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为王 >

第131章

我为王-第131章

小说: 我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什么人能将他们这些理念不一,道路不一,相互之间甚至矛盾重重的人捏合到了一起?

现在,令狐清源当然知道了。但却什么都晚了,

这个人就是叶氏当年的漏网之鱼,叶天南。

曾经以为令狐家已经牢牢地在大燕站稳了脚跟,但没有想到。仍然是如此的不堪一击,令狐氏在大燕,原本算不上第一流的家族。只是在十几年前,现任家主令狐潮娶了赵国大贵族赵杞的妹妹,而当时的燕国公子平也娶了赵国国主的胞妹,有了这一层关系,令狐潮与公子平便成为了天然盟友,经过十数年的谋划,终于在十年前那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奇兵突出,将当时的大燕第一大贵族世家叶氏拉下了马。

那一夜,血染尽了雪。叶氏满门,几乎全数倒在了屠刀之下。

那一夜过后,令狐氏取代了叶氏,站在了大燕世家贵族班列之中的第一位,而他们支持的公子平也在哪一夜之后,登上了燕国国主之位,是为昭平王,那一夜,便是昭平元年的启端。

那一夜,叶氏倒下,叶氏所支持的燕国国主继承人公子安被迫流亡齐国,数年之后,积郁成疾,死在了齐国都城临淄城,只留下了遗孀与一个十余岁的儿子。

又是一个十年过去,这一次,风水轮流转,当年叶氏的惨剧终于落到了令狐氏的身上,漏网之鱼叶天南回来了,与他一齐回来的还有公子安的儿子少陵君,现在,少陵君或许已经坐到了蓟城王宫之中那高高的宝座之上,接受群臣的祝贺了吧。

城外响起隆隆的战鼓声之声,令狐清源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重新打起了精神,手再一次握上了血迹干未的刀柄,他们没有任何退路,城破,就是族灭人亡。

张守约也握着刀,不过他的刀到现在为止,还是干净的,没有沾上丝毫血迹。飘扬的辽西郡旗帜之下,是五百名他的亲兵,这些人,是张守约最大的本钱,这五百人,没有一个年龄低于三十的,他们都是追随着张守约在十几年前,参与过与东胡人之战的老兵,当年,他们一个个都还没有满二十岁,便已经上过战场,见过血了。

最初的一批亲兵,诸如路鸿,黄得胜等人,已经升为了辽西郡的将军,成为了辽西郡的大将,而更多的人,则已经因为年老体衰而退役,每一名老兵退役,张守约都会从当年参加过战斗的士兵之中鳞选出一人补进他的亲兵队伍,这些人的薪饷待遇,要远远高远普通士兵,比起一个县的县尉正常的俸禄还要多,当然,不能将主政一方的县尉的其它收入算进来。张守约能牢牢地掌控辽西郡,最主要的一个原因,便是各个县的县尉,都是出自他的亲兵。这也是他安置因为年龄渐大而退役的亲兵的一个最好的去处。

琅琊之战已经进行了快二十天了,四郡联兵自突破琅琊边境线之后,一路不停,挥师直进,将令狐氏全族都堵在了琅琊城中,不过对手的抵抗之强烈也让四郡蒙受了不少的损失,令狐氏在琅琊郡中藏着的好东西可真多,光床弩就可以与四郡联军相媲美。

当然,琅琊城能将战事拖到这个时候,也许辽西,渔阳,开平,河间四郡之间不能彼此信任有关系,谁也不想在这场攻坚战中,让自己的实力受到大的损失,四家约定,四面围定琅琊城,每天轮一家主攻。

如此安排,看似公平,实则四家在轮到自己攻城的时候,谁都没有将真正的实力拿出来,这才让琅琊城苟颜残喘到了这个时候。

今天轮到张守约了。

也是时候了张守约在心中对自己道。昨天,蓟城已经传来了消息,大事已定,在蓟城的令狐潮家族举族被擒,自令狐潮以下四百余口尽皆死于叶天南之手,唯一幸存者,只有令狐潮的妻子,赵国大贵族赵杞的胞妹。而昭平王自然是暴病而亡,他的王妃,赵王的胞妹赵灵与昭平王的独子平阳君姬丰已被囚禁。少陵君已经登上王位,昭告天下,是为燕国新一任国主。叶天南成为了新的国相。

