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为王 >

第296章

我为王-第296章

小说: 我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爹,我们真得要放弃低端酒这一块吗?这可占了我们吴氏酒业利润的一半”吴承风看着满院子的大酒瓮,有些心疼地道。

“当然得放弃”吴凯断然道:“这不是利润不利润的问题,而是涉及到了最根本的问题,你想想,是什么?”

吴承风想了想,“是粮食”

“算你还没有笨到家”吴凯欣慰地点点头,“粮食。征东府的重心一旦转移到积石城,只能说明一件事,那就是高将军跟朝廷翻脸了,扶风,赤马两地的粮食根本不足以供给征东府,到时候必然缺粮,一旦翻脸,大燕朝廷必然会在这个上面卡高将军的脖子。你们想想,到时候,连吃的粮食都出现了问题,怎么还会有大量的粮食供给我们酿这么多的酒?所以,高将军让我们放弃低端这一块,转而专门经营高档酒,这样,酒的产量下来了,但在利润上面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要知道,将军的收入,很大一部分来自于酒业啊,完全屏弃这一块,也是不可能的。”

“可是转给四海商贸,不是一样要耗粮食么?”吴承风不解地问道。

吴凯呵呵地笑了起来,“你们知道的还太少,你们不明白,这一年来,四海商贸已经向外渗透,扩张到了什么地步?说来曹天成这家伙,真是一个经商的好手。今天既然将军当着你们的面说了积石城的事情,那自然也是相信你们的,我也不妨给你们讲一些四海商贸的事情吧。如今的四海商贸,在大燕各地,透过入股的形式,已经开花散枝,澎胀成一个庞然大物了,这里面,有的是公开的,有的是秘密的,所以,当四海商贸拿到我们酿酒的秘方之后,会在大燕各地开始酿酒卖酒,而这里头的利润,则会源源不断地支援高将军的大业。”

吴承风倒吸了一口凉气,“那他们会不会也入侵高档酒这一块?”

“不会一则,我们只会给他们低档酒的酿制工艺,高档的提纯,配比,不会给他们,二来高将军也不会容许他们这样做的。承风啊,这涉及到高将军正在下的一盘大棋,而我们吴氏,要做的就是配合。”

“对了,承云,那个东西,你到底做得怎么样了?有进展么?”吴凯转头看向二儿子。

“进展不大,那精油极难提练,手里现在虽然有了一些精油,但要配出父亲所说的那什么香水,恐怕还要一段时间”吴承云道。

“抓紧时间,高将军说了,这玩意儿一旦出来,便是暴利之中的暴利”吴凯呵呵地笑了起来,“一个酿酒秘方,便让我们吴氏乌鸡变凤凰。这玩意儿一旦真的弄出来了,那我吴氏便可再上一层楼。”

吴凯转身,走了几步,又回头再看了一眼忙碌的酒坊和院子里那一排排整齐的酒瓮,“承风,从明天开始,着手做这件事情,挑选最可靠的老人来做这件事情,第一步,先将老师傅和老工人转移过去。记住了,到积石城去的人,必须是在吴氏服务了十年以上的老人,其它的,暂时不要动。”

“是为了保密么?”吴承风道。

“当然,这是将军再三嘱附的,这两个我们吴氏扩张得厉害,招进了太多的工人,这里面有扶风本地人。也有一些解救出来的奴隶,还有外面来的流民,哼哼,这里面肯定有钉子。军法司的天赐会秘密协助你来做这件事情。”吴凯道。

“我明白了”吴承风道。

“我会提前到积石城去。将军既然任命我为积石城守,我便得早些去负起责任来,想来现在那里的孙晓一定是忙得焦头乱额了。”吴凯笑道,“我决心要做一个好官了。以后吴氏就交给你们兄弟俩了,你们只需要记住一件事就可以,跟着将军的步子走就好了”

