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为王 >

第939章

我为王-第939章

小说: 我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已是饷午过后,算时间,对方应当到了。赵希烈看了看风雪‘迷’漫的远方,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传令下去,打赢这一仗,生者赏银三十两。亡者每人一百两抚恤,告诉将士们,这是我赵希烈说的,倾家‘荡’产。我也会兑现我的承诺。”

肃立在赵希烈身侧的曹天赐微笑道:“赵将军,用不着你倾家‘荡’产,既然你已是投奔我大汉,那么你的士兵也是我大汉士卒,今日一战,只要坚持到我们完成合围。生者赏银五十两,死者抚恤两百两,我们大汉朝廷付之笔钱。”

赵希烈转头看着曹天赐,用力地点点了头,“好,听到曹部长的话了么,原话传达下去,生者赏银五十两,死者抚恤两百两。”

片刻之后,山下一个个方阵,传来了震耳‘欲’聋的欢呼之声。曹天赐不由挑了挑眉,看来这大赵的士兵,对于金银的赏赐还是很重的嘛,这与汉军有着极大的不同,汉军打仗,不需要赏银的刺‘激’,因为大家都很清楚,只有大汉不断地赢得战场上的胜利,他们的家人,才能过上比现在更好的日子。

或者,这是大汉与其它国家不同的地方了。

“来了”身边,一名亲兵大叫起来,风雪之中,一匹战马首先跃现在众人的视线之中,随即,秦国的大旗骤然闪现,在大旗的后方,一列列骑兵出现在众人的面前。

“擂鼓,准备战斗”

帽儿山上,数十面大鼓隆隆擂响,山下方阵,有节奏的鼓点之声开始回应,此起彼伏之间,数万赵队马上进入了备战状态。

果然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啊,赵军虽然日薄西山,不论是战斗力还是士气,都已经与十年之前无法相比,但这架式一拉开,倒也还是显得‘精’神拌擞。

前方突然出现的拦路赵军,着实大出秦人意料之外,勾义闻报,亦是大吃了一惊,赵希烈这是想干什么

“来人,去通报赵希烈,我大秦军队是去晋阳帮他平叛的,赶紧让路,否则后果自负。”勾义恶狠狠地道。

“将军,何必多废口舌,直接攻打过去便得了。”身边一名将领建议道。

“你是傻了么我们骑兵冒着风雪赶到这里,不喘口气,歇息一会儿,哪有力气打仗,先与他们拖上一拖,缓过气来,立即开打,再说了,我们现在只有五千骑兵,你觉得我们凭这五千骑兵能冲散对方的阵容么”勾义眯着眼睛打量着前方一座从森严的方阵,心里却是打起了小鼓,这赵希烈分明是早已得到了消息,在这里以逸待劳嘛。

秦军的反应有些出乎赵希烈的意料之外,不过能拖上一段时间,他当然是求之不得,对着秦国的使者,他义正言辞地道:“晋阳之事,我军有能力平叛,不劳秦国大军辛劳,请秦军退回卢宾。”

“赵将军,在晋阳,我国还有五千驻军,如果他们有了损伤,将军可担当得起么,不怕我朝大军问罪么”来使厉声责问。

“当然,我担得起这个责任,贵使请回吧,如果不听劝阻,硬要前往晋阳的话,那不要怪我不客气了。”赵希烈冷然道,心道此刻晋阳城中的五千秦军只怕大半早成了刀下亡魂,还负个屁的责。

秦使愤愤而去,双方都觉得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两军对垒,竟然神奇般的冷场了将近半个时辰。

随着秦军骑兵渐渐恢复元气,勾义翻身上了战马,“既然如此,那便多费一番手脚吧。半个时辰,将赵军阵形冲‘乱’,步兵赶到,即刻投入战半,一举将赵军击溃。”

“遵命”

战鼓之声隆隆响起,伴随着如雷一般的马蹄之声,数千秦军铁骑,分成三路,向着赵军阵地的左右两翼和中军发起了全面冲击。未完待续。~搜搜篮‘色’,即可后面章节

。。。q

第一千二百零四章继往开来(95)新年钟声(续5)

