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交锋 >

第710章

交锋-第710章

小说: 交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天政保局杀的,可是情报处的人。他们当中,就算真有抗日分子,也不可能全部都是。如果政保局可以滥杀无辜,又被政保局的人知晓的话,以后谁还会替政保局卖命?
  李邦藩和张百朋,刚开始的时候,他们都是站在一名日本人的立场考虑问题。对他们来说,杀几个中国人,有什么了不起的?他们是这场战争的胜利者,古星的中国人,都是他们的奴役。这些人的生死,他们从来就没有放在心上过。
  李邦藩考虑问题,首先考虑的是帝国利益。任何损害大日本帝国利益的行为,都必须坚决杜绝。因此,对重庆政府的宁可错杀一千,也不可放过一个的政策,他们是很赞同的。
  “政保局的工作,不能停滞不前。你等会再去与曾山和孙明华接触一下,看他们的要求。我的要求只有一个,政保局绝对不能出现罢工行为。”李邦藩坚定的说。
  政保局的全称是什么?政治保卫局。如果连政保局也出现了罢工行为,李邦藩将会被严厉处分。
  “他们的意思,是要给董有初等人一个交待。”朱慕云说,一次杀五人,确实引起了公愤。如果一个一个的杀,就像温水煮青蛙,反倒没什么事。
  “董有初本就有嫌疑,还怎么给他交待?这些地下党,都是死硬分子。”李邦藩摇了摇头,他不会承认错误。事实上,自己也没有错误。只是,用错了方式方法。
  “能否对董有初等人,按照殉职处理?”朱慕云说,他很快明白了自己的定位,就是一个中间人,负责双方的沟通。
  “不行。”李邦藩断然拒绝。如果董有初等人算殉职,那政保局的行为算什么?这是原则性问题,绝对不能妥协。
  “那杜华山呢?”朱慕云又问。
  “这件事跟杜华山有什么关系?”李邦藩诧异的说,情报处审讯杜华山,也是他点了头的。既然杜华山有重大嫌疑,当然要调查清楚。
  “据孙明华所言,杜华山虽然有重大嫌疑,但也有可能是被冤枉的。毕竟,巧合的事,谁又能说得清呢。”朱慕云解释着说,他的主要目的,是从侧面营救杜华山。如果成功,当然皆大欢喜。如果不成功,自己也尽到了最大的努力。
  “对情报人员来说,就没有巧合的事。所有的偶然,其实都是必然。”李邦藩摇了摇头,他从来不相信巧合。任何一次巧合,都会引起他的高度警觉。
  “会不会是军统故意设的圈套呢?他们知道,杜华山喜欢去老通城,经常坐在那张桌子。因此,将那张桌子制成交易情报的死信箱。实际上,里面的情报,都是特意针对杜华山准备的。”朱慕云说。
  “有这个可能性,但比较小。”李邦藩一怔,不是没有这种可能性。军统的人,非常狡猾。为了让政保局相互猜忌,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
  “我想,曾山和孙明华的主要目的,还是杜华山。如果能让一处调查杜华山,或许曾山退让。”朱慕云说。
  “这个倒可以考虑。”李邦藩沉吟着说,杜华山被张百朋审了一天两夜,如果张百朋无法撬开杜华山的嘴,让他回一处也无妨。再说了,一旦杜华山真有问题,曾山和孙明华也脱不了干系。
  朱慕云马上与曾山和孙明华商量,可是,他们强烈要求,给董有初等人发抚恤金。同时,曾山要求,情报处既然没有查到杜华山的问题,应该对他无罪释放。并且,张百朋还要亲自道歉。
