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炸年糕 >

第11章

炸年糕-第11章

小说: 炸年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兔崽子太气人了!
  闲下来的时候,唐宣找着老乡提起想把唐大娘接过来的事,上回他送信回家还是三年前。他的意思是先让人带个信回去看看,一晃三年没回家,虽然老家没有什么消息传过来,唐大娘应该还在世,可人有旦夕祸福,这都是说不准的。
  “要是……我就等我媳妇生了儿子再带着他们去给娘磕头。”他也是都想好了。从他当兵开始就没想过一辈子能活到头,现在媳妇也娶了就已经是老天保佑了。家里娘也好爹也好兄弟也好,这辈子他们这一家子怕是不能再聚到一块吃顿团圆饭了,他也早就不存这个心了。
  好歹他娶了媳妇也算是有个家了。
  “行。”那老乡接了他的钱后就答应了,“快的话,年前就能有消息。”
  离过年还有四个月,唐宣心里算了算,差不多。
  “多谢老哥哥了,回头我请老哥哥喝酒!”唐宣办完这件事,心里的一颗大石头就落地了,然后就开始天天数着日子盼放旬假回家看他的小媳妇。
  宋佳期过了两天也缓过来了,转头再看这小院子就她一个人说了算,这日子也不是太差嘛。
  招弟眼里有活,手上也不惜力。屋里本来就她们两个人,人少事就少,院子门一关,邻居谁都不用管,除了买菜也不出门。
  她想这家里就她跟招弟两个人,连个男人都没有,这可不是她左邻右舍跟人套关系的好时候,正经该把门锁得死死的,谁都不见才好呢。不然外头说的话可难听了,她一个新嫁来的小媳妇,男人又常大半个月不在家,要没人爱说闲话谁信呢?
  倒是她的爹宋大海早就想到这个了,跟巡街的打过招呼,一天过来看一回。街面上的那些小混混痞子们也都带着脑子出门,要真是个普通人家的小媳妇他们招惹了也就招惹了,可偏偏是宋千总的千金,嫁的还是个兵老爷,听说办喜事那天来了二十多个站出来山那么高的兵老爷呢,谁也不是嫌命长啊。
  周围的那些好事的婆子媳妇们,虽然平常嘴上不爱留德,可也知道什么人能惹什么人不能惹,去唐家吃过喜酒的人都知道那一家的男人不是个善茬,再说了,打仗也就是几十年前的事,老一辈的人都记得清楚呢,就是小辈的也都是打那个时候过来的,谁没见过当兵的砍人?如今这城里,哪一天没个把人被绑了一家子都被拖走了?菜市口那一块的地都是黑的。兵老爷是什么人?往街上走走,现在还有人逢到兵老爷来吃东西都不敢收钱的呢。人家腰里有刀,把你劈了砍了,就是衙门要管,难不成还专为他们这等升斗小民去找兵老爷的晦气?青天在天上,谁真见过了?