勾义终于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头了,不是因为赵军表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将他的攻击牢牢地挡住,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赵军再差,那也是以前曾经威震天下,能与秦军相抗衡的强军,虽然现在今不如昔,但基本骨架还在,勾义原也不指望一次攻击能将他们打垮,赵希烈对于他亲自统率的这支军队还是下了极大的力气的,比起西赵其它地方面的驻军,要强出不少来。【阅读本书最新章节,请搜索800】百度或者好搜“”—篮。。。巴;

让勾义头皮有些发麻的是来自于赵军远程武器的密集攻击,对手虽然使用了他们很熟悉的床弩,但众所周知,床弩笨重,发射速度极慢,对于分散攻击,高速前进的骑兵威胁并不大,如果一个骑兵竟然被床弩正面击中,那只说你的霉运当真是爆头了。

可是现在对方的远程武器除了床弩之外,那带着特殊的崩崩之声,铺天盖地进行覆盖射击的弩箭却让他蒙受了重大损失,第一波攻击猝不及防,能够冲到赵军阵地之前的骑兵已经廖廖无几,对于敌人已经经毫无攻击力,只能成为西赵军队刀枪之下的牺牲品。

这种武器勾义虽然不熟悉,但却肯定知道那是什么。这片大陆之上,也只有汉国的军队才装备了的神机弩,一次性能发射上百支弩箭,射程能达到床弩三分之二的这种神机弩,绝对是骑兵攻击的最大噩耗。

可是西赵军队从哪里得来的如此多的神机弩,要知道,这两年来,大秦上下卯足了劲儿,使出了浑身解数,也不过是偷偷地弄到了几十台神机弩,全部送到了咸阳的工坊之中准备研究仿制,不过从勾义现在知道的情况,因为大秦自身的钢铁冶炼水平远低于大汉王朝,而这种神机弩对于钢铁的质量要求又极高。仿制出来的东西往往射击十多次便统统报废,完全不能投入量产,更谈不上装备军队了。

但现在,西赵军队之中这种神机弩的呼啸声。可以分辩得出,起码有上百台这种武器。

勾义头皮发麻,心里隐隐觉得不妙。西赵能够得到这么多的神机弩,只有一种可能,那是他们与汉军勾结起来了。他们投靠了汉国,所以才能从汉国手里得到如此多的这种汉国现在仍然在封锁着的武器。

一想到这里,勾义便觉得大事不妙,如果西赵军队投靠了汉国,那么这一次晋阳郡的军事叛乱便绝对没有这么简单,说不定便是针对大秦的一次有预备的算计,赵希烈为什么有胆子叫板强大的秦军,他的自信心是从哪里来的?

只有一个可能,大汉的军队一定已经到了晋阳郡。热门

什么样的军队能在短时间内,屏蔽一切消息突然出现在晋阳。答案不言而喻,骑兵,强大的骑兵,他们甚至可以比自己国家的探子们跑得更快。

自从匈奴与东胡先后归顺了大汉之后,汉国的骑兵便成为了秦楚两国最大的心病,没有人能跟他们在这个方面一较长短。

秦楚不是不想大规模地装备骑兵,但一来缺马,汉国人几乎控制了所有的战马来源,秦楚除了通过一些赵私获得战马,另外是国内自己的养殖。这样一来,战马便成了稀缺的战略资源,二来费钱,养一个骑兵所需要的花费。足足可以将十个步兵养得极好,两相比较,秦楚两国对于骑兵的大规模列装便兴致缺缺,也只有汉国人,才能如此奢侈的,随时可以调动大批量的骑兵出来。

勾义的眼睛盯着面前的地图。如果说汉国的骑兵已经出现在晋阳的话,那么他们最想干的是什么?

手指在地图之上移动,勾义脑袋之上开始冒出汗来。霍地抬起头来,大声喝道,“来人”

一名牙将迅速地跑到勾义的跟前。

“马上派人回去堵住步兵,让他们立即停止前进,地构筑阵地,准备防守。”勾义厉声道。

“啊?”那名牙将显然没有反应过来,现在骑兵的第一波攻击遭到了失败,不是正应该摧促步兵加速前进,以便步骑协同来击败赵军么?

