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为王 >

第343章

我为王-第343章

小说: 我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周渊率部猛攻和林的同时,周玉带着这三万部从,悄然离去,燕军的声东击西战术,彻底打乱了索普的布置,当周玉第一次遭遇到东胡军队的时候,他已经离开和林百里之遥,彻底甩开了东胡主力,一路前来阻击的东胡其它部族,在兵力上完全无法与周玉抗衡,被他一路破袭。终于抵达辽宁卫,又给了阿固怀恩致命一击。

但抵达辽宁卫之后,周玉所部亦是精疲力竭,所幸辽宁卫之中,军械粮草充足,可以在这里,得到补充。

“放弃辽宁卫,马上撤离,我们回国”安顿下来之后,周玉对胡彦超所说的第一句话,便让胡彦超惊呆了。

“周将军,我们如果一走,太尉怎么办?此时我们打回去,说不定还可以将太尉救出来,先前我不敢出城,实在是实为兵力不足,但现在,我们已经有了数万大军,辽宁卫之中,又有充足的粮草军械,为什么不打回去?”胡彦超反问道。

“不可能了”周玉痛苦地摇头,“我能突出来,便是因为周太尉舍身攻击,吸引了东胡主力,方才得以出其不意的破围而出,但现在,东胡人已经反应了过来,不可能再有这样的机会了。我们再不走,便走不了了。阿固怀恩虽然败退,但实力并没有损失多少,等他反应过来,重组兵马,便可以将我们生生地拖住,等到东胡人调集齐了军队,就是我们的覆灭之日,胡将军,周太尉让我将这三万燕军带回国去,这是我大燕复苏的种子,有了他们,我们才有东山再起的时候。”

“可就放弃太尉了么?”

周玉叹了一口气,“为了大燕,没有什么是不可能舍弃的,胡将军,准备吧,带齐粮草,补给,带不走的,全给我烧掉,明天,全军撤退。”

翌日,辽宁卫大火熊熊,在通天的大火之中,三万余燕军以及残存的上万民夫哀恸地踏上了归途,回望来路,他们曾经离胜利是那样的近,但却不得不以大败由场,再想回归这里,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

就在周玉踏上回家的路之时,和林城下,东胡人开始了围歼周渊的大反攻。

事实上,周玉的担心是多余的,在多次围堵周玉失败之后,索普便完全放弃了追击周玉的打算,转而全力围攻周渊,在索普看来,周玉率领部分燕军逃离,并不影响此战的大局,他要的是周渊以及周渊所率领的燕军主力。

打赢这一仗,一切便都可以结束了。

是以当周玉在担心东胡人集结主力来追击他的时候,东胡主力却与他反向前进,将和林城下的周渊围得水泄不通。

檀锋在碧秀锋与张君宝交易的时候,所接到的正是周玉突围而出,正率军返回辽西的消息,大喜过望的檀锋回到辽西城,当即率领自天河郡赶来的三千天河郡兵一路冲出扶风,前往迎接周玉。

在距扶风百余里的牛栏山大营,檀锋与周玉再次重逢。

时隔两月有余,两人再次重逢,却是恍若隔世,唏嘘不已。

“宁则诚已经拿下,其封地汾州已经收归王上。”檀锋看着憔悴不已的周玉,说了一条好消息,“而且,辽西变算是大半在我们手中了,我们事先的策划,终是成功了一半。”

周玉叹了一口气,“虽说如此,可是数万大燕军队葬身东胡,重夺辽东的计划,却是失败了,一得一失,我们终究还是亏了。”

“不亏”檀锋目光炯炯,“你回来了,还带回了三万大军,有他们作引子,用不了几年,我们便可以重新训练出一支虎贲之师,比起对外战争的失利,内部的靖清才是最重要的,宁则诚已经倒下了,周太尉在此战过后,无论生死,都得为这场大战的失利负责,他也必然被淘汰,周玉,这天下,以后便是我们的舞台了。”

