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为王 >

第1072章

我为王-第1072章

小说: 我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学得还很多,我不是苛责你,作为菁儿的弟弟,我希望你能做得更好。”

“是,我明白了。”叶枫声音有些颤抖。

“你回去之后好好总结吧,陈斌到后,肯定会开战术检讨会的,你的日子不会好过的。”高远笑了笑,陈斌这个人是以前燕军的将领,既是勇将,也是智将,在燕军的时候,因为是寒门出身,又不懂得奉迎,所以混了多年,也只是一个区区的牙将,但到了汉军这边,却是如鱼得水,升迁速度极快,与罗尉然两人,可是并称第二军区的双璧。他可不会管叶枫是不是王上的小舅子。

丢下叶枫,高远径自打马回到了对岸的颖水城中,颖川郡城内,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肃清城内的残敌,这比在战场上与敌对决还要难得很,恐怕到晚上才能解决问题。

这场战事,叶枫本来估计到晚上才能拿下颖川郡城,可是事情大大的出乎了他的意外,公孙止弃城不守而寻求与他的决战,险些便将他击垮,而汉王高远意外的出现在战场之上,不仅扭转战局,更使颖川军以超乎想象的速度溃败,结果主要战事全部结束的时候,时间才刚刚到了饷午时分。

回到自己的临时处所,厨子已经为高远备好了饭菜。

刚刚吃完饭,颖水县城的县令便求见。时间拿捏得如此准确,很显然这位县令已经在外面等候了一段时间了。原颖水县的县令方殊因为在这里政绩突出,现在已经高升,调到了辽宁郡担任郡守,而接任的县令是颖水县原来的主薄,他是因为方殊的强烈推荐而得以升迁的,本来政事堂是想再空降一个人来的,颖水县是政事堂打造的一面旗帜,政事堂当然希望这里一直保持着领先于全国的水平。

不过因为方殊的原因,最终直接将这位主薄提升到了县令的位置,方殊是一个极有能力的人,能得到他的青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罗忠恕见过大王”新任县令看起来已经过了四十,高远秘密抵达颖水后,直接到了军营,连他的护卫也是分批换装抵达,这位县令并不知情,当然,这一战结束之后,这已经不是秘密了。听说大王亲临颖水,这让他又是惊喜,又是惶恐。

“罗忠恕是吧,方殊对你可是很看重呢”高远一边喝着茶,一边笑道:“卫远,给罗县令看座,上茶。”

“不敢,不敢,我站着就好。”罗忠恕头上冒出细密的汗珠,对于一位刚刚升职为县令还不到一年的人来说,一个活生生的大王站在他的面前,那压力是很难有言语表述的。

“不用紧张罗县令,我又不会吃人。”高远呵呵笑着,“既然方殊看重你,那肯定是因为你有能力,而我,也最喜欢有能力的人。本来我也要去找你,既然你来了,那就正好。”

“不知大王有何事吩咐卑职?”罗忠恕小半边屁股挨在椅子上,几乎是以马步的姿式蹲在那里,让高远看着都替他难受。

“颖川郡已经拿下来了,但很多事情,军队并不能解决,民政上面一定要跟上去,你呢,暂时代理颖川郡郡守吧,与军方配合,迅速地让颖川郡安定下来。”高远道。

卟嗵一声,罗忠恕一屁股坐在了地上,跌了一个屁股墩,将高远也吓了一跳,一边的何卫远赶紧上前将这位在君前失仪的人扶了起来,看何卫远的脸色,那是想笑又不敢笑的强忍着。

“罗县令,你这是怎么啦?”高远奇怪地问道。

“回大王,卑职才刚刚升任县令一职不到一年。”罗忠恕结结巴巴地道。

听着罗忠恕的话,高远笑了起来:“所以这个郡守的前面还有一个代字,一郡之郡守,那可是要经过政事堂正式任命的,当然,如果你干得好,把这个代字拿掉也不是什么难事。在我们汉国,更看重的是能力是不是?”

