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为王 >

第766章

我为王-第766章

小说: 我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这些地方的百姓对他俯俯贴贴呢?”

“如果他在吞下齐国之后;仍然能让齐人平静而迅速地融入大汉王国之中;你们不觉得恐惧吗?”

秦武烈王从身下抽出一份卷宗;递给了两人:”就在一个月前;一条贯通大草原;积石城到蓟城的驰道全线贯通;使得这两地的行路时间缩短了一个月;而据黑冰台探出来的消息;汉国正在谋划修建一条纵贯东西的新干线;由辽东三郡直至渔阳。”

秦武烈王伸手在空中划了一个十字;”这两条干线贯通;会将整个汉国联成一个整体;他们调集军队;物资的速度将会前所未有的快;他们能以我们不能想象的速度迅速地聚集兵马;粮草;随时对他们想要打击的对象发起致命一击。”

“而这些;我们做不到!”

第九百八十四章:煌煌汉威(108)

偌大的宫殿之内;鸦雀无声;两人都是秦国重臣;对于在东方那片土地之上正在发生的事情;他们自然是很清楚的。

“当真是无法想象;短短的十年之内;一个对我大秦有着莫大威胁的国家便从无到有;从弱小到强大;到如今;竟然使我夜不能寐;食不知味呢!”秦武烈王自嘲地笑道:”想当初;我还分外瞧不上高远这个寒门素户;当时嬴腾甚至还建议过想法将此人招揽过来;可我自觉我大秦人才济济;何需此人;现在想来;却是错了。”

此话一出;路超心中却是恼怒;但又发作不得;低下头来;脸色涨红。

“路超;你现在明白我为什么在歼灭了赵国的主力之后;反而要保存赵国的存在的目的么?”秦武烈王似乎没有看到路超的窘态;直接向他发问道。

路超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将心中对高远的恨意硬生生地压了下去;思忖片刻;稍稍理清了一下思路;道:”王上;赵国实力强大;就算我们歼灭了在河东的这支赵军主力;但如果赵国全国动员;仍然可以动员起不少的兵力;想灭赵国;断然不是短时间内能做到的;而是需要旷日持久;但我们一旦击垮了赵军的河东大营;高远必然会高度警觉;一定会采取措施来应对;路超想来;无外乎是两条;一条是物资军械的支援;支持赵国与我国打一场旷日持久的国战;赵国灭国在即;必然会奋起一搏;而这一条;恐怕也是最符合高远的利益的。”

“接着说!”秦武烈王点点头。

“第二点;就是高远直接派兵进入赵国支援赵军;不过路超认为这一点的可能性很小;因为高远现在正竭尽全力地想要将齐国纳入大汉域内;而在魏国也牵扯了他不少兵力;直接派兵的可能性不大。”

“而第三点;根据以前的经验;汉国虽然建国时日尚浅;但战争潜力不容小觑;现在他们拥有正规军队二十万人左右;这支大军的战斗力;绝不会比我们秦军弱;而更需要我们提高注意的是;他们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动员起不少于二十万的预备兵力;王上;这二十万预备兵员的素质是不差的;因为高远在全国推行的预备役兵制;使得这些预备兵员具有相当的作战能力。”

秦武烈王点点头;”你说得很全面了;的确是这样;所以;我们不能赵国打成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事;所以;在灭了赵国的河东大营之后;我们要做的便是先将赵国拉上我们的战车;我要全面展开对汉国的战争;打高远一个出其不意。一心认为赵国会是他盟友的高远;想来万全无法想到我们大秦的军队会通过赵人的土地;直接攻入他的本土。”

“王上;如果真按着这个计划行事的话;到了那时;赵人会答应我们的条件么?”李信问道。

“如果赵牧;子兰还在;必然是行不通的;但换了赵杞吗?哈哈哈;此人目光短浅;凛之以威;诱之以利;出卖高远;他必然会答应得极爽利;不要忘了;现在他虽然与高远算半个盟友;但两人之间的恩怨可也不浅呢!”秦武烈王笑道。

