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朝好女婿 >

第410章

明朝好女婿-第410章

小说: 明朝好女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因为段炅知道了我苏木的真实身份和背景,对于我能够提前拿到考题,自然是深信不疑。要知道,当今的正德皇帝自来就有荒唐胡闹的名声,在世人看来,他只要一高兴,可是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的。
  提前将题目泄露给自己最宠信,并依为股肱的臣子,又有什么大不了?
  “难怪这些天,经历厅的人看我苏木都面带敬畏。而这段炅以前从来和我苏木都不对付,这阵却是对我敬而远之。原来,他们都知道我苏木乃是东宫旧人。”苏木苦笑:“正因为信了个十成,这些家伙就请我到数红阁吃饭,想套我的口风。”
  苏木心中还有一个疑惑,自己那三道题给了吴世奇。看段炅的此刻的表情,想必也是将那些题目拿到手了。可吴老先生和他们根本就是无话可说啊!
  不过,老先生人本糊涂,保不准会着了人家的道儿。
  据苏木看来,通政司的知事们比起外间的迂夫子们来,却一个个精明如鬼,他们自然有的是办法从吴世奇口中探到虚实。
  不管知事们只怎么知道题目的,以苏木看来,这场会试的关键在于第一场。第一场的关键在于四道《四书》题。以这些家伙的本事,提前知道三题,中个进士应该不成问题。
  除了段炅,苏木和其他人都相处得不错,如今也算是无所不谈的朋友。将来做了同年,进入政坛,以同年为纽带,将是他未来政治上最可靠的盟友。他们能够中进士,苏木自然也会很高兴的。
  可是,这么多人提前知道考题,一旦走漏了风声,后果不堪设想。
  “我明明是随口乱说的,又怎么想到居然就说中了!”苏木忍不住长叹:“人多口杂,将来一但有人说漏了嘴,引起朝廷的注意。我苏木那才是跳进黄河也说不清楚了!”
  科举,尤其是进士科直接关系到一个读书人能够一跃龙门成为执掌一县生民的县大老爷,是古代统治阶级的统治基础。一旦被人破坏,就算你是天王老子,也只有身死族灭一途可走。
  这一点,史料上可有不少类似的记载,后世的影视作品上也不少见。
  想当初,洪武年间的一次会试。因此南方士子实在太厉害,竟包圆了整个金榜。北方考生,却是无一中式。
  北方读书人不服,于是就闹将起来。
  朝廷为了平息事态,将考官、同考官,并相干人等,共一万多人杀了个干净。
  这血淋淋的往事距此也不过一百来年,一想到这可怕的后果,苏木彻底地害怕了。
    