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汉旗天下(64)欢喜与愤怒

罗忠恕觉得自己极有可能成为大汉开国以来升职最快的官员了,一年以前,他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县主薄,一年之后,自己便因为前任令方殊的升职而成了一县主官,而在这个位置上屁股还没有坐热乎,乎拉一下,自己居然马上要成为一个郡的郡守了,虽然前面有一个代理的称呼,但自己如果有妥贴的做好所有的事情,将这两个字去掉又有什么问题?成为汉国官员好几年了,对于汉国那一套考察官员的体系他是再熟悉不过了。

祖坟之上冒青烟了啊。罗忠恕觉得自己前半辈子的荒芜就在这短短的几年之内尽数补了回来,自己不是没有才能,只是没有碰到一个赏识自己的上司啊。在颖水成了汉人的领土之后,大部分的原来官员都跑光了,自己没跑,一来,是自己没地儿可怕,就是颖水本地人,二来,就算跑到别的地方去,自己又能干什么呢?自己没背景,也没技术,除了当官,别的什么也不会。咬着牙留了下来,却成了汉人得到颖水后的第一位主薄,生活与先前也似乎没什么不同,仍然规规纪纪的做着以前的事情。第一位顶头上司并不是一个推陈出新的人,只是按部就班的做着自己的工作,而自己,在这第一位上司的手下兢兢业业地干了一年,除开工作,自己就是努力地找到的所有与汉国有关的律法,书藉苦读,然后,等来了第二任县令方殊。

自己这一年的准备没有白费,方殊很年轻,却很有才干,很有主见,更重要的是,他是从政事堂中直接下来的担任县令的,在他的手上。颖水县焕发出了强大的生机,短短数年功夫,便从一个边境之上军事对峙的小城,变得全国闻名。

方殊走了,而自己这两年对他的辅佐也换来了他的赏识,他坚持让自己成为了颖水县的县令,曾经以为自己的好运气也就这样,这一辈子也就到头了,但万万没有想到,大王到了这里。嘴一张,自己便成了新攻下的颖川郡城的代理郡守。

稳定颖川并不是什么特别难的事情,在颖水县干了多年的罗忠恕很清楚,对面虽然是秦人的领地,但却绝对是与众不同的秦人领地,他们所实行的很多政策与颖水相比,多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说白了,就是对面在抄袭着大汉相关的政策。比方说土地政策以及各项商业政策。哪里的农民有自己的土地,他们不会跑,因为地跑不了,人跑了的话。等你下次回来,这块地不见得就是你的了。而商人们也不会跑,在这个时代,商人们大都是见多识广的人。因为他们常年走南闯北,对于汉国的了解,只怕比绝大多数的秦国人都要清楚。甚至比有些汉国本国人还要清楚,毕竟汉国太大,有些郡治在地方的上政策还是有差异的。士农工商,四大阶层,士人跑了就跑了,没什么大不了的,罗忠恕很清楚,大汉君王很重视读书人,但似乎并不感冒那些旧体系出来的读书人,反而是像方殊这样从汉国大学里毕业出来的读书,极为受到重用。士人可以忽略不计,工业,颖川郡有工业吗?他们没有,有的也仅仅只是一些小型的手工作坊,完全可以匆略不计,而商人和农民,才是大汉立国的根本,可偏偏,颖川郡这两个阶层,却是最像汉国的两个阶层,稳定他们,可以说是不费吹灰之力。

只消一纸安民诏书,告诉那些农民们,是他们的还是他们的,另外,税收还会降低到与大汉农民一般的水平之上,这个费用,只是他们原来要交给檀锋政权的三分之一,相信他们马上便会焚香祷告,祝愿大汉的国王长命百岁的。至于商人,他们需要安抚么?他们的鼻子比谁都灵,看风色比什么人都快。

