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官居一品 >

第417章

官居一品-第417章

小说: 官居一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关算是过了。
  他却低估了严世蕃的丧心病狂,那厮根本没有忘记这笔账,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因为没法寻趁王世贞,而愈发对他恨之入骨,终于在两年后,遇到了俺答入侵潘家口这件事,他便利用莫须有的罪名,将王世贞的父亲革职查问,本来这是件可大可小的事情,而且无论如何,也不该是打击二品大员的理由,但因为严世蕃的覆雨翻云,竟然要将王忬问成死罪。
  王世贞闻言当场昏厥,醒来后,他弃职离青,星夜赶往京城,抛却一切自尊与尊严,在严父的门口长跪数日,磕头求饶,痛哭流涕,请求饶父亲一命。
  男儿膝下有黄金,只是未到绝望时……
  王世贞可是有身份的人,虽然官职不高,但他文坛盟主的地位,可不是自封的,那是所有文人公认的。现在让他这么跪下去,严嵩感觉影响太坏了,后果也很严重,便命人把王世贞扶进来,宽慰他几句,表示此事一笔勾销,他父亲不会有事了。
  但王世贞一走,严世蕃便对严嵩道:“父亲想学夏贵溪吗?”严嵩猛然想起当年他们父子走投无路时,便曾跪在夏言面前,哭着哀求,最终换得夏首辅心软,放了他们一马。但做好人的结果是什么?就是押赴西市,身首异处。
  严嵩打个激灵,摆手道:“罢了罢了,你们弄去吧,我彻底不管了。”
  王世贞回去后,等啊等,等了很久也没等来父亲出狱的消息,却等来了刑部的同年暗中送信,说严阁老数次施压下来,要他们立刻结案,判处王忬死刑。
  王世贞闻言呆若木鸡,他来不及憎恨严家父子的出尔反尔,满脑子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如何救出父亲,但时至今日,没有人可以帮他,他已经黔驴技穷了。
  无计可施之下,他与弟弟毅然决然的来到西苑门前,跪在朝臣门进宫的便道上,给每一个进去的人不停磕头,不一会儿便头破血流,却依然叩拜不止,哀求他们能施以援手,向严阁老说情,放了他们的父亲。
  这一幕,就是铁人看了也会流泪的——堂堂王凤洲,神仙般的人物,今日却把自己的自尊拿出了,任由人践踏,这比杀了他都要痛苦。
  无数人都看不下去,却没人敢上前跟他说话,因为王世贞的教训就在眼前,没人敢承担这样的后果……
  那些穿绯袍的大员们,纷纷投来同情的目光,却也不敢驻足停留,只能心中暗叹一声,便快步走进宫门中去……
  沈默终于看不下去了,他拨开众人,便要上前将王世贞扶起来……


第五零一章 敢为天下先
  西苑门前,王世贞跪哭在地上,乞求着上朝的大人们,谁能施以援手,然而人们畏惧严党的淫威,除了报以同情的目光,便再也不敢轻举妄动了。
  沈默向前两步,却被身后的人一左一右的拉住,他回头一看,是吴兑和孙铤,两人一起对他暗暗摇头,示意他不要轻举妄动。
  见始终无人回应,王世贞终于扯掉了最后一丝尊严,他猛地抬起手来,使劲扇了自己一耳光,只听‘啪’地一声,让所有人的脸上都火辣辣的,仿佛这一巴掌是抽在自己脸上一般。
  右手打完自己,王世贞并不停下,又甩左手猛打自己左面颊,然后双手交替,不停地用力扇自己耳光……就像一头绝望的野兽。用自残的方式,抗拒着注定的命运。
  他的面颊很快红肿起来,口中呼号着大叫道:“请发发善心吧……救救我爹吧……”声如杜鹃泣血,令人闻之落泪。
  他的弟弟也跟着打起自己来,场面令所有人都无法接受,大家偏过头去,不敢看这惨不忍睹的一幕。
  沈默无法再看下去了,他当然知道此时去搭理王世贞,必然惹来严党的不快,但王世贞曾经帮自己营救老师沈炼,对他是有恩情的。现在就算自己帮不了他,也不能坐视不理,不然还能算个人吗?
