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医锦 >

第3章

医锦-第3章

小说: 医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吃。
  他们家住的这个破烂的小院子离前头的主院只隔了一片竹林子。
  家禽什么的也在前院养着,老陈家一共养了十几只鸡,两头猪,一只羊和一头半大的青头骡子。
  光是每日的草料麦糠麸子都要消耗不少,家里可没有这么多的糠麸子给牲口吃,农闲的时候都是家里孩子在山上田埂上扯了猪草来喂。
  陈悠就被她娘指派了这个活计。两个妹妹还小,不然也是要干活的,就这样每天跟在陈悠身后,吴氏都不愿意了。
  陈悠寻了扫帚将小院里打扫了一遍,规整了物什,让阿梅和阿杏将堂屋和厨房稍微收拾收拾,她将一家换下的脏衣裳拎到井边,端了半旧的硕大木盆来笨拙的清洗。
  吴氏身体并不好,陈悠看她的脸色都能看出来了。
  身体消瘦干瘪,脸色青黄,经常性的膝盖、手腕、手指节疼痛,这是典型的产后关节痛。在生下三房唯一的男丁陈怀敏时没注意保养,过早的从事家务劳动,接触冷水。
  这种病症不容易痊愈,要慢慢的调理才行,不然等到年纪大了,很容易转化成风湿性关节炎,到时候想要治愈就不简单了。
  陈悠叹了口气,可惜吴氏恨不得当她们姐妹是扫把星,给她们一口饭吃已经很不错了,哪里还会听她的话来乖乖的调养。
  她也只能帮助吴氏做这些力所能及的事来让她少受些罪,毕竟她是这个身体的亲娘,是阿梅和阿杏的亲生母亲。
  幸好他们家住的这个小院还有一口井,不用提着笨重的衣物去村外头的河边浣洗,井水这节气里打上来不是太凉,陈悠笨拙地搓着衣服,总算是感觉上好受些。
  阿梅和阿杏打扫完了屋子,就一起跑过来帮着她过衣服。
  阿梅和阿杏托着笨重的棉衣,犹豫了下,阿梅还是说道:“大姐,我和阿杏在打扫堂屋的时候,听到弟弟在东屋哭呢!我们要不要去看看他。”
  陈悠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看了阿梅和阿杏一眼,平日里脸上的温和全部消弭,只余下冷冷的淡漠。
  这个破败的小院子只有三间茅草屋子,那对渣爹渣娘带着弟弟陈怀敏住在东屋,中间一间是堂屋,而她带着两个妹妹住在西屋。西屋既当她们的卧房又当厨房,还堆着一堆杂物,除了那张泥土垒成的台子床,看起来更像是个杂物间。
  东屋是她们姐妹三人的禁地,吴氏从来不让她们进去。
  说来也是可悲又可笑,这件事使陈悠极其的唾弃老陈头一家的愚昧和无知。
  这一切的因由,陈悠还是在原主的记忆中半猜半凑起来的。
  吴氏是秋天从隔壁村颜庄嫁到李陈庄来的,与陈家老三陈永新婚后,来年春就有了身孕,诞下了大女儿陈悠。
  吴氏有些恹恹的,兴头不好,认为头胎生的不是个儿子,兆头不好。
  但是在娘家人的安慰下,也慢慢放下了心结。只要能生,就能生到老,还怕生不出儿子,没了后?
  可是上天就好似与吴氏作对。
  隔年,吴氏又怀上了,这次满心期盼想要生个儿子,可没想生出来的又是女儿。
  这次就连陈永新都有些泄气和失望。
  这个丫头生下来身子就不好,吴氏又没好好照顾,还没一年就夭折了,农家的丫头不值钱,没了也就没了,小身子就随便埋了土,连个坟堆都没有。
  后来吴氏才怀上了阿梅和阿杏。
  这次,吴氏的肚子异常的大,陈永新满怀期望郑重请了郎中来看,郎中一号脉说是双身子!可让陈永新激动的不得了,认为这一怀就是两个娃,难道会连一个男娃都没有吗!
  可是上天就是喜欢与人开玩笑,吴氏生产后竟是双胞女娃……
  孩子添了头,出来后,就连接连来接生的庄嬷嬷都不好要喜钱。
  明明是家中添口的大喜,三房里头却是沉闷闷的。
  刚生完孩子吴氏就靠在床头落眼泪。
  两个孩子的满月礼也没办。
  后来,二嫂子谢氏在吴氏和婆母陈王氏耳边出馊主意,说是请隔壁村的黄大仙儿来看看。
  这三房一连生了四个丫头,别是撞到了什么狐仙鬼仙了吧!
  当初,吴氏的娘还劝说别听这些婆子神神叨叨的,吴氏不信,偏要将黄大仙儿请到家中。
  这位招摇撞骗的神婆子来老陈头家里一看,立即断言说是三房的阴气过甚,一呼噜的生了四个丫头,把子嗣的阳气压过去了。
  让三房单独搬出去住,陈永新夫妻也不要太过接近三个丫头,免得挡了男娃的阳气,这样男娃都不敢来投胎了。
  陈永新夫妇实在是被这么多丫头吓怕了,死马当活马医,听信黄大仙儿的话,搬出了前院,到这破旧竹林后的小院子居住。
  他们先头刚搬出来,屋子就被二嫂子家的大儿子占了……
  这么挤挤巴巴的过了一年,吴氏再次有了身孕,这次生下的竟然真是个男娃。
  尽管吴氏这次的生产几乎伤了根基,但是却让这对愚昧的夫妇对黄大仙儿的话深信不疑。
 

