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为王 >

第670章

我为王-第670章

小说: 我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家乡父母哭诉自己受到的委屈,指望着心中无比强大的父母能替自己,替同伴报得这一番大仇。

"霍将军,我们不是探子,我们是齐国人,是韦将军麾下的将士。两万骑兵,全没了,韦将军也被他们抓走了,前段时间。还听说韦将军被他们抓着游行示众呢"一个领头的大声哭喊道。

霍思安艰难地咽了一口唾沫,闭上眼睛,尽量让自己镇定了下来,"你们仔细给我讲讲。韦和的两万骑兵,到底是怎么没的?"

在几个幸存士兵的讲述之中,霍思安的脑子里展现出了一副副画面。毫无所思的韦和大营,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被上万骑兵突然袭营,猝不及防的齐国骑兵连战马也来不及跨上,便被杀得狼奔鼠窜,好不容易突围而出,却又遭遇到了第二支数理更多,战斗力更强大的骑兵,余部也一战而殁。

霍思安身子一抖,猛地睁开了眼睛,按照这几个士兵的讲述,如果没有夸大成份的话,那征东军的骑兵便多达数万之众,这是征东军的主力骑兵。他们从东胡回来了。

他一下子跳了起来,数万骑兵这是一个什么概念,霍思安心中太清楚了,一想到有这样一支庞大的骑兵队伍或许就在自己的左近,他从头到脚,如坠冰窖之中。

"传令全军,立刻转道云阳,以最快的速度拿下云阳县城。"他转过身来,疯狂地对着身边的将领下达着命令。

"马上派人给相爷送信,征东军的主力回来了"

随着霍思安疯狂的叫喊声,一个个信使飞奔而出,而正向辽西郡城前进的齐军,后队转前军,一个转向,扑向了云阳县城。

而此时,距离霍思安的大军仅仅只有五十余里的地方,正有一支骑兵在一条小河边歇息,乌压压的骑兵漫山遍野,虽然打着征东军的旗帜,但身上的服饰却不是征东军的制式服装,而是五花八门,周遭的百姓一看这些人的打扮,便知道他们不是中原人,但这些乡民倒也并不害怕,在他们心中,大多认为这支军队是高都督麾下的匈奴骑兵。匈奴人归化征东府已久,现在不仅是在积石郡,河套地区,便是在辽西,也有大量的匈奴人来来往往,大家伙也都见惯了这些与本地人面貌迥然有异的不同民族的家伙。

高远在辽西等地推行的民族融合的政策卓有成效,在征东府辖下,现在已经基本上没有人再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了,相反,随着匈奴骑兵在战场之上屡立战功,反而成了乡人们交口称赞的对象。特别是经常往来积石郡的商人,更是见惯了匈奴人在积石郡安居乐业的状况,经过他们的传播,本地人已经基本接受了这些归化而来的异族人。

不过如果他们知道,这多达上万人的骑兵并不是匈奴人,而是东胡人的话,只怕会吓得屁滚尿流,有多远便要逃多远了。必竟征东军与东胡人的战事刚刚结束,而为了迎接这一场与齐人的战事,征东军已经灭了东胡的捷报,也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辽西,特别是在乡间,众人对这一事实,还并不是十分清楚。

高车看着被按倒着跪倒在自己几人面前的数个齐人斥候,这是他们的骑兵抓来的霍思安的哨探,霍思安也算是很小心了,哨探撒出来,竟然远探到了数十里之外,不过这一些人十分不走运,他们撞上了这支东胡骑兵。

"阿固将军,好机会啊,才三万人,还是步卒,咱们只要接近了,一个冲杀,保证把他们杀得屁滚尿流"高车摸着胡子,兴高采烈地道:"这可是大功一件,这是齐国人的左路大军,打掉了他,便打断了田单的左膀右臂啊"

阿固怀恩心中也是热切得很,齐**队可不是征东军,虽然有三万人,但不见得能挡得住上万东胡骑兵的冲击,如果能一击得手,的确可算是大功一件。

木骨闾也凑了过来,"高车说得不错,三万步卒在野外,无遮无挡,而且正在行军之中,咱们只要时机把握得当,便有极大的把握将他们灭了。"

