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数据三国 >

第279章

数据三国-第279章

小说: 数据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云收枪笑道:“你这贼人还有何本领?不妨都用出来,我还怕你不成?”
  太史慈见赵云上套便将长枪往地上一立,从背后拔出一双手戟道:“除却弓枪,我还有祖传手戟可以胜你,不知你还有何本事?若无绝技今日我等便算平手,各自退去如何?”他之所以不敢转身便走就是怕赵云在背后放箭。
  赵云闻言也将龙胆枪立在地上,伸手将腰间宝剑拔出道:“你有手戟,我有宝剑,今日倒要与你分个高下。”
  太史慈亮出手戟本是想要难住赵云,好让自己全身而退。没想到赵云不但枪箭双绝,还是枪剑双绝,竟要接着比试。太史慈心想:“寻常武将皆会佩刀佩剑,可是剑法高明者却没几个。此人年少,必然争强好胜,此时拔剑恐怕只是不想认输,一定不是我对手。我这便用手戟胜他。”
  两人换了兵器便又战到了一处。此时观战的糜竺都看傻了,一方面惊叹赵云如此年轻便武艺高强,另一方面也感叹太史慈竟然能和南烨法师麾下战将打成平手,这武艺可不一般。
  典韦、周仓一边看二人交手,一边议论纷纷。枪法、箭法他们懂得不多,可是若论用双戟,这二人可是祖宗。太史慈换上手戟之后,典韦、周仓就瞪圆了眼睛,开始分析其中优劣。太史慈的手戟比他们二人的双戟要短,份量也轻,戟法招式虽不如典韦、周仓那样势大力沉,可是却更加灵动巧妙。这让典韦、周仓摩拳擦掌,恨不得也杀上前去与太史慈过过招,看看谁的戟法更强。
  南烨看赵云和太史慈打的难分难解,心中只剩下一个念头:“收了太史慈!这货太猛了!”
  一群亲卫看赵云与太史慈过招也是大涨见识,二人每一次剑戟相交,众亲卫便高声叫好,也不知是为谁欢呼,或者说两人的精彩武技都值得叫好。
  太史慈根本没想到赵云剑法如此高超,自己祖传的戟法竟然丝毫占不到便宜。赵云也佩服太史慈武艺高明,他还从没有在一场争斗中使用过三种兵器与人交锋,这仗让他打的十分痛快。二人剑戟相交战了五十余回合,皆有些惺惺相惜之感。
  两人又战了十余合,赵云突然一招力劈华山将宝剑砍下,太史慈用双手戟招架。由于两人已经交战了上百回合,体力、速度都不如之前,赵云宝剑砍中手戟后抽撤不及竟被太史慈手戟锁住。
  赵云见兵器被锁无法抽撤,便只能双手持剑继续发力,死死压住太史慈两支手戟,免得他腾出一只手来对付自己。
  太史慈被赵云大力压制也毫无办法,只能高架双手戟,挡住赵云下压力道。也多亏赵云手中宝剑只是精钢打造,并非削铁如泥的青釭剑。否则太史慈还真未必招架的住。
  二人骑在马上双双角力,全身力道都压在了战马之上。由于两人兵器都是短兵器,两匹战马此时也靠的很近。两匹马头尾相接,一边打着响鼻,一边四蹄踏地绕圈盘旋不止。
  赵云的闪电白龙驹是童渊所赠的宝马,太史慈胯下战马却是寻常。闪电白龙驹承受得住赵云压力,太史慈的黄骠马跑了一路又战了一百余合可有些顶不住劲了,前腿突然一软跪到了地上。
  马上的太史慈正全心与赵云较劲,哪儿会想到突然马失前蹄?黄骠马往前一倒,太史慈防备不及,顿时被摔了出去。若不是太史慈武艺高超手疾眼快,这一摔便要受伤。众人只见太史慈双臂护头,就地一滚便从地上站了起来,竟是毫发无伤。可是赵云的宝剑也在太史慈起身的同时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太史慈没想到自己败的这么冤枉!这一仗他和赵云一样打的十分痛快。对于赵云的武艺箭术他都十分佩服,二人又年纪相仿,若不是战阵交锋各为其主,太史慈很想交赵云这个朋友,日后时常切磋。可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败了就是败了,太史慈也不想责备自己的战马。唯一让他感到遗憾的就是没能完成母亲的嘱托,没能救了孔融。他将虎目一闭,就等赵云下手。
  “子龙,手下留情!子义不是黄巾贼寇。”一个声音传来令太史慈心中一惊,没想到这群人中竟然还有人认识自己。他猛然睁开眼睛向赵云身后的队伍望去,可是却没发现一个熟人。
  此时太史慈就见白马上的赵云将宝剑收回鞘中转头道:“法师不必多言,我早知此人不是贼寇。他若为贼,那数万黄巾便不会是昌豨做主!”说完又转回头来对太史慈抱拳拱手道:“我乃交州牧光华法师麾下骑兵都尉,常山赵云,赵子龙。敢问阁下尊姓大名?”