第004章 幼弟
更新时间2014…5…31 16:39:27  字数:3219

 陈悠无奈地摇了摇头,老陈头一家听信黄大仙儿的话,认为是她们姐妹三人影响了三房的男嗣,纵使她巧舌如簧也抵不过众口铄金。
  不管从阿梅的口中还是她这些日子自己了解来的,她都知道这个家里唯一的男孩子陈怀敏身体不好。
  四岁的小毛头,正是调皮的时候,却整日窝在房中,嘶哑的哭啼声,陈悠甚至都没有听那孩子说过一句话。她只知道吴氏整日在照顾他。
  她有心想要瞧瞧这小弟弟的毛病,给些科学的建议和治疗方法,怎奈吴氏看的紧,更不许她们接近,她是一点法子也没有。
  要不是可怜那孩子,整日时不时的听到撕心裂肺的哭声,她都懒得管这事。
  陈悠前世出生在中医世家,而且还是中医药学博士,可她不是圣母,犯不着别人不愿意来给她治病,她还要赶着倒贴上去,自找没趣。
  何况陈永新夫妇这样愚昧,要不是舍不得阿梅和阿杏,她都有远走高飞的念头。
  难道凭着她这一手的好医术还有药田空间会活不下去?
  阿梅有些呆呆地盯着陈悠冷冰冰的眼神,大姐从来都是温暖的,从来都是站在她的面前为她们遮风挡雨,看着她们的眼神也是如初春的朝阳一般温煦,可是大姐刚刚的眼神冷的叫人发颤,好可怕!
  阿梅胆怯的低低唤了声“大姐”,陈悠这才回过神,掩去眼底还没完全收回去的凉薄和冷清,轻柔地摸了摸阿梅和阿杏软软的头发,将木盆中的脏水倒到一边,笑着说:“走,阿梅和阿杏陪大姐晾衣裳去。”
  看到陈悠又恢复成她们平时熟悉的模样,阿梅松了口气,与阿杏攥着陈悠的衣摆亦步亦趋跟在她身后,三姐妹一起将衣裳晾好。
  做完这一切,陈悠来到井边,打了水,仔仔细细地帮阿梅和阿杏洗了小手和脸。
  病从口入,不管在哪里,不管生活条件多么艰苦,个人卫生总是很重要,况且,陈悠还不知道四弟陈怀敏得的是什么病。
  如果是先天性遗传病或者是产后未照顾好得的肺炎,这些都还好处理,可若是传染病,那她们每个人必须都得小心。
  吴氏还没从前院回来,陈悠朝着竹林那边望了望,拉着两个小包子的手先回了西屋。将两个小包子抱到台子床上,自己也坐到床边休息。
  家里的口粮都是吴氏在管着,堆在东屋里,每日吴氏都是抠着份量的来给陈悠,让她做饭。这时候吴氏没回来,她根本连个米粒儿都见不着,也只能带着饿着肚子的妹妹们在这等了。
  阿梅和阿杏今天跟着她在村后的山头跑了一天,早就累了。现在一躺到床上就困的睁不开眼,陈悠让她们躺下先睡,从旁边拉过一床破旧的老棉被替她们盖好,又摸了摸两个小包子的额头和脸蛋,这才坐在床沿边发愣。
  吴氏这几天晚上给她做饭的粮食越来越少了,之前,还能偶尔给些小米和细面,现在基本上都是粗粮。粗粮虽好,可以帮助消化,可也不能每日都吃,这样下去,这一家子的身体都要拖垮。
  老陈头家虽然日子过的磕磕巴巴,但是还不到饿肚子的那个地步。
