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交锋 >

第301章

交锋-第301章

小说: 交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慕云亲自开车,送李邦藩去雅仁医院。在路上,朱慕云向他汇报与贾晓天见面的情况,当然,金条的数量,他只报了几十根,但没有报出埋藏的地点。对此,李邦藩并没有在意。朱慕云特意去见贾晓天,不就是为了赚钱么。
  但对贾晓天提供的另外一个情况,李邦藩却很重视。朱慕云对钱很敏感,但对情报的反应,却很迟钝。
  “姜天明在上海的事情,你不用管了,我会派人去查的。”李邦藩叮嘱着说,都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贾晓天在最后关头说的话,一定会很重要。
  “是。”朱慕云点了点头,这件事既然李邦藩去查,自己还省心了。
  到医院后,朱慕云见到张百朋后,很快就提着热水瓶出去了。他拧着空热水瓶,就在走廊上抽烟。他知道,张百朋与李邦藩肯定有话要讲,自己待在旁边不太合适。
  在病房内,张百朋见到李邦藩,很是惭愧。原本他去九头山,是想露一把脸,没想到却丢了大脸。不但人没回来,而且自己还受了伤。他用一百根金条换回来的八十四人,本想从中找到军统行动小组。但情报显示,军统的行动小组,已经被邓阳春接走,自己换回来的,只是真正的人质。
  张百朋原本坚持带病工作,但听到这个消息后,再也支撑不住了。一个人的身体是否健康,跟精气神有很大的关系。当希望变成绝望,再好的人也承受不住打击。况且,他身上原本有伤,干脆就住进了医院。
  “这次令你失望了。”张百朋愧疚的说,幸好朱慕云在九头山压了价,八十四人只花了一百根金条,否则的话,他的愧疚感更浓。
  “我们情报不准,失败是理所当然。”李邦藩叹息着说,当初的判断并没有错,军统行动小组,确实在九头山上。但是,没有与军统联系方式,也是没有办法的。
  而且,九头山的土匪也太狡猾了。明明把军统行动小组找出来了,却没告诉政保局。看来,九头山的土匪,与军统也有勾结。
  “那批人质,现在还被关在六水洲上,我想拜托朱慕云去处理。”张百朋说,既然是政保局花了一百根金条,将他们赎出来的。这笔钱,最后也得落在他们头上。
  “你安心养伤,我还有重要的任务交给你。”李邦藩沉吟着说,他在政保局,最相信的就是张百朋和朱慕云。刚才朱慕云的话,让他觉得,有必要派人去趟上海。而张百朋,是他的不二人选。
  “我已经好得差不多了,随时可以接受任务。”张百朋蹭的坐了起来,为了向李邦藩证明,他还特意走下床。他受的都是外伤,并没有伤及内脏。看着吓人,但其实并不重。
  “我想让你去趟上海,跟姜天明一起去,看他在上海,到底干了些什么事。”李邦藩低声说道。
  “姜天明?他有问题么?”张百朋惊讶的说。
  “有没有问题,得由你来告诉我。”李邦藩淡淡的说,作为政保局的副局长,他觉得自己的手脚被束缚住了。姜天明控制着情报处、行动队、机要室、电讯处这些重要部门,很多事情,自己根本无法插手。
  “我今天就出院。”张百朋说,如果姜天明真的有问题,那将是一个重大发现。
  “不急,等会让医生开个证明,给你转到上海的大医院,去做个详细检查。”李邦藩意味深长的说。
  “好,我现在觉得头很疼,肚子也很不舒服。”张百朋笑了笑,马上“痛苦”的说。
  张百朋是政保局的人,他在雅仁医院享受最高待遇。既然他说头疼,医院当然会派最好的医生检查。但大脑是最精密的器官,哪怕再厉害的医生,也不敢断定是什么问题。随着张百朋痛得在床上打滚,雅仁医院最后决定,让张百朋去上海的大医院检查。
  姜天明得知贾晓天被枪决后,怒不可遏。贾晓天确实该杀,但不是在这个时候。他冲到李邦藩的办公室,却没有发现人。再给二处打电话,得知李邦藩已经走了。李邦藩去雅仁医院,可不会告诉二处。
  等到李邦藩回到镇南五金厂后,姜天明马上到了他的办公室。一般的工作,姜天明都会打电话,让李邦藩去他的办公室谈。特别重要的事情,会让尹有海正式通知。但是,姜天明来李邦藩的办公室,并不多见。
  “李副局长,你枪决贾晓天,为何事先不向我汇报?”姜天明一副兴师问罪的口吻。
  “这是本清课长下的命令,我只是执行罢了。既然贾晓天放在二处,我想,局里应该是把此事交给二处了吧?”李邦藩淡淡的说。
  “你知不知道,共产党已经准备营救贾晓天,很快就会有行动。我的人在二处外面埋伏,只要共产党敢行动,就能将他们一网打尽。”姜天明怒吼着说。
  “如果共产党真有行动,会等这么久?要知道,贾晓天当初关在局里的时候,当天晚上,共产党就出现在外面了。”李邦藩嗤之以鼻的说,他并不认可姜天明的说法。共产党狡猾大大的,没有十足的把握,岂会轻易行动?
  而共产党一旦行动,几乎每次都会成功。六水洲上的杨经曲,以及他的家人,一百多口人,被共产党一个晚上全部救走,就说明了问题。
  “这件事,你必须负责。”姜天明气冲冲的说。
  “我当然会负责,但我只对本清课长负责。”李邦藩淡淡的说。
  “你……”姜天明气得说不出话来,李邦藩有本清正雄这个后台,他还真的没有办法。
  “姜局长,既然从九头山带回来的人质中,没有军统行动小组,这些人,是不是请情报处还过来?”李邦藩问。


