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朝好女婿 >

第585章

明朝好女婿-第585章

小说: 明朝好女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钱宁又如何,他这次不是押过来三个死囚吗,我要了两个,不是还给他留了一个吗?”苏木冷笑:“只管去做,不用担心,我苏木的为人你又不是不清楚,总归不会让你没有好下场的。”
  说完,也不敢停留,急冲冲地朝西寨门方向跑去。
  王成一拱手:“是,学士放心,王成知道怎么做了?”
  说完,一咬牙,对梅娘道:“汪宫氏,且随我来,我去救乌云。”
  等苏木到了西寨门,就看到寨门口到出都是混身铁甲的卫兵,门口靠左手一侧立着一座高大的望楼,上面点了几盏灯笼。
  正德皇帝正和大同镇总兵官等几个军官站在上面,放眼朝前方看去。
  而钱宁大约也是着急了,一上楼梯,几个起落就翻了上去,落到皇帝身边。
  这矫健的身形叫苏木吃了一惊:好厉害,还好刚才没同他动手,否则这亏就吃大了。
  正德眼尖,看到苏木,大叫一声:“苏爱卿快上来,鞑靼人马上就到了。”
  语调中竟然又一种说不出的兴奋。
  “是,臣来了。”苏木上了楼梯,走到正德身边。
  这个时候,天已经完全亮开。
  可鞑靼人还点着火把,远处地平线上全是闪烁的火把,如同一片火的海潮,正漫天漫地地涌来。
  马蹄声更响,刚开始的时候还清晰可闻,渐渐地,就连成了一片,再也分不清楚。
  “好家伙,好家伙,整顿军马,迎上去!”正德长啸一声:“王勋、苏木、钱宁,随朕带兵马出营。”
  其他人都是大惊:“陛下不可!”
  苏木也道:“陛下,别忘记站前的既定对敌人方略。”
  正德这才醒悟,有些失望:“那算了。”
  苏木:“陛下放心,这仗刚开始,以后有的打,不急于一时。其实,守城也挺有意思的。”
  王勋松了一口气,感激地看了苏木一眼,附和道:“对对对,苏学士说得对,这守城也很考量一个统帅的用兵手段。如今鞑靼人来势凶猛,陛下可亲自指挥这场防御战。”
  正德面色一喜:“说得好,朕就亲自指挥防守。”
  “通通通!”
  随着三团火光在几处爆开,三颗实心炮弹在黎明的天空中划出三条优美的抛物线。
    
