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交锋 >

第652章

交锋-第652章

小说: 交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辛苦了。”李邦藩说,他最欣赏朱慕云的一点,就是遇事能分得清轻重缓急。目前来说,保护特使安全,当然是最重要的。
  “为局座分忧,不辛苦。”朱慕云微笑着说。如果说睡在德明饭店,也算辛苦的话,那天下就没有累的事了。
  “你在德明饭店办公可以,但电灯公司那边,也必须随时沟通。另外,也要与刘权,随时保持联系。”李邦藩说,杨怀益能否成功达到汪先生的意愿,主要是情报支持是否及时。
  而电灯公司的罢工,关系到的是古星的脸面。如果法租界真的停电、停水,会让南京作何感想?作为古星的中方情报机构最高长官,李邦藩脸上,也是不好看的。
  “我给刘权也安排了一间房,就在我的隔壁。”朱慕云微笑着说,德明饭店这几天,都不会有什么顾客。所有的顾客,就算想来消费,也进不来。
  原本,朱慕云想将德明饭店所有的闲置房间,全部包下来。可是,这笔费用,实在不低。最重要的是,他们的做法,引起了德明饭店的强烈抗议。德明饭店是古星最高档的旅馆,来此消费的,大部分都是外国人。突然住进一群中国人,会拉低德明饭店的档次。
  既然如此,朱慕云让宪佐班,将德明饭店前面四民路的两头,全部给堵了起来。所有想进入德明饭店的人,全部被拦了下来。今天,德明饭店的房间,肯定会有大量空闲。
  “你的安排很好,给我和小野,也安排一间房吧。”李邦藩点了点头,说。
  “局座的房间早就准备好了。”朱慕云说,这种事,他自然不用提醒。给李邦藩准备的,是德明饭店的套房。虽然比杨怀益住的,条件要稍微差一点。但也称得上豪华了,里面的家具,都是国外进口的。而房间摆的物件,大多都是古玩。
  “你办事,我放心。”李邦藩说,这次的接待,政府方面的人员,由省里负责。可是,政保局和宪兵分队的后勤,基本由朱慕云负责了。
  “只是电灯公司那边,穆尔似乎不愿意让步。”朱慕云为难的说。
  穆尔油盐不进,张广林借着这次杨怀益来的东风,依然没能让穆尔屈服。这个英国人,并不相信中国的工人,已经被组织起来了。在他看来,中国人就是一群天生愿意被奴役之人,给他们工作,应该很感恩才对。怎么还能因为古星粮食价格高涨,要求补贴呢。
  “多想想办法。”李邦藩说。办法总比困难多,穆尔毕竟是英国人,他不知道,现在的中国,与以前的中国,有了明显不同。
  因为,日军来了。而且,电灯公司的事情,如果上升到政治高度,正好可以让人看到,东亚共荣是多么重要。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不能让亚洲人,受欧洲人的欺凌。
  “还要请局座出面,让市里或者皇军,给穆尔施加压力。这边让张广林配合,先把工人的情绪安抚好,特使走后,再对他们动手不迟。”朱慕云说。
  “日方施加的压力有限,主要还得靠你。”李邦藩说。
  “我尽力而为。”朱慕云说,就算不是为了工作,仅仅是为工人争取利益,他也会尽力而为。
  下午,杨怀益离开了德明饭店。对杨怀益的贴身保护,由宪兵队特高课负责,特高班协助。而宪佐班连协助的资格都没有,二处只负责德明饭店的外围警戒。一旦杨怀益离开德明饭店,二处的任务,就只负责一般警戒。
  朱慕云想知道,杨怀益要去哪里,可是,以他的身份,都没有得到答案。甚至杨怀益什么时候回来,朱慕云也不清楚。朱慕云往房间一躺,无聊之极,真想叫几个人搭个牌桌。
