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修修仙种种田 >

第40章

修修仙种种田-第40章

小说: 修修仙种种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吃穿住行,吃排在第一,而吃的好,更是第一的第一,张哇村也许并没有什么美丽的景色供大家观赏,也没有舒适的胜地供大家休闲,更没有什么崇山峻岭让大家攀爬探险,但是,张哇村有最绿色最环保的蔬菜。这一条就足够吸引人的了,而这一条,恰恰是归张伟所拥有,所以,张哇村的人如果想发展起来,就不能不想办法留住张伟,只要有了张伟的扶持,张哇村那百十亩地就不愁种植不出来优质的蔬菜,有了优质的蔬菜也就不愁没人来。当然,前提是这蔬菜要保证张哇村是独一无二的。只要断了省城的蔬菜供应,那张哇村的蔬菜自然是独一无二的。
  只要有人来了,那么,村子里的东西自然不愁的销售不出去,同时,只要保证大家的动物不用饲料喂养,蔬菜瓜果类的不用农药化肥,那么,这就是绿色的食物,价格就要翻翻,自然,收入就会增加。而且,还不愁卖不出去,而所要实现这个愿望,就必须有张伟这个关键点的推动。
  所以,村长张有容一听说张伟家的西瓜被盗了,二话没说派遣两辆车给他拉砖和黄沙水泥的,张爷只一说要给张伟补后院,就来了好几个泥水匠。当然,最后张爷要了几个熟练的,手艺好的,大家就是纯粹的来帮忙,并不要钱,这也是变相的给张伟混个熟悉吧,这些,当然张伟是不知道的。
  用张爷的话说小伟这孩子,厚道着呢,在有些时候,张伟不是厚道,而是神经有点大条哦。他的认识里就是对大家好,那么,就能逐渐的融入尘世之中,体验到红尘的生活,这样,才能适应以后尘世的生活。
  不过,在怎么适应,张伟这丫的就那个德行,估计,是没什么大的变化了。
  中午的时候,张伟和孙叔带着扬设计师去了村西荒滩地,进行实地考察,而孙晓雷负责把剩下的半块西瓜给切开,然后端到了后面给大家吃,张爷回来准备午饭。
  早上张伟给孙晓雷打电话让他给小狗带点肉骨头的时候,自然少不了让孙晓雷给准备些菜,张伟最爱吃的鱼是少不掉的,孙晓雷不但买了两条三四斤重的大黑鱼,还买了四五斤的大黄鳝,其他的像排骨啊,猪肉啊,五香牛肉啊一类的东西,当然,蔬菜类型的是不用买了,张伟前院的青菜,大蒜苗是少不掉的,后院的西红柿和黄瓜都是两道菜,张爷的院子里的豆角,茄子和辣椒都多的吃也吃不完,搞上几个素菜,再搞上几盆荤菜,俩桌子对在一起,十来个人热热闹闹的一大桌子。
  在农村一般情况下请客吃饭大都是在自家做,很少有去饭店吃饭的,再说了,就是想去饭店在农村也不会像城市里那么的方便,出门就是饭店,在农村一般情况下是没饭店的,想去饭店最少也要去镇上才可以,所以,孙家在这建造的个饭店绝对是在县级以下也是顶级的饭店了。
  另一个请客就是在农村请客吃饭讲究的是实惠,大家吃好喝好就是一切都好,所以,基本上所有的菜都是用盆盛的。用他们的话说就是用巴掌大的碟子盛菜,把也太小气了吧,筷子如果张大一点,一下子就是一盘子菜没了,那显得多小气啊,还是用盆子装,一盆子满满的,看着就大气。客人吃着也放心,大叨子夹菜吃着也没什么顾忌不是。
  胡教授经常跑农村,对于大碗喝酒,大盘吃肉的生活自然熟悉,孙家父子经常山里跑,自然也熟悉农村的生活,要说不熟悉的也就是杨设计师感觉有点不适应。毕竟,对于出生在城市,长在大城市,生活在城市的他,来农村也是第一次,不适应是必然的,不过,在大家的带动下,一会的功夫就放松了开了。
  这顿饭自然少不掉新老俩村长,上次就说了,胡教授来的时候要叫他们的。这次胡教授来了,自然是少不掉他俩,再说了。在农村请客吃饭都兴找俩陪客的,刚好,这俩一个是是村里最高的官,一个是村里威望最高的,用他们俩陪客也不算掉身份不是。
  村里的俩司机也少不掉,人家帮忙了一上午,临吃饭的总不能让人家回家去吃吧,四个泥水匠,加上张爷,和省城里莱的四个人,总共围了一大桌子,张爷忙了一中午搞了十大盆菜,分量是十足。
  有鸡有鱼还有肉的,鸡自然是张爷家二斤多重的小土鸡,鱼是孙晓雷带回来的黑鱼,黑鱼熬汤,味美着呢,小擀毡粗的黄鳝也炖了一大盆,夏天的黄鳝赛人参,大补啊。
  对于猪肉,张伟这丫的今天直接抗了个猪腿回来了,另外还买了几斤的排骨,就这样,骨肉都有了,连今天刚从怀德叔家抱来的小狗崽的粮食也都有了,男人无酒不成席,酒当然也是美酒了,也是孙晓雷从省城直接抱了两箱子的银剑南。一百多一瓶,算是高档酒了。
  有酒有肉又有人,十来个大男人围坐在一起吆喝了起来,人家说一个女人顶五百只鸭子,这男人喝起来酒,一个男人的声音顶上三个女人的声音,一时间,张伟院子里的柿子树下吆五喝六的酒令行了起来……


