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为王 >

第1005章

我为王-第1005章

小说: 我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施政演讲,让所有议员清楚的了解你准备怎么管理这个庞大的国家。至于你担心以后与严议政无法相处,我想大可不必,严议政不是这么小肚鸡肠的人吧?如果他真是一个这样的人,那他怎么能管理好咱们大汉这偌大的国家呢?求同存异,这点肚量他还是有的。”

“臣明白了。”吴起站了起来,深深的向高远躬下身去,“臣这便下去准备,王上说得如此明白,臣还不努力的话,那就真正辜负了王上的一片期望了。”

“好。你去忙吧”高远挥了挥手,道。

吴起脚步极快的离去,此人也是决断之人,既然已经下定决心,接下来必然会大干一番,这一场龙争虎斗,也许没有严圣浩想得那么轻松,不过这也正是高远想要的。

三权分立,各擅其事,王者将只会成国家的象征以及裁判者。这便是高远想要建立的制度,从公来讲,这能让大汉不至于在将来因为权臣,内斗而垮掉,军队,司法,议会,政事堂,互相牵制。互相制衡,而从私来讲,将王家从斗争的漩涡之中摘了出来,只是作为一个裁判者出现。这样也能让他高远的子孙万代能存续,而且能安享富贵。不至于如历史之上的那些亡国之君一般,国灭,身死。烟消云散,什么也没有留下。

当然,这样的一个制度发展下去。也会造成将来很多政事将会在争议以及权力的平衡之中被拖延,决策拖沓,难以有效地集中所有的力量,但与好处比起来,这是微不足道的。或者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尚能利用自己的威望,来将这些坏处降到最低,自己尽全力将外部的威胁全都灭掉,将来的事情,便要好办得多了。

自己还只是踏出了第一步,希望有生之年,自己能看到一个制度完善的大汉,一个能自我纠偏的大汉的出现。

距离大选举之日越来越近,严圣浩逐渐感受到了压力。而吴慈安给他带来的消息,更是让他有些焦急起来。吴慈安,以前是河间府的一位县令,也是严圣浩的下属,投奔大汉的时间更早于严圣浩,这些年下来,严圣浩已经是大汉次辅,而吴慈安也成了河间的郡守,执掌一方的大员,两人从最初的上下级关系,慢慢演变成了如今的政治同盟。严圣浩需要吴慈安在地方上的支持,而吴慈安也需要在中枢的严圣浩的照顾以便为河间争取到更多的利益。

“吴兄,你是说这些天吴起一直在四处拜访各地来蓟城的大议员们?”严圣浩脸色有些严肃。

“不错,严议政,我今日到访,也是看到严议政您毫无动静,还在忙到繁琐的政事,竟然没有将这一次的大选放在心上,虽然我也认为严议政您胜卷在握,但还是不能掉以轻心的好,毕竟王上既然已经作出决意,万一到时候在选举的时候出现意外,那可就无法更改了。”吴慈安严肃地道。

“现在吴起已经取得了不少人的支持吗?”

“当然,据我所知,前魏地,前齐地的那些郡州的议员们已经表态支持吴起了。”吴慈安道:“虽然这二两地的议员数量只占所有议员的三分之一,但这已经是一个庞大的数目了,而吴起除了河间府的议员没有去拜访外,其它的可就到了,而其它地方的议员们虽然没有明确表态,但万一到时候这其中有人转投了吴议政的票,那可就麻烦了。”

严圣浩脸色一下子难看了起来。“以你之见,我现在要如何做?”

