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为王 >

第249章

我为王-第249章

小说: 我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远笑了笑,摇头道:“贺兰兄弟不能去积石山,我们要与东胡作战,以前我与贺兰兄配合默契。这边更需要他,而且相比于对付东胡,你哪里还是要更容易一些,我给你找了另外一个帮手。”

“不管是谁。恐怕也没有贺兰兄这么合适了”孙晓遗憾地摇摇头,贺兰雄是匈奴人,在匈奴部族之中也是不有名气,更重要的是。有他这样一个榜样在,自己招募匈奴骑兵可就容易多了。

“谁说没有”高远哈哈一笑,双掌轻拍。自后堂突然转出一个人来,屋内众人眼前顿时一亮。

“燕子”贺兰雄失声叫了出来。

“孙晓,我带这三百骑兵随你去积石山,你觉得怎么样?比我哥哥如何?”贺兰燕一身戎装,一手扶弯刀,一手叉腰,站在孙晓面前,柳眉弯弯,凤眼微眯,从内里却是透出一股凌厉的光芒狠狠地盯着孙晓,似乎孙晓要是从嘴里吐出一个不字来,她手里的弯刀就立刻会出鞘一刀斫下来。

贺兰燕的脾气,扶风老兵之中哪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看着贺兰燕,孙晓心中暗暗叫苦,如果贺兰燕跟着去了,这不是带了一个下属去,却是带了一个祖宗,但眼下这模样,明显贺兰燕已经从将军那里将这差事磨了来,自己即便是反对,也得找个时间私下里去与将军讲,眼下却是不能吃眼前亏,惹恼了这女魔头可不是好玩的。

“合适,合适,简直是太合适了。像贺兰教头这样的大美女往积石山上一站,那些匈奴溃兵们保证闻风来投,省事,省事多了”孙晓皮笑肉不笑地径直退回到了一边坐下。

“羽程,我要借你两员大将,去为燕子保驾护航,你可舍得?”高远的目光转向一边的白羽程。

“将军是想要虎头和横刀吧?行,没问题,将军令我组建斥候营,这两个家伙冲锋陷阵,好勇凶狠那是一把好手,但干斥候却没这份机灵,放在我这儿也是浪费了,将军能看上他们,那是他们的福气。”白羽程耸耸肩,“回去之后,我就让他们两个收拾包袱,去找贺兰教头报到。”

高远双手一合,“那就如此吧接下来我们来议议,对东胡作战的方略”

日头过午议事才结束,贺兰雄走出议事厅,不由有些垂头丧气,虽然有心里准备,但真到了这一时刻,他仍然是心里有些难受。

高远不让他去积石山,不仅仅是因为东胡战场之边更需要他,而是担心他去了积石山后会带来一些后患,自己在匈奴部族之中还是小有名气的,此次孙晓去积石山,招募匈奴溃兵加入扶风军,如果是自己,极易将这些人团聚在自己的麾下,从而形成一股新的势力。而燕子就不同了,他终究是女人,心思也简单得很,孙晓等人看似畏惧贺兰燕,那只不过是看在高远的面子上,当真玩起心眼来,自己的妹妹哪里是这些人的对手?

他垂下头,既然自己选择了这条路,那就得认清现实,接受所有的可能。

“哥哥”胳膊一紧,被一只手给攀住了。“你不大高兴是吧?”

贺兰雄转过头,摇摇头,“谈不上不高兴,也说不上高兴。燕子,高远怎么找上你来做个差使,你也就这么答应了?”

贺兰燕咬着嘴唇,半晌才道:“哥,昨天,高远找到我,跟我说了这个事,他说你肯定是想去的,但他却不能让你去。”

“他还跟你说了什么?”