  “曾副局长、孙处长,你们觉得,这样的要求,局座会答应么?我看,适可而止吧。真要惊动了宪兵队,两位都没好果子吃。”朱慕云缓缓的说。
  “我们只是伸张正义,不能让他们死不瞑目。”曾山说。
  “张百朋的行为,哪还像一个中国人。以前,我觉得你……现在看来,张百朋更像是日本人的帮凶。”孙明华怒形于色的说。但想到朱慕云就在面前,对朱慕云的评价,终于被他咽了回去。
  “张百朋本就是日本人。”曾山一语道破天机。
  “什么?!张百朋是日本人?”孙明华一脸的不敢置信。


第983章 结束
  张百朋或许觉得,他的身份一直掩饰得很好。但是,纸终究包不住火。政保局的人,哪个不是人精?曾山以前可是警察局的特务处长。在古星没被日军占领前,他称得上古星最大的特务头子。
  只是,当时曾山的主要任务,是抓捕地下党。为了有效打击地下党,曾山早在数年前,就派人打入了中共组织。这些年来,这些人有些暴露,但也有一些潜伏了下来。这些人,都与曾山单线联系。
  这些年来,他们为曾山源源不断的提供了中共方面的情报。直到目前为止,曾山依然与他们保持着联系。而这些打入中共组织的人,只有曾山一人掌握。就算孙明华曾经是他的情报科长,对这些人员的情况,也是一无所知。
  政保局的情况,曾山一直冷眼旁观,之前的姜天明、阳金曲、贾晓天、马兴标等人,现在的是李邦藩、张百朋、郑思远、朱慕云,掌管着政保局的要害部门。对这些政保局的风云人物,曾山都有研究。
  张百朋刚到政保局的时候,负责并不起眼的二处。从档案上看,张百朋与李邦藩都是日本留学回来的。他们对日本,有一种狂热的崇拜。刚开始,曾山以为,张百朋只是比朱慕云,对日本更加敬佩。只是朱慕云表现得肤浅,而张百朋则是发自内心的。
  可张百朋在情报处,几次行动失败,换成其他人,张百朋这个处长早就应该被撸,甚至送到六水洲上。可张百朋依然稳坐钓鱼台,就算降为副处长,可他的权限一点也没有减少。相反,所有的处分,对张百朋而言,似乎都只是一个形式。
  如果只是一次,二次,可以说是偶然。但这种事,发生在张百朋身上,至少已经有三次。还有此次抓捕地下党的重要人物莫清风,不但没有成功,反而让地下党绑了起来。这可是奇耻大辱,如果放在孙明华或者史希侠身上,还有脸再回来上班?
  张百朋不但像个没事人一样,反而借机搞事,还想把责任推到杜华山头上。所有的这一切联系起来,就能确定一件事,张百朋的背景非常不简单。曾山再发动他的关系,甚至还拜托日本的朋友,请他们核查张百朋的身份。终于发现,张百朋竟然是日本人。
  当曾山发现张百朋的身份后,之前的疑惑迎刃而解。但李邦藩的身份,曾山暂时还没有发现。他以为,李邦藩之所以对张百朋百般容忍,就是因为知道张百朋是日本人。
  原本,这种事,曾山是不好说出来的。只是,孙明华义愤填膺,他就顺嘴说了出来。
  “曾副局长火眼金睛,我从来没有想过,张百朋竟然会是日本人。”朱慕云“惊叹”着说,这件事借着曾山之口说出来,张百朋的秘密,马上就不会再是秘密。
  就算朱慕云不传出去,孙明华也会说出去的。这也是枪杀董有初等人的最有力证据,怪不得张百朋要杀人,原来他是日本人。
  “这件事,你们两人知道就可以了,不要外传。”曾山叮嘱着说。
  “那倒是,如果让人知道,张百朋竟然是日本人,他这个情报处长,是当不成了。甚至在政保局,也混不下去了。”朱慕云叹息着说。
  朱慕云的话,让曾山和孙明华眼睛一亮。日本人在古星杀人,根本不需要理由。当张百朋日本人的身份透露出去后,想必没人会再找麻烦。只是,张百朋在政保局也完蛋了。
