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大宫 >

第101章

大宫-第101章

小说: 大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是这样!我只在心底冷笑,昭娇帝姬从秋千上掉下来,没有摔死你就该在屋里烧高香了,怎么还上我这来闹事?!

然而我的脸上却是极恭敬的:“还望娘娘明察。自从上次帝姬吩咐奴兮,奴兮就未曾踏足沁春媛半步。”

姒修容不信,又要和我理论,却听见后面有威严的声音传来:“你上这来胡闹什么?!”

我们回头,看见沉着脸的皇上负手而立。

一屋子的人哗啦啦地全部跪下。

皇上却不叫我们起来,走到姒修容跟前,问她:“怎么了?”

姒修容径直地站了起来,楚楚可怜地把事情前后说了出来。

皇上听后,只问了两个字:“证据?”便说得姒修容哑口无言。

突然她又想起来什么,说道:“昭娇跟我说,奴兮最后曾威……”

我情知这话是不能让她说出口的,否则我即使没做过这事也会让人怀疑。于是跪着走到姒修容面前,磕了一个头,说:“那秋千以前是奴兮坐过的,本来就有些松动,后来昭娇帝姬要坐,我便让给了她,最后提醒她让她小心一下这架秋千。可能是奴兮词不达意,昭娇帝姬没有听明白,才酿成今天的大祸。请皇上和娘娘责罚。”

“你胡说!分明是你故意把绳子弄断的!”姒修容却不领我的情,一口咬定是我做的。

只见皇上皱了眉头,判断说:“这事不是奴兮的错,她已经提醒过昭娇了。谁让她这么冒失的?都是你宠坏了!而且何事都有先来后到,昭娇抢了人家的东西不说,出了意外还要埋怨别人!这还真是罪有应得了!”

姒修容还要辩解,皇上已怒道:“你看你刚才一副泼妇的样子,成什么体统?!真是让朕厌恶极了!”

姒修容这才意识到自己已经触犯了龙颜,马上转变了态度,娇滴滴地说:“臣妾知错了。臣妾不也是一时心急心疼女儿嘛。”

然后她拉着我起来,眉目舒展地对我说:“奴兮,本宫刚才爱女心切,才一时口不择言。相信你这么懂事不会因此忌恨本宫的,是吗?”

姒修容的确有一手,看着她那副温柔得有些过了头的笑脸,我这才知道什么叫“口腹蜜剑”。

既然这样,我也只有虚与委蛇一番:“奴兮也是有错的,希望娘娘也能原谅奴兮。”

她笑了笑,便不再管我,反而靠近皇上,柔声说道:“臣妾今天早上特意为陛下采了初晨的露水,泡茶刚刚好,自己还没舍得喝呢。陛下现在可要去臣妾的念伊宫尝尝?”

皇上见她那一副已经知罪的模样,气消了一大半,再加上她说“特意”“自己还没舍得”的话,便不好再恼怒于她。

于是姒修容携着皇上离开了。

我赶忙去看善善的伤势。

只见她的脸已经红肿了一半。

我暗吸了一口气,姒修容好生狠毒!

我只是轻轻碰了善善的脸,善善却疼得连眼泪都要掉出来了。

我紧紧咬住嘴唇。

好一对儿不知天高地厚的母女,我不去招惹你,你反而欺负到我头上来了。

那天奴兮请我到她的小雅斋去玩。

我仔细环量四周,感觉出奴兮和扇稚不同,她喜欢把寝殿装扮得极尽奢华。

我四处摸摸碰碰,有好多新奇的珍玩就是我也没见过的。

她很随意地搭着矮几,捏着后颈,问我:“比起姊的房间如何?”

我愕然,“你怎么知道我去过扇稚那呢?”

她得意地笑,“我见到你放在外殿上的鞋子了。”

我想起我们以前闹过的别扭,尴尬地笑了笑。

“我还看见元遥在外面候了好长时间,你们倒是聊得开心。”她依然逗趣着。

我假意咳了咳,趁机转换话题,“那天听说你在学舞,什么时候能见识见识?”

