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为王 >

第944章

我为王-第944章

小说: 我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忘恩负义的东西,自己的父亲算是间接死在他的手上吧,如果不是因为他的缘故,父亲怎么会陷进燕国的勾心斗角之中从而白白地作了牺牲品,可这个家伙,竟然还不放过路家,利用母亲,利用自己对他的那一点点兄弟之情,让自己在山南郡平白地跌了一个大跟头,如果不是有师傅,当年自己就死在狱中了,那里还有今天的地位。

击败他,杀了他,一切就结束了,不管是对自己个人,还是对大秦帝国而言,都是一件极妙的事情,如果自己当真能够在晋阳郡击杀了高远,那王上想要的改革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这样一来,也会缓解王上对自己的猜忌,凭着这一功劳,王上有生之年也绝不会再动自己了。

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继往开来(101)长平绞肉机

高远故意暴露了形踪,逃回去的秦军将这一消息带回了函谷关,如同高远所预料的一般,听说高远出现在晋阳,本来决意返回咸阳的路超立即改变了主意,函谷关秦军倾巢而出,向着晋阳郡直扑而来。

“请大王马上离开晋阳郡,以策安全。”投诚反正的赵杞现在已经很快改变了角色,全心全意替高远考虑起来,“路超的目标正是大王,我们即便全歼了勾义的两万兵马,但在函谷关内,路超可以调动的步骑仍然超过了八万,这远远不是现在的晋阳能抵挡的。汉军骑兵虽然骁勇,但秦军以步克骑战术十分成熟,而且函谷关内,这几年路超大力发展骑兵,为的就是与汉军铁骑相抗衡,现在骑兵已经差不多有两万骑,光是凭这一股人马,他们就能牢牢牵制住我们的两个骑兵师了。”

“大王,父亲所虑甚是,还是请大王迅速离开,只要大王离开,路超即便攻克了晋阳,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大不了我们过些时日再打回来。”赵希烈也点头附和着赵杞的想法。

高远微笑道:“你们是不是在想,路超的目标是我,只要我走了,路超没有了目标,定然就会返回函谷关去,左右这晋阳现在已经没有什么油水了,放弃了也不可惜,对不对?”

“属下不敢。”赵希烈垂下了头,“属下只是担心王上的安危。”

赵杞却是脸上一红,正如高远所说,他就是这么想的。

“好不容易将路超诱了出来,将他留在了晋阳郡与我算帐。我这一走,岂不是正趁了某些人的意,不,我是不会走的,我会在晋阳与路超打上一仗。”高远正色道。

赵希烈吃了一惊。“王上,秦军的骑兵足以牵制住我们两个骑兵师,他的步卒扑来,我们如何应对?”

“希烈,你手上不是还有数万大军么,怎么未战先怯了?”高远问道。

赵希烈苦笑:“大王。不是我长敌人士气,灭自家威风,我手下的确还有数万儿郎,但战斗力却与秦军不在一个档次之上。如果大王不在这里,属下倒也敢与对手一战。就算败了,也会打断对手几根胁骨,但王上在这里,我却不敢冒这个险,我的部下全军覆灭无所谓,但大王要是少了一根汗毛,我如何向大汉国民交待?”

高远大笑起来,“有什么可怕的。自我高远起兵之日起,大大小小也有上百战,又有哪一次。我们汉军是占据着优势的,大多数倒是我们都处于绝对劣势,但哪一战我们也没有输过。这一次,也不例外。所以这一战,希烈,就是以你们的军队为主角。我要与路超堂堂正正地打上一仗,将他牢牢地粘在晋阳郡。他出来容易,想再回去。嘿,不大大的吐几口血,留下几块肉,可就没这么容易了。”

他竖起了手掌,在空中摆了摆,制止了赵希烈想要再劝谏的意图,“我的作战命令已经发到了辉宁,许原正在开始动员第一军区的部队,你放心,我们的支援部队,用不了多久,就会源源不绝地赶向晋阳,而李明骏的部队更是会在半个月后抵达。”

“明骏手下那些人,有多少能够打仗?”赵希烈苦笑。

“你也不要小看了李明骏,他的部下,还是有许多不错的。”高远微笑着,“下面我来说说我具体的安排。”

赵希烈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将目光转向一边肃立不语的古丽与阿古怀恩等几员汉军重将,但他注定要失望了,古丽与秦人有深仇大恨,一听说要与秦人正式干仗,兴备得每个毛孔都在欢呼,根本就没有看赵希烈,而是紧紧地盯着高远,准备听取高远的布置,而阿固怀恩这个东胡人原本也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角色,以前东胡人装备那么差都敢与燕军,与征东军干仗,现在在汉国的体系之中,他的东胡独立师可以说是武装到了牙齿,而且现在他根本就不用考虑后勤,补给,这些自然都会有人给他准备好,他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打仗杀敌,一门心思要立功,要给阿固家族挣一个好前程的他,从来就没有想过汉军有可能干不过对手的后果,在他眼中,这世上,就没有人能是汉军的对手,连强大的东胡军队,连伟大的米兰达王上都被现在的王上打得屁滚尿流,秦人算什么。

“这一次的战场,我决定设立在长平。”高远的手指头指向了地图上的一个小小的不起眼的黑点。“这一次的行动计划,就命名为长平绞肉机。”

听说是长平,赵希烈与赵杞两人脸上的肌肉都一下子抽搐了起来,如果说已经成为过去式的赵国还有什么隐痛的话,那就是长平了,荆如风的死间计划,直接葬送了赵国最为精锐的十万野战军,其中八万便被秦将百起坑杀在了长平,那里,是赵人永远的痛。

高远抬头,看着两人,“赵将军,你知道我将战场设在长平的用意是什么吗?”