该让他们看到自己的实力了也是该结束的时候了,辽西不同于渔阳,河间,开平,在辽西的外面,还有一个虎视眈眈的敌人,东胡王米兰达。燕国境内出现如此大的变故,不可能瞒过东胡王,战事再拖下去,便极有可能引来东胡王的觊觎,自己派驻在扶风与赤马的两支军队,绝不可能挡得住东胡王的大举进攻。

这一次自己冒了如此大的风险,冒着辽西被东胡王大举进袭的威胁,参与到废立之事之中,不就是为了新的国主,新的国相能力排众议,让自己封建辽西吗?在前面,自己已经成为了一个参与者,现在,就是自己展开獠牙的时候,让这些大人物们看看自己的力量吧,让他们明白,张守约不会再忍气吞声了,如果再敢糊弄自己,那么到时候这支能轻易击败令狐氏的军队,说不定会全挥戈相向了。

琅琊城已经到了最后时刻了。他们的实力已经被消耗得七七八八,只剩下最后一口气息,此时全力一击,便可竟功。

说句老实话,这一次的作战,让张守约也大致看清了其它几郡的实力,比起自己的辽西兵,他们还差得远,而那些领兵的将领,张守约更是不屑一顾,在自己军中,能当上军官的,都是参加过实战的老兵,而几它其支军队,将领则几乎全部由这些大贵族们的子侄担当,这些人,说起兵法来,那叫一个头头是道,但真打起来,嘿嘿,当真是有板有眼,照本宣科,哪才叫一个规整啊

真正的战争不是这个样子的张守约当然不会告诉这些人这个道理,战场之上千变万化,岂是你将兵书背得滚瓜烂熟就能掌握的,如果当真是这样,那还要自己这些将领做什么,让那些学富五车的书生们来领军好了。

张守约一寸一寸地拔出了他的佩刀,高高举起。随着他的战刀出鞘,辽西军旗之下,五百名老兵齐声发出一声呐喊,五百把长刀同时敲击着他们手中的盾牌,咚咚有声。声震战场。

"顾长卫"张守约大声喝道。

"末将在"一个胡子已经有些花白的老将应声出列。

"三通鼓罢,拿下琅琊。"张守约厉声喝道。

"末将遵令"

"攻击"张守约手中战刀落下。

第一百七十八章:功高难赏

投石机开始轰鸣,床弩的尖啸之声响彻全场,辽西郡五百老兵在顾长卫的带领之下,猛扑琅琊城,一架架云梯重新架起,士兵们手咬钢刀,蚁附而上,喊杀之声震耳欲聋。

一通鼓罢,顾长卫竖起了云梯。

二通鼓罢,顾长卫爬上了云梯顶端。

当第三轮战鼓尚在疯狂般的敲响的时候,顾长卫已经跃上了城墙,在他身后,老兵们呼啸着跟进,顷刻之间,便已经在城墙之上打开了一个缺口。

张守约满意地点头微笑,在顾长卫冲上城头的时候,数千辽西郡兵已经作为第二批次冲了上去,当顾长卫在城头之上站稳脚跟,琅琊城便已经是囊中之物了。

十一月一日,琅琊城破,令狐清源以下令狐氏宗族三千一百八十六人尽数被诛,位于城内的令狐宗祠被毁,令狐氏绝。

城内哀鸿遍野,四大郡的军队入城,昔日繁华仅次于蓟城的琅琊城顷刻之间,便陷入到了水深火热之间,

外面的乱象张守约根本就不去理会,他的军队率先入城,已经战据了琅琊城的郡守府以及令狐氏的宗府,自己吃了肉,别人总也得喝点汤。此时的他,正坐在令狐氏宗府的大堂正中,这个位子,原来一直是令狐潮的,令狐潮在蓟城的时候,它一向就空着,而现在,张守约则惬意地躺在上面,环视着这间大得有些离谱的厅堂。

十数年来,执掌大燕实际权力的大燕第一家啊,就这样灰飞烟灭,成为自己等人的踏脚石了。

"太守大人。"顾长卫匆匆地走了进来,"见过太守大人。"

"嗯,什么事长卫,这样匆匆忙忙的?"瞥了一眼顾长卫,张守约指了指下首的一张椅子。"坐,辛苦了,伤不要紧吧?"

