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修修仙种种田 >

第7章

修修仙种种田-第7章

小说: 修修仙种种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貌似,蕃薯的支持者还不少,谢谢大家的支持,蕃薯只有更新在更新,才能对的起大家爱的支持,昨天刚传,今天推荐还不少,哈哈,下午最少还有三章,只要有票票,当然,在多点收藏,蕃薯更新自然多多的。让我们共同努力,打造和谐的绿色新农村种植园。


第十一章 种上几亩蔬菜田


第十一章种上几亩蔬菜田
  最终,张伟得到了笔记本电脑,而孙晓雷自然就得到了他所需要的绿色蔬菜种植户了当然,这个种植户,就是张伟同志,种植面积,暂时是前院空地了,种植品种,当然是种植方便,成熟最快,收割性强的上海青了,既然是绿色,而且是实验,那就从代价最小,最便宜的开始吧。{}二人商定完毕,张伟又用手机申请了个无线上网,上上网,查点种植小青菜的资料,准备明天就开始在前院整点土地,种一下。不就是种个小青菜吗,俺有天下土壤他妈,还有什么种不出来的?不过,要是能种出来蟠桃就好了,那吃上两个不就成仙了吗?YY是YY,但是,最起码的常识,还是需要必备的。不然,让人家一问你小青菜的生长周期是多少天你都不知道,那就麻烦了。
  第二天一早,张伟就被孙晓雷拽了起来,说是早上收割的青菜特别的好吃。今天还要拿菜给饭店里试演,当然要趁早了。
  收割了点蒜苗,拔了一包小青菜,连大葱也挖去了几棵,说是既然要试验,那就都试试不是。如果都好了,那以后都开发就是了。
  孙晓雷开车回省城试菜,说是可以的话还要拿去做下鉴定,不就是个菜吗,看你紧张的,张伟都有些瞧不起这哥们了。
  孙晓雷没吃早饭就走了,张伟吃饭的时候和张爷商量了一下种地的事情,张爷也没说啥,毕竟,这菜,张爷还真的种不出来这种味道,人家能种出来,那是人家的本事不是。
  “我这还是有几亩田的,如果到时候不够了,我也可以带着你到村长那里承包上几亩地,不过,如果你真的让我给你种田,我给你做个帮工还可以,这种蔬菜,那是你们大学生有这种技术才种的出的,我还是真的不行。”
  既然张爷都把话说到这里了,张伟也不说什么了,最起码张爷发现种出了这蔬菜,也没刨根问底不是。既然这样,到以后真的扩大了规模,那就占用他的土地,到时候算他的股份。不过,依照张伟的性格,也不会真的去种太多的田,那多累啊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只靠前院的那点地,真的还种不了多少菜。和张爷说定了土地的事情,张伟又从张爷家拿走了铁锹戳头去平地了。
  前院的小菜几天的功夫就长出了老高,张伟估摸着明后天又可以吃上一茬了,还有那蒜苗,真是长起来噌曾的啊。刚割过一茬,这一茬才几天的功夫就可以吃了。
  这菜啊,一长起来,都疯狂啊。
  看了看前院刚松完土的菜畦子,张伟感觉到很自豪,这,看起来蛮漂亮的吗。今天平地,明天等孙晓雷的电话在决定种点啥。