  想到这,他硬掰开身后两人的手,从他俩的拉扯中挣脱出来,大步走到王世贞身边,伸手想把他拉起来。
  众人的目光移到沈默身上,还未来得及看清他是谁,便听一个低沉的声音道:“拙言,还愣着干嘛?快把凤洲扶起来?”
  沈默的动作稍一错愕,抬头便看到内阁次辅徐阶站在道中央,正一脸严肃地望着自己,目光中满是训诫之色。
  电光火石间,沈默明白了徐阶的意思,点点头道:“是。”便重新伸手,扶住王世贞的肩膀道:“凤洲兄,我们还是起来。大家慢慢想办法就是了。”
  王世贞抬头一看,也是一愣,过一会儿才想起来,他是几年前相识过的沈默,他嘴唇翕动几下,却什么也没说出来。
  听到次辅大人下令了,别的官员也凑了过来,一起半扶半拉着,将王世贞兄弟带到一边去,沈默也想跟着过去,却被徐阶叫住道:“今天你要觐见,还不跟我进宫。”
  沈默犹豫一下,终是点点头道:“我知道了。”回头看一眼被众人围着的王世贞,他深吸口气,跟着徐阁老进了西苑门。
  ※※※
  进去西苑,人陡然少起来,徐阶略略放慢脚步,看他一眼轻声道:“怎么去地方上磨炼几年,也当过封疆大吏,反而不如当初在内阁时沉稳了呢。”
  沈默苦笑一声道:“阁老训得是,我就是这样。事情落到自己身上,百般忍耐都没问题,可就是看不得别人受委屈。”
  “我看你这话不可信。”徐阶轻哼一声道:“你为朝廷立下了赫赫功勋,却被不公正对待,心里憋着气,所以才屡屡做些出格的举动,发泄一下,对不对?”
  沈默心说还真不是,但他不会否认的……既然徐阶先入为主,也省得自己解释为阳明公立祠的事儿了。
  见他沉默不语,徐阶便认为他是默认了,叹口气道:“还是太年轻了,受了点挫折便自暴自弃,这样下去怎么成大器?”说着看他一眼道:“今天陛下要单独召见你,你还是想想如何应对吧。”
  沈默点点头,轻声道:“恩师教训的是,学生以后一定谨言慎行,收敛起来。”
  “但愿如此。”徐阶颔首道,说话间到了玉熙宫的值房中,两人便噤声而入,此时里面已经等了吏部尚书吴鹏、户部尚书方钝、刑部左侍郎何宾、大理卿万采等人,见到徐阁老进来,纷纷起身施礼,徐阶朝他们客客气气地还礼,便坐在第二把交椅上。
  沈默朝诸位大人施礼后,则站在徐阶身后,起先倒也无事,但不一会儿又一位老熟人赵贞吉,风风火火的进来。大声道:“我今天来晚了,只听说西苑门前发生的那件事儿,现在问问你们,到底有没有这回事儿?”
  屋里人知道他的火暴脾气,都点点头,却没人敢搭腔,唯恐被口水喷到。
  赵贞吉登时怒气冲天道:“你们的心还是肉长的吗?王凤洲都那样了,你们还能视而不见,径直进来吗?”这下好了,把所有人一起给喷了。
  大伙都不吱声,不想给‘赵疯狗’咬到,把赵贞吉给气得,一把揪住万采道:“你是大理寺卿,给官员定罪是你的职责,你倒说说,王思质的死罪何在?”思质是王忬的号。
  万采使劲掰他的手,却怎么都掰不开,无奈苦笑道:“这事儿,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得何大人还有周大人并诸位堂官商议之后,报内阁批复才行……”
  “你少给我在这打官腔。”赵贞吉怒道:“我不是要问你最后定什么罪,我问的是,他够不够死罪?!”
  “你放手。放开手再说!”万采不是被抓急了,而是被他逼急了,这话怎么能回答呢,无论怎么说,都是麻烦一万啊。
  好在徐阶为他解了围,淡淡道:“大洲,放开万大人,拉拉扯扯成何体统?”