对于麾下的亲兵头子,张守约一向是很给面子的。

"一点小伤,不值一提"顾长顾咧开嘴巴笑了起来,"真正是没有想到,快要解甲归田了,还能跟着太守再上战场,痛痛快快地打上一仗,爽快。"

"解甲归田?"张守约笑了起来。"早着呢,长卫,你想解甲归田,还得我答应呢"

"末将年纪大了,抡刀使枪实在有些力不从心了。"顾长卫卟嗵一声坐了下来。

张守约笑笑,摆摆手略过这个话题,"你刚刚想说什么?"

"外面乱得很,渔阳,河间。开平三郡的军队有些太不象话了,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太守。要不要我们制止一下?"顾长卫摊了摊手,"令狐氏的族人几乎已被捕杀干净了,但他们还是打着这个旗号,琅琊城中有点身家的人几乎快被抢光了。"

"他们招惹了我们没有?"张守约不动声色地问道。

"没有。"顾长卫哼了一声。"他们也得有这个胆子。"

"哪他们做什么,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呢?"张守约哈哈一笑,自己这个亲兵头子与自己一样。出身下层,眼里揉不得沙子,自然是见不惯某些场面的。"长卫,咱们占了太守府,占了令狐氏宗祠,好处已经拿了大头,如果还不许别人喝点汤汤水水的,岂不是太过于得罪人了。"

"那些百姓何罪之有?"顾长卫不满地道。"要遭这样的罪?"

"他们的罪,就是因为他们生在琅琊城"张守约淡淡地道,"这件事,我们管不了,也不能管,你瞧着吧,抢光了琅琊城,这些人便会以追捕令狐族人的名义,向四边扩散,再去抢掠的。现成的便宜岂有不占之理?"

"还要去下边抢?"顾长卫惊道。

"自然。不将琅琊郡折腾得倒退个十数年,就不会算完。"张守约冷笑起来,"反正琅琊郡最后也不会落到我们的手上,我所求的也不是这个,管他呢,为了这个得罪三郡,未免太不划算。"

"太守说得倒也是"顾长卫闷闷不乐地坐了下来。

"这两天,你便带人押送我们的财物回辽西郡吧,令狐氏的富足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说实话,这一趟,就算朝廷不给我封建辽西,所得之财也足以补偿我的损失了"张守约嘿嘿地笑了起来。

"太守,我们是得赶快回去,辽西那边,的确是让人放心不下。"顾长卫连连点头。

"长卫,你跟了我数十年了,我问你一事,你不得藏着掖着,照直说"张守约看着对方,问道。

"太守尽管问,在太守面前,我啥时候藏着掖着了?"顾长卫笑了起来。

"前些时日,叔宝派人送来的那份报告,你也知道情况,你怎么看这件事?"

"叔宝将军派了高远去袭击榆林这件事?"顾长卫摸了摸脑袋,"虽然是异想天开,但如果成功,倒是奇功一件,至少今年,我们不必担心东胡人的进攻了。小将军敢想敢做,长卫佩服得紧。不过太守,我觉得小将军这一次是将那个高远送进虎口了,十有**回不来,太守不是一直很欣赏这个小家伙么?"

张守约微微一笑,顾长卫没哪么多心眼儿,这件事里面很多的内涵,他根本就无法想象出来。叔宝一向表现得极乖极顺从,竟然连自己也瞒过了,但这一次一出去主理一方,马上就露出了藏在衣服里面的小尾巴,终究还是年轻了一些,沉不住气啊。

"君宝和叔宝,你更喜欢哪一个?"张守约换了一个问法。

顾长卫一愕,"大公子和小公子都是太守大人的儿子,我都喜欢啊"

张守约歪了歪脑袋,看着顾长卫,顾长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