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朝好女婿 >

第255章

明朝好女婿-第255章

小说: 明朝好女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丫头完了,读书读中毒了,苏木张大嘴,半天才吃吃道:“太康殿下,你可是有婚约在身的,就是……顾三公子,那可是太后老人家定下的……如果找到你心目中的宝玉,岂不是……骇人听闻,骇人听闻……”
  这可是封建社会,自*恋爱可是不行的。
  太康突然指着苏木:“俗气,人说苏子乔乃不羁风流之士,却不想如此俗气。这男女之情和婚嫁能是一回事吗?”
  “愿闻其祥!”
  太康突然一脸的哀伤:“就拿你那书中所写的来说,这林妹妹与宝玉青梅竹马,彼此心心相印,可最后还不是没有走到一块。其实,宝黛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未必就是好事,以林妹妹的小性子,宝玉肯定不会过得开心。还不如不在一起,如此这书才值得一看。本殿将来也要学那林妹妹,有情人终不能团圆,吐上半口血,写几个字,埋一地落花才好。”
  “疯子,疯子!”苏木瞠目结舌,背心疼得厉害,血糊了一背心:“我还是回屋换件衣裳吧!”
  回屋之后,脱点衣服,定睛看去,已经被鲜血染得红了。
  这死女娃子下手还真狠!
  苏木咬牙切齿。
  不过,同一个疯子,还真没好说的。
  忙扯下一个布条将肩膀裹好,这个时候,太康公主的声音在门口幽幽传来:“苏木,你不但要替我保守秘密,还得保护我呀!皇帝哥哥就说过,你是个可靠的人,我相信你。对了,不管是是不是你将消息传了出去,只要我被人带回京城,就跟太后老人家说你非礼了我。”
  “啊!”还讹上我了,苏木心中气苦。
  到这个时候,他才意识到自己所接的这个差使已经陷入了死局。
  如果他给太后报信,又或者强行将太康公主带回京城,太康肯定会反咬自己一口,到时候就是一个死字。
  若不管不问,等太康找到她心目中的宝哥哥,到时候又弄出什么丑事来,苏木也是一个死字。这男女之间的事情,发乎情,可没人敢保证自己就能止乎礼仪。
  就算苏木替太康公主隐瞒得好,说句难听的话,等到她和顾润成婚,入了洞房,一试,发现不对劲,苏木还是一个死字。
  心中烦闷,苏木也懒得再出去,就坐在屋里发呆。
  那太康公主见苏木就范,心中也是得意,也不走,反坐在院子里的小几旁边,拿起苏木先前看过的那本书读起来。
  读了半天,太康公主突然道:“苏木,如果你真在沧州呆得烦了,大可接着将那本《红楼梦》写下去,等着看最后的结局呢!”
  “没空,本官公务繁忙,没那闲情雅志。”
  “咯咯,人说苏木才华出众,将来肯定是要中进士的。以皇帝哥哥对你的宠信,入阁为相只在早晚。一个小小的巡检司算什么,就那么在意?”
  “你还不走,我可不是你的宝哥哥。”
  “确实,你也不像,不过,我刚才说话累了,歇一下再说。”
  苏木闷哼一声,再不说话。
  但目光却还是落到太康身上,却见这俏道姑伸出纤细白皙的手臂,一只手端着茶杯,一只手拿着书,沐浴着阳春三月的阳光,皮肤晶莹得好象要透明了,竟是惊人的美貌。
  苏木心道,那个顾花少运气真好!
  他倒是没有丝毫嫉妒之情,只觉得着皇家选驸马的标准有些让人理解不了。
  苏木不说话,太康却不想放过他。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太康公主这才放下书,“苏木,本殿要告辞了,你背上的伤记得找郎中看看。”
  声音中反充满了关切,苏木:“多谢殿下关心。”
  “谁关心你呀!”太康轻笑一声:“我是怕你病倒了,到时候,若再办文会,你可出席不了。”
  “什么文会?”
  “梅巡检你如今偌大文名,一真败在你手下,却有些不甘心。总归要再另起一场文会,将这一场赢回来才好,到时候承让啊!”
  “你,还来……”苏木明白,这是太康公主想要保住她的大才女名声,想叫自己故意输给她。
    