第六十八章西瓜价格再涨


第六十八章西瓜价格再涨
  日头西下,玉兔东升,白天的热气在夜露的滋润下逐渐的消除,而慢慢的变为清爽,沐浴在夜幕之中,连带着劳累了一天的疲劳身躯仿佛也因为得到夜露的滋润,而重新焕发了莫大的活力一般,神情为之明朗了几分。
  张伟又搬了把躺椅坐在了昨天的那个地方,不过,今天不再是他孤单的自己一个人,还有这只两个月大的小狐狸色狗,那柔软的皮毛在加上浑身肉嘟嘟的摸在手里很舒服。
  坐在躺椅上,张伟咪着的眼睛不时的瞅一下后院里的西瓜,就着朦胧的月色,张伟的变态视力能把整个院子里的东西看的很清楚,除了被遮挡住视线的地方,当然,就算张伟的视力再变态,还没有变态到隔物透视的程度。
  昨天出现了偷瓜的贼,张伟不希望今天晚上在被他发现一个俩的来偷瓜。如果有人再来莱偷瓜,张伟下定决心已定要逮到他,在张伟现在看来,昨天晚上放走的那俩贼都是个失误,在天庭的时候可能是放偷蟠桃的神仙放习惯了,连这个毛病也带到下界来了,还别说,张伟昨天晚上发现偷瓜的贼后第一个念头就是吓走他们算了。
  什么抓贼容易放贼难,张伟现在想来,如果都是如此,那抓小偷的警察叔叔不是都可以下岗了啊。再来就抓他丫的!不过,再来的可能性小了,那个贼也不会傻的第一次被主人发现了而马上在进行第二次偷盗的。所以,张伟今天是注定了白等一晚上。
  后院的豁口已经堵上,墙头破损的地方也全部加固,重新整理了一下,并且根据大家的建议,在墙头上又上了一层水泥把顶上做成个圆弧形的,这样不利于攀爬,并且,趁着水泥未干,在顶上又插上了一道碎玻璃,这样就是想攀爬墙头也会先伤到自己,这是农村最基本的防盗手段。用孙晓雷那丫的话说就是如同当年小鬼子的碉堡外面的那道钢丝网,多了一层防护呗。
  这个从张怀德大爷家抱来的小狐狸色的狗崽子一天的功夫就跟张伟混熟了,这个时候张伟躺在椅子上想事情,它也趴在张伟的身上睡的呼呼的,张伟把它放到地上,它就围着张伟直哼唧,张伟把它扔到今天下午给它搭的窝棚里,它愣是不去,非要被张伟抱在手里或者放在身上才舒服。
  狗还小,这就如同小孩子留恋大人的怀抱一样吧,没办法,张伟把小狗抱在了自己的身上,认由它在自己身上呼呼的大睡。
  植物的生长是有时间的,一般情况下白天吸收养分,而晚上,才是作物生长最快的时期。这是胡教授的理论,不过,观察了一会张伟也看不到自己瓜地的西瓜在生长,他丫的也不想想,如果他的瓜生长的速度倒了他肉眼可见的速度,那还了得啊。胡教授还说他这西瓜一天基本上能长一斤多重,这个他当然信了,他这西瓜的成熟周期也就是一个月左右,而到摘瓜的时候都长到了四十多斤,一个瓜一天要长不到一斤多那才叫怪呢。
  看了看时间又近了十一点,张伟感觉到这时间咋就过的这么过呢,一闭眼吧,天就黑了,一眨眼吧,他天就亮了,张伟可是在这眯着眼睛就到了夜半十一点多了。