    
第八百九十三章 接敌

      炮弹在空中飞行的速度并不快,肉眼可见。
  但那尖锐的呼啸声还是让人头皮一阵发麻。
  只见,三颗炮弹以四十五度角升到最高处,然后微一停顿,接着猛地下坠,落进那团火把的潮汐之中。
  预料中的人仰奥马翻并没有出现,从这头看过去,那片潮流依旧不可阻挡地朝前推来。
  那三颗炮弹落进人马群中,就如同石沉大海,立即消失不见。
  “怎么这样?”正德皇帝大为失望,禁不住喃喃地说了一句。
  看到皇帝陛下面色不好,大同镇总兵官王勋顿觉丢脸,大声下令:“继续,继续,大炮不要停,我就不信鞑靼人是铁铸的。”
  “是!”
  就有传令兵在望台上不住挥舞着红旗。
  又是一阵排炮射出去,那边的鞑靼人依旧阵脚不乱,显示出良好的战术素养。
  敌人靠的更近了些,疯狂的马蹄声铺天盖地,瞬间笼罩过来。
  从地底下传来的震荡声让望台轻微地颤抖起来,上面的士兵都是一脸的惊惧。
  随时在皇帝身边的张永和几个太监都下意识地用手抓住栏杆,他们平日间都生活在深宫之中,什么时候见过这样的万马奔腾。
  就连钱宁也是骇然色变。
  只杨一清还是一脸的镇定,看的苏木心中佩服,这个杨应宁,果然是个见过大世面的,不愧是三边总制。
  说句实在话,眼前的场景还真让苏木大觉震撼。虽说在后世他也看过不少好赖坞大片,什么《天国传奇》、《角斗士》,可真正置身于冷兵器大战场上,还是被镇得肾上腺激素上涌,一颗心跳得好象要从嗓子眼里蹦出来。
  手脚,竟有些不受控制了。
  “不行,不行,我不能怕,不能怕!”苏木深深地呼着气,却被弥漫过来的火药味呛得不住咳嗽。
  “哈哈,哈哈,不错,不错,有点意思!”正德大为兴奋,张大嘴大声叫着:“过瘾过瘾,苏爱卿,朕今日才知道,真正的沙场是如此波澜壮阔。多么美好啊,这壮丽的一刻,且停一停吧!”
  苏木没想到正德竟然发出《浮士德》般的感慨,忍不住苦笑一声:兵者,大凶也,死生之地,不可不察。
  以鞑靼人表现出来的,类似近代欧洲步兵排队枪毙那样的记录,明军根本就不够班,这一战接下来绝对非常艰苦。
  听到王勋的命令,大同镇的三门大炮就没停过。
  刚开始的爆炸声的确是惊天动地,明朝的枪炮使用的都是黑火药。据历史书记载,明朝的黑火药还没有普遍实行颗粒化,燃烧并不彻底。且火药中含有大量水分,所以,在爆炸时,还伴随有大团的烟雾。
  这声光效果可谓惊人,只见大团大团烟雾在四周扩散开来。
  从望台上看下去,下面已经是白茫茫一片,什么也看不清楚,正德和苏木他们,就如同站在云端。
  也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炮声停了。
  鞑靼人已经逼进应州老营,前锋已到三百米范围之内。
  明晃晃的火把中,人吼马嘶响成一片。
  “大炮怎么不响了?”正德皇帝忍不住问了一声。
  张永也尖锐地叫起来:“王勋,怎么搞的,快放炮,把敌人压住,压住!”声音又惊又怒。
  这个时候,苏木看到钱宁眼睛里闪过一丝鄙夷。
  王勋抹了抹额头上的冷汗,小心说:“回陛下的话,敌人已经靠近了,大炮也打不着他们。得等他们靠近,换小炮。”
  “原来是没角度了。”苏木有点明白。明朝的大炮非常简陋,也就是一个铸铁管子放在基座上,根本就没有角度可调一说。敌人只要靠近,就没办法使用。所以,军队一般都是大小搭配。
  “那就快换呀!”张永还在叫。
  王勋:“不急,该放箭了。”
  正德来了兴趣,一挥手:“放箭,放箭!”
  “嗡!”这个时候,从下面传来一阵刺耳的弦响。、
  却见,从下面浓重的烟雾中猛地腾起无数黑点,依旧以抛物线射出,在天上发出绵密的破空声,然后同时落到下面的鞑靼人骑兵队伍之中。
  看其劲道,应该是军中制式强弩。
  这一阵强弩总算看到一些效果,对面的火把海潮有些乱。
  肉眼看见有不少鞑靼人从马背上被射下来,然后被疯狂的马蹄踩死。、
  据苏木目测,这一阵箭雨,至少有超过十个敌人陨命沙场。
  “好!”正德忍不住叫了一声好。
  苏木也重重地一拳砸在栏杆上,心中大感兴奋。
  这仗就该这么打,以鞑靼人表现出的纪律性,明军若是出阵野战,根本就是送菜。所以,紧受营盘,使用远程兵器一点一点消磨敌人的士气才是王道。
  鞑靼人大概也是没想到明朝的弓弩火炮如此犀利,只听得那边传来一阵阵呐喊,也听不懂在喊什么。
  于是,“唰”一声,然后是千马匹战马的长嘶,那道火把的潮流猛地停了下来。整个鞑靼军队就停留在强弩和大炮覆盖面之间的那块空白区域。
  望台上的众人这才意识到敌人的厉害,令行禁止,光这一点,明军根本就做不到。
  这下,不但王勋和杨一清这样的沙场老将骇然色变,就连张永和苏木这样的外行也看出来了。
  只正德还是一脸的激昂:“小王子果然是个知兵之人,这支军队调教得不错啊。与这样对手过招,也不枉朕来此一遭。真想现在就带上兵马出阵,和他硬碰硬来一场厮杀。”
  众人大惊。
  苏木忙道:“陛下,善战这无赫赫之功。”这才让正德罢了休。
  正德:“我军受着营盘,敌人都是骑兵,如果不出朕的意料,鞑靼人应该派出一队铁甲步兵,攻我一点。只有击破一点,他们的骑兵才能够沿着打开的缺口杀进来,发挥优势。”
  钱宁:“陛下圣明。”
  果然,说话间,对面的鞑靼人前锋都同时下了马。
  然后,又有一群杂兵背着一大包东西跑过来,从里面掏出一套铠甲,手脚麻利地给主力战兵穿戴起来。
    