  吃过晚饭,玩了会电脑上上网,打开小企鹅,上面居然没人,看来大家都很会潜水啊。我扔个板砖,还没人,那我也闪。
  合上笔记本,张伟躺在了床上,打开了芥子空间,这是张伟每天晚上必备的工作。
  芥子内的形式一片良好,桃树开花结果,是的啊,前两天张伟就发现了这个奇怪的问题了,你说这桃树又不像葡萄,葡萄能结上两三茬,你说这桃树你也跟着想结上几茬不成?
  能不能结上几茬桃子张伟不知道,反正是花开了一茬又一茬,现在既有鸡蛋大的桃子,还有刚开始抱朵的桃花盛开的桃花还有好多。不但桃花是如此,梨树和苹果树也是如此。可能是这里面的气候好吧,恒温室啊,永远的38度。
  池水清清,莲藕碧绿,但是,就是不开花。看着莲藕':。。',张伟心里就想,如果这要是大雄宝殿前功德池里的无量功德莲花就好了,到时候莲结莲子,俺吃上一颗不成仙也可成佛不是。
  看着芥子空间里的地方还有很多,张伟就在想,是不是明天也搞两棵西瓜让这荒凉之地点缀点绿意,然后在压两个葡萄枝,看接出的葡萄有菩提老祖五星洞的好吃没。
  看着芥子空间,张伟无限YY,听到夜半鸡鸣,才合上空间缓缓的进入睡眠之中,太阴如华,逐渐晶莹的芥子石渐渐的泛起了点点雾状,月华如丝,被浓雾吸收了进去,然后浓雾扩散,逐渐的把张伟整个人都包围了进去。
  睡眠之中,张伟做了个梦,仿佛又回到了天庭,还当了一个自在的毛神,朝饮仙露,晚食餐霞,生活的好不自在。
  就在张伟睡梦之中准备调戏嫦娥仙子之际,忽然感觉铃声大阵,张伟急忙醒来,原来是手机闹铃响了。看了看诺基亚,张伟气的直欲甩到窗户外边去。
  梦醒都是空,张伟感觉到很遗憾,这马上都要摸到嫦娥仙子的小馒头了,这该死的诺基亚闹铃就不能晚会再响吗?
  闭眼做梦,挥手醒来,张伟打了桶井水,洗脸刷牙连带刮胡子,一气呵成。
  回屋随便披了件外套,准备巡视前院和后院去了。
  在农村不像在城市,农村人作息的时间是根据太阳升落而定的。日出而起,日落而息,而城市人却是根据北京时间来作息的。张伟以前的八点时钟在这里落后了,于是就换成了诺基亚时钟。
  早上的空气经过一夜的沉淀,吸到肚子里,一股子泥土的芳香,凉凉的让人很喜欢。
  前院青菜长势喜人,前几天种下的青菜已经长出了三四片叶子,按照正常长势已经可以吃了,可是,张伟这青菜却算是小龄菜,嫩着呢。昨天收割掉的蒜苗今天又发出了嫩白的芽子,叶子也已经开始分开了,前几天收割的部分也张道了一尺长的叶子了,没有收割过的几颗大蒜长的比大拇指还要粗,厚厚的叶子完全是一幅营养过剩的模样,还有两棵已经开始抽起了蒜苔。
  一夜之间,大葱又拔起了老长的葱白,粗的都快要有小拇指粗了。要是按照张爷的推算,今年这两垄大葱就能收上几百斤,这么个形势那一根葱也要长上一斤多才能对的起人吧。最起码,今年一年不用愁没大葱吃了,张爷爷看着这两垄葱,曾经乐呵呵的对张伟很满意的说过。
  拔了几棵青菜,有用剪刀割了几棵蒜苗,今天早上的菜就出来了,爆炒小青菜,蒜苗炒土鸡蛋。每一个即营养,又美味。张伟拿起小青菜,抖了抖上面的泥土,向张爷家走去,这个时候的张爷应该已经熬好稀饭了