第415章 南光华北海求援 吕温侯濮阳破曹(4)
  太史慈听赵云一报名当时就傻眼了。合着自己打了半天不是和黄巾贼交战,而是和名扬天下的南烨法师交锋,这罪过可大了!太史慈与人交手争斗千百次,这还是他第一次庆幸自己打输了,若真是自己错杀了南烨法师麾下大将,那才是罪该万死。
  愣了半晌太史慈才缓过神来朝马上赵云拱手道:“鄙人东莱黄县人,复姓太史,名慈,字子义。因家中老母受城中孔北海恩顾,闻听贼寇围城,特遣某来相助。不想在此冲撞赵将军,真罪过也。”
  赵云闻听太史慈为了报恩单枪匹马就敢独自面对数万贼众心中十分敬佩,翻身下马道:“子义兄义勇双全令人钦佩。法师也正要引领我等入城,不妨一同前往。”
  太史慈惊问道:“光华法师也在此处?某闻名久矣,恳请赵将军引荐。”
  赵云见南烨已经牵马领众人过来,便对太史慈道:“当先之人便是法师。”
  太史慈也见南烨过来,上前单膝跪地行礼道:“东莱太史慈拜见法师。小人有眼无珠冲撞法师,还望法师恕罪!”
  南烨急走两步,搀扶起太史慈笑道:“不知者不罪!子义无需多礼。倒是我该向子义赔罪才是。”
  太史慈一听南烨开口便听出这个声音便是让赵云手下留情之人,奇怪道:“法师何罪之有?又是如何知我名姓?”
  南烨道:“我能识天下豪杰,早知子义是世间少有的英雄人物,今日一见果然不凡。适才你与子龙相争不分高下实在精彩,我便没有阻拦,想让你二人尽情一战,不料却伤了子义爱马,实在有愧。这几匹战马还算神骏,就请子义挑一匹当作赔罪吧。”
  太史慈见南烨说完便命人牵过几匹马来,皆是上好战马,哪一匹都比自己的强。于是开口道:“此事是我不问缘由先动起手来,怎能责怪法师?这可使不得。”
  南烨此次来救曹嵩是一人三马,所以马匹不缺。前来北海虽没带那么多马匹,不过也有几匹备用。便对太史慈道:“说不定这次我等要冲入敌阵,杀进城去。子义身为大将又岂能无马?还是快挑一匹熟悉一下马性,莫要误了杀贼救人的大事。”
  太史慈性情豪爽,一听南烨说是为了杀贼救人也就不再推脱,选了一匹与自己所骑战马毛色一样的黄骠马,又将先前战马鞍缰换到新马上。他自己脱力受伤的马则交给了南烨亲卫。那匹马伤的不重,只要修养一番还能复原,只是短时间内无法载人。
  收下战马后太史慈对南烨道:“多谢法师赠马!敢问法师因何在此?入城何事?”
  听太史慈问起,南烨便将曹嵩被劫,曹操发兵之事讲了一遍。又将糜竺、典韦、周仓介绍给太史慈认识。
  太史慈听完前因后果道:“法师果然仁义!可如今北海被围自身难保,又如何去救徐州?”
  糜竺闻言更是郁闷道:“此行多有磨难早在法师意料之中,不过眼下贼人也太多了些,恐怕使命难成啊!”