“那,自然是有用的时候。”她像是一副开玩笑的口吻。

“啊,我昨日去看九皇子,发现他的气色好了许多,和以前大相径庭了。”

“嗯,善有善报,都是玉昭容做人好。”奴兮认真地回答。

我沉默,其实奴兮你做人也很好。若不是你经常去陪九皇子聊天、散心,九皇子也不会康复得那么快。

“奴兮你也功不可没呀。”

她不置可否,“可这样终究是治标不治本。真不知道那些太医怎么做事的,开的方子吃了也不见好。”

“那些太医怕开错了药担当责任,自然开的方子也是不温不火的,吃不死人也治不好病。”

她恍然大悟,“怪不得。要是以后我懂得医术就能给九皇子治病了。反正我空闲得很,也不像你那样需要学骑射。”

我看她那关切的神色,不由得涌起一丝复杂情绪,用小得几乎自己都听不到的声音喃喃说:“奴兮如果我也生病了,你会这么关心我么?”

奴兮显然是没有听见,问我:“十二皇子你刚才说什么?”

我慌张回答:“没,没什么。”

她笑起来,“怪人。”

不过她又加了一句,“十二皇子,如果你要是生病了,我一定是很担心的。”

我猛然抬头,看见她微垂着眼帘,长长的睫毛在她的脸颊上投下了一层淡淡的云影。

奴兮,真是可爱。

礼尚往来,过了几日,我便邀请奴兮到我母妃的福祉宫去。

母妃面色和蔼地和奴兮说了会儿话,便留下我们俩,带人退了出去。

奴兮看见几本已被我翻烂的书,拿起,颇有兴趣地翻看起来。

“十二皇子,怪不得每次旬试都是你我争榜首。”

“总不能输给你这个小女子了。”

奴兮撅起嘴,不服气着说:“谁说女子一定不如男了。”

我好笑,连忙请罪道:“是,是。我这眼前就有一位不让须眉的巾帼呢。”

她也笑了。

我们又说笑打闹了会儿,奴兮就要告辞了,我起身相送。

在回去的半路上,奴兮突然发现自己的丝帕丢在我的屋里了,于是我们又只得返回去。

去我的屋子一定要经过母妃的寝室,我们正要穿过,却见里面有人说道:“小小年纪就长得这样标致,未必是好事……”

我侧耳倾听,正是母妃的声音。

然后就听见母妃接着说:“她的眼眸淡棕竟带银色,看得我心惊胆战的。”

素儿附和道:“是啊,娘娘。刚才说话间您不小心打碎了一个杯子,就是奴才这样见惯场面的都不免小吃一惊,可是我看那位奴兮小姐脸上神色丝毫未变,小小年纪就做到如此地步,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

素儿在宫中多年,说话间十分注意言辞,什么是可以说的,什么是留在嘴边的拿捏得很准。

只听母妃沉了声音,小声对素儿说:“你可要看好了闵儿,没事不要让他总找那个奴兮去玩……”

我听了这话简直是有些恼怒母妃了。

难道漂亮也是过错,懂事也成了忌惮的罪过吗?

此时我甚至不敢看奴兮的脸,很惭愧地低下了头。

可是奴兮却是一脸平静,只对我说:“十二皇子是被母亲疼爱着的,很幸福啊。”

如果说媚夏媛的媚潭水深不可测,那么奴兮就仿若一池清水,让人感觉一望到底,可是伸手一掬,却是什么也得不到。

我好似了解她,却总也参不透她。

有人只是因为一句话得罪了她,便祸及满门;而她有时却又很宽宏大量,对那些责难和讽刺只是一笑了之。

那天我和奴兮在小雅斋复习完功课,闲聊宫中的趣事,就有宫娥通报说父皇来了。

我和奴兮赶忙起身迎驾。

果然我们刚到门口,父皇就在许多宫娥内侍的簇拥下踱步而来。

我低头看见父皇穿着的玄黑色绣祥云金龙的靴子站在我面前,心里一阵紧张。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我是他的臣子甚于他的儿子,所以我对他大部分是陌生而敬畏的。

奴兮倒是很随意,和父皇很是亲热,想必父皇经常来她这儿了。

父皇见我也在,和颜悦色地说:“原来十二也在。正好,朕遣人带来些苍梧丹荔,我们一起尝尝。”

要知道,丹荔生在遥遥的南方,又不便储存,所以不只在北方在宫中也是稀罕物。父皇可以吃得多些,其次皇后也只能一日定量二十颗,更不要说像我们这些皇子帝姬们了。

奴兮,竟已经在父皇的心目中占有这么重要的位置了吗……

奴兮迎着父皇入座,似十分关心地问道:“昭娇帝姬可好了吗?”

