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少林八绝 >

第682章

少林八绝-第682章

小说: 少林八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剑明等人在军中观战,见这蒙古人有这般本事,都是吃了一惊,此人箭法如神倒还罢了,但他能把旗杆射到,非得有一身不俗的内力不可。

就在这时,听得有人喝道:“来而不往非礼也!”随着话声,只见曹继云骑着一匹快马冲出,一箭射出,把瓦剌的一杆大旗给射断了,紧跟着,曹继云从箭囊中抽出一支特制的利箭,施展神奇的箭术,斜上射出,眼看那只箭上了高空,陡然急转而下,夹着利啸,朝那蒙古箭手落去。这等箭法也为免太诡异了,那蒙古箭手吓了一跳,急忙张弓射箭,一连六支,都不曾将那支怪箭击飞,危急之间,双腿一夹马腹,运起真气,连人带马的跃出丈外,才躲过了这一箭。

两人隔着一片厮杀的骑兵施展箭术,那蒙古箭手一箭把旗杆射到,固然是世上少见,但曹继云的第二箭却可以当得上举世无双了。

那蒙古箭手自知不是曹继云的对手,急忙退回军中。倏地,瓦剌军中响起了怪异的琵琶声,方剑明听后,吃了一惊,失声道:“魔琵琶。”

话音未落,一道人影从瓦剌军中急射而出,人在空中一翻,琵琶声宛如炸雷一般传开,一股怪异的力量弥漫开去。那琵琶声,盖过了号角声,也盖过了战鼓声,传入激战中的瓦剌兵耳中,令他们战斗力倍增,传入激战中的明兵耳中,却令他们意志大消。

如此一来,本来是旗鼓相当的厮杀起了巨大的变化,不断的有明兵死在了瓦剌兵的大刀之下。观战的众将士不知其中原因,个个脸上一片激愤,但于谦没有下令,谁也不敢出击。方剑明看出其中的诡异之处,急忙从怀中掏出了蓝潮箫,正要吹响,战鼓声陡然止了,一愣神的功夫,只听“咚”的一声鼓响,一股神奇的力量传开,令人心情畅快。

方剑明扭头望去,只见天都圣人不知何时已站在一副巨大的战鼓之前,手中拿着一根粗大的木棒,左一下右一下的擂着,满头白发随风飘舞,状如仙人。

阿日斯兰本想用魔琵琶给己方助阵,但此时被天都圣人用鼓声所扰,不免有些惊异,但他心知魔琵琶不是战鼓所能比的,冷笑一声,暗道:“天都圣人,我看你能坚持到几时。”手上不停,音波一波紧接一波的发出。

因为有天都圣人擂鼓助阵,激战的明兵又重新恢复了斗志,很快就把劣势扳回,但正如阿日斯兰所料想的那样,战鼓虽大,但又怎么可能比得上魔琵琶,忽听“啪”的一声,战鼓给天都圣人敲破了,再也发不出声音。

天都圣人似是早已知道这一棒下去,战鼓会破,身形一晃,到了一张中鼓之前,敲了没几下,又被敲破了。旁观的一群鼓手见这个白发老人有这等骇人的手劲,都吓傻了。随后,天都圣人又敲了其余三张中鼓,都是未到十下,个个破裂。

鼓声没了,魔琵琶音便无对手,激战中的明兵斗志又消沉了下来,眼看就要成了瓦剌兵任意屠杀的羔羊,忽听箫声传来,将魔琵琶音牵制住了。

阿日斯兰听后,吃了一惊,抬头看去,只见方剑明迎风而立,站在一块凸出的地面上,正吹着短箫。他不知方剑明吹的是什么箫,即算知道了,也不清楚蓝潮箫的来历,只当是普通的萧而已。

谁料,箫声和琵琶声相持了好半天,方剑明所吹的萧并没有破裂,这让阿日斯兰震惊万分,才明白魔琵琶遇到了“劲敌”。不过,方剑明想用箫声压制住阿日斯兰的琵琶声,那是千难万难。