“他说,你们是兄弟,他想将这份友情一直保持下去,保持到你们头发花白,躺在床榻上不能动弹的那一天,所以,有些事情,现在看似无情,甚至生硬,但从长远来讲,却是必须的。他虽然没有明说,但我懂他的意思。”贺兰燕低声道:“哥哥,我知道你一向有大志,可形式逼人,你,还是放下那份心思吧”

贺兰雄苦笑,“不放下又如何?也罢,高远虽然没有跟我说明这件事,但跟你说了,也就跟我说了没什么两样,也免得让我们两个尴尬,他这样开门见山,明锣明鼓,我反而好受一些。他说得对,要想我们的友谊保持长久,总得要有人作出牺牲的。只是燕子,积石山之行,并不好做啊”

“没事儿,我能做好,其实我愿意去积石山,除了他所说的这个原因之外,还有我自己的原因。”贺兰燕抬起头,眼眶里陡然之间蓄满了泪水。

“别说了,我明白,燕子,你让我放下,你也要放下才好。”贺兰雄叹道:“我们兄妹,就是前世欠了他的,这辈子要当牛当马来还债罢了。”

“哥,你当真放下了?”贺兰燕还是有些担心地看着兄长。

“不放下又能怎样?时也势也,如果强自为之,不但自己不得好死,也会边累得你和族人再次陷入苦难之中。”

“其实放下也不见得就是坏事”贺兰燕却是笑了起来,看起来整个人要轻松了不少,“哥,那条路太难,于我而言,只需要一个好好的兄长,不需要一个英雄的兄长。而对我们的族人而言,他们更需要的是现在的安宁,这一份平静于他们而言,等得太久了。”

兄妹二人相携而去,而在高远自己的书房之中,张晓正在向高远大吐苦水,苦苦哀求高远换一个骑兵将领,好歹也不能让贺兰燕跟去。

“将军,我是带一名骑兵将领过去呢,还是找一个祖奶奶过去呢?贺大小姐,我可实在是管不了的。”孙晓赖在高远的书房之中,翻来覆去的说着这一件事情。

而高远,听而不闻,视而不见。

“孙将军,高将军让贺兰燕跟着你去,这是有着深远考虑的。”蒋家权终于是受不了孙晓这个纠纠大汉在高远面前扮痴耍呆,那模样,只差拉着高远的袖子撒娇了。虽然投入高远麾下不久,但蒋家权已经将高远麾下的这些将领了解得差不多了,孙晓,是高远最为看重的,也最相信的心腹,高远多次离开扶风,留在大本营里替他看家的,无一例外的都是这个孙晓。而这一次,出去替高远经营另一个巢穴,高远毫不例外的又选中了他。

“如果不是贺兰燕去,就必然是贺兰雄去,你需要一个熟悉匈奴情况的帮手,而贺兰雄去的话,很可能带来不可测的后果。贺兰雄本人是有雄心壮志的,如果跟着你去积石山,招募了大批的匈奴骑兵之后,这支匈奴骑兵是姓高呢,还是姓贺兰呢?”蒋家权直截了当地问道。

听着这话,孙晓不由一呆,半晌才道:“可是贺兰燕这个姑奶奶,怎么肯听我的号令?”

“我也跟着你去,有我在,我保证贺兰教头会听你的命令”门口突然传来一个声音,众人转头,便看见了拄着拐棍的步兵站在门口,也只有他,才能无声无息不经通报便出现在高远的书房门口。

看到他,高远,蒋家权都站了起来。

第三百三十章:孙晓的任务

拄着拐杖的步兵一身尘埃,军服之上多有破损之处,头发也显得极为凌乱,连脸庞之上也有一大块因磨擦而出现的伤痕,但他的脸上,却洋溢着欢快的笑容,他的左腿裤脚用绳子扎着裤口,轻飘飘地随着他的身体移动而抖动着。

步兵的左腿自膝盖之下都被截肢了。

孙晓一个大步跨到他身边,伸手想去扶他,步兵却挡开了孙晓伸过来的手,“我还没到要用人扶才能走路的地步。”

“步兵,我听说你现在天天在练习马术?”看到步兵的模样,高远心里有些痛,但脸上却丝毫没有显露出来,只是指了指身边的一把椅子,“坐吧,看你模样,今天可是累坏了”

步兵微笑着坐了下来,随手将拐杖扔到一边,“还行,今天摔下马来的次数比前几天少多了,长进很大。”

“不要勉强,就算你不能再上马作战了,你仍然是我的将军,是我的好兄弟”高远坐在他的对面,“步兵,就跟在我身边吧,帮我参赞军务,制定作战计划。”

步兵摇摇头,“多谢将军的好意,但我自家人知自家事,我不是那快料,我最大的长处,就是带着骑兵们弛骋疆场。”

孙晓走到步兵的身边,“可是你现在这个样子,还怎么能上战场?”