“如果赵杞到了那时候;能够答应与我们的合作;那么在突然展开的军事行动面前;汉国再强;必然也会措手不及。”李信点头道。

“不仅如此;我已经派人前往楚国。”

“与楚国结盟?”李信一怔。

“不错;这一次与汉国之战;我要倾全国之力;所以蒙恬的二十万大军;我起码要抽调一半回来。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与楚国达成和解;甚至于结盟。”

“王上抛出了什么条件?”李信问道;楚国;大国也;国家实力并不逊色于大秦;这些年大秦东征西讨;灭国无数;唯一没有占到便宜的便是楚国;甚至被楚国牵制了多达二十万的大军。

“第一个条件;便是在我秦武烈王有生之年;秦军不会踏入楚地一步;如违此誓;天诛之;地灭之!”秦武烈王意态闲闲地道。

李信眨巴着眼睛看着秦武烈王;心道王上的身体如此不好;也不知还能拖多久;这一个条件;当真是极不诚实的;不过秦武烈王的身体状况一向是秦国的最高机密;楚人再厉害;细作也无法探听到这些情况。

“第二个;我将韩地三郡割让给了魏国;同时还承诺;击败汉国之后;齐国是他楚国的;我大秦不取寸土;我要的只是汉国的疆域。”秦武烈王抛出了第二个重磅条件。

“割让韩地三郡?”这一条真正让李信震憾了;如果将来将齐国割让给楚人;还暂时只是一个空头支票的话;那么韩地;就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了;这可是秦人牺牲了无数儿郎才拿下来的土地。”这;这恐怕……”李信将后面的话咽到了肚子里;如果割让韩地三郡;只怕会在国内引起反弹;反对的声音必然不少。

“无妨;国内刚刚经历了这一次的大清洗;想来那些想要反对的;也会闭上嘴巴。”秦武烈王毫不在意;”只不过暂时给楚国用一用;让他们高兴高兴罢了;将来;终究还是要拿回来的;李信;如果不给楚国实实大大的好处;楚怀王那老东西会下定决心参战?他现在派了屈完在齐国莒都小打小闹;如果我抛出这个条件;只怕他就会倾力而为了;而他要取齐国;高远又岂会容他得手;必然会出兵反击;哈哈哈;到时候;汉国从两个方向与当世两个大国同时开战;我实在想不出;高远怎么取胜;如何取胜?”

“王上英明!”路超兴奋地道;韩地说起来就是他打下来的;很长时间内;他一直是韩地三郡的最高行政;军事长官;韩地三郡百姓的反抗;暴动;起义一直此起彼服;按下葫芦浮起瓢;让他大为头痛;暂时将韩地割让给楚国;也是将一个大包袱抛给了楚国;而且这几年来;韩地三郡被秦国盘剥甚烈;治内贫困不堪;民不聊生;楚人接手;有得他们头痛。

“所以李信;你这一次回去;不但是要规划与赵国的这一战;更要着重谋划随后对汉国展开的大规模进攻。另外;要想尽办法保住荆如风的生命;虽然他早就不把自己的命当命了;但我大秦有负于他;我不想他没有了下场。”

“有荆如风配合;与赵国河东大营这一战;并没有什么悬念。”李信道:”王上;那在山南郡方向;王剪也要发动进攻吗?”

“不;在你攻入汉国之前;他那里不会动;如果我猜得没有错;当我们对汉国发起攻击的时候;山南郡的汉军冯发勇部必然会再次攻入九原郡;想以此来牵制我们的兵力;所以王剪的任务便是防守;王逍已经去了王剪哪里;不过现在保密而已。”秦武烈王道。

“路超;你马上启程去魏国;在哪里接替嬴英的位置;让嬴英归国辅政;你们在前线作战;他也要准备接手政务了。当你们大获全胜;他的位置便稳如泰山了。”

“臣明白了!”路超兴奋得两眼放光;重新回到前线;接掌大军;与高远分个高下;他很想回到辽西;回到扶风那片生他养他的土地上。

李信沉吟了片刻;”从楚国调回来的大军由谁指挥?”