“严议政,距离大选还有几天时间,我们河间自不用说,肯定是全力支持您的,您现在要做的,便是去拜访积石郡,辽西郡,琅琊郡,河间郡这些地方的议员,只要拿下了他们,您就胜卷在握了,严议政,虽然您不去,这些地方的议员多半也会选您,但去与不去,这可是一个态度问题啊,如果让这些议员们感到议政您并不重视他们,到时候即便只有一小部分人转投吴起,也会让事态严重啊”

“你说得是,吴兄,我马上就行动起来,不好意思,今天就不能留你用饭了,还要麻烦你多替我联络联络。”严圣浩道。

“议政放心。”吴慈安站了起来,道。

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继往开来(179)议会大楼

十二月十五日,大雪覆盖之下的蓟城苏醒得格外早些,五更的钟声刚刚敲响,一家家各郡在蓟城会馆便几乎在同一时间亮起了灯火,安静的会馆之中顷刻之间便热闹了起来,昨天特意早睡的议员会一个个穿戴整齐,精神抖擞的来到一楼大厅集中,那里,已经为他们准备好了丰厚的早餐,吃完这一顿,他们将出发前往大议院。

每年一度的大议会,便是各地互相交锋的时刻,特别是那些经济欠发达,较为偏远的州郡,更是显得战斗力十足,每年中枢朝廷给出的大饼就这么大一块,虽然每年都有增长,但增长也有限,谁不想从这块大饼之上能多分一点呢?即便是像积石郡这样富冠大汉的郡,也在想着多分一杯羹,谁也不嫌钱多是不是?钱多了,自然可以为本地百姓做更多的事情,让百姓们更加感念他们这些议员的辛苦。积石郡的百姓早就解决了温饱问题,现在全郡上下卯足了劲儿大踏步的直奔小康,郡里长官,议员们一心想着的是要多为百姓谋些福利,像方殊在颖水率先为六十岁以上的长者发放津贴这样大出风头的事情,让积石郡上下后悔不跌,这样的大赚名声的事情,自己怎么就没有想到呢?现在就算跟上,那也是第二啊

第一名有奖,第二名就只能喝汤了。

不过开始两天,要显得轻松一些,按照往年的议程,第一天都是政事堂作政府年度工作报告供大议员们审议,然后是各部最高长官们总结今年一年的成绩和过失,从第二天开始,才开始审议各地提交的预算。但今年却加了一项议程,将要由全体大议员们投票来选举下一届的首辅,这可是开天辟地的第一回,对于这些大议员来说。他们手中的一票,可就有可能决定下一届议员究意是谁,怎么不让他们激动?

天色微亮之时,众人已是吃饱喝足,门外的马车早已备好,众人依次出门,登上马车,直奔大议会所在之处。

崭新的议会大楼是今年刚刚建设完工的,与以前的大议会议事堂相比,他完全从以前的政府办公衙门群之中独立了出来。与王宫遥遥相望,不过比起高远的王宫来,这幢议会大楼可就高大多了。

采用最新的钢筋水泥结构的新议会大楼高达五层,近二十米高的大楼如同鹤立鸡群一般,站在楼顶,完全可以俯览整个蓟城全貌,当初建设之时,礼部的老尚书荀修还强烈反对,荀老尚书认为在蓟城。不能有什么的楼房比大汉王宫的主殿还要高,但这个提议被高远毫不给面子的给驳了回去,把荀老尚书给气得病倒了,事后高远虽然嘘寒问暖。甚至让王后亲自上门探望,但这幢大楼还是一天比一天的长高,最终耀武扬威地呈现在了整个蓟城人的眼前。

楼顶之上,“议会大楼”四个一米大小的字极其显眼。在很远的地方,就能一眼看到这幢建筑以及上面的大字,这已经成为了蓟城的地标性建筑。大楼之前。是一个硕大的广场,此时已经有不少的马车停在了那里,青年近卫军的士兵,正在指挥着马车夫们将这些马车一一停到指定的地点。

冬天天亮较晚,此时天色还显得十分暗,但在议会大楼之前,却有两束光芒从地上直射上去,将议会大楼四个字照得纤毫毕现,这一奇特的景象立刻吸引了前来开会的所有议员们,纷纷涌向那两上射出光束的光源所在,那是安装在花坛当中的两个箱子模样的东西,花坛之前树立着栏杆,两侧还站着警卫,却是只能远观而不能亵玩也。

栏杆之前挤满了好奇的议员们,走到跟前,他们看得较为清楚了,箱子内只是点着一支粗如儿臂蜡烛,但怎么这本来应当很微弱的光芒从箱子里射出来时,却变得如此光芒四射了呢?

