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朝好女婿 >

第133章

明朝好女婿-第133章

小说: 明朝好女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廷和道:“无论如何今天之内得弄完,反正接下来的卷子也少了一半,应该很快的。现在先去吃饭,等下再转桌,就不睡了。”
  “好,反正也睡不着,索性一鼓作气弄完。”一个考官摸了摸胡须,连连称是。
  这个时候,外面各考棚响起了考官们念题的声音,在黎明时分寂静的贡院里显得异常清晰。
  乡试最后一场正式开始了,不过,三个主考都不关心。相比起第一场的七道八股文来说,第二第三场的考试,却是无关紧要,也就做个参考而已。
  吃饭的时候,杨廷和一边喝着皱,一边有意无意地将话题朝他们刚才所判的卷子上扯,问是否看到过相当出色的卷子。
  他不说还好,一问,就有一个考官拍了一下自己的额头,道:“杨主考不问还好,这一问,我倒想起一张卷子。这考生真真是厉害,那七篇文章作得花团锦簇,意韵悠长,倒像是一首诗词,下官从来没想到过还有人能把时文作得如此优美!”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杨廷和心中顿时一动,立即就怀疑这个副主考说的就是苏木的卷子。作为一个主考官,这一科的秀才们的履历他以前在礼部都找出来看了一遍。老实说,北直隶这一科的秀才中还真没什么人才,屈指算来,也不区区几人还算有些名气。这其中,苏木的文章应该是最好的一个。
  不过,作为一个主考官,他倒不便表露出自己的喜好。
  而且,等下转桌,这人的卷子还转不到自己手上。
  也只能淡淡一笑,却不答话。
  倒是另外一个副主考来了兴趣,不住地出言询问。
  那个副主考念了两段考卷里的文章,后来大约是觉得有些疲了,笑道:“道华兄,等下卷子就会到你手上,自己看就是,也不急于一时啊!”
  “却是,吃饭,吃饭。”
  不过,他刚才念的那几段文字确实作得非常好,还颇有苏木的风格,杨廷和心中咯噔一声,将筷子放下再不受用。
  “大主考,事少事烦可不是好事。”那就叫道华的副主考打趣。
  杨廷和突然板起了脸不说话。
  另外一人道:“杨主考这叫惜福,食不可过饱。”
  大主考先放下筷子,作为副手自然不好意思再吃下去,都同时起身,却不知道杨大人心有所思,食不甘味。
  所谓转桌,实际上就是复核。前一个考官已经下了判语,后面的人接到手之后,也不过看看有没有什么地方尚存纰漏。如果有,就挑出来。如果没有,也就这样了。
  如此,也少了许多麻烦。
  再加上杨廷和就等着看苏木的那份卷子,读起来也新不在焉,也不在这一百张卷子里挑刺。
  也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那个叫道华的考官突然将手在案上轻轻一拍:“妙啊,妙啊!”
  估计是正好看到那张卷子。
  前一个考官得意地问:“道华如何,晚生所言不虚吧?”
  “能够入得顾兄眼的卷子自然是好的。”那个叫道华的考官又叫了一声好,道:“难得,难得啊。别的考生作文,状态一来,写出一篇好文章也不是什么难事。这考生难得的是篇篇文章都是字字珠玑,章章都好到极处,当真了得,可见这人是真正的有才。依下官来看,这一科的解元应该没什么问题了,如果他后面两场的卷子也是如此出色。”
  另外一个考官笑道:“正如道华兄所说,这人最难得的是篇篇文章得作得如此出色,保持在同一水准。你觉得他最后两场的卷子会出纰漏吗,想必一样会被同考官荐卷。这一点,道华你也不用担心。”
  叫道华的那人道:“不过,这第一场可以先将他定为草元,如果后面的卷子作得不妥,降格就是了。”
  所谓草元,就是在第一场考试结束之后初步为推荐上来的卷子定个名次,草元就是暂时的头名。
  这主要是因为乡试的第一场是七道八股文考题,分量重,而明朝科举又以时文为尊。而后面两场只不过起个参考作用,考官也不会认真看,只要不出大的问题,就算是过了。
  所以,只要第一场被选中,后面基本就没有什么变化了。
  只要被点为草元,就算是这一科的头名,这可是莫大荣誉,一举成名不说天下知,至少在整个河北算是个立下名号了。
  听到他这么说,另外一个考官咳嗽一声。
  叫道华的那个副主考这才猛地醒悟过来,尴尬地闭上嘴,又将头低了下去。
  毕竟到最后定案还有最后一从转桌,最后如何还得让杨廷和这个大宗师来定夺。
  杨廷却装着没有听到的样子,心中却是冷笑:苏木啊苏木,乡试如此重要,你果然拿出了全部的手段,将每一篇文章做得尽善尽美,这回你不藏拙了吧,只可惜,越是如此,越是显出你人品的卑劣。
  他先入为主,越听,心中对苏木的成就越深。
    