    
第六百一十三章 状态不佳

      就像是中了梦魇,这可怕的后果将苏木震住了。也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眼前突然暗下去。
  苏木猛地醒过来,这才发现点燃的那支蜡烛已经烧到尽头。
  他叹息一声,伸住手指捏熄了那团如豆的灯光。
  整个考场已经被一团黑暗笼罩了,对面的吴老先生和段炅也早就吹了蜡烛睡觉。耳朵边依旧听到吴世奇酣畅痛快的鼾声,居无何,又有几道鼾声加入进来。
  抬头一看,头顶的星空依然纯粹。
  苏木心情恶劣到无以复加,一时没有了主张,只等和衣睡到小炕上。可惜头上那星星的光却无处不在,没有经过污染的天空,这光污染却是无比的厉害。
  在星光的照耀下,这一觉却睡得很不塌实。
  一场接一场的噩梦袭来,在梦中,苏木看到自己正位于三法司会审的公堂上,有个官员使劲将惊堂木一拍:“大胆苏木,竟敢在科场上舞弊,还不快快招来,也免得少吃些苦头!”
  在梦中,他看到一群衙役如狼似虎地扑上来,将手中的棍子如雨点一般打下。
  在梦境,他看到大军将自己的家团团围住,小蝶和吴小姐浑身血泊地倒在地上。
  然后,场景一转,却到了菜市口刑场。
  他看到自己被捆成粽子,跪在地上。不但是他,吴世奇、段炅、牛得水等人也被一网打尽,也同时颓丧地跪在地上,背心插上一个大标签,上面写着他们的名字,还划了一个大红叉。
  翁知事也在其中。
  苏木大为奇怪:这翁知事没有参加会试啊,他怎么也牵扯进这桩科场舞弊案里来了?
  “午时三刻已到,行刑!”从半天里传来响亮的声音。
  就有一个刽子手走上前去,将翁知事背后的标签扯掉,只一倒,血淋淋的脑袋就滚到苏木脚边。
  然后,是鲜血冲天而起。
  旁边,段炅却笑了起来:“事成矣,事成矣!”
  这个时候,地上翁知事的脑袋突然睁开眼睛朝苏木诡异地一笑。
  这一笑,叫苏木寒毛直竖。
  “啊!”一声,苏木猛地惊醒过来。只感觉全身上下都是冷汗,骨头也软了。
  外面太阳已经升到中天。
  这一觉,竟睡到了正午才醒过来。
  在看对面,吴世奇已经彻底清醒过来,一天没有吃药,他血液里的那些安眠镇定的药物成分只怕要已经挥发完毕。又见题目是自己早已经准备好了,老先先生显得意气风发,身体挺拔得如同那泰山上的青松,右手悬在半空,只手腕飞快地转动着。
  在他笔下,一篇文章已经作了大半,竟不打草稿,准备一气呵成。
  阳光下,老先生眉头已经完全舒展开来,眼睛里闪烁着晶莹的光芒。
  看苏木醒来,老先生眉头微微一皱,大概是不满自己这个未来女婿偷懒,这个时候才起床。
  不过,对于苏木能否中进士,吴世奇一点也不担心。开玩笑,提前一个月知道考题。且不说苏木文章本就写得不错,又是诗词大宗师,就算是他蠢笨如牛,早早地请枪手做了文章,熟记于胸。到了考场直接誊录上去,也能轻易地中个赐同进士。
  老先生心中得意,暗道:老夫这次是绝对中了,呵呵,且让那些当我是非正经出身,侮辱过我的人看看,老夫现在也是进士了。不但老夫,连老夫的女婿也中了。翁婿同日金榜题目,哈哈,真真是士林的佳话啊!
  同吴老先生不同,因为是大白天,段炅的偷了吴世奇的考题,心中突然有些愧疚,却不敢同苏木对视。只将身体深深地伏在桌上,小心地写着卷子。
  表面上看来,段知事答题的速度好象不快。可苏木看得明白,他已经将一道题目写完,正在对付下一题。
  因为起得太晚,昨天又是一夜没有睡好,苏木脑袋里隐隐着疼,身上也没有气力。还没等他彻底清醒过来,就到了吃午饭的时间。
  会试考场每天只供应两餐,后世北京时间上午十一点是头餐;下午五点是晚餐。
  今天的伙食一样很糟糕,只两素,一碗饭。
  吃过午饭之后,苏木也是没有办法。无论如何,这考试还得继续下去啊!不可能因为害怕考题泄露一事事发,就不做题了。
  即便自己交白卷,将来事情败露,朝廷也不会因为你苏木没有考中进士就不追究了。到时候,该砍的脑袋一样要砍,该抄的家一样要抄。
  想到这里,苏木只能提起精神磨了一砚台墨,开始作第一到题。
  见苏木终于开始动笔,对面的吴世奇的脸色才好了些。
  第一题自然是《牛山之木尝美矣》,八股文苏木也是作惯了的。当下想也不想,就写了大约十来字,将破题部分作好。
  接着是承题,也很顺利。
  到起讲的时候,苏木却感觉自己心中空荡荡的,死活也不知道挨下去究竟该写些什么?
  八股文的作法,每个段落应该写多少字,写什么,他都知道得一清二楚。可这个时候,他整个人都好象被什么东西淘空了,手却木木地僵在半空。
  再看手下所写的那几十个字,也是歪歪斜斜,潦草得不成模样。
  “还正被怔住了,这题却不知道该如何写下去。”苏木知道自己这是心理压力实在太大。
  索性放弃这道题,又去作第二道《孟子曰无伤也》。
  和第一题一样,破题承题还很顺利,但一到起讲,苏木脑子就好象生绣了一般,久久无法下笔。
  难不成我脑子出了问题,又或者得了失忆症,把以前所学的八股文作法全部忘记了?
  苏木心中一惊,背心中又有冷汗沁出来。
  作为经久沙场之人,苏木前世也不知道经历过多少场考试。他当然知道眼前这情形究竟是怎么回事。
  不用问,定然是因为精神压力实在太大,以至于状态出了问题。
  如今,也不能急着答卷子,先得让自己冷静下来。
  于是,苏木将手中的笔放下。
  猛地吸进去一口气,然后缓缓地吐了出来。
    