箫声和琵琶声交织在一起,给人一种古怪的感觉,有时兴奋,有时失落。

方剑明站在高处,眼见三千明兵战到现在,已只剩一千来人,而五千瓦剌兵则损失了半数,死亡似乎已不可怕,可怕的是活着的人那奋不顾身的浴血奋战。

不知怎么回事,吹着吹着,他心头猛然一酸,心神顿时松懈,立即被琵琶声侵入,闷哼一声,退了一步。

阿日斯兰大喜,坐在地上的身子缓缓的站起,一步一步的向前走,音波源源不断的攻击向方剑明。方剑明受了内伤,更加不是阿日斯兰的对手,步步后退,眼看就要被阿日斯兰的魔琵琶重创。就在这时,箫声戛然停住了。

不知是什么原因,箫声停下之后,激战中的人都不约而同的停下了厮杀,阿日斯兰愕然间,也忘了弹奏琵琶。那号角声,早在琵琶声响起的时候已经断了。

有那么一下子的功夫,全场一片寂静,大家屏住了呼吸,等待着什么。

一滴奇怪的眼泪突然从方剑明眼角滑落,之后就再也没有泪水留下,他慢慢的坐到了地上,吹起了一支悲怆、哀伤的古曲。原来,就在这一瞬间,方剑明终于领悟到了那一曲“胡笳十八拍”的真谛。

箫声断肠,场上厮杀的人,不管是明兵,还是瓦剌兵,满面悲伤的退了回去,观战的将士,无一不脸显悲容。

阿日斯兰心头惊恐,他精通音律,自然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仰天长啸一声,急如旋风般弹起了手中的魔琵琶。

一个要战,一个要和,战的充满了魔气,和的却充满了正气,听的人,除了那些武学高深的人外,个个听得心潮起伏。

过了一会,只听两军中有人失声大哭起来,随后,哭声此起彼伏,也先在军中见了,心惊不已,于谦在军中见了,长叹一声。

蓦地,一声震天的惊叫响起,只见阿日斯兰双眼流血,冲天而起,似要挣脱什么似的,魔琵琶在他手中急促的弹奏着。方剑明盘膝而坐,一脸的悲悯之色,双眼微闭,似已不知身在何处,忘情的吹着。

阿日斯兰越冲越高,陡听弦声一哑,一根弦断了,他身上的气势霎时减弱,不过,就在他气势减弱的那一刻,猛地将魔琵琶扔出。魔琵琶发出怪异的声音,夹着一股超强的魔力打向方剑明。

眼看魔琵琶就要砸到方剑明的头顶,忽见他双眼一睁,精光闪烁,箫声急起,魔琵琶翻飞而出,“轰”的一声,在半空炸得粉碎。

魔琵琶一毁,阿日斯兰狂喷一口鲜血,从半空掉落下来。呼和巴日在军中看到此处,疾如闪电般冲出,三个起落,在阿日斯兰即将落地的那一刻,将对方接住,抱回了军营中。

方剑明将阿日斯兰击成重伤之后,自己也忍受不住内伤,“哇”的一声,吐了一口鲜血,那“胡笳十八拍”的曲子自然是吹不起来了。

箫声停后,场上将士的脸上都恢复了原有的表情,顿时生出一种恍然如梦的感觉,不过,这种感觉也仅仅是一转眼的功夫而已,只听得也先在军中一声令下,号角呜呜吹起,一万蒙古铁骑前军冲了上去。于谦拔出佩剑,往前一指,指挥大军上前迎战。

第五卷 第六百五十四章 孛罗之死

这一番厮杀比先前更加惨烈,每时每刻都有人栽倒马下,震天的喊杀声,说明了人的疯狂,暗藏在人心底的邪恶终于在战场表露无遗。

激战多时,明兵抵挡不住瓦剌铁骑的攻势,往后撤移,瓦剌军乘胜追击。这时,也先已率领一批将领到了中军之前,正要下令全军攻打德胜门,忽见两骑来到,说从两面各杀到一万明兵。

也先冷冷一笑,令伯颜帖木儿率一万兵马迎战左面明兵,令呼和巴日领一万兵马迎战右面明兵,随后,又令孛罗和阿希格各领两千铁骑,在四大尊者的协助下,加入了追击败退明兵的那近万铁骑之中。他呢,则是领着剩下的一万多精甲铁骑留在原地,以便居中策应。

孛罗领军去追击败逃的明兵,杀得对方丢盔弃甲,杀得好不痛快,眼见明兵逃进了民居中的道路内,他挥舞着手中的一把长柄砍刀,回头叫道:“儿郎们,给我冲,杀光这些南蛮子。德胜门就在前面,胜利就在前面。”一马当先,冲入过道中。