  张百朋可是李邦藩的左臂右膀,而且还占据着最重要的位子,如果张百朋的身份暴露,无论是宪兵队,还是上海特工总部,都不会允许这样一个日本人,占据着本该是中国人的位子。
  张百朋是日本人的消息,朱慕云马上向李邦藩汇报了。李邦藩也很意外,曾山怎么会知道这件事呢?作为一名支那科毕业的情报员,一旦他们的身份暴露,意味着行动彻底失败。他们只能更改潜伏地点,甚至,被召回日本,受到最厉害的惩罚。
  “局座,真没想到,张处长竟然是太君。”朱慕云“恭敬”的说,以前他在李邦藩面前,都是直呼张百朋其名,可得知张百朋的身份后,马上又改为“张处长”了。
  “杜华山的事情,就按曾山说的办吧。”李邦藩叹息着说,他原本是想让一处负责审查杜华山,以后杜华山如果出了问题,曾山和孙明华就要负责。
  但曾山也很聪明,他让情报处把杜华山放出来,还让情报处给结论。既然没有查出杜华山是抗日分子的证据,情报处就得给杜华山证明清白。
  李邦藩松了口,事情就好办了。曾山也识趣,毕竟张百朋是日本人。真要把他惹急了,将他和孙明华修理一顿,连喊冤都没地方。
  杜华山从情报处走出来,恍如隔世。在情报处虽然没受刑,但张百朋没让他休息片刻。不停的用强光照射着他的眼睛,同时不停的问他同样的问题。一个人的神经,如果稍微脆弱一点,根本就顶不住。
  幸好,杜华山身为军统古星站的原行动队长,在这方面受过特别训练。要是换成其他人,早就顶不住了。杜华山很清楚,只要他承认身份,唯一的结局就是死。所以,只能硬撑。如果感觉生不如死,再招认也罢。
  “局座,怎么把杜华山放了?”张百朋急道,李邦藩签了手令,他只能放人。
  而且,情报处的人,对他现在敬而远之。看到李邦藩的手令,甚至都没人请示,就把人给放了。张百朋在情报处,已经离心离德。
  “给你的时间已经够多了,如果杜华山有问题,你应该早就查出来了。”李邦藩说,他对张百朋确实很失望。
  “如果同意用刑的话,我相信杜华山很快就会招供。”张百朋说。
  军统为了配合杜华山,安排一名情报员,在老通城的死信箱,放了两次情报。每次都被政保局截获,这也变相证明了杜华山的清白。这让他很为难,他感觉杜华山可能有问题,可找不到证据。
  甚至,老通城出现军统的新情报,只能说明一点,军统在策应杜华山。但他没有证据,这一切都是自己的推断。或许,在政保局还有其他抗日分子。可是,这种话,他不能跟李邦藩说。因为就算他说了,李邦藩也不会相信。
  “杜华山现在还没停职,他依然是一处的副处长。你没发现,自从枪决了董有初等人后,你已经站到了整个情报处,甚至政保局的对立面了么?”李邦藩冷冷的说。
  “好吧,你是局长,你说了算。”张百朋无奈的说,官大一级压死人,不管李邦藩作出什么样的决定,他都只能执行。
  李邦藩原本想跟张百朋说起他身份暴露的事,但看着张百朋的样子,他没有多说。等张百朋走后,李邦藩给曾山去了个电话,得知曾山在办公室,他亲自过去了一趟。
  李邦藩主动与曾山见面,除了想消除误会外,更想知道张百朋的事。曾山知道张百朋是日本人的身份,他是否知道自己的身份?除了张百朋外,还有郑思远?只是,曾山是只老狐狸,李邦藩不管用什么办法试探,得到的都是模棱两可的回答。
  李邦藩觉得,如果自己再试探下去,非但不会有结果,反而会让曾山确定,自己和郑思远是日本人的身份。
  曾山唯一答应李邦藩的,就是不会主动透露张百朋的秘密。同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