实都是中统古星调统室情报员。跟着史希侠投敌后,两人为争夺三处副处长,闹得不可开交,几乎反目成仇。结果,程吉路胜出。
  上面为了安抚芮道一,将他调离三处。程吉路现在跟着政保局去了安徽,芮道一却留了下来。这样的场合,芮道一确实能参加。
  “朱组长客气了。”芮道一见朱慕云说得客气,马上笑着说道。
  “上次地下在五月四日散的传单案,快三个月了都没进展,你们那边可有线索?”朱慕云随口问,芮道一的职务听着是宣传,其实上还是反共,同时为日本人歌功颂德。
  中国的文化人很多都有骨气,他们铁骨铮铮,他们可以冻死迎风站,饿死不弯腰。然而,像芮道一这种文化汉奸也不少。
  当然,芮道一原来是中统的人,他之投敌,未必不是中统与南京政府达成的某种协议。因此,朱慕云对中统投诚过来的人,总是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陈秉南回到重庆后,据说担任局本部人事处总干事,连正常的审查都没有搞。也就是说,中统局非常清楚他们在古星的行动。中统不管陈秉南这些人,是否为日本人做事,只要他们真心反共,就会赏识他们。
  “你们那边都找不到线索,我们怎么能找得到呢。”芮道一谦逊的说,论对付中共,中统确实很有一套。
  从红军时期,国军围剿中共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