“第二,另外派人,火速回报路大将军,说,说。。。。。。”勾义停顿了一下,终是下定决心作出了自己的判断:“说赵军已经投降了汉国,晋阳之变是针对我们大秦的一个阴谋,很有可能,大规模的汉国骑兵已经在赵军的掩护之下进入到晋阳郡。”

勾义说完,却发觉牙将竟然站在那里张口结舌的没有动弹,不由大怒,上前便是一脚,将那个牙将踢了一个大马趴,“你聋了么?还不快去办。”

“是,勾将军,末将马上去办”牙将从地上爬起来,有些失魂落魄地跑了出去。

勾义在临时支起的帐蓬里焦燥地转来转去,凭借着一件武器便下出这样的判断,于他而言,是很有风险的,一旦事后证实事实不是如此,他的前途便会因此而大受影响了,可是相对于有可能到来的危局,勾义已经没有心思去考量这些事情了。

现在他要想的,不是如何去突破赵军的封锁打到晋阳城下,而是该想着如何安全的撤回去了,如果一切推测都是事实的话,毫无疑问,晋阳城中,杨杰的五千秦军此时应当已经不存在了。

“传令下去,左军仍然持续攻击,但攻击烈度降低,以牵制性攻击为主,右军和中军在天黑之后,开始悄悄后撤。三军交替掩护,与敌脱开接触。”

下定了决心,勾义立即下达了一连串的命令。他并不担心赵希烈会发现自己的行踪,因为即便他知道了,也没有胆子来追,你排好阵势,我无可奈何,但你要是蹬鼻子上脸,敢于追上来,那不要管我不客气了。

秦军左路骑兵,一直保持着每半个时辰左右一次的攻击力度,攻击的烈度也不像是第一波攻击那么,势如雷霆了,看似凶猛,实而隔靴挠痒,稍有遇阻立即便退下去,而在左路骑兵的攻击当中,右路与中军骑兵则开始作好了撤退的确切准备。

冬天的夜,总是黑得很早,再加上天气极端不好,风雪漫天,很早的时候,天边黑了下来,秦军的攻击骤然停止,在风雪与黑夜的掩护之下,他们脱离了战场,向着卢宾方向撤去,勾义现在只想与自己的步兵们汇合,然后第一步先退往卢宾,然后再退往函谷关。

勾义的反应不可谓不快了,但比他更快的,则是大汉王朝的两支骑兵,当勾义猜出真相,着手准备撤退的时候,两支汉国骑兵早已经抵达了攻击位置,向着秦军的步兵队伍发起了迅猛地攻击。

这两年以来,秦军几乎便将赵国的领土当成了自家的后花园,要来便来,要去便去,这一次行军,前方有骑兵开道,上至领兵大将,下至平头士兵,谁都没有想到他们会在自己的地盘之上遭遇到大规模的敌人骑兵的攻击。

漫天风雪之中,一万多秦军步兵们拖成了一条长长的队伍,绵延数里的队伍成一字长蛇摆在道路之上,这成了骑兵攻击的绝佳的靶子。呼啸的风雪之声遮蔽了骑兵接近的声音,当第一支汉军骑兵冲入秦军队开,开始大肆砍杀的时候,秦军几乎没有作出任何的反应。

一队队的骑兵如同死神的镰刀,肆意的收割着秦军士卒的性命,没有厚实的队形,没有远程武器和障碍的阻击,步兵对上骑兵,是一个悲剧的收场。

万余骑兵对于一万五千多步兵,连双方兵力也相差无几的残酷现实,让秦军根本没有丝毫的抵抗力,在突然袭击开始后不到一柱香的功夫,秦军队伍便崩溃了。

不能说秦兵不勇敢,在如此不利的情况之下,他们在最初还是进行了奋勇的抵抗,但实力之上的巨大差距很快便摧毁了所有人的信心,在坚持下去,不是勇敢,而是送死,白白的送死,秦兵溃散了,漫天的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