    
第六百一十四章 时间紧迫

      如此反复再三,大约过来十来分钟的样子。
  等到苏木感觉自己的一颗心彻底地静下来了,这才又开始动起笔来。
  可是,他本以为自己已经调整好了状态。可一动笔,先前那种厌烦、麻木的状态又如约袭来。
  苏木知道这次不能停,状态这种东西,你要多些才又,光等是等不来的。
  索性什么也不管,就这么硬着头皮写下去。
  没有感觉的写作乃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事,八百字一篇的八股文,用了整整一个下午才弄好。
  定睛看去,依旧是歪歪斜斜的笔迹。读起来,文字也是磕磕巴巴非常不顺畅,就如同一个刚学写作的新人。
  这样的文章,别说点翰林,就算是中个赐同进士都难。
  苏木顿时恶向胆边上,心中一恼,就将那份稿子团了扔到地上。
  这个时候,一个兵丁警惕地看了他一眼,喝问:“你想干什么?”
  苏木苦涩地笑了笑,俯下身去,将稿子拣起来,用手抹平了。
  按照科举场上的规矩,考生进考场之后,除了有一份卷子外,还有就张草稿纸。一般来说,考生在正式答卷之前都会打草稿,待到修改满意之后,才誊录在卷子上。
  每张草稿纸上都照例盖了贡院的大印,考完之后,还得交上去。
  少一张,你就算是作弊。因此,鬼知道你的草稿纸去了哪里,上面又写了什么?
  当然,你也可以说你解手用了。
  问题是,古人解手不用纸的,自有厕筹。用纸擦屁股,那就是败家子。
  摇了摇头,苏木也是无奈。看来,强写也不成,也没办法找回状态。
  那么,该怎么办呢?
  别急,我是有经验的,我还有最后一招!
  苏木狠狠地捏紧了拳头,突然发现自己好象犯了一个错误:把八股文写作当成了文学创作,有灵感的时候固然下笔如有神。一旦心中有事,思绪烦乱,写出来的句子读起来却味同嚼蜡。其实,这东西就是一种纯粹的文字游戏,只要格式对了,文字没太多问题就成。
  好,等下我再修改修改。
  吃过晚饭,休息了片刻。苏木将第二根蜡烛点燃烧。就这烛光,开始逐字逐句地修改起下午所作的那篇《孟子曰无伤》。
  这一改,也不知道过了多少时间,直到那只蜡烛燃尽。
  可以说,每一个句子都经过反复推敲,稿子也用了三章,加一起都快四千字了。
  到最后,苏木已经忘记自己究竟写的是什么。
  这个时候,远远地传来几声鸡鸣,竟已经到了次日卯时。
  这最后一招已经证明彻底无用了!
  今回考试的状态,让苏木心中一阵发凉。
  “也许是我太累了,太累了!”一个通宵没有睡觉,两眼又红又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