  所以宋佳期担心的事统统没发生,不但白天邻居们不会围在他家门口说闲话,到了晚上更见不着一个活物,能有只猫叫一声都挺稀罕的。
  这让本来想像中要自己一个人顶着风刀霜剑跟一堆大娘大妈们套关系,要被她们打趣死的宋佳期的一腔热血都泡了汤。
  她把这一切都归结为因为唐宣是新搬来的,所以这群邻居跟他不熟。这样正好,她挺乐的在院子里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
  这天她和招弟正在屋里缝被罩——她还是决定缝个被罩,别的不说,这东西拆洗起来多方便啊。但是怎么缝,两人费了很大的劲。幸亏当初她被王氏关在家里没出门的那几年也没少干针线活,拆来拆去几次总算能缝得像那么回事了。缝完了招弟还想在上头绣点花什么的弄漂亮点,她嫌费事。
  “东西能用就行。”她道。
  不过很快她就发现在这方面她真不如招弟,这可能就是差别,一晚上不见招弟就抱着这个绣了一蓬荷花鸳鸯,大概的轮廓都出来了,看着针脚是粗了点,但好歹意思有了。
  “我绣得不好看……”招弟挺害怕的,担心奶奶嫌她祸害东西了。只是她实在想做得好看点,以前在家的时候她就是想绣东西都不行,家里没那么多的钱给她买线,她干活也没时间坐下来绣点什么,看见村里有姑娘会绣东西她早就羡慕了,想想看,日后她要是嫁了人,绣得不如别人好看,婆家也会嫌弃她的。所以一时心痒,就拿奶奶做好的东西自己绣了。
  既然绣了就绣完吧。宋佳期只得重新再看了一遍,把招弟绣的半只鸳鸯给拆了自己重描了一个。王氏能绣八十多幅鸳鸯,个个不同,以前家里就有不少小媳妇大姑娘的喜欢跟王氏学绣鸳鸯,张大娘一手百子千孙也是谁都比不上的,传说就是因为她绣的这个好才能得那么多儿子。宋佳期被她们两人联手压着从十岁就开始学拿针分线描图画样,这手上的功夫不说多好,但也差不到哪里去。
  招弟见了两眼放光,每天干完活就守在宋佳期跟前。她有心想学,却不敢开这个口。倒是宋佳期不在乎,她乐得有个人帮忙。招弟平常又勤快能干,让她学会了,日后她能省多少事啊。
  绣花其实最要紧的就是坐得住,只要底子打好了,剩下的就是磨功夫,一日日磨下去,谁都会绣得好。宋佳期从十岁起磨了快十年的功夫,可她却并不喜欢这么花时间的东西,费神又累眼,只是养成习惯了改不掉,只要绣就是一步步的,想省事都不行。
  她就盼着能有人帮她,如今招弟可是送上门的。她手把手的教,有那一两个月就差不多了。
  她拿针比着教招弟:“从这里到这里,收半针。”正说着,外头院子的门咣咣咣响起来,还不等她猜是谁,就有人喊:“姐!姐!是我!天保!”
  宋天保手里提着两只鸡站在院子外头正砸门。
  “快,快,快!是我弟弟!”宋佳期连声催道,招弟放下东西一溜烟的跑出去打开门。
  天保一抬头见是个不认识的丫头,把手上的鸡往她手里一递说:“这个我娘交待了,炖着给我姐吃。”
  招弟赶紧把他让进来,回身再关上门,指着西边屋子说:“奶奶在那个屋里。”
  天保跑进去,宋佳期刚穿上鞋出来。两人差点撞上
  “别跑,别跑,你都多大了。”宋佳期嘴上这么说,脸上早笑开了花。
  扯着弟弟进了屋,招弟避开去了厨房。
  宋佳期把炕桌上的东西收了收,把唐宣临走前给她买的瓜子和柿饼拿出来让天保吃。
  “是娘让你来的吗?”她问。
  “嗯。”天保一边吃一边点头。
  宋佳期出了门,王氏一天要想她七八回,女儿从小没离开过她,现在一个人在外头,也不知道怎么样。前几天唐宣回了营里,王氏就想来看看,只是怕宋大海不乐意才不敢动。
  “这些男人,总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她说是这么说,也知道宋大海是为女儿好。女儿刚嫁出去,见了娘家人一定要撒娇的。日后她要自己一个人当家,不趁早养成习惯还是害了她。所以硬起心肠熬了三四天,到底还是憋不住让天保带了两只鸡过来看看了,想着弟弟看姐姐,只当是小孩子任性,算不得大事。就是日后宋大海问起来,她也有话说。
  天保坐不住,四处看了一圈只觉得姐姐出门吃苦了,这住的不如在家里好。他心道回家要好好跟娘学学,让娘想想办法。一边从腰里掏出十个钱来塞给宋佳期。
  这是宋家老太太疼孙子,给他的钱,他攒了一阵有十个了就想着拿给宋佳期。他想得简单,觉得姐姐在这里住得不好,给她钱就行了。
  宋佳期哪里肯要,天保一边躲一边跑,非要把钱给她,最后还是让她给塞到怀里了。
  “姐姐有钱!”宋佳期这么告诉他。
  天保不信,又觉得害臊就跑了。他头回像个大人似的把自己攒的钱给人,虽然家里一直宠着他,让他还是一副小孩子脾气,可是爷爷和爹都教过他,家里的像奶奶、娘和姐姐,都是女人,他是家里的男人,男人就是要保护女人的,要赚钱给她们花,要盖房子给她们住,要买粮食给她们吃。
  所以他就一心认为宋佳期虽然出了门也是他姐姐,他也要管她。
  他揣着钱跑出去,路过点心铺子,进去五仁的、花生的、芝麻的、玫瑰的、桂花的,这个要半斤那个要半斤,十个钱花得干干净净,换了两大包点心。他抱着点心又跑回去,砸开门把点心塞给招弟说:“给我姐姐的!”不等里面听到他的声音的宋佳期出来就跑了。
  招弟拿着点心关了门进来说:“这是小少爷刚才送来的。”
  宋佳期捧着点心掉眼泪:“……这兔崽子,就爱乱花钱!”