  朱慕云答应过李邦藩,他要“坚守”在德明饭店。他如果离开德明饭店,除非是与杨志接头。或者去电灯公司,与张广林商量工人之事,否则都要留在饭店。要不然,就无法体现朱慕云对皇军的“忠诚”。
  鉴于杨怀益来到古星,在政治上,有利于罢工。再加上工人很齐心,为了给自己争取利益,电灯公司的工人,都愿意联合起来。他们向张广林提出,要电灯公司补偿每人一百五十法币。
  古星实行粮食统制后,他们根本就没有足够的钱购买粮食。特别是成了家的工人,生活更是艰难。有些人家里,长时间只能喝粥。想吃顿干的,都成了奢望。
  可穆尔并不愿意退让,就算省政府和市政府出面,他以电灯公司为英国企业为由,拒绝配合。最终,还是法国人出面,他才稍微退让。工人要求,每人补贴一百五十法币,可穆尔只同意给三十法币。这还是因为杨怀益要来古星,法国人不想被断电,他才作出的让步。
  朱慕云不愿意去电灯公司,就让张广林来德明饭店。也就是杨怀益出去了,要不然,朱慕云的心思都在这里。
  “朱处长,现在怎么办?工人们的情绪越来越激动,如果不能与他们达成协议,罢工随时可能发生。”张广林担忧的说。
  “穆尔最担心的是什么?”朱慕云问,任何人都会有喜好,也有弱点。只要掌握了这些,再想办法就不那么难了。
  “当然是罢工,他毕竟是生意人,如果所有人都不用电,他也就没有了收入。”张广林说。
  “既然如此,他怎么还不屈服?如果工人罢工,损失最大的,还是穆尔。”朱慕云说。
  “他不相信,中国的工人,真的会罢工。现在,到处都是饥荒,工人们只要有口吃的,就不敢反抗。况且,他是英国人,如果他的工人罢工,中国政府一定会镇压工人的。”张广林说。
  “好处他要占,又舍不得花钱。这帮英国人,还真是奸诈。”朱慕云愤怒的说,穆尔是只铁公鸡,想要让他出钱,难度很大。
  “这些洋人,历来就觉得高人一等。他们又怎么会把中国人的死活,放在眼里呢。”张广林苦笑着说。穆尔可能认为,只要他把洋人的身份抬出来,中国政府就会协助他,处理任何事情。
  “穆尔最喜欢的是什么?”朱慕云问。既然正规渠道,难得让穆尔让步,就只能用其他办法了。
  “当然是他的女儿了丽莎了。”张广林马上说。
  “说说这个丽莎。”朱慕云说。虽然人对穆尔的女儿下手,会让他有种负罪感。可是,如果实在没有办法,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
  “丽莎今年十二岁,在中国出生。穆尔视她为掌上明珠,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张广林说。
  “你详细说说这个丽莎吧。”朱慕云说,他一直觉得,穆尔应该是个讲道理的人。而且,也应该能看清形势。现在,日本人占据古星,电灯公司能否生存下去,还未可知。
  这个时候,穆尔还与工人背道而驰的话,电灯公司很难再经营下去。到时,日本人要接管水电公司,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这些事,张广林也跟穆尔说过。可以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然而,穆尔不为所动,他坚持认为,日本人不敢对他如何。
  “朱处长,你不会拿丽莎要挟穆尔吧?”张广林担忧的说。
  他见过丽莎,这是一个可爱而善良的小姑娘。她出生在中国,看到中国人受苦,很是怜悯。在张广林眼里,她就像个美丽的天使。


第908章 理由
  张广林的话,差点说中了朱慕云的心事。在政保局待的时间长了,朱慕云早就养成了,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只要出发点是好的,又不会伤害别人就足够了。至于这个过程,会不会吓到人,他就管不了这么多了。
