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朝好女婿 >

第588章

明朝好女婿-第588章

小说: 明朝好女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什么?”
  苏木道:“而且,即便是唐太宗李世民,后世提起他的时候,大多谈的是贞观之治,谈的是他在大唐开国时的战绩,而非他武艺有多高强。史书上虽然说唐太宗武艺过人,但依臣看来,其实也就一般,只比普通人强上一些。”
  正德一呆,问:“怎么说,史书上不是说秦王每战必一马当先,若没有点斤两,只怕早就陨落沙场了?”
  苏木缓缓道:“陛下你想啊,开国时,秦王府高手如云,比如秦叔宝、尉迟恭、程知节,那可都是天下一等一的高手。秦王冲锋陷阵的时候,自然有一众高手团团护卫,只怕一仗下来,李世面连同敌人交手的机会也捞不着一个。况且,秦王府黑甲骑兵可是当时天下一等一的具装铁骑。不但人人身着重铠,就连战马也披了马甲。寻常刀箭落上上面,只怕连皮毛都伤不了。”
  说着话,他大概将五代十国和隋唐的重骑兵同正德皇帝说了一遍,这可都是他后世从网络军坛上看到的发烧友的研究成果。
  正德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些,顿时听得津津有味。
  到最后,这才一拍额头:“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朕还真没读过这些史料。苏木你不愧是朕的恩科的状元公,果然渊博。”
  苏木:“唐太宗之所以能够青史留名,还不是因为他的文治武功,还不是他开创了大唐盛世。一个人的武艺就算再高强,可若不能立下功业,又能如何。臣倒是希望后世史书在提起陛下的时候,说的是陛下你所立下的伟业,而不是你的武艺如何如何高明。”
  正德面色一整:“苏木你说得好,朕受教了。”
  “臣惶恐。”苏木心中突然一动,然后道:“陛下其实也没必要亲自上阵的,就算亲自出阵,臣也不会随侍护驾。”
  正德一惊:“为什么,咱们以前在西苑的时候不是约好一旦上了沙场,要并肩杀敌的吗?”
  苏木:“陛下若是上沙场,臣护在皇上身边,你又如何捞得到亲手杀敌的机会。”开玩笑,我一个文人,正德这小子是个**青年,真上了战场,肯定会冲在最前面。我又不会武艺,心理素质又不过关。战场之上,刀枪无眼,我才不陪你去发疯呢!
  况且,我还得抽机会去怀安卫伏击小王子,跟着你跑,我又如何脱身?
  正德啊地叫了一声:“朕倒是没想到这点,真上了战场,身边定然都是护卫,又如何有与敌厮杀的可能。/对对对,苏木,决战那日你留在老营看朕的沙场雄姿就是了,不用跟我去的。还有,钱宁,朕也不许他跟过去。”
  正德说到这里,哈哈地笑起来。
  苏木偷偷地松了一口气,虽说自己和钱宁都没机会上战场。可皇帝身边的锦衣卫也不是吃素的,真到决战,他们定然会团团簇拥着正德。所以,朱厚照的人身安全他倒没有什么可担心的,只可惜钱宁一心要在战场获取功勋,这次因为自己一句话就泡汤。如果那家伙知道真正的原因,估计会气到吐血吧?
  正德哈哈大笑,作为臣子,苏木自然也要赔着笑上几声。
  “哈!”正德长长地打了个哈欠,道:“忙了一整日,朕还真有些疲倦。”
  苏木心中牵挂梅娘,从她被解救到现在已经快二十个小时了,也不知道她现在是什么情形。
  心中早就恨不得快些将手头的事务办完,也好回去看看。
  不过,白天时鞑靼人攻势凌厉,作为皇帝参赞军事,他一直脱不了身。
  现在得了机会,就道:“陛下还是早些歇息吧。”
  正德苦笑:“苏木啊,你当朕不想睡觉?朕日常打熬筋骨,比普通人瞌睡多些。但这外面的仗打成这样,几个偏寨都陷落了,朕第一天就丢了将近两万兵马,可谓是败得一塌糊涂。仗打成这样,又怎么睡得着?”
  为了安正德皇帝的心,苏木道:“不过是几个寨子而已,陛下也不用担心。臣算了一下,那几座寨子,每寨也不过五百主力战兵,其他都是辅兵。这一日,我军也不过丢了两千兵马。况且,那几座寨子的士卒都是溃退,而不是被全歼,损失并不大,并没有伤到我大同镇军的根本。我大同镇有人马九万,这里来应州老营有超过一万主力战兵。别忘了,我们还有五镇兵马正在路上,最后明日傍晚就能部署就绪。”
  忙了一整体,说太多话,苏木的声音有点哑。
  说到这里,突然一疼,竟倒了嗓子。
  正德递过来一碗冰糖银耳,苏木喝了一口,继续道:“陛下打出大明天子的旗号,不就是为了诱使那小王子来攻吗?如此,偏寨不堪一击,这正好给了小王子妄想。他食髓知味,以为我老营同其他寨子一样脆弱。所以,即便知道其他五镇已经赶到战场,依然会幻想着一举杀入我大本营,获取最后的胜利。所以,丢了偏寨并不能说明什么,反倒是一件好事。”
  “对对对,苏木你说得对。”正德本就是一个兵法家,这次亲身犯险诱小王子钻口袋本是既定之策。苏木的话,正好说到他心坎里头。
  想到这里,他心中一松,暗道:如果再丢几个寨子,效果只怕更好。
  可想了想,如今,除了老营,明军该丢的据点都已经丢了个精光,实在是丢无可丢。
  想到这里,也只能罢了。
  苏木:“所以,陛下还是早点去安歇的好。鞑靼人马快,如果不出意外,最多明日小王子就能侦察到我其他五镇正开往战场。所以,明日他们会更家疯狂地进攻我应州老营。陛下还是快些去睡,养精蓄锐。”
    