安抚一个刚刚被占领的敌人领土,在别的地方,或许是一个千头万绪,足以让人发疯的活计,但在颖川,却显得太简单了。

罗忠恕是怀着一肚子的开心走的,回去之后,马上收拾包裹,带了几个护卫和几个文吏,马上就跑去对面的颖川郡城上班了。

大王悄没声息的出现在这里,便代表着这一次的战争,绝对不是一件小事,说不定汉国大军还要长期直入,那么,新占领的颖川郡便会成为后方一个重要的大基地,这也是大王急迫地需要颖川迅速地安定下来的原因之一吧。不然,他不会连从上头调一个更有资历的官员都不愿意等而是火线提拔自己了。

这的确是祖坟之上冒青烟了。

罗忠恕是欢天喜地的去颖川郡城上班的,但还有一个人,却是一肚子的怒力,这个人便是第十九军的军长陈斌,作为一个参加过大汉立国几乎所有重要战事的将领,陈斌的资历,说起来也只比扶风系的一些老人们薄弱一些了。在快要赶到颖水河的时候,他接到了第88师的报告,颖水郡城已经拿下了,曾经一度他还很欢喜,这个叶枫果然还是极有能力的,自己预估在现有条件之下,他会需要一到两天才能拿下颖川郡城,想不到短短的半天时间,他居然就能击败这个拥有重兵防守的大城,即便88师的武器装备是对方所不能比的,这也是一个了不起的城就了。

但随着他详细地阅读送过来的战报以及问来送战所的信使的一些问题,陈斌的脸色慢慢地沉了下来,最后,阴沉得几乎要滴下水来。

这场大捷,居然曾一度徘徊在失败的边缘,如果不是大王亲自率部上战场的话,叶枫说不定就会被那个公孙止赶到颖水河里去。战报,也是下级对上级的一份回报文书,内里记录了所有的战斗细节,在陈斌这种老将的眼中,叶枫所犯的错误,实在是太多,如果不是88师的士兵实在强悍,如果不是大王亲自出刀,这场战事,肯定就输掉了。

让大王不顾安危亲自上阵,这本身就是一件失败的事情,丢掉的不仅是88师的脸,还有第十九军的脸。要是让蓟城的那些大人物们知道王上又亲自挥刀上阵了,他们的怒火肯定会倾泄到自己的身上,而不是叶枫。叶枫根基深厚,是大王的小舅子,是王后的亲弟弟,自己可没有这么硬的靠山,蓟城的大人物们如果要找麻烦的话,当然会来找自己。

这让他很愤怒。在颖水县,第十九的大部队并没有停留,而是直接渡河进入颖川郡城,陈斌自己去拜见了大王之后,便也匆匆地赶往颖川郡城。

大王的态度有些奇怪,自己试探了一下,似乎他也对这场战事有些不满,这让陈斌放心了一些。

进入颖川郡城,安置好部队之后,陈斌第一件事,就是召集了全军团职以上军官开会,每一次战后,都有一次作战检讨会,这不仅是高级军官要做的事情,汉军中上从到下,这都是要必须做的,从班排连到团师军,一级一级将自己检讨的所得所失总结出来然后上交,最终汇成书面文字上交到军部。

陈斌觉得88师的这一仗,极有可能成为积石城军事大学的反面教材里的精典战例,论怎么在拥有绝对优势的武器装备之中将仗打烂。如果真是这样的话,第88师,第十九军,简直就要遗臭万年了。以后这军区开会,自己也须得带上一块蒙面巾再去。

几十个军官坐在大厅里,却是鸦雀无声,他们都是老军官了,战报在各个人手上转一圈后,自然都看出了里面的问题,说起来,这里头的军官,像叶枫这样年轻却当上一师之长的,真是没有。第十九军是从新编第一军分出来的,新编第一军里的基层军官,基本上都是从积石城军事大学毕业的,不过彭城之战,极大的影响了新编第一军的原有军官的晋升,现在第十九军的团级以上的军官,基本上都是从外面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