“这一战,如果不是周太尉舍生吸引东胡人,我是没有可能脱身而出的。”周玉却颇为伤感。

“可如果不是他的急功近利,刚愎自用,如何会引来如此大败”檀锋摇头,“作为一军统帅,他须为此负责。”

周玉默然半晌,终是点了点头,看着檀锋,突然想起一事,“对了,我在突围的过程之中,抓到了几个东胡军官,从他们口中得知,左路军高远,已经破围而出,据悉他们是往静远方向,看样子是想先行进入河套,然后渡辽河返回辽西了。此人在军事之上,果然是奇才,如此困难的情况之下,居然还屡设奇谋,连而接三打得铁岭部阿伦岱损兵折将,最终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扬长而去。”

听到周玉提到高远,檀锋笑了笑,“关于高远,我正有一些关于他的事情,要与周兄商量。”

第四百四十八章:一箭数雕

牛栏山大营,是高远一手建成的,而那时候,他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县尉,以周玉的眼光,也对这座要塞式的大营赞不绝口,无论是选址,还是要塞的坚固程度,都几乎可以媲美坚城,只要粮草充足,军械无虞,有足够的士卒,这座要塞便是很难攻克的。

东征开始之后,牛栏山要塞便被大军征用,现在成了朝廷大军的一个前进营地,而现在,更是成了周玉屯军的所在。

要塞之内,密室之中,周玉脸色凝重,“这么说来,你是要将错就错,将高远入罪了?”

“机会难得”檀锋轻轻地叩击着桌面,“以高远为借口,将叶天南彻底拉下水,趁势收回琅琊郡,高兄,我们这两年来所谋,不就是要逐一削掉这些贵族大阀们的封地,全部收归国有,建立真正的由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度吗?琅琊富足,只看叶天南给叶菁儿的陪嫁,就可见一斑,借此收回,于国大益。”

“可如此一来,便是彻底与高远翻脸了,檀锋,你不觉得可惜么?像高远这样的人才,世所罕见啊,我大燕想要崛起,这样的人怎么能弃之不顾,甚至要翻脸而为仇敌?”周玉叹息道:“出兵之前,我曾看过他的东征军,虽然只是地方兵,但论精锐程度,比起常备军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千里马常有。”檀锋不以为意。“我大燕岂会缺乏人才?只不过以前言路闭塞,上进通道被世家大阀所把持,不知有多少如高远这样的英才被埋没而老死乡中,周兄,只要我们厘清了我大燕政治,广开言路,招贤纳榜,还怕招揽不到人才?可是收复琅琊。机会却只有眼前这一次,一旦错过了这个机会,以大王与叶天南的交情,以叶天南的谨慎与小心,只怕再也没有明正言顺的机会了。”

檀锋说得有理,周玉心中却终是有些可惜。

“更何况,高远此人,桀骜不驯,你就能断定他能为我大燕所用么?”檀锋看着周玉,淡淡地道。

“这是怎么说?观高远成军以来所行之事。无不是以大燕利益为重啊”周玉奇怪地道。

“表面看来如是”檀锋斩钉截铁地道,“我以前也是这么认为的,但这一年多来,我发现了很多奇怪的事情。”

“如何奇怪?”

“河间郡严圣浩几乎全军皆墨之事,你知道吧?此事便应当是高远所为,大家都心知肚明,只是不言而已。”

“这个我知道,开战之前,为此事我还专门来过牛栏山大营。严圣浩因为曾在草原之上堵截过高远,又意图染指琅琊,触怒高远,为此他派出他麾下大将孙晓所率征东军中军出击。大败严圣浩,占了保康,营口两地。”

“你被骗了。”檀锋摇头,“孙晓的中军根本没有去过保康和营口。出击的是另外的部队。”

周玉腾地一下站了起来,“你是说,高远除了征东军之外。还隐藏着另外一支军队?”