  第十二章
  只有一个人在家的时候总要给自己找点事干。
  宋佳期兴致勃勃的买了三十斤新棉花,打算给全家人做棉袄、棉裤。宋家人的尺寸她都知道,以前也没少给家里人做衣服。那时都是王氏带着她做,这还是第一次她自己做主干这个,少不得有点兴奋的找不着北。
  她扳着指头算,宋家爹爹、王氏、天保、宋家老太太和老太爷,然后就是唐宣,她自己,她还想给没见过面的婆婆也做一件,尺寸就比着王氏。余下的棉花先搁着,防着有什么别的人没想到。
  “你也给自己做一件。”她挺大方的对招弟说。
  招弟高兴的脸放红光:“行吗?”她跟着奶奶学了几天的针线,还没试过自己做大衣裳呢。
  “行啊,怎么不行。练练就会了,你先把衣裳做好再想别的。”招弟太急了,恨不得一口吃成个胖子,衣裳都做得歪七扭八的就想学绣,她要先熬熬她的性子。
  两人就天天窝在屋里,宋佳期的手快,一会儿一件衣裳的版就打好了。她先做的是宋家老太太和老太爷的,两位老人的尺寸几年不变,最容易做。棉袄做好了还要做外面的罩衣,这个就费神了,不过赶在年前做好应该不难。还有两个月呢。
  招弟心急,看着旁边奶奶做得又快又好就更急了。可宋佳期没管她也没劝她,做不好她自己知道,拆了重来就是。返个几回功她自己就慢下来了,毕竟这布和棉花就是不用她花钱那也不是可着她的劲尽着她糟蹋的,招弟总会可惜东西的。
  天保来过没几天,张大娘带着孙婆婆来了。王氏到底还是心疼女儿,儿子回去就说唐家没有宋家好,姐姐吃苦了。
  王氏没来过唐宣新买的这房子,宋大海看过后跟她说是新盖的好房子,她就以为是好的,可听了儿子的话又觉得唐宣毕竟穷,家里又没大人在这里,一成亲没几天他就回军营了,只把她女儿一个人扔在家里,就是有个小丫头也不行啊,那小丫头也是刚买的,还不知道好用不好用,能干什么?
  她一急,瞒着宋大海就托了张大娘,让她带着孙婆婆过去,大不了等唐宣从军营里回来再让孙婆婆回来嘛。
  于是张大娘就领着孙婆婆来了,两人一进门,就见宋佳期和那个叫招弟的小丫头窝在屋里,窗户也不开,炕上堆着一大堆的棉花。
  “我的活祖宗啊!”孙婆婆当时就喊起来了。张大娘在一旁哈哈大笑:“好一个当家小媳妇!回去我一定跟你娘好好学学!”
  孙婆婆先撵招弟去烧水,然后把窗户打开,把她的大姑娘从炕上扯下来就着外头的光把她头上身上粘的棉花都拿下来,一边跺脚:“小祖宗,你干嘛不开窗户?这一不看着你,你就这么胡折腾?你娘以前做棉袄时你见过是这样的吗?”
  宋佳期刚才一见张大娘和孙婆婆来胆子就缩了,只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