阿固怀恩虽然心中也是砰然心动,但他在征东军正规军之中呆得时间久了,见惯了征东军那种森严的军纪,军令一下,如敢违抗,立时便是掉脑袋的下场,犹豫了片刻,还是摇头道:"不行,都督给我们的命令是插到青田县去,而不是去打这股齐军,这股齐军,都督肯定另有安排,我们不要多事。"

高车大为不满,"离我们只有五十里,咱们全速过去,只不过要一个时辰左右,击垮了他们,再去青田;能误得了什么事?哪有放着的功劳不要的道理?阿固;你也知道;咱们现在急需要功劳;否则在都督的大帐里;咱们只怕要排到帐门口去了。”

“如果打不下来呢!”阿固怀恩下定了决心不去理会这股齐军;”这些齐军在琅琊与征东军熬战多日;不说他们比征东军强;就算他们只有征东军七八成火候;我们能轻易吃下他们吗?别忘了;我们不是没有冲击过征东军的军阵;可结果怎么样?啃得动吗?面对大量步卒列阵之时;便避而走之;采用游动之方法;寻机歼敌;咱们的老祖宗这可是用血换来的教训;咱们要是贸然去打这股骑兵;一时之间拿不下来;误了去青田县的时机;到时候让田单从哪里跑了;只怕我们的脑袋便保不住。”

“这些齐**队;哪能有征东军这么厉害?”

“你与齐军军队交过手吗?你怎么知道他们不行。只消看一看都督如此郑而重之地对待这个田单;就不是一个好相于的家伙;我们按照军令行事;就算最后出了什么偏差;也不会找到我们的什么岔子;高车;木骨闾;我们现在立功尚在其次;关键是不能犯错。你们明白吗?”阿固怀恩严厉地道:”既然都督委任我为骑兵师的师长;你们就必须听我号令;不得有违;不理这伙人;我们去青田。”

阿固怀因疾言厉色;木骨闾便也偃旗息鼓;他与征东军中人打交道的时间也很长;对于征东军的情况;也知道不少;倒是高车;心中对阿固怀恩的小心大为不满;但看着木骨闾也沉默下来;独木难支;只能恨恨地作罢。回头看见几个齐人斥候;不由怒从心头起;大声喝道:”这几个杂碎还留着干什么;莫非还准备请他们喝酒吃肉么?”

一听这话;齐人斥候身后的几名东胡人唰地一声拔出弯刀;手起刀落;便将几个斥候当场斩杀。

半个时辰之后;一万东胡骑兵休整完毕;翻身上马;风驰电挚一般地向着青田方向而去。

第八百六十二章:日出东方(87)

田敬文嗅到了一丝不妙的气息。虽然从田相那里传来的消息都是积极的,但现在琅琊郡内的征东军,突然之间就活跃了起来,自己离开了青龙山之后,一直困在哪里的征东军黄湛部立时便如鱼得水,但他并没有谋求向琅琊郡靠近与郑晓阳等部汇合,而是向着新会方向进攻,一直困守在琅琊郡城之内的郑晓阳,丁渭,也一反常态,时不时便主动出击,对齐军发动进攻,而此时由田富程控制的琅琊郡内的齐军,一边要维护粮道,征收粮草,一面又要应对此起彼伏的琅琊郡内的反对浪潮,竟是有些手忙脚乱的感觉。

征东军的这些行动,看起来并不起眼,似乎是一些正常的军事行动,但却集中在现在这样一个时间点上,不得不让田敬文心生疑虑,就好像他们突然之间有了什么默契似的开始暴起发难。

田敬文觉得这些事情之中,应当有一根自己看不见的线在关联着,内里头,一定隐藏着什么奥秘。他思忖再三,还是将自己的怀疑汇报给了田富程,田敬文担心,征东军在蕴酿什么阴谋,而毫无疑问,这个阴谋一定是针对齐军,而且是针对齐国的主力部队的。

田富程不待见田敬文,因为田敬文是哥哥田远程的人。田单在齐国一手遮天,不是君王的君王,在一些人看来,田单如果要坐上那张椅子,只不过是一念之间的事情,作为他的儿子,田富程自然会眼热,父亲的权威不容撼动,但父亲已经年过花甲了。田富程相信,在父亲驾鹤西归之前,一定会坐到那把椅子上,那么。他之后这把椅子归谁来做呢?