  张伟抱起小狗,起身准备去院子里在巡视一遍,看看有无死角,就准备回去睡觉了,虽然这丫的现在精力有点旺盛,但是,睡觉还是必须的,如果超过了睡觉的最短时间,明天还是一样会打瞌睡的。
  夜晚的瓜秧看起来就是青翠非凡,这也就是胡教授所说的生长旺盛期的表现吧,看着堵上的豁口,看着周围院墙上在月光的照射下明晃晃的碎玻璃,这些,都给了张伟一种总算安全点的感觉了。
  不过,最可气的就是这个小狐狸色的狗,张伟直接给它起名小狐狸,现在赖在张伟身上一点下来的意思都没有,只要张伟把它扔下地,它马上就哼唧着拽着张伟的裤子向张伟身上爬,完全把张伟这看作它最安逸的休息地一般。
  张爷说这小狗从小就不能惯着它,要训练它,不然,长大了一定会不听话,不过,这个小狐狸张伟感觉它除了爱往他身上爬以外,还是挺听话的,只要张伟这边一呼唤,就是那边它玩的正欢着,也会马上跑过来。
  张伟这丫的也不想想,手里拿着煮熟了的肉骨头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就是大人都想啃上两口,这本来就是肉食动物的小狗崽子能不屁颠颠的跑来吗。
  不管怎么说,张伟只要手里有东西,这小东西只要一听到张伟的呼唤声,马上就会跑过来,围着张伟的裤腿角撒欢的,不管是引诱也好,还是听话还好,总之,张伟都认为这是个好的开始。就是睡觉的时候不下张伟的身上这不是个好的表现,也许,张爷说的对,狗是不能惯着的。
  张伟在瞅了瞅满地的翠皮大西瓜,不理在自己脚边哼唧的小狐狸,心里还挺得意的,今天胡教授在吃饭的时候就说让张伟也给留几个西瓜种,他准备回去在农科院的试种一下看看效果。能让农科院青睐的种子,自然是非凡品种,用胡教授的话说,张伟后院里的这西瓜,不但是现在整个省城最好的西瓜品种,乃至全世界也是最好的品种。就是当年新西兰研究出来的特种大西瓜,不但味道不如张伟这西瓜,就连营养成分也不如这西瓜,就那,人家的西瓜在国际上销售还都是按照克卖的,而不是按照斤去卖的,无他,因为人家的种子是基因改良技术的种子,西瓜也是无籽的。所以,不虞有盗版之危险。
  听了胡教授说的那个新西兰西瓜的天价后,张伟才知道自己的西瓜价格其实不算高,确切的来说而是太低太低了。
  张伟一个四十多斤重的大西瓜在最后一道销售的时候才卖到两千块,人家新西兰的一个四十多斤的西瓜却能卖到两万块。
  于是,胡教授的一个消息,孙叔当场拍板张伟的这西瓜再涨价,从五块,到十块,从十块,一下涨到了三十块一斤,淡然,孙叔坐了这么多年的生意,虽然没吃过新西兰的西瓜,而且还是第一次听胡教授说起,但是,那些富豪们是一定有吃过的,人家一个西瓜能卖两万块,而且不伦从那一方面来说都还比不上张伟的这西瓜,那么,咱们一个西瓜卖上个几千块也算正常吧。
  于是,第一手价格是三十块一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