  徐老师的话不能不听,赵贞吉只好放开手,愤愤道:“你们杀了杨继盛,现在又要杀王忬。将来还会杀王世贞,我看你们是多行不义必自毙了!”
  他话音未落,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响起道:“赵大洲,你说谁必自毙?!”
  赵贞吉霍然回首,便见身穿尚书服饰的严世藩,扶着苍老的严阁老,缓缓进了值房。
  众人赶紧起身,向严阁老施礼。严世藩哼一声,将老父扶到头把交椅上坐下,站在一边怒视着赵贞吉道:“赵大洲,你把话给我说明白了,是谁要自毙?!”
  面对着严世藩凌厉的眼神,赵贞吉不由想起此人的赫赫凶名,咽一口吐沫道:“没说谁。”
  “哼……”严世藩又重重哼一声,目光扫过屋里的众人,最后落在赵贞吉的身上,冷声道:“都是四老五十的人了,嘴上该有个把门的,谁要是再敢胡咧咧,老子撕烂了他的嘴!”
  屋里的气氛登时凝滞下来,沈默料想到严世藩会很狂,却没想到这家伙已经狂得没边了。
  再看严嵩,仿佛已经睡着了一般,任由儿子在那肆无忌惮的叫嚣。
  ※※※
  气氛凝滞了很长时间,才有内监过来道:“严阁老、徐阁老,还有万大人、方大人,陛下召见。”五人便匆匆跟他出去……严嵩当然还是由严世藩扶着。
  待他们一走,屋里的气氛登时一松,众人一边交头接耳,一边偷偷地望向被训了个灰头土脸的赵贞吉,只见赵老夫子面色铁青,坐在那里双手紧紧抓着扶手,指甲都发白了还不自知。
  沈默同情地看看赵贞吉,心中暗叹一声,他一点也不觉着,赵老夫子有什么丢人的,至少他还敢说、还有正义感。只是实在没有能力,跟严世蕃对着干罢了,想到这,昔日对赵贞吉的愤恨,竟不由化为了乌有……
  他正想着心事,边上人吏部尚书吴鹏开腔道:“沈默,你明明是四品官员,为何服蓝色啊?”
  沈默赶紧转过身来,抱拳道:“回太宰的话,下官已经从右佥都御史转为司经局洗马了……”
  吴鹏微微皱眉道:“我记得你还是佥都御史,只是不再巡抚苏松,没有降你的品级吧?”
  “哦,下官正是拿不准,所以才穿蓝袍。”沈默笑一声道:“现在有了太宰大人的认可,回去还回来便是。”
  吴鹏看看他,没有再说话。
  等待了很长时间,看影子打开辰时末了,才有内监过来道:“沈默沈大人,陛下召见。”
  沈默赶紧跟着出去,急匆匆走到玉熙宫中,进去后里面还是老样子——大夏天的关门闭户,丝毫不透风,一进去便已经一脑门子白毛汗,也不知是紧张的还是热的。
  沈默跪在堂中,高呼万岁,许久才有个淡然的声音道:“抬起头来吧。”
  沈默一抬头,只见正前方的须弥座上空无一人,倒把座后一幅素白的中堂凸显出来,只见上面写着一行瘦金楷书的大字曰:‘吾有三德: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这是嘉靖皇帝的御笔,沈默原先便见过,只是此刻见了未免有些胆战心惊。
  两侧的四根大柱呈正方等距约有两丈,左边两柱间摆着一条紫檀木长案,右边两柱间也摆着一条紫檀木长案,案上都堆满了账册文书、八行空笺和笔砚。奇怪的是两条长案后都没有座椅,唯有右边长案的上首有一个绣墩。
  耳边传来脚步声,他忍不住斜眼偷瞧,只见一双软底的黑布鞋,从帷幔后转出来,淡淡道:“我们有几年没见了吧?”
  沈默赶紧答道:“回陛下,自从嘉靖三十五年九月二十六,陛下对微臣谆谆教导后,便再未曾瞻仰圣颜,至今已经有四年零八个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