    
第八百九十八章 宁静夜晚

      “倒也是,明日必定是一场血战,小王子现在想必已经知道我其他五镇兵马已经开赴前线了。对了,苏木,各镇兵马现在何处?”正德问。
  苏木用手指着地图,道:“今日鞑靼人攻我甚急,消息断绝。其他五镇兵马究竟到什么地方,也只能根据昨日的传来的消息推断。如果一切顺利,如今,辽东和宣传府两镇兵马应该已经抵达大同,正从北向南推进,已经钳制住小王子北归路线。”
  说到这里,苏木的目光忍不住朝怀安卫一线落下,又飞快移开。
  好在正德没有发觉苏木的异样:“接着说下去。”
  苏木:“宁夏镇、延绥镇早就过了黄河,西面、西北一线也卡住了。”
  正德:“小王子若败,定然走这一线北归。宁夏镇经过两年前的**,如今兵力尚未恢复,又经过大战。到时候,两镇兵马要卡住小王子,却有些难。只能依托长城,看能不能抢占地利之便。”
  “陛下说得是,所以,太原镇才是关键。我大同镇经过两日血战之后,应该也没有什么战斗力,所以,决定战争胜负的就只能靠太原和宣府两镇。太原本是山西军镇,现在只怕已经埋伏在雁门关之后,一日之间就能赶到战场。”
  “如此,朕到也能安心去睡了。不过……”
  “不过什么?”苏木以为自己还有错漏的地方,忍不住问。
  正德:“外面经过一天血战,朕却要按枕高握,是不是有些像昏君。”
  “陛下……”
  “哈哈,昏君就昏君吧!”正德哈哈大笑起来:“你也快回去睡觉,天气冷,若是嗓子哑了,朕拿你何用?”
  苏木这才知道正德皇帝是在同自己开玩笑,就一施礼,退了出去。
  回了自己所住的地方,苏木还没有进屋,就看到一个高大的汉子站在门口。
  这人一身平民装扮,一对眼珠子在黑暗处绿油油地亮着,就好象是一头狼。
  苏木忙了一天,浑身疲惫,脑子也有些混沌,想了半天才想起这人就是同梅娘关在一起的那个叫什么乌云的死囚。
  “你叫乌云?”苏木站住了,一开口,才发现自己哑得不成,喉咙里也如同燃地了一团小火苗,又干又疼。
  乌云扑通一声跪在苏木面前,重重地磕了一个头,垂泪道:“草民乌云磕见恩相,恩相的活命之恩,乌云感激涕淋。无以为报,这辈子这条命就是恩相的了。”
  这一个头磕得很响,显然是用尽了全身力气。
  苏木哑哑一笑:“你站在这里做什么?”
  乌云:“恩相将小人救出来,其实小人也知道,全是托了梅娘的福。梅娘就在屋中,外面兵荒马乱的,小人自然要护得她周全。”
  苏木:“你站了一整天?”
  “正是,小人不敢离开。”
  苏木:“你会武艺?”
  “小人不会,也没学过。”乌云道:“不过,小人有一把子力气。做了多年盗贼,手上也沾过不少人命,真一刀一枪的拼命,却是惧怕。”