  南烨见二人有些灰心便道:“子义要解北海之围,子仲要解徐州之围,虽是两事,却可当做一事来看。只要先解北海之围,孔文举便可发兵去救徐州。当务之急是先解围北海,你等可有计策?”
  太史慈和糜竺闻言都是眼睛一亮,可是马上又黯淡下去。太史慈道:“有法师在,我等趁贼不备闯入城中或许不难,可要解围却是不易。”
  糜竺也道:“昌豨贼军有五六万之众,我等加在一起数的过来,只有眼下这一百零六人。就算有计,若无兵马也难行事啊!”
  南烨自然知道一百比五万,这仗没法打。他记得北海之围是刘备领兵来解救的,管亥将星录中的命运便是被关羽所杀。难道自己要去找刘备?南烨倒是不怕刘备拒绝,不过他想要收服太史慈、糜竺,便要在二人面前显显自己本事,怎能指望他人来救?
  赵云此时突然叹气道:“法师此行若是带着帅旗就好了!”
  南烨闻言奇道:“子龙有何妙计?不妨说来听听。”
  赵云上阵杀敌的次数不少,可是出谋献策这还是头一遭。他红着脸有些紧张道:“围城贼人虽多,可皆是乌合之众。我与子义兄善射,可于远处射杀贼兵,引贼兵来追。若追兵人少,法师便令典统领率亲卫尽数杀之。若追兵众多……”
  南烨听赵云说的头头是道却中途停下,便追问道:“追兵众多又当如何?”
  赵云不好意思道:“我本想追兵众多便将法师帅旗遍插山间,贼寇多畏法师威名,见了帅旗定然溃逃,我等趁势追杀驱赶或可一举擒杀昌豨,北海之围可解。”
  糜竺听完赞叹道:“赵将军智勇双全,此计可行!只可惜没有许多旗帜行这疑兵吓敌之计。”
  南烨闻听“法师威名”“疑兵吓敌”八字,脑中灵光一现,计上心来。他差点忘了自己的特技之中还有个“威慑”就是用来震慑天下群雄众贼。如今自己的名字已经成了一块百战百胜的金字招牌,这便是无形资产,是品牌效应。就冲这名声,也可抵得上千军万马。或许用自己的名字去吓唬曹操、袁绍等人没多大作用,可是吓唬一下昌豨和黄巾贼却是绰绰有余了。
  心中定计之后,南烨夸道:“子龙真乃智将也!我等就按此计而行,不过将帅旗换成他物便可。”
  ※※※
  孔融这些天茶饭难咽,愁的不行,皆因昌豨在外围城。自从昌豨第一天来,孔融就没再有过一天消停日子。
  那日孔融正在与宾客饮酒,便有士卒来报:“黄巾贼党昌豨领群寇数万杀奔北海。”
  孔融大惊,急点本部人马出城与贼迎战。昌豨出马道:“孔文举,我知你北海粮多,可借我十万石以做军用,我便退兵。否则打破城池,老幼不留!”
  孔融闻言怒叱道:“我乃大汉之臣,守大汉之地,岂有粮米给你这贼寇?莫说十万石,便是一粒粮也没有。”
  昌豨大怒,拍马舞刀直取孔融。副将宗宝挺枪出马,战了二十余合,被昌豨一刀砍于马下。武安国刚要上前厮杀,昌豨已然领群贼趁势杀来,孔融兵大乱,奔入城中。武安国只好拼死护送孔融回城。
  黄巾军四面围城,孔融心中很是郁闷。武安国劝道:“主公不必忧愁,明日我便领兵杀出城去,定斩贼将。”
  孔融知道武安国勇武,便允他明日再战。次日一早,武安国领兵一万提锤出马,搦战昌豨。
  昌豨深知武安国勇名,并不与其斗将,直接领大军杀来。孔融治理地方还算像模像样,可是麾下兵马却不善战,武安国勇虽勇矣,却不善领兵。结果一万人马被昌豨杀得大败,逃回城者不足半数。如此一来孔融更加忧愁。
  武安国深感愧对孔融信任便道:“贼首昌豨并非我敌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