“为什么不能?”步兵陡地睁圆了眼睛,“我只不过是没了一只脚而已,谁说一只脚的人就不能成为一个骑兵,孙晓,你等着瞧吧,我会证明给你看的。将军说过,这世上就没有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只看你愿不愿意付出代价去做而已,为了能做到这一点。我愿意付出任何代价。”

步兵话说到这个地步,孙晓只能闭嘴,退到一边,蒋家权眼中尽是怜惜之间,步兵他以前是见过的,在渔阳之战之中,他一手神准的箭法,在大燕军中曾经引起轰动,可惜现在却废了。

高远沉默片刻,看着眼中满是桀骜不驯之色的步兵。他的脑海之中却募地想起前世一个也曾震惊世界的人物,此人没了两条腿,但却跑得比一般的正常人也快得多。

想到这里,他回到书案边上,提笔在纸上画出了一副图案,然后拿着这副图走到了步兵的身前,“你说得不错,这个世上只有人不敢做的事,而没有做不到的事情。你没有了一只血肉的左脚,那就为自己去打造一支钢铁之脚。”他将手里的图递给了步兵,“步兵,带着这个东西去居里关。那里有最好的工匠,也有最好的精钢,让那些匠师们为你量身打造出一只替代左脚的钢铁之脚。”

孙晓探头瞄了一眼,啧舌道:“将军。这行吗?”

“怎么不行?我就知道曾经有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两只脚都没有了,但就靠着这个东西。他跑得比普通人快得多,步兵,你不需要跑得比一般人快,你只需要能像一个普通人那样骑在马上就可以了。不过,你想要运用自如,必得要付出比一般人大得多的努力,你愿意吗?”

“我当然愿意”步兵几乎是一把抢过了那张图画,看也没看便塞进了怀里,“我今天就去居里关,让他们马上为我打造。”

高远点点头,“铁泫”

门口,铁泫应声而入。

“你陪着步兵将军去居里关。”

拐杖敲击地面的清脆响声逐渐远去,蒋家权却是满脸疑惑地看着高远,“高将军,你刚刚这个东西,当真能让步兵将军一如常人?”

“当然”高远深信不疑。

“可是,我怎么没有听说过将军嘴里那个比常人跑得还快的人,如果真有这样一个人的话,那必然是名闻天下的勇者。”

“是啊”孙晓连连点头,“将军,我也没有听说过。您在哪里见过?”

高远横了孙晓一眼,他自然不能说这个人是他的前一世里出现的,那个人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做刀锋战士。

“有不有并不重要。”他沉声道:“重要的是让步兵深信不疑,只要他努力,他必然会第一个做到这种事情。”

听着高远的话,两人顿时恍然大悟,原来所谓的这个人是高远编撰出来,唯一的目的就是激励步兵而已。

“将军对待下属,当真是仁至义尽,换在其它地方,像步兵这样残废了的将领,日子都过得极不好。”蒋家权叹息道,在渔阳郡,他见多了这样因残废而穷困潦倒的兵将,这些人曾我姜氏父子出生入死,可一旦失去利用价值,便被弃之如敝履。

“在我扶风军中,绝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高远的话掷地有声,“但凡为我扶风军作出牺牲的将士,我要让他们过得比其它人更好。”

“我听说了”蒋家权信服地点头道:“在居里关,我看到了不少因战而残废的士卒,他们的确过得很滋润。”

高远的扶风军能够始终士气如虹,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