为什么不是自己?

田远程虽然是兄长,但他那有自己的英明神武,这些年来,他一直厮混在朝堂,而自己却呆在军中,齐军有今天如此的强大,这里头自己洒下了多少血汗?总不成到了那一天,自己却为他人作了嫁衣裳,眼睁睁地看着兄长登上那张位子而自己在下面向他叩拜么?

田富程自然不甘心。

近两年来,田富程一直在军中剪除兄长的心腹。同时在朝堂之上大力收买大臣,可谓是成绩斐然,兄长在军中的人本来就不多,经过自己几年的努力,现在除了田敬文之外,几乎已经没有兄长的人在掌控实权了。

对于田敬文的恶感,让他对于田敬文的判断嗤之以鼻,顺手将田单刚刚发回来的军报摔到了田敬文的面前。

"田敬文,你疑神疑鬼做什么?父亲已经击溃了崤山口的守军。大军已经进入了辽西,马上就会与韦和的骑兵大队汇合,你认为征东府还能挡得住我们的兵锋么?"

捡起被田富程扔在地上的军报,田敬文粗粗地看了一眼。心中也是一缓,或许是自己多疑了,自己进入琅琊之后,自己与征东军多次交锋。新会虽然拿下了,但实际上说来,那一仗是自己败了。在青龙河。与征东军虽然只对峙了一天,但仍然让他记忆犹深,对方龟缩在青龙山上,自己望山兴叹,徒呼奈何?连着的不顺,让他对征东军的警惕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总是觉得田相现在太顺了,顺得有些不象自己碰到的征东军。

或者,真如田相所猜测的那样,琅琊郡的这些部队,是征东军留在本土的最后的正规军,而在崤山关的,不过是一些临时征召起来的青壮。不过这些青壮能在崤山关阻挡田相这么久,也不能小觑啊。

但愿田相一切顺利,在征东军大部回返之时,拿下辽西,积石等关键要地,如此一来,征东军大部即使回返,齐军亦不惧了。

无言地施了一礼,田敬文准备退出田富程的大帐。

"田敬文,我看你就是闲得没事儿作,才想东想西,接下来马上有一批粮草要送到父亲军中,便由你去押送吧"身后传来田富程的冷笑声:"带上你的兵马,顺道给我将这一路上的那些匪徒都给我剿灭了。"

"属下遵命"田敬文转过身来,向田富程拱手领命,也好,离这位看自己不顺眼的二公子远一些,对自己也未尝没有好处。

青山龙,黄湛终于度过了最艰难的日子,田敬文在最初的猛攻,的确让他举步维艰,险些儿便守不住了,但好在,对方也是后继乏力,现在他不仅稳稳地守住了青龙山,还有力量威胁到新会的守敌。齐军在琅琊的横征暴敛,杀伤抢掠,让各地反抗军此起彼伏,黄湛这里也趁机收拢了几批这样的反抗军,同时派出人去,接应那些被打散的义军,一段时间下来,黄湛的手下倒是比他初到青龙山时还澎胀了许多,当然,战斗力却并没有因此而上升,这些反抗军从根本上来说,还中人是一些空有血勇的庄稼汉。

一边在青龙山上对这些热血青年展开训练,一边对新会时不时地展开骚扰。以老带新,不断地提高着这些人的战斗能力。

"杀"

"杀"

青龙山上,不时传来震耳欲聋的喊杀之声,黄湛背着双手,满意地走在阵地之上,各处都有老兵们带着新加入的士兵在练习着刺杀格当技术,征东军不需要士兵有多高的武功,他们要学和只有最为简单的刺杀格挡技术以及一些团队作战的技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