兄弟两人一齐躬身。吴凯袍袖一拂。转身大步离去,没有回头再看一眼。

当晚,将军府,吴凯嘴里的军法司司长曹天赐出现在了高远的面前,他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在扶风出现了。

“天赐,辛苦了,过年也不能回来,要在外奔波,可觉得有些委屈?”高远微笑着道,“今年,你爹,姐姐都在扶风,却偏生缺了你”

曹天赐咧嘴一笑,也只有在高远面前,才能看到他脸上的笑容,小小的年纪,却有着与年纪极不相符的沉稳与沉重,高远明白,他的心里装了太多的事情,不仅是母亲惨死在他的眼前的打击,还有自己交予他的重任。曹天赐执掌的军法司,不是一个可以与人倾吐的职业。

“不辛苦,很长见识”曹天赐显得极是兴奋,“这位冯发勇先生,是一位大行家,从他哪里,我学到了太多的东西,要不是有重要情报需要我亲自送回来,我还真不愿意回扶风来呢。过年嘛,年年都会过,姐姐也回到了扶风,以后有的是时间相聚。”

“嗯”高远点点头,“你说得对,天赐,你也知道,我征东军不乏能征惯战的勇将,现在有了蒋先生,也不缺眼光长远的谋士,但唯独在你负责的这一块,却是我们的一大短板。情报工作啊,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没有好的情报工作,我们就是聋子,瞎子,便只能靠自己的臆测来作出一些判断,而一旦判断失误,便会遭到灭顶之灾。这你认识到了吗?”

“我知道了”曹天赐道:“将军,这一次在冯先生哪里,我才知道,我们以前的那些玩意,当真是小儿科,我真正地认识到了情报工作是怎么一回事,但是我有一个疑惑,这位冯先生当真会倾囊相授么?”

高远哈哈大笑起来,“当然不会。他是虎豹骑的人,你怎能指望他将绝学倾囊想授呢?天赐啊,即便是你们只能学到最基本的东西,也就足够了,一个好的情报组织,必然会具有自己的特色,而这个特色,就是他们最厉害的武器,这个东西,是不能学别人的,是需要自己揣摸的。相信虎豹骑也好,燕翎卫也好,当初还不是只掌握这些基本的东西,然后一点一点发展起来的。”

“可是将军人,他们都是有些年头的大怪物了,我们,才是一个小婴儿”曹天赐叹了一口气。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你们成长的会很快的,这取决于你们。”高远道:“天赐,你没有信心么?”

“我有”曹天赐昂起头来,大声道。

“好,我信你”高远摸了摸他的头,“这是最艰苦的时候,以后会慢慢地好起来,张一花了大心思在燕翎卫里埋下的人,也会慢慢地成长起来的。但他们暂时不能动用,以后会有大用处的。”

“张一,还可信么?”曹天赐有些犹豫。“这一次事情,宁则诚为什么没有杀他,还让他做闲云楼的掌柜?他是不是已经背叛了将军?”

高远大笑起来,“我信他。不过你嘛,可以不信他,你做的事情,本来就是可以怀疑任何人的,大胆怀疑,小心求证”

曹天赐眨巴着眼睛,看了高远半晌,重重地点了点头,“我明白了将军”

“情报呢,拿来”高远伸出了手。

第三百九十章:乱七八糟的积石城

看着冯发勇那细如蚊蝇的小字,高远的眉头渐渐地皱了起来。

在辽西城,高远通过张叔宝找了一处极为隐秘的宅子作为他的藏身之所,又从扶风军法司调去近百人供他驱遣,这里面便包含着曹天赐本人。

李云聪出现在辽西城,让高远本能地感到一些威胁,这从冯发勇对李云聪的惧怕便能略知一二,这是一个极其厉害的人物,能让虎豹骑如此忌惮的人物,哪里会是善茬?