第十二章 孙叔来访


第十二章孙叔来访
  吃过早饭,张伟照例摸嘴就走回到老屋,搬了个椅子,往院子里一放,然后拿出了笔记本,拨号,上网,多年不动的企鹅今天居然蹦跶了起来“嘀嗒嘀嗒”的提醒着张伟有人给他留言。()“小伟子,你死那去了?怎么这么长时间也不见你蹦跶了,如果还活着给就大姐喘个气。”
  署名:陈竺。时间:夜半鸡鸣时。
  “哎,甭提了,小弟我被发配到老家享福来了,有时间你也来蹦跶几下吧。”
  这个陈竺是张伟的一个网友,只在网上聊,从没见过面。
  张伟网名就是本名,陈竺是不是也是如此,张伟就不知道了,张伟上上网也就是个这个陈竺混的比较熟了点,其他的,真的还没有不认识的人,要么是同事,要么就是同学了。至于这个陈竺,张伟还真的搞不清楚是什么时候加上去的了。
  看陈竺一会没有回信,张伟就知道对方没在线,潜水,隐身,看点种菜的资料去,在怎么说俺也快成为菜农了不是。张伟的心理如此的想着,成为了菜农,让他的感觉也是很好的,甚至,还有点期盼。
  好像那本《围城》里这么说过:城里的人想出去,而城外的人,却想进去。这张哇的街坊邻居也很纳闷这张伟收拾了院子,种上了菜,连后院也收拾的干干净净的,住在了村里不想走了?这小山村里要啥没啥,还就这么好吗?昨天又听张爷说这小伙子想在这里种菜卖往城里去。
  在山里种菜,如果也能发,村里人不早就种了,还能等到现在啊,你说这小青菜贵的时候可以卖上一块多一斤,便宜的时候最多八毛,而且还不一定有人要,再说了,如果少了,还不够来回的路费钱呢。就算你种的菜比别人的好吃点,你的成本也高啊,不多放复合肥你的青菜能长的这么大还这么嫩吗?再说了,就是饭店里要,别人的卖八毛,你的还能卖两块不成?城里人咋想的,就是让人闹不懂。
  其实留守在村里的人,不是老年的就是孩子,青年人真的还没几个在家的,大都去城市打工了。在城里打工好的一年夫妻俩能落个万多块,在家里就守着几亩田,一年能有啥收入啊。小孩留给了父母,有的甚至连粮食也只种够自家吃的,就不种了。
  是啊,城里好,可城里哪里又有农村的自在逍遥啊。
  张伟抬抬头,看看天,太阳近中午了,时间也有11点多了,孙晓雷这小子估计也快到了吧。还是有个私家车好啊,从省城来到村里,都能节省一半的时间。如若坐客车,怎么也都要到天黑才能到村里。
  这人还真的不经念叨,张伟嘴里才念叨上孙晓雷,张伟的门口就响起了汽车的喇叭声。得,这小子来了,而且还来的这么快,看来,这个菜农,我是当定了。
  张伟放下笔记本就去开门,打开门一看,张伟一愣:“孙叔,你老今天怎么有空来了。”
  没想到今天来的不止孙晓雷一个人,他老爸也跟着过来了。
  “哈哈,你小子不欢迎叔叔来啊,这个地方不错,山青水秀,空气也清新,怪不得能种出这么好的蔬菜。”
  孙叔哈哈一笑,打趣起了张伟。
  “看你老说的,早知道您老要来我还不得提前准备一下啊。”
  张伟赶紧的把孙晓雷爷俩让进了院子,毕竟,他也经常见到孙叔,说话也是很惯了。
  “你小子还给我来这套,走吧,叔今天来就是看你的菜的,先带叔去看看,没想到你小子还有这手种菜的本事。”
  孙叔笑呵呵的拍着张伟的肩膀,抬脚就往院子里走去。
  看着院子里那一片绿油油的菜地,长势极为旺盛,粗':。。'壮的大蒜,叶子快又一寸宽,味道却是极浓,用作调料,都比蒜瓣还要好。碧绿青黑的小青菜都快长到了半尺高了,如果放在市场一定无人问津,可这菜却是吃起来清脆无比,味道鲜美,得到诸多美食家的一至称赞。孙晓雷爸如若不是亲眼见到,怎么都不相信这菜确实是露天种植出来的。
  孙晓雷爸爸看的连声称赞,口中不断说好。但是却没有询问张伟是如何种出来的。这让张伟大大的松了一口气,省的等会有要说是埋了几筐张爷家的猪粪菜才长的这么好吃的。生意人有生意人的规矩,赚钱不问来路。如若刨根问底,那是人家的技术,告诉你了人家还吃什么,不但落不到话,还有可能搞僵了双方的关系,以后生意都没的做了。所以,跑了这么多年山货的孙晓雷爸爸自然懂的这点。
  就在孙晓雷爸在院子里看蔬菜的机会,张爷也听到车喇叭的声音,走了进来。
  “大叔,今天来的冒昧,没有提前通知一声就打搅您老人家了,希望你莫怪。”
  孙晓雷的爸爸自然从自家儿子的嘴里听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