“这又是什么发明?”议员之中有人大声问道。

在大汉,每天都有稀奇古怪的发明现世,每天都会有人因为自己的发明而一跃成为富翁,现在看到这奇特的景象,大汉人不会认为这又是什么上天显灵,什么妖魔鬼怪,自然而然地便会想到这又是一项奇特的发明。

普通大汉人都是如此,更别说这些见多识广的大议员们了。

“这是明玻公司刚刚研制出来的。”陈方低声对身边的一位议员道,作为积石城人,他们对于新技术有着一种天然的敏感,早就打听得清清楚楚了。“你们都知道他们生产出来的玻璃吧?”

“当然知道了,我家里还刚刚装上,还别说,这大冬天的还真有一样好处,坐在屋里便能欣赏雪景,不像以前那样冻得缩手缩脚了。不过卖得也真贵啊。”旁边一人接口道,连连摇头。

“什么好东西刚刚出来自然都是贵的。”陈方笑道:“像宝洁公司,三年前的时候,一块香皂卖的那是什么价钱?但现在,做得人多了,他的价钱自然也就下来了,我听说这玩意儿便是用这种玻璃做出来的,能将微弱的光芒放大。”

“这东西是透明的,怎么还能做出这等花样来?”

陈方哧的一声笑了,“要是人人都知道了,那别人还怎么发财去?这里头自然是有特殊技术的,只是我们不知道罢了。”

“陈议员,既然你知道这么多,想来也肯定琢磨着想去参一股或者干脆收购了他吧?如果真有这样的好事,可别忘了拉兄弟一把。”身后一人挤了过来,陈方转头一看,认得是天河郡的一位议员,这位老兄与自己一样,也是一位富豪一方的工坊主。

“我当然打听了,不过我劝老兄你,就别打这个主意了吧?”陈方嘿嘿一笑,“明玻公司的老板叫王抗。”

“王抗,没有听说过”商人摇头道。

陈方又是哧的一声笑:“老兄那就先去打听打听这位王抗是何许人也再来想这事儿行不行?”丢下这句话,双手负在背手,摇摇摆摆的便走了。

“议长,这王抗是谁?”身后,一名积石郡的议员低声问道。

“这王抗以前是大王身边的亲兵。”陈方压低了声音道,“所以你仔细想想,这明玻公司身后是什么来头,岂不是不言自明,起初我也想着买了这明玻,但一打听这王抗的来头,立即偃旗息鼓。”

“原来是大王的公司。”这位议员吐吐舌头,“看来咱们大王真是被王部长给逼急了,居然让手下亲兵出来做生意不敢挂在自己名下了。”

陈方嘿嘿笑了起来,大王因为讨薪不成追打王武嫡的事情,因为大汉周报而传遍天下,所有人看过之后,在狂笑一番之后,又不得不感慨,像大王这样的圣君当真是千年难遇啊,纵观史书,什么时候能看到堂堂一国之主居然向手下讨薪不成的,这位大王可不是徒手虚名,而是天下最强王国的开国之君呢

钟声敲响,议会大楼的大门在钟声之中缓缓打开,数百名议员拾阶而上,鱼贯进入议会大楼,随着大门吱呀一声关上,内外便隔绝了开来,一队全副武装的青年近卫军士兵肃然挺立于大门之前。

一楼大厅极高,抬眼望去,只怕超过了五米,大厅内的布置也极有特色,四周高,中间低,一排排的办公桌和椅子整整齐齐的排列着,每一个区域都标明了地方,每一把椅子之上都贴上了名字,显然是做足了功夫,众人见到内里,只是扫一眼便都心中了然,各人寻了自己所在的区域,打到自己的椅子坐了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