    
第一百八十八章 终于找到了

      虽说最后一场,或者说后面两场的考试成绩也只是一个参考,但苏木内心中却知道自己的八股文在所有考生中只算是中等,甚至偏下。如果不抄袭后世的状元范文,根本就不能同在这上面琢磨了一辈子的秀才们一较长短。
  所以,同其他优秀考生早早在第一场就脱颖而出不同,他只能老实作文,希望在后面两场再捞回一些分数,总的来说,就是要让人挑不出一点错来。
  依旧按照以前的规矩,就所有的题目都在草稿上拟了个大纲,然后依大纲写详细的小纲,再然后依这提纲的大意一点一点填上去。
  按照他现在的速度,一个时辰也只能对付一篇文章,这还不算誊录的时间。
  时间慢慢地流逝,转眼就到了中午,苏木才将第一题的草稿写完。
  他深吸了一口气,不急着去抄,也不去吃饭,开始写第二题。
  时间这种东西他不愿意去想也不敢去想,三天时间,应该足够了。
  依照苏木的计划,最后一场三天中,第一天将三道题目的草稿写出来,第二天写剩下两题目。最后一天上午修改,下午誊录。
  按照这个节奏,和自己上午这个状态,刚刚好。
  可等胡乱吃过午饭之后,第二题却做得有些不顺。倒不是因为自己不知道怎么写,或者词不达意。
  如同昨天那道题目一样,苏木的状态还是相当的好,文章写起来也流畅之极。
  可不知道怎么的,他总觉得有什么地方写得不好,又怀疑这样的文字不符合考试的样子。
  心魔袭来,就对自己产生了极大的怀疑,于是,苏木在草稿上一遍又一遍地修改起来,死活也定不了稿子。
  这一折腾,就折腾到傍晚,心中每由来的一阵惶惑。
  与此同时,在至公堂中,转桌判卷终于到了最后一个环节。
  拿到转到自己手中的考卷之后,杨廷和发现自己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
  即便已经肯定苏木的卷子就在这最后一百张卷子里,但刚才看卷子的时候,他还是异常小心。
  一但遇到那种文采出众的卷子,都留了一个心眼反复读上几遍。只要里面有一丝一毫苏木那篇八股文的影子,就一概不用。
  如此,倒也鸡蛋里挑骨头地刷下去了五张卷子。
  见大宗师将自己挑出的卷子刷下去这么多,而且都是出色的文章,那个叫道华的副主考有些不高兴了,忍不住出言询问。
  但杨廷和却以一句:文笔轻佻,不是君子之风,不能用。
  对付过去。
  可这是人家大主考的权力,道理上也说得通,只能强自忍耐了。
  等拿到最后一叠卷子之后,杨廷和这次看得依旧认真,在又淘汰掉四份过分卖弄文笔的考生之后,终于轮到最后几份卷子,找到了被两个幅主考交口称赞的那人。
  无论杨廷和对苏木有什么成见,可还一下子就看了进去。
  只觉得他的文章是如此地优美隽永,写得那叫一个行云流水,读起来也毫不费力。
  说句实在话,八股文因为题材限制,在格式上有严格的要求,一般人作起来难免束手束脚,形式大于内容。用心过度,反陷入枯燥,让人不人猝读。
  可此中高手却能够在方寸之间腾挪回旋,别具一种含而不露的文字之美,恰如那戴着镣铐跳舞。
  不得不承认这人已经把握住了时文的精髓,虽然未必在文章的大义和气韵上有让人眼睛一亮的地方,但这种文字上的美却非常要命。
  这卷子肯定是苏木之作!
  一个声音在杨廷和心中不可遏制地冒出来。
  既使心中爱极了这篇文章,也决定不顾一切地将其刷下去。可在动手之前,杨廷和还是舍不得就这么结束,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牵引着,目光落到了第二题上面,依旧婉约动人。
  这下,他读得很慢,良久才读完。
  然后第三题,第四题……直到读完。
  “这人的文笔真是……”杨廷和如果是个现代人,肯定会用“逆天”二字来形容。
  他也是两榜进士出身,士林中风标式的人物。识人千百,往来的都是一时俊彦。抛开学养深度和才华不说,单就在文字上的功夫而言,在年轻一代中,大约也只自己儿子杨慎能够与之相比。
  不过,儿子的文字厚重大气,此人却婉约绮丽,各有不同的特色。
  “苏木小人,终于将你找到了。”
  内心中已经认定这就是苏木的卷子,杨廷和倒对此人多了一份畏惧:能够将自己文章中的一个特点发挥到极至,但就心志而言也是非常可怕的,文如其人啊!
  天已经昏暗下去,杨廷和长出了一口气,抬起头来,却看到另个副主考都站在自己身边,用热切的目光看过来,同时问:“如何。”
  这转桌竟然用了一日一夜的工夫,但三人都还不觉得累。
  看这两个副主考的意思,是有意选这份卷子做草元了。
  杨廷和这才惊醒过来,看了看手中的卷子,突然有些犹豫了:“实在是作得太好,淘汰了也怪可惜的。”
  但是,当他想起苏木和太子在一起的情形,心中却是一抽。此人工于心计,区区一个小秀才就知道使出手段接近储君,定然不是什么正人君子。他若是中了举人,有了做官的资格,将来太子继位之后,定然是要入朝为官的。以他的手段和心性,能不弄出乱子吗?
  不过,就这么将他淘汰,也不是君子所为。
  但是,科举本是为国举贤,此人不良,即便文章再好,也用不得。
  一念至此,杨廷和就坚定起来,拿起那份卷子,轻轻地扔在一边:“备选。”
  “什么?”
  “怎么可能?”
  两人同时叫起来:“杨主考,三思啊!”
  三思,别说三思,就算是百思千思,杨廷和也左右斟酌过几天了,此刻的他意志已然后坚定。
  只冷冷地说了一句:“备选,这就是本官的意见。”
  这个时候,那个叫道华的副主考官顿时就火了,亢声问:“下官且问杨大人,这卷可有什么地方有不妥的地方?”
  这话已经说得非常不客气了。
    
    
第一百八十九章 杨廷和的坚持

      整整一天的时间,苏木才写好了一篇文章,第二题虽然打完草稿,却感觉异常的纠结,总感觉什么地方不对,他突然有些颓丧起来:我前世也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教书先生,芸芸众生,普通人一个。到了古代,没有金手指,也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