    
第三百六十二章 盐枭

      接下来的日子对苏木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折磨,太康公主所说的又要办什么文会,还要让他故意输上几场云云,简直就是神经病,他可没心思跟着她发疯。
  无论这小丫头片子如何派人来请,他都一句话:“公务在身,没那工夫!”给推脱掉了。
  本以为找到太康殿下之后,这件差事就算是告一段落,可以回京交差,却不想如今走又不是,留也不是,还真被陷在这里了。
  既然走不了,就留吧!
  苏木也想通了,大不了等到春节,张太后你总不可能不许我回家过年吧?
  只要回到京城,把年一过完,随便找几个借口勾留一月,接下来就是会试,大可正大光明地进考场。国家纶才大典,就算是皇帝和太后也不能阻拦。
  中了进士,挤进文官队伍,苏木就不害怕张太后的打击报复。而且,到那个时候皇帝也该亲政,自然会保他这个铁哥们,东宫第一得用之人的。
  于是,苏木索性就静下心来,开始温习功课,只通过皇家的秘密通讯渠道带了一封信回北京,禀告张太后,说太康公主的下落已经有些眉目了,估计就在沧州一代,等寻着人,就回京缴旨。
  至于巡检司的事务,苏木也懒得理睬,叫手下人自己看着办,只要不捅出大漏子来就好。兵卒们在外面的收获,苏木也是一毫不取,尽数分给手下。如此一来,众人对苏木更是拥戴,又见苏木成天抱着《四书》《五经》读个不停,心中却莫名其妙地有些敬畏。
  时间多得让人无奈,刚开始的时候苏木还觉得烦恼,决定凭借记忆将以前在西苑时三个阁老所讲授的内容整理出来。
  一开始整理,苏木心中对谢迁、刘健、李东阳三人的学问又了一个新的认识。
  这三人都是两榜进士翰林院出身,就真实学问来说未必就能排进满朝文官的前三,可单就该如何应付科举考试而言,却是其中的佼佼者。
  当初讲课时,三个阁老教授的都是如何应付会试的实用手段。
  整理完稿子,苏木对科举考试又了新的认识,这才想起谢迁当初所说过的一句话:“这会试其实就难度而言比乡试要低些,虽说是要同全天下的士子竞争。可考试人数却比乡试要少,而且录取率也要高上许多。”
  想到这里,苏木突然对未来的会试多了几分把握。
  如此过了将近两个月,天气一天天热起来,时维五月,弘治十七年的夏天就要到了。
  苏木每日去巡检司报到也烦,苏木也是隔个三五日才去一次。平日里要么呆在客栈里看书,要么出城踏青看风景,日子过得倒是逍遥。
  与此同时,他在画舫上所作的两首词已经在沧州城中流传开去。再加上他整日不理公务,一提起梅巡检,城中之人都说这个梅大人乃是风流之人,却同普通胥吏大不一样。当然,读书人听到这话,都会冷笑道:“不过是一芥武夫罢了,妙手得了两首好词,却学读书种子附庸风雅起来。灵感这种东西,无从捉摸,否则也不可能有梦笔生花一说。若梅富贵真有才华,为何再没有新作问世,也不敢应一真仙子的邀约。倒是仙子又有几首新作出手,篇篇精美绝伦。可见,梅巡检那支生花之笔已经被上苍给收走了。”
  对于这样的议论,苏木只不过是一笑了之,也不放在心上。他如今已经是名动天下,也没兴致同沧州书生们置气。他现在惟恐不低调,在沧州挨上一日算是一日,只要等到过年就好。
  最近,巡检司的事务很忙。手下的兵卒都放了出去,半壁店负责整个沧州的治安,士卒们这阵子得了苏木的放纵,盘查行人什么的也懒得去做,专一去查私盐,长期驻守东面的盐场河口处,一蹲点就是三四天,每次都有不大不小的收获。