  “我怎么会做这等事呢?”朱慕云“坚定”的说,他的身份,是“保护”古星,维护治安,肯定不会做这样的事了。只是,其他人就未必了。比如说,愤怒的“工人”什么的。
  “丽莎很可爱,也很善良。”张广林说。
  “之所以要了解丽莎,不是要伤害她,而是为了保护她。你想想,她是穆尔的掌上明珠,会不会有人,出于某种目的,而拿她要挟穆尔呢?我们虽然要让穆尔让步,但绝对不能做这些卑鄙无耻的事情。”朱慕云“义不容辞”的说。
  张广林在这一刻,被朱慕云“感动”了。是啊,朱慕云与电灯公司,并无利害关系,他没有必要,为了工人的利益,而做这些下流的事情。
  特高课对杨怀益的行踪保密,直到刘权回来,朱慕云才知道,杨怀益去了趟文化街。
  原来,杨怀益酷爱古玩、花木、名人书画、金石印章,精书法,尤擅篆字。他去文化街,自然也是逛古星的古玩市场。
  不怕杨怀益资格老,也不怕他谈判技巧高,就怕他没有爱好。只要杨怀益有这样的爱好,中华民国共和党的人,就知道该怎么办了。
  “今天才来,就有心思去逛古玩市场,这位杨特使,看来确实很喜欢古玩。”朱慕云意味深长的说,每个人都有爱好,保持爱好,生活才有乐趣。
  可是,杨怀益来古星,主要是谈判。他一来古星,就去了古玩市场。如此明确的告诉别人,他如此酷爱古玩,到底想干什么呢?
  杨怀益作为南京特使,绝对不会无缘无故的做这种事。再说了,杨怀益也不像吃相这么难看的人吧?他的此举,有没有其他目的呢?
  此次杨怀益能担任特使,除了他的位置确实能代表南京政府外,恐怕与他是古昌人,也有很大的关系吧。大家都是湖北人,坐在一起,显得更加亲切。
  那么,逛古玩市场,是不是也为了,显得更加亲密呢?朱慕云似乎抓到了一些什么,但他毕竟没有参与具体谈判,无法判明杨怀益的用意。
  吃晚饭的时候,朱慕云接到通知,会有一批古董商,晚上会来拜访。而且,接下来到两天,除了上午与中华民国共和党的主要成员,非正式的谈话外,主要就是与古星的各大古董商见面。
  杨怀益每天都会留下不少古玩,朱慕云特别观察着,那些的古董商。从他们脸上,一点也看不出,有沮丧和失望的神情。相反,留下古玩的商人,显得很兴奋。
  乱世的黄金,盛世的古董,在如今的古星,古董与破烂,差不多成了代名词。他们的古董,能卖个高价,自然很高兴了。
  只要是杨怀益看得上的古玩,最后都会留下来。至于结账的事,与杨怀益无关,也与朱慕云无关。据刘权的消息,这是中华民国共和党,送给杨怀益的礼物。
  刘权作为党务秘书,对他们的谈话,自然很清楚。刘权知道的事,朱慕云自然也知道。他每天,也要向李邦藩汇报。按说,有刘权这个卧底,杨怀益应该能掌控整个谈判进展才对。然而,他现在的心思,花在古玩上的时候,比花在谈判上的还多。
  然而,几天后,谈判的内容,开始悄然发生着变化。朱慕云每天都与刘权沟通,他与刘权经常能见面,他要求刘权每隔两小时,就与自己沟通。实在不行,争取用书面汇报。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有些事情,刘权也未必记得清楚。特别是中华民国共和党成员之间的密谈,对杨怀益非常重要。
  朱慕云发现,在杨怀益到古星,大肆“收藏”各种古玩后,中华民国共和党的态度,也开始发生了变化。他们对解散政党,并没有太多坚持。谈判的重点,集中在利益分配上。
  朱慕云是个喜欢琢磨事情的人,他对谈判的进程,一直非常了解。什么时候,开始出现这种情况的呢?好像是从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