很快,一万三千多瓦剌铁骑完全进入了民居间的道路中,因为受到地形的限制,马儿不能奔驰得那么飞快,不快不慢的行进在大道上。

阿希格进了民居中的道路后,觉得有些奇怪,远处,几百个仓皇而逃的明兵在民居间穿梭着,怎么看都不像败逃的样子,这片民居,占地极广,万一埋有伏兵的话,己方一旦深入,只怕会遭受严重的攻击,想到这里,他急忙策马来到阿希格身边,道:“孛罗,我们应该派出一支骑兵,到四周搜寻,以免中了埋伏。”

孛罗傲然一笑,道:“阿希格,你也太谨慎了,你没看到明兵已被我们追杀得狼狈不堪吗,过了这片民居,德胜门的城门就在不远处,你看着吧,我孛罗是第一个攻下京城大门的人!”不等阿希格再说,纵马冲了出去,把阿希格抛在身后。

他不顾一切的冲去,他所率领的骑兵也发了疯似的紧跟而上。阿希格转头去看四位尊者,却听大尊者道:“你放心吧,就算真有埋伏,也挡不住我们蒙古人的铁骑。”话罢,与其他三位尊者,带着一支骑兵追了上去。阿希格见大尊者都有争功之意,只得叹了一声,带领剩下的铁骑,紧随其后。

孛罗所带领的那支铁骑,约有七千多人,占了全军的半数之多,当他率军穿过最后一间民居的刹那间,耳中听到了一个奇怪的声音,一抬头,就在这一瞬间,一个飞龙般的东西从远处飞了过来,从他的头顶划过,落在了身后的队伍之中。

“轰”的一声巨响,一股巨大的气浪冲天而起,近百个瓦剌骑兵被气浪掀起,撞在了民居上,有的当场死亡,有得侥幸没死,但也受了重伤,只有少部分受了轻伤。不过,处于爆炸的核心地带,立刻被炸死了十几个。

这声震天的爆炸把瓦剌铁骑惊住了,连孛罗也吓了一跳,放眼望去,只见远处,无数的明兵已经列阵以待,何曾还有败逃的样儿?

孛罗正惊疑间,只听炮声响起,几十个铁球般的东西飞来,落在军中,炸得人仰马翻、尘土飞溅。

瓦剌铁骑虽然勇猛,但因为处于民居之中,躲没处躲,顿时,损失了近千人,这样一来,队伍大乱,孛罗竟控制不住,急得将手中长柄砍刀一挥,厉声道:“跟我杀出去!”

可是,当他率领一千多铁骑冲出三十丈开外的时候,明军的神机营士兵从队伍中闪出,各种各样的火器同时发射。

砰砰砰……

无数的瓦剌铁骑倒下了,孛罗冲在最前,绕他本领了得,左臂也中了一发火铳,身形疾电般从马背上跃起,往后飞退。

四大尊者听到炮响,知道孛罗中了伏兵,急忙从马背上窜起,往前面赶来。赶到的时候,正好看到孛罗十分狼狈的飞退,忙上去救他。

这时,民居之间的瓦剌兵乱成一团,有的要退,有的要进,竟挤落了数百名瓦剌兵。孛罗被四位尊者救下之后,五人正要冒着明军的火器发动进攻,不料,一阵火箭射来,五人虽然不惧怕,但其他人可抵挡不住,转眼又损失了近千人。

这时,火炮声又传来,一番狂轰乱炸之后,将队伍轰得更加不像个样子,到了这时,所有的瓦剌铁骑都吓破了胆,只顾逃命,谁也不听五人的号令。五人见了,只得退走。

瓦剌兵一退,明骑兵便追了上来,有部分瓦剌兵逃得慢了,顿时成了刀下鬼。明军杀红了眼,可不知道什么叫手下留情。

阿希格率领三千骑兵走在最后,忽听得炮声传来,前方浓烟四起,火光冲天,心头大惊,不敢轻进。不久,便见无数的瓦剌兵亡命回撤,连声喝问,谁也不听,三千骑兵顿时被这些逃兵冲得七零八散。阿希格脸色苍白,心知是中了明兵的诡计,忙策马回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