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医锦 >

第91章

医锦-第91章

小说: 医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悠一听,这可不好,这些诗词她知是秦长瑞所写,秦长瑞的身体原主陈永新毕竟是个白丁,要是让别人相信一个白丁会识字了还成,若是让人知道原本的白丁不但识字还会写诗作词,怕是别人都会以为他是妖孽了。
这大魏朝的百姓可不是无神论者。
陈悠朝着子楠甜甜一笑,“子楠哥哥,那写诗词的人不让我们透露身份,他将这些诗词免费赠予我们家的药膳铺子,是阿悠要感激的人,阿悠不能恩将仇报,还要将他的身份泄露,子楠哥哥,恕阿悠不能告诉你们了。”
陈悠无法,只能编了这个拙略的理由。
子楠却是朝着阿悠点点头,“阿悠有君子风范,以后我们也不再问阿悠这个问题了,你们家这药膳摊子什么时候开张?”
陈悠暗暗吁了口气,“日子还没定下,不过应是快了,到时我与爹会把开张的日子挂在门口的,子楠哥哥你们从这路过就能瞧见。”
又随意说了几句,子楠才与他的同窗离开。
陈悠回到了铺内,拧眉瞧了秦长瑞一眼,心中打算着,以后要给药膳配诗词却是要更小心。
千万不能将秦长瑞的身份泄露了。
一家人有了目标,也都有了干劲,陈悠去唐仲那说了,又告了假,专心帮着秦长瑞与陶氏准备开药膳铺子的事儿。
因着这客源主要是县学内的学子,所以铺子一应都要布置的文雅些。
铺面不大,里头大概只够摆上三四张桌子,后面的小院有一颗老榕树,陈悠想着可以在榕树下摆放上一张木桌,在放上几个木凳,若非下雨的天气,在这小院中与好友坐下,吃片刻的药膳却是不错的享受。等着时机合适了,还可以在小院中种下一片紫藤,紫藤花开,暗香徐徐,那才是一院好景。
后院只有两间窄小的房间,放了食材和杂物就占的差不多了。厨房倒是可以,却是从前头大堂另开了门进去的,做吃食的烟火气儿也不会蔓延到前堂和后头小院。
厨房却是陈悠比较满意的。
这几日一家几个将铺子大致收拾了遍,在后头院子的一间屋中搭了一张小床,陶氏与陈悠每晚回去,秦长瑞就暂住在这里看着铺面。
陈悠回去也没歇着,想了一宿的药膳单子。
现在开药膳铺子可与药膳摊子不同了,药膳摊子只摆一个早上,多卖的是可以当朝食吃的药粥和包子花卷之类,而药膳铺子却是全天营业,这中午是要做几个像样的药膳大菜的,否则,让别人进你这药膳铺子便只吃几个药膳包子吗?显然不现实。
陈悠想的差不多了,便去寻赵烨磊,她那字实在是还拿不出手。现在也只能是赵烨磊代劳了。
陈悠进东屋时,赵烨磊正端坐在桌前看着那本《民治纲要》。
赵烨磊听到脚步声,转头,见是陈悠,合上书本,有些尴尬地咳嗽了一声。
“阿悠寻我何事?”
ps:
谢谢roshy的小粉,月底啦,阿色求个粉红!

☆、第126章 开张(1)