父皇盯着奴兮看,仿佛要通过她的眼睛揣测她有几分说这话的诚意。

奴兮毫不畏惧地迎上父皇的眼睛,她的眼睛清亮而又透彻,让人想起了夏日炎炎下树荫的一汪清水。

父皇沉吟了一声,“你这样懂事,昭娇是远远比不上你的。”然后又带有几分的怒气说:“昭娇恐怕是被朕给宠坏了,她贪玩摔断了腿,太医叫她在床上静养一个月,她又哭又闹,还砸东西,搅得一宫人不得安宁!”

奴兮低眉轻声说:“昭娇帝姬因为有皇上娘娘宠着难免娇惯,也是人之常情;不像奴兮年幼失怙、无依无靠,自然……”

父皇看她楚楚可怜的样子,又是怜悯又是心疼,抚着奴兮的秀发温柔地说:“不是有朕在么。”

奴兮乖乖点了点头,笑容温婉,“那是皇上的恩德。”

之后我们吃着丹荔,奴兮十分体贴地遣人端上三杯玉盏清水。因为丹荔过甜,配清水为饮是再好不过的了。

父皇赞赏地望了她一眼,暂且将玉盏搁置一边,问奴兮:“你住小雅斋这么长时间,众母亲对你可好?”

奴兮点了点头,“皇后娘娘和其余妃嫔娘娘都很爱护奴兮。”

父皇笑了,摇头,“好机灵的一张小嘴!倒是谁也不得罪!”

奴兮也笑,“奴兮说得是实话。”

父皇逗她:“朕今天偏偏不让你当这老好人,你说哪个娘娘对你最好?”

奴兮想了一会儿,问:“皇上可要听实话?”

“当然。”

奴兮走到父皇身边,在他耳边轻轻说了什么。

父皇听着,“哦”了一声,问道:“哪里好?”

奴兮却不马上回答,只是端起晾在一旁的杯盏呈给父皇。

父皇略带疑惑顺势喝了一口,奴兮才回答说:“就如这杯温水,一切刚刚好。”

父皇抚掌而笑,“好!好个‘刚刚好’!”

当晚父皇就翻了母妃的牌子。

父皇后来去福祉宫勤快了许多。

母妃始终做着荣宠不惊的样子,可是我知道她其实是高兴的。

那天父皇遣身边太监传话说明儿个中午要到福祉宫来用膳。

这是莫大的荣耀,福祉宫上下开始一片忙碌。

然而母妃终究总是感到不满意,生怕不能取悦龙颜。

于是下学后我便把我的担忧和奴兮说了。

奴兮淡淡一笑,“原来就是为这事啊。”

我说:“这可不是小事。”

只见奴兮走到书案前,找出纸笔迅速写了写,递给我。

我定眼一看,原来是餐谱,例如什么“有凤来仪”“如意五尊”“碧阶琼栏”“山楂太极盏”,都是吉祥好听的名字,但上面大多数是些家常素菜。

“这……”我不无疑虑。

奴兮看中了我的心思,回答说:“你莫要小看这些菜。你可知道就只是这个捻清汤,就要清晨去媚夏媛采集整整三百滴露水烫制而成;还有这个红罗绿裳一定要拿去宫里东部最偏僻那片竹林的井里冰镇;你要是信得过我,这些菜一定不要让御膳房的那些厨子们做,御膳房炊火的那个大婶却懂得一手家常好菜;还有薏米酒,宫中是没有的,你得出宫去燕稗巷去寻哪家存了三冬的好酒……总而言之,这顿菜一定要主清淡,肉食不妨设些鱼类和鹿肉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