“蒙恬!他将率十万大军作为第二波的攻击。”秦武烈王道。

李信明白了秦武烈王的用意;蒙恬这一次率军回来参与对汉国作战;这一仗打完之后;蒙恬便也再没有可能回到秦楚边界去了;秦武烈王一定会将他留在咸阳。

看着床榻之上有些病恹恹的秦武烈王;李信眼里闪烁着的是佩服得五体投地的光芒;从他伴着这位王上在书房里读书的时候;他就知道;秦武烈王必然会成为这天下最英明的君主;眼下虽然老虎失去了利爪;苍鹰没有了双翅;但仅凭着他睿智无双的头脑;仍可将天下玩弄于鼓掌之上。

一口气说完了自己这半年以来苦心谋划的策略;秦武烈王也似乎失去了全身的力气;原本挺直的身体亦佝偻下来;脸色亦变得有些腊黄。

“王上还请保重身体;我等这便告退;这一次是国战;需要筹划的东西太多;信马上会返回函谷关;路超想必也会即日起程。”李信站了起来。

“去吧去吧!”秦武烈王当然知道;自己的大方略一出;下面的具体怎么打;还需要自己的这两位将军去谋划;”你们二人相处甚宜;我倒不需担心你们的配合问题;路超;凡事多听听李信的意见;他是老将;很多东西是你现在还不具备的。你们两人可是我为嬴英未来数十年准备的两位统军大帅;军队的平稳过渡;才是我大秦永远不败的前提条件。”

“臣明白!”两人一齐躬身。

两位大将军联袂离开;秦武烈王将自己的身体缩到了被子里;紧闭双眼;直到大殿里再一次响起脚步声;与两位大将军有力的脚音不同;这一次的却是轻巧之极。

“王上;老仆回来了!”站在床前;头发花白的老侍卫低声道。

第九百八十五章:煌煌汉威(109)

“大王子走得很安详。”老侍卫跪在床榻之前;低声道。”老奴选得是见效最快的药。

说完这句话;见床榻之上的秦武烈王毫无反应;仍然紧紧地闭着眼睛;似乎是睡着了;老侍卫叩了一个头;爬起身来;转身向偏殿退去。

“他;没有留下什么话么?”身后;突然传来秦武烈王的声音。老侍卫回过头来;看到秦武烈王仍然没有睁眼;但从他的眼角;却有两滴浑浊的老泪在缓缓滑落。

“大王子说;最是无情王候家!”老侍卫道。

“最是无情王候家!”秦武帝王喃喃地重复了一遍;再一次地沉默下来。

不知过去多长时间;有脚步声轻轻走进了大殿;盘膝坐在了床榻边上。

“最是无情王候家!老师;当年我登上王位的时候;咸阳城中血流成河;我死了三个亲兄弟;我曾经以为到我这一代;会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所以在十年之前;我便开始选择我的继承人;并着力培养;在不同的场合毫不掩饰我的意图;以此向外发出强烈的信号;让其他人都能安分守己;为什么血淋淋的教训过去还不甚远;他们就又都忘记了呢?”秦武烈王声音低沉;似乎是在自言自语。

“升斗小民之家;兄弟之间尚为锱铢而争斗不休;何况大秦之王拥万里疆域;亿兆百姓;一言而定无数人生死贫富?无关乎王上圣明与否;而在乎人的贪念作崇而已!得不到的东西最好的;总想站到山上去看看那山上的风景!”李儒的声音响起;平静而又淡然。

“这山上的风景;又岂是这般容易看的?”秦武烈王缓缓睁开了双眼;”韩王;燕王都曾看过了那山上的风景;如今又如何?不是这块材料;而非要强求;最终只是害人害己;误国误民。”

“山上的人觉得高处不胜寒;可半山腰的人却并不知道啊;他们只知道自己再努努力爬上山顶;便能看到其它人都看不到的最美的风景。”李儒道。”王上;这是王家的宿命;没有谁能逃脱;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这样的事情还会一幕一幕的上演;概莫能外也!”

秦武烈王沉默半晌;两手撑在床沿;努力地坐了起来。

“先生;我有一事不解。”

“王上是想问汉国之事!”李儒接口道。

“不错。”秦武烈王点点头;”我大秦自得先生之后;全面推行先生学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