  苏木问:“恩相不恩相的且不要提,我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翰林学士,可不是阁老。听你的意思,是要投入我的门下?”
  “小人哪里敢有这种痴心妄想,只愿在恩相门下做个奴婢。”
  “嘿嘿,什么做了多年盗贼,手上有不少人命,同我又有什么关系,既然救得你出来,自然不会再让你去死。你是梅娘认的兄长,就跟着她吧,好好保护她。”
  “多谢恩相,多谢恩相。”乌云大喜,连连磕头:“恩相放心,只要有小人一条命在,绝不会让梅娘夫人受一点损伤。”
  “学士回来了?”这个时候,王成也走过来施礼。
  “你也在啊?”苏木好奇地问。
  王成苦笑:“回学士的话,下官已经将那钱宁得罪到死,现在已是无处可去,只怕这袭锦衣也要脱了。”
  “脱锦衣,倒没有那么严重。”苏木淡淡道:“还是那句话,既然你帮了我,总归不会让你没有好下场。暂时你就呆在这里,一切等打完这一仗在说。到时候,你去找胡经历就是了。实在不行,陛下那里我还是有几分薄面的。”、
  王成大喜:“多谢学士。”
  苏木又指了指乌云:“刚才乌云的话你也听到了,等下给他一件铠甲和一套兵器。”
  “是,王成这就去安排。”
  “等等。”苏木叫住他:“杀囚祭旗一事如何了?”
  他还是有点担心,自己一口气救了两个死囚,只怕那钱宁要暴跳如雷,也不知道会在皇帝跟前怎么编排自己的不是。
  王成:“本来钱宁打算今天一大早就杀囚祭旗,可鞑靼人不是天刚亮就杀过来了吗,根本就没有功夫说祭旗的事情。再说,杀囚祭旗主要是为了激发士卒腔子里的那一丝血勇。今日战况如此激烈,我军将士早就杀红了眼睛,还需要再见血吗?”
  “是啊,是啊,今天所见的血已经够多了。”苏木忍不住叹息一声。
  事实证明,现在在杀囚祭旗已经毫无必要。就算钱宁想,皇帝和军中将士也没功夫理他。
  所以,这事弄到现在也不过是一个笑话。
  梅娘是死是活,即便是钱宁,估计也没有兴趣去管。
  这件事,也算是莫名其妙地过去了。
  至于锦衣卫手头的另外一个死囚,也没人关心。
  摇了摇头,苏木大步进了自己房间。
  因为按照大明朝的军法,将士出征不得携带家属,否则就是死罪。
  所以,屋中的书办和随从都被清理了出去,只留梅娘一个人住在里面。当然,以苏木如今的身份,就算他在军中夹带侍妾,也没有人敢管。
  所谓刑不上大夫,就是这个道理。
  梅娘坐在苏木才床头,今日一天对她来说可以说是大起大落。
  眼见着就要被人杀头,危急关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