第126章开张(1)
陈悠虽不太愿意与赵烨磊说话,可是这时有着事情求他,也没法子。
“阿磊哥哥,帮我写些药膳方子。”陈悠道扯着嘴角僵硬道。
赵烨磊往旁边让了让,空出了地儿,朝着陈悠招手。
陈悠坐过去,瞧着他书桌前摆放着的笔墨纸砚,那薄薄的一张宣纸正反两面都密密麻麻写了字,有的还重叠在上头,显然是极节省纸张的。
其实陈悠也只是因见他的第一面反感而已,后来他在他们家中住下,时间长了,陈悠也越渐觉得这个病弱少年只不过是有些自卑和寄人篱下的凄惶而已。
可是平日里她一直对他有些不冷不热,突然的殷勤,又觉得很是奇怪。
陈悠别扭道:“我在唐仲叔那整理了些药膳方子,准备着开药膳铺子的时候用。”
“阿悠,你来说我来写?”
陈悠点点头,两人这一说一写便是一个多时辰,即便是赵烨磊也不得不佩服陈悠口述的这些药膳方子,从而对陈悠也刮目相看起来。
在没接触药膳之前,赵烨磊怎么也不会想到小小药膳,也会有因证用膳、因时而异、因人用膳、因地而异这些区别,而陈悠所述药膳大多都是养身保健作用,若是治疗疾病,那就要辩证施膳,“药以祛之,食以随之”了。
这其中可是大有讲究,并非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赵烨磊方才一时好奇,陈悠便洋洋洒洒给了说了小半刻钟,那也只是皮毛和大概罢了。
赵烨磊微停下手中的毛笔,撇头瞧了一眼托着下巴微皱着淡眉想着药膳方子的少女,忽明白,这世间万事,都分通与不通。不管做哪一行,不精通便只能碌碌无为。如陈悠一个十岁出头的少女便能将药膳学到这个地步,那他这个还背负着一家性命的男子汉又怎么能这样浑浑噩噩下去,真要甘心隐没吗?
赵烨磊抓着毛病的右手不自觉地捏紧。沾满的墨汁在宣纸上浸了一个大大的黑点,眼底有也一抹坚定的光划过。
陈悠说着说着,赵烨磊却停下了笔,陈悠回头奇怪的看他,轻唤了两声仍是没有回身,陈悠气愤的推了他一下,赵烨磊这才惊醒。
他连忙道抱歉,“阿悠继续说。”
陈悠无语地翻了个白眼,“把这个方子记下来,今儿就先弄这些吧。晚上我一一做一遍,我们家人先尝尝。”
收拾记录的纸张,不经意竟然有十张之多,且正反两面都写满了。
陈悠瞧了也有些汗颜,晚间便先选几样做了。这么多,一时是做不全了。
陈悠去西屋做饭,赵烨磊主动说要帮着烧火,陈悠也没拦着。
有时与赵烨磊太客气,反会叫他心情狱卒。
等陈悠将药膳大菜做好了,秦长瑞与陶氏这才匆匆从林远县赶回来。
阿梅阿杏也将菜端上桌,秦长瑞夫妻两洗了手脸坐下便能用饭。
吃前陈悠给他们介绍了这几道药膳。
只除了一道辣味有些重了。夫妻两有些接受不了外,旁的都收到了好评。看来这大魏朝的人都不太喜食辣味的菜肴,陈悠便把这道药膳给删去了。
用罢饭,两个小包子争抢着洗碗,陈悠也就偷了个闲,与秦长瑞商量着药膳上新的事儿。也提到那日在铺子里县学有学子问到药膳诗词这件事。
“爹。这药膳诗词还写吗?”陈悠有些担忧的询问。
秦长瑞想了想,其实给药膳配上诗词本就是个噱头,他们卖的是药膳不是诗词,可是他们家卖的药膳会配上诗词已经成了县学学子津津乐道的了,如果立马停下。怕是对他们开药膳铺子不利。
“先写着吧,这段日子,阿悠你将上新的药膳单子都列给我。”秦长瑞道。
陈悠点头,也明白秦长瑞的顾虑,也是,这什么事儿都不是忽来忽去的,总得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他们家药膳铺子还未开,以后等到真的打出些名声来,便慢慢的将这项给滤除吧,即便不能滤除,有了余钱也能请些人代笔,亦或是办个药膳诗词大赛什么那也行。
“爹,我们不若将铺子里要卖的药膳全部罗列下来,装订成册,一桌上放置一本,那样进铺子的也不用每每都要向我们打听,岂不是互相都省事?”陈悠提议道。
陈悠真是想做菜单想做许久了,当初摆药膳摊点的时候,特别是刚开那会儿,来询问的食客众多,她每每都要与不同的人多说一遍这药膳的作用和好处,当真是说的她口干舌燥。