赵希烈用力地点了点头,“明白。”

“很好,勿容讳言,现在你的军队,战斗力的确是比不上秦军,但战争的前期我们必须以你的部队为主力,也就是说,你至少要坚持半个月到二十天以上,我们要守住长平。长平埋葬着你们赵军八万儿郎的英魂,我希望在哪里,你的部队能激发血性,背靠着这八万英烈的魂魄,我希望你们打出赵军以前的威风和气势,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要让秦军永远后悔他们当初坑杀这八万将士的愚蠢举动。”

高远的一席话顿时让赵希烈全身的血液都沸腾了起来,他连连点头,哽咽着道:“是,王上,在那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希烈麾下数万儿郎便然以鲜血来洗刷这一耻辱,也用敌人的鲜血来告慰长平的八万英魂。”

“很好,下面,我就来说说什么是长平绞肉机计划。”

辉宁,原来的县衙已经成为了许原的第一军区司令部,自从高远下达作战命令之后,这里便成为了整个辉宁最为忙碌的地方,日夜都有不停的人进进出出,一条条命令自司令部发出,飞向第一军区的各个部队以及第一军区所在的各个行政区域。

“相信大家现在都知道什么是绞肉机了”许原看着屋子里一众部下道,众人都是笑了起来,绞肉机,是积石城一家工坊主发明的,这位工坊主原本是为部队提供肉食的一位供应商,每天宰杀大批的牛关,他要聘请大量的人手来将这些肉切成小块或者小条,加工成熟食之后,封装在铁皮盒子里提供给部队,大量的人手占据了成本的大半,这让他开始琢磨着如何减少人力成本,绞肉机便应运而生,这位工坊主悬赏千两百银,终于让遍布积石城的工坊研制出了绞肉机,大块的肉塞进去,只需一个壮妇来转动轮轴,从另一头出来的便成了一小条一小条的肉丝,成本便骤降大半。

“这个计划说白了,就是要在长平打一场持久战,长时间的消耗秦国的国力,秦国现在已经成了一个泥潭了,内忧已经显现,咱们现在要当的就是外患,在哪里,不停的让秦人流鲜血,一点一点榨干他最后的精力。所以,我们需要调配大量的部队去哪里,明骏。”

“属下在。”李明骏听到许原第一个便点了他的名,深感荣幸,霍地起立。

“你的麾下能动员多少人马?”许原问道。

“司令官,末将麾下有五万人手,但真正能派上用场的最多万五。”

“很好,散会之后,你的一万五千人马立刻启程,赶往长平。作为我们第一军区第一批支援王上的部队,其它的部队毕竟隔得远,需要时日,你能在指定时间内赶到长平吗?”

“司令官放心,便是爬,我也爬到长平去。”李明骏挺胸道。

许原大笑起来,“好,要的便是这个精气神,不过倒也不用你爬,我已经调集了大量的牛马牲畜,虽然还远远不够,但总能缓解你的燃眉之急。不用担心后勤,你只管向前,要是后勤上出了岔子,你唯我是问。”

“是,司令官。”李明骏大声道。

许原的目光转向列席会议的一位大腹便便的家伙:“张胖子,这一回你是适逢其会,便宜你了,你做好了这单生意,以后你们也挤身于大汉第一流的商人了,说不得将来议会也有你一席之地,但你要是办砸了,可是要掉脑袋的,现在后悔还来得及。”

被称做张胖子的张会是代郡的商人,这一次许原来不及去找国内最大的也最擅于运作后勤转运的大商会,便只能就近找来了张会。

“大人放心,按照大人所说的数目,我已经多备了两成的马车与牲畜,为了这个,我可是将全部身家都搭了上去,连自家的老宅子也抵押给了银行。绝不会给司令官添麻烦。”

“多备两成这个想法是不错的,但更重要的是,有序的运行,我担心的反而是这个,我把司令部内几个擅长后勤的参谋都配给你了,你凡事多听听他们的意见。”

“多谢大人体恤。”

许原嘿嘿笑了起来,“大军未动,粮草先行,你要是办砸了这个差事,我可是人脸一取,狗脸一挂,认不得人了。”

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继往开来(102)情分

李明骏的军队已经换上了簇新的汉军军装,从以前的叫化子一般的队伍骤然之间便摇身一变,看起来倒也成了一支威武之师,这一战,李明骏深知厉害,不说别的,汉国大王便亲在长平,要是出了岔子,他们这些人一个个都是逃不掉的罪责的,作为第一支支援长平的部队,李明骏自然明白,风险之中也蕴藏着极大的机遇,打好了这一仗,便是他李明骏的最大机会。

他是第一个投诚的西赵将领,也是在他的建议之下,汉国开始施行新年钟声计划,到目前为止,新年钟声计划已经全部完成,不仅达成了先前预定的目标,所获得的成功甚至远远超过了预计,而现在的长平绞肉机计划,更是新年钟声计划的延伸,如果一战功成,自己绝对会因此而名留史册的。

他从五万军队之中挑选了最为精壮的一万五千人,以最快的速度踏上了征途,对于汉军将后勤转运交给商人,李明骏是不大明白的,总觉得这不令人那么放心,但当天一齐开会的那些将领,看起来对于这件事是见怪不怪了,反正汉国的很多事情,让他都有些不理解,但既然汉军将领都认为这理所当然,他便也沉默不语。

东赵这几年在汉国的直接会间接的干预影响之下,国内的基础建设大为好转,道路修建摆在了第一位,从代郡,从汉国本土将粮食,武器运到辉宁,速度极快,但一进入西赵的土地,便会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西赵的道路与东赵比起来,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自从归顺了汉军之后。李明骏也在代郡的一些地方转了转,所见所闻,越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