  渐渐地,巡检司兵丁的腰包都厚实起来,甚至比州衙的衙役收入还高。
  别人见巡检司的油水足,眼睛都红了,不断有人脱关系过来,想进巡检司发财,其中还有不少地方头面人物出面。
  别人碰到这种机会,要想在地方上混,总归是要给这些大人物面子的。苏木在巡检司本就是混日子的,对于官署里的灰色收入也是一文不取,可说是难得的清官。倒不是他心底无私,实在是瞧不上手下风里来雨里去弄回来的那些微薄好出。再说,他是天子近臣,代表着正德皇帝面子,若是做贪官,被人告了上去,脸面上挂不住。
  如此一来,苏木却不知道自己无形中已经得罪了不少人。就算知道,他也不会放在心上。
  赵葫芦本是一个孤儿,早就想着投到梅老爷门下。
  无奈苏木嫌这孩子年纪太小,又是个嘴巴不把门的。再加上他在沧州有就是混日子的,从来没想过要收门人。
  可赵葫芦依旧每天过苏木这里来,给梅老爷洗衣扫地,反正有活就抢着去干。
  还别说,这小子倒是个爱干净的,一座小院被他整治得干净得找不到一点灰尘,屋中的地板也被他用抹布擦得都能看到木纹了。
  被他缠了一个月,苏木倒是有些感动了,心道:这小子倒是个勤快的,又爱说话,想来小蝶会喜欢的,收来做个门人也不错。不过,也只能放在宅子里做个家人,上不得场面。不过,我现在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举人,就算要收门人,也得等中了进士再说。还有,这小子是沧州本地人,未必肯辞了衙门的差事随我去北京,等过年前再问问他的意思吧!
  白白被赵葫芦侍侯,苏木也有些不好意思,时不时都会打赏他一角碎银子。
  见苏木如此大方,赵葫芦来得更勤了,倒叫苏木哭笑不得。
  这一日,苏木一大早就起了床,想了想,最近光顾着温习功课,已经有四天没去巡检司了。在其位募其政,老不过去也不太好。
  正在这个时候,赵葫芦快步走进院子:“见过梅老爷。”
  苏木看到他,无奈地摇头:“你来得这么早……出去帮我叫一顶凉轿。”
  赵葫芦:“禀梅老爷,有个客人求见。”说着就将一张帖子递了过去。
  苏木接过帖子,本以为又是地方上的头面人物来脱情要安排熟人进巡检司的,就道:“去回了吧,就说我公务繁忙,正要回巡检司。”
  “是。”赵葫芦正要出院子,就听到门口有人道:“小民宗真拜见梅巡检。”
  “宗真……”苏木一时没想起这人究竟是谁,心中也是有些微微不快,这人好生失礼,你来求见我苏木,在旁边等着就是。如果我想见你,自然会叫人去请,哪里有堵在门口的道理?
  正要呵斥,定睛看去,苏木却吓了一跳。这人竟是在画舫上于太康公主见面那日,所遇到的放排人的头领。
  如果没猜错,这人绝对是个盐枭。
  那天他用羊皮裹了私盐,藏在木排下面,试图蒙混过关,结果苏木手下的兵丁有意在新任巡检老爷面前表现,竟将其翻了出来。
  盐枭可都是杀人不眨眼的,而这宗真显然又是个胆大妄为之人,以当时的情形,立即就要动手杀人。
  苏木也是发现不对劲,又急着去见太康公主,便装着视而不见,放了他一马。
  对于这种心狠手辣的黑道人物,苏木是敬谢不敏的。我堂堂举人老爷,将来可是要点翰林的,谁肯和这种江湖人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