李云聪绝不会是为了这次东征收集情报而来的,就算是,恐怕也只是他的任务之一,要不然,他到了辽西,首先应当接触的该是张守约,而不是张君宝。

冯发勇的监控终于起到了作用,但得来的情报却让高远更加担心。

李云聪与张君宝来往密切,而辽西郡中军副将张灼,长史彭彬,司马吴溢在这一时间段,不约而同地与张君宝有了来往,虽然极其秘密,但终究是没有瞒过冯发勇的监视。

张灼,高远并不熟悉,只知道他极受张守约的信任,从路鸿的嘴里,高远知道此人向来不介入张家二位公子之间的争斗,与路鸿已经下到水里湿了脚不一样,此人却一向站在岸上,但现在,情况明显起了变化。

李云聪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高远不得而知,但他知道,这代表着张家二兄弟之间本来悬殊的力量对比因为张灼和彭彬,吴溢的加入而变得几乎要势均力敌了。更为重要的是,在明春的征伐东胡之中,张灼实际指挥的中军是不会出战的,他们会随着张守约留守辽西城,负责种路军粮的转运,保护。东胡骑兵机动灵活,保护粮道。自然是需要一支精兵强将的,当初周玉提出来的这一点,高远也深以为然,但现在,他不得不怀疑这里面有着更深的猫腻。

“蒋先生,你说我们要不要将这个情况通报给张守约?”高远转头,看着坐在一边还在细细阅读着这份情报的蒋家权。

半晌,蒋家权抬起头来,“将军,张守约会相信么?我们到时候怎么跟他说。说我们在监视他的大儿子?张郡守对将军您介入张家兄弟二人之争本来就不喜,如此此时再将这个捅上去,只怕适得其反,而且不见得有作用。”

高远点点头,“你说得不错。”张守约曾不止一次的在自己面前开玩笑似的提起过此事,一次可当笑话,但多次这样说,高远哪还有不明白的道理,这是在向自己表示不满。

“我是怕他们在背后的小动作。毁了这一次的东征”高远担心地道。

“绝然不会”蒋家权挥动着手臂,以加强自己的语气。“他们肯定会在大局以定的情况下发动,也就是说,当征伐大军抵达和林之下。周渊自觉胜卷在握的时候,才会对将军下手。如果我们打到了和林之下,朝廷十万大军兵困和林,那么拿下和林便也指日可待。和林是东胡的精神支柱,拿下和林,东胡便会变得与匈奴一样。即便稍存实力,也不再是大威胁,到了那个时候,周渊收拾他们便容易多了,也只有到了这个时候,周渊才会觉得不再需要将军您了,而在这之前,任何的动作都会使他面临败亡的危机。”

“也就是说,我们只要做好我们自己就行了。”高远道。

“不错,将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以静制动,我们既然料定他们必然有所动作,又怎么可能让他们得逞?”蒋有权冷冷地道,“现在最关键的是,积石城能不能在预定的时间内建好并能发挥作用”

“初**的时候,我准备去积石城一趟”高远道:“到时候,扶风这边,还要请蒋先生多多费心。”

“份内之事,将军尽管放心前去,这一次是秘密前往?”蒋家权捻着胡须,问道。

“对,除了极少数人,不会有其它人知道。”

“吴凯今天下午来找了我,说是一切都在按照将军的吩咐操作,初五的时候,他就启程前往积石城上任,为将军分忧,至于家中的事情,吴承风会主持与四海商贸的交割以及搬迁事宜,吴大人是个明白人,这一次上任,他连夫人和最小的女儿也带上了。看来是要以积石城为家了。”

高远呵呵地笑了起来,“老吴不是不会作官,以前是自觉没有奔头,便一门心思地去发家致富,现在有了机缘,他自然会很用心的。只是吴夫人在扶风住了一辈子,突然之间去积石城,也不知习不习惯?”

“住得久了,哪里都习惯”蒋家权不以为然,“想当初贵岳母身份何等尊崇,不也是在扶风一呆十年,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遵贵少奶奶一下子成为一个要养家糊口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