第455章 上门调查
  李邦藩的蔑视,让姜天明气得发狂。他想怒吼、他想打人、他想摔东西,他甚至想掏出手枪,对着李邦藩的胸膛,打光弹夹内的所有子弹。
  但最后,姜天明还是忍住了。作为一名老谋深算的特务,他很清楚,跟别人发火是没有用的。特别是对李邦藩这样的,原本就想挑衅自己的,就算再发火,也是徒劳无益。如果真的发了火,只会让李邦藩笑话。
  “九头山带回来八十四名人质,都在情报处甄别。这些人,可是花了局里一百根金条。”姜天明深呼吸了几次,将怒气强行压下去,才缓缓的说。
  “这件事我会交给朱慕云去处理,一百根金条自然会还给局里。”李邦藩说,让二处去做这件事,并不擅长。交给朱慕云,他相信必定不会令自己失望。
  这八十四名人质,本就是二处带回来的。但甄别的任务,姜天明强行交给了情报处。现在,军统行动小组,已经与古星站接上头,这批人的价值,就只剩下那一百根金条了。但如果这批人交给情报处,这一百根金条,最后还得落到二处头上。
  “那你得当心,这些人当中,很多都是普通老百姓。”姜天明冷笑着说,这年头,能有一根金条储蓄的人,还真的不多。
  从九头山带回来的八十四人,情报处基本上都做了调查,能拿出十根金条的人,少之又少。而且,那几个人,已经被阳金曲放掉了。朱慕云在九头山能赚钱,凭什么别人就不可以?现在,李邦藩要把人接过去,姜天明正好省事。否则,二处那一百根金条的账,就得情报处去平了。
  “不管他们是什么人,我都有办法,让他们凑足一百根金条。”李邦藩漫不经心的说。
  朱慕云接到任务,想也没想就答应了。只要是李邦藩交待的事情,不管有没有困难,他都会想尽千方百计去完成。况且,处理这种事情,本就是他的拿手好戏嘛。说不定,还能借这次的事情,又发笔小财呢。
  可到六水洲后,朱慕云傻眼了。他的记忆力非常好,将人集中起来后,用眼睛一扫,就发现最值钱的那几个人,竟然不见了。一问余国辉,才知道被阳金曲“处理”掉了。可不管如何,他已经没有退路了。
  “在九头山的时候,你们每个人要十根金条才能回去。但政保局把你们赎回来,现在,只需要五根金条就可以了。”朱慕云大声说道。他的想法很简单,先把能交得起五根金条的人放回去,然后就是四根、三根……一旦凑足了一百根,就能挥泪大甩卖了。
  “长官,你们只花一百根金条,就将我们赎回来了。为何现在要每人五根金条?是欺负我们不会算数?还是想坑我们的钱?”下面有人突然振振有词的说。政保局是政府部门,解救他们是义务。不要说五根金条,就算一文钱不出,也是可以的。
  “如果你们能凑足一百根金条,我马上把你们全部放回去。”朱慕云冷冷的说。
  都说一个中国人是龙,一群中国人就成了虫。朱慕云的话一落音,下面就无人愿意接话了。一百根金条,可不是那么好凑的。如果平均到每个人头上,每人最多一根多一点。换成大洋,也不过两百大洋左右。有些人家里硬挤一挤,还是能拿得出来的。但是,五根金条,不是一般人能拿得出来的。
  “政保局不养闲人,如果大家都不愿意出钱,我会安排你们去做工。什么时候把一百根金条赚回来了,什么时候放你们回去。”朱慕云大声说。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现在古星的各个工厂都缺工人,让他们干个三五个月,也能把本钱拿回来了。
  “政保局是政府机关,怎么能收我们的钱呢?有本事,把土匪剿了。”还是那个声音,愈发的激动了。
  “你叫什么名字?”朱慕云寻着声音的方向望去,问。
  但这次,却没有了回应。朱慕云走过去,将周围的人群驱散,只剩下十几人。他相信,刚才说话的那人,就在这中间。
  “既然敢说,为何不敢承认?”朱慕云的目光,从众人脸上扫过,与他目光接触的人,纷纷垂下头,不敢与他对视。
  当朱慕云的目光,望向一位穿着长衫,戴着圆形眼镜的中年男子时,对方并没有回避。两人的目光在空中一碰,丝毫没有退让之意。
  “刚才说话的人是你吧?”朱慕云走过去,沉声问。
  “不错。”
  “你叫什么名字?”朱慕云一听他的声音,就知道没找错人。刚才朱慕云就记住了这个声音,只要是朱慕云感兴趣的事物,他可以记一辈子。
  “张保国。”中年男子缓缓的说。他原本以为,自己的话,能得到众人响应。只要所有人齐心合力,朱慕云就奈何不了他们。
  “职业?”朱慕云问。
  “古星三中教师。”张保国马上说。
  “我看你不像个教师,倒像个抗日分子。”朱慕云手一挥,马上有两名如狼似虎的警卫,将张保国押了下去。
  “你这是诬陷,我不是抗日分子。”张保国脸色一变,但他想反抗,可一个文弱书生,又能岂是警卫的对手?
  对这种刺头,朱慕云不会手软。朱慕云之所以将张保国定义为抗日分子,只是想杀一儆百。这些人,经过情报处的甄别,已经不存在什么抗日分子。他之所以把这么一个杀头的罪名,放到张保国身上,只是想立威罢了。
  果然,张保国被带走,其他人都是战战兢兢。朱慕云再次重申,明天将安排他们做工。如果有需要出钱的,今天是最后机会。在朱慕云说完之后,马上就有三人举手,他们同意支付五根金条。
  见有人肯付钱,朱慕云终于满意的点了点头。虽然只有三个人,但万事开头难。今天三个,明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