“不仅如此,我一直怀疑,高远在草原深处,拥有一个基地,否则,此次扶风生变,张君宝要对付高远,却全部扑空,征东府官吏不知去向,高远的重要盟友,金主吴凯与他的酒庄不翼而飞,居里关,高远的军工重地,人去屋空,叶天南给叶菁儿陪嫁的一万工匠合计近五万人丁,也不知踪影,周兄,你说他们去哪里了?”檀锋扳着指头,一件件地数给周玉。

周玉瞠目结舌。

“高远与匈奴多部关系不清不楚,贺兰部就不用说了,便是这一次占领保康,营口,明面上打着的旗号也是匈奴公孙部,我曾派探子想深入草原探查,基本上有去无回,最近好不容易逃回来了一个,你道是什么道理?”

“高远派人在拦截”

“不错,高远收编过以前横行东胡的马匪头子白羽程,现在就是此人,率领着一部骑兵,截断了扶风往草原深处的所有道路,我派出去的探子,几乎全部折在他的手中,你想想,白羽程曾横行东胡,对东胡风土人情,地形地貌何其熟悉,可是高远东征,竟然没有带上他,这是什么道理?”

“只能说,白羽程有比东征更重要的任务要做”

“不错,白羽程经验丰富,麾下皆是马匪出身,纵横来去,无影无踪,由他们来隔断我们与草原深处的联系,再也合适不过了。高远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在草原深处,藏着高远不想我们知道的秘密。而那些失踪的人,便应当在高远竭力想要掩藏的这个秘密之中。”

周玉渐渐色变。

“所以说,高远此人,脑后必然生有反骨。如果他当真在草原深处拥有一处地盘,他一旦回来,以我大燕如今的孱弱,必然生变。现在辽西虚弱,河间更是被他打残了,他回来后,必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如果说对辽西他还心有忌惮的话,但对河间,就绝不会有什么心理顾忌,他肯定要一举拿下河间,如此一来,他便有了一块人丁众多的地盘,再加上他与匈奴人的关系,周兄,想想我便不寒而栗啊”

周玉沉默片刻,“当初叶天南陪嫁的那五万人丁之中,就没有你燕翎卫的人?”

“消息全部断绝”檀锋摇摇头,苦笑道:“高远何等小心之人,岂会出这样的仳露,即便有消息,这些人又如何通过白羽程的封锁?”

“四海商贸呢?”

“四海商贸之中,倒也有我的人,但他们最远就抵达保康和营口,而往草原深处,便只有一种人可以去,隶属于曹天成的那一支商队,他们的这种做法,正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檀锋冷冷地道。

“如此说来,高远当真其志不小。”

“岂只是其志不小?”檀锋笑了一下,“周兄,我通过黑冰台的内线,知道了一个惊人的消息。你道征东府的长史蒋家权是何人么?”

“此人不是渔阳郡的一个谋士么,郁郁不得志,不知怎么便投了高远,一步登天?”周玉奇怪地道:“他有什么来历么?”

“此人倒真郁郁不得志,不过这个蒋某人有一个大名鼎鼎的师兄,你一定想不到他是谁吧?”

“是谁?”周玉被檀锋勾起了兴趣。

“李儒”檀锋看着周玉,果然,听到李儒这个名字,周玉一下子就跳了起来。

“数十年前,秦国与我大燕相比。并没有多大的差距,比起赵楚,实力都要差上许多,但自从李儒入秦,为秦武烈王之师,数十年来,秦国国力突飞猛进,李儒亦名满天下,在秦国。此人有隐相之称,这个蒋某人就算没有李儒这等学识,但只消他有李儒一半的才学,辅以高远的能力。便足以成我燕国大患。”檀锋紧紧地握起了拳头。

“你的意思是?”

“威胁总要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檀锋看着周玉,“这便是我为什么会在牛栏山大营里等着你的缘由了。”

周玉盯着檀锋,他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哗啦一声,檀锋扯过一卷地图。铺在桌面之上,手指从地图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