  虽然三房人不在一起吃饭,可各家都依着人口派了口粮,陈王氏还经常分些鸡蛋给孙子们添补。二伯家里陈顺那小子不就吃的膘肥体壮的。
  陈悠倒是不指望那鸡蛋还能落到她手里,给两个包子妹妹补补,可起码饭要给吃个半饱吧!何况两个孩子还在长身子呢!
  既然粮食不缺,为什么吴氏还这么抠门?陈悠实在是想不通这个问题。
  得!她还是自己想法子赚几个大钱给妹妹们买点东西吃比较实在,指望那对渣爹渣娘,下辈子吧!
  这么想着,院里传来细微的人声,陈悠一骨碌从床上跳下来,轻手轻脚走到窗户边上,对着破了洞的窗纸朝外看着。
  太阳落山了,只在天边留下一点微白,小院里这时候半明半暗的,屋子里没点油灯,就更加黑不溜秋了。
  陈悠贴在窗边,外面是陈永新和吴氏一起回来了。
  估摸着是陈永新和老陈头他们从田间刚刚到家,与吴氏碰到了,这才一同回来。
  陈永新个头高瘦,三十岁不到的人,却显得很是苍老,背微微的弓着,好像是被困苦的生活压弯了一般。
  吴氏跟在他身后,两人从院门口走到院正中都无言。
  吴氏挎着破篮子,梗着头好像在想什么事。夜色刚起,院内太暗,陈悠看不清楚吴氏脸上的表情。走着走着,吴氏突然慢下脚步,揪着自家男人的衣袖。
  陈永新停下脚步,疲惫地回过头问她,“怀敏他娘,怎么了?”
  吴氏好似踌躇了一下,抬起头,“当家的,粮食卖出去了吗?”
  陈永新借着黑暗看着满脸担忧的吴氏,长长的叹了口气,“你放心吧,我和老张说好了,只是他嫌弃我们这两月的谷子生了些虫子,怕是要抹几个大钱。”
  吴氏听到陈永新的话张了张口,没说什么,低下了头,沉默了一会儿,才接着道:“这时候谁家的谷子没几个虫子,老张就是欺负人!”
  “那你能怎地?”陈永新闷闷地吼了一句。
  吴氏被他吼的一愣,旋即声音也沉闷下来,“我能怎地,我还不是为了卖几个钱给怀敏看病,这几日怀敏咳的更厉害了,怀敏是我的命根子,就算我们一家不吃不喝,也要余钱给怀敏吃药!”
  陈永新好像被吴氏逼的没话说,大掌苦恼地摸了摸头,在院里蹲下了身子。黑暗还没完全裹住天光,陈悠能看到他瘦骨嶙峋的身影。
  “孩他娘,我知道你担心怀敏,可是也不能把家里的粮食都卖了,我们吃什么?你难道要我们一家都饿死!哎……”
  吴氏僵立着,结结巴巴道:“爹娘那边……”
  “这么多年了,你还看不出来哥嫂他们什么秉性?怀敏娘,叫我说你什么好!秋月也要说人家了,爹娘哪还有余钱补贴咱们……”
  吴氏抿了抿嘴,盯着破院子的一处角落,良久,她好像决定了什么一样,重重道:“当家的,反正无论如何我都不能看着怀敏病下去,先熬过这个月,若是下月怀敏再不好,我就……我就把阿梅阿杏送到镇上去,宋婆子那正在收丫头……”
  陈悠连忙捂住了口,瞪大眼睛,简直不敢相信吴氏所说的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