    
第八百九十四章 初战

      这个时候,钱宁突然道:“陛下,敌人前锋现在都已经下马。而且,还在穿戴铠甲,有点乱,我们何不现在带兵杀出去,正好杀他一个措手不及?”
  他一心想在皇帝面前出风头邀宠,在这个重要的场合,自然要发出自己的声音,以显示存在。否则,就这么干站着,也没有任何意思,反叫人看轻了。
  正德笑而不语,旁边的王勋和杨一清听到这话也是一脸的不以为然。
  苏木心中一动,立即想明白这三人的心思。先前自己和钱宁闹得几乎兵戎相见,两人可以说是敌非友。这个钱宁图样图森破,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乱发言,这不是惹人笑话吗?
  以他的资历根本不足以担任锦衣卫指挥使一职,正好挖苦他几句。
  苏木一笑:“听人说,钱指挥以前在云贵打过仗?”
  “打过,怎么了?”钱宁一翻白眼。
  苏木悠悠道:“钱指挥在云贵打仗的时候,云贵土族都是步兵,且那里都是崇山峻岭。打起仗来不过是爬坡下坎,山与山之间喊一声就能听到,可若是要碰到一起,却要走上半天功夫。可这里是北地,敌人都是骑兵,瞬息即至。”
  王勋听出了苏木话中的意思,而刚才钱宁的提议也实在荒唐,就忍不住笑了一声。
  “你!”钱宁虽然不清楚苏木说什么,却知道不是什么好话,忍不住恼怒地盯了他一眼。
  苏木依旧是一副悠闲模样,嘴角甚至还带着一丝笑容,这让钱宁更是恼火。
  正德哈哈一笑:“好了,你们也别争。如果朕现在带兵出击,敌人的骑兵立即从两翼包抄过来,那不正好中了小王子的下怀吗?人家并没有使诱兵之计,咱们却紧赶着向上凑,还不叫人笑死?”
  钱宁这才明白过来,一张脸涨得通红,偏偏又发作不得。
  说话间,鞑靼人前锋已经穿好了铠甲。
  呼啸一声,都提着长矛,结成一个小方阵朝前冲来。
  他们身上都穿着亮闪闪的铁甲,看起来,铠甲的质量并不比明军的差多少,显然是军中的主力精锐。
  敌人冲得也不快,实际上,也不过是普通人步行的速度。
  毕竟,据苏木所知道,这个时代的重装铁甲,一具至少有二三十斤重,五百米距离,若是一口气跑过来,到接战,只怕已经没有了力气。
  鞑靼人前锋并不多,只三百左右。
  大概是怕了明军密集的弓箭,队型有些松散,看起来也是稀稀拉拉。
  钱宁一愣,不觉道:“这么点人就敢来冲我营盘,太狂妄了。”
  其他懂得军事的人都难得搭腔,战场就这么宽点,就算将所有人都派出来,真正在一线接触的也没多少人。而且,鞑靼人采取的是一点击破,然后骑兵跟进扩大战果的战术,用得着那么多人吗?
  苏木心中也是好笑:这个钱宁,在云贵的时候也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军官,这军事经验果然欠缺。
  见敌人攻击,明军的弓箭又开始覆盖过去。
  只可惜这次大战果非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