现在开药膳铺子,他们的客源多半是县学学子,可不是早市上的百姓多半都是不识字的,若是能做了菜单,他们自己看着,也更方便。
到时,可以将每道他们铺子卖的药膳都罗列在上面,写清每样药膳的好处、功效,再配上诗词点缀,在旁绘制一些简笔画,也可说得是附庸文雅了。
秦长瑞与陶氏上辈子可都是生活在上层阶级的,眼光自然不一般,陈悠刚将这主意说出来,秦长瑞便双眼一亮,“阿悠这法子可行,我明日便去书局采买相应的物什。”
一家人集思广益,忙了小半月后,终是将药膳铺子的事儿告一段落了。
这晚,秦长瑞匆匆回来,便对陈悠招手,“阿悠,快过来瞧!”
赵烨磊与陈悠正在堂屋灯下练字,闻言纷纷过去,赵烨磊放下肩膀背的蓝布包裹,从里头拿出一本封面檀木色的菜单来,陈悠接过来瞧了满脸喜色,这菜单简直比她想的做的精致许多。
上书“百味馆”,这药膳铺子的名字是秦长瑞与陶氏定下的,陈悠并未插手,封面左右是一副短联,“药膳百味,人间千情”,翻开后,差不多二十多页,一页是写着一种药膳,旁边配了诗词与功效。有时旁边还配了一副简约小画。
陈悠瞧的都有些爱不释手了。
赵烨磊也在一旁感叹,“叔,我还从未见过如此精致的菜单,简直比珍藏版的书籍还要好看。”
秦长瑞也对这菜单颇为满意,又让陶氏瞧了,陶氏同样没想到做出来的效果这样好。
这小半月的忙碌下来,终于让一家人瞧见了前路的些许光明,开张的日子定在六月二十八这日。
临着这日只还有两日时间了,晚间睡前,秦长瑞夫妇在外头小院打水洗漱,陶氏想了想问丈夫:“永凌,你说我们这药膳铺子开张前,可否要请前院来家中吃一顿?”
虽然老陈头放了那样的狠话,可在外人眼里,他们还是一家人,他们三房都要开药膳铺子了,总不能都不与前头院子说一声,这要叫外头人听了,恐怕也要说些闲话,到时候,老陈头和陈王氏在外面没脸,总归还是要怪到他们身上。
秦长瑞皱皱眉,拧了一把毛巾,擦了脸,“请吧,明儿各家我都去一遍。”
“成,你去请人,我与阿悠在家中准备吃食。”夫妻两达成意见统一后,就都去歇下了。
当晚,陶氏便将要请前院来吃饭这件事告诉了陈悠,陈悠与陶氏还有已睡着的阿梅阿杏并排躺在台子床上。
“娘,你说嬷嬷他们会不会来?”
陶氏给陈悠盖好薄被,“估摸着你嬷嬷他们应是不会来吧,你大伯家许是会来,不管怎的,他们来也好,不来也罢,咱们人情做到了,日后也叫人没的闲话说。”
陈悠点头,这些陈悠确实是没考虑到的,又与陶氏说了几句明日做哪几个菜,母女两这才歇下。
翌日一早,陈悠与陶氏都早早起床,准备吃的,秦长瑞先是天不亮将赵烨磊送去县城里的铺子,再回来去前院请老陈头夫妇和大房二房。
果然如陶氏所料,老陈头夫妇并未来,陈永贺也借口没来,只有陈永春一家老小都来捧场。曾氏带着儿媳媳妇去竹林后陈悠家的时候,箫氏站在厨房门口使劲儿的瞪眼,曾氏也未理她,将她气的立时转回了屋。
这正处在收割冬麦,育秧苗的农忙时节,陈永春也没时间关注三房最近都在做些啥,乍一听陈悠家要开药膳铺子了,都是惊的瞪大眼睛。
曾氏拉着陶氏的手,“这啥时候决定的事儿,我们怎的一点风声也没有?”
陶氏笑着道:“大嫂,后日就开张了,你们前院农忙,我也不好意思去打搅你们。”
实际上,老陈头这几日一直在家中抱怨,说是秦长瑞夫妇家中没田地也不知农忙的时候来前院搭把手,整日在家好吃懒做,总有一日要喝西北风。
所以秦长瑞去请老陈头夫妇时,老陈头总觉得他这是在吹牛,一个铺子哪里是想开就开的?还这般不声不响的就准备好了,他才不会相信,定是打着这个幌子,指不定,将他们两个老家伙请过去,就是开口要钱。
老陈头这才毫不犹豫的拒绝,他哪里想到,三房是真的要开铺子了,并非空话。
“这般快?铺子什么的都定好了?”
ps:
感谢zcxzy、dallgy、゛﹎咹尒乐^、寰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