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战骑狂潮 >

第50章

汉末战骑狂潮-第50章

小说: 汉末战骑狂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达先生,”李铮转念间,却道:“这可是关乎朝廷大计呀!”
  “呃……”
  这下轮到荀攸无奈了,只好道:“李校尉看来需要准备去坐镇富平……年前数个月,张太尉都未曾给李校尉下过命令,大约就是在等此时!此番不论战事有何变故,想必都不会放着李校尉你这颗钉子不用。只要太尉处传来消息,其中的缘故,自然明了,勿需多做猜测,安心等待,做好准备便是。”
  李铮闻言,不由恍然。
  的确啊,何必想破脑袋去钻研其中的缘故?如果朝廷大军占了上风,需要李铮出力的时候,自然会下令,让李铮帮忙围剿。若是朝廷大军战败,也一定不会让李铮闲着,下令让牵制叛军,给大军制造撤退的机会什么的,一定还是有的。
  凡此种种,根本不需要想太多,等着就行。


第六十章 虚惊一场
  要事当前,李铮雷厉风行。当下给荀攸和赵五交代了招募三千人手、配合周肥开发白水川之事,然后立刻动身,马不停蹄赶往富平。
  白狼、努罗二人早知李铮要来,早早就率领一队威风凛凛的狼骑,在富平城外候着。见李铮到了,老远就连忙迎上前来行礼,也不多言,引着李铮径直往军营而去。
  到了军营,李铮对这段时间以来驻扎在富平的军队的发展状况,先做个一个了解。
  面对复杂的大环境,李铮急需壮大力量,增强底蕴,以保全自身,乃至于问鼎天下。所以一直以来,都奉行持续征兵的这么一个策略——每每手里资源有了富余,便会不定时的招募一定数量的兵丁。
  当初将努罗留在富平,李铮离开时也稍稍提过一下此事。不过当时心里并没在意,毕竟,富平并没有处于他的直接统治之下。再则,李铮手中资源有限,供给努罗这一千兵马已经不算容易,没有更多的资源拨给他用以在富平征兵。
  也许是因为叛军的威胁,富平城里的豪强大户,对于这支军护羌校尉麾下、纪律严谨的军队还算支持。自从富平驻军以来,军队接收到的粮草财货,也不在少数。除了自用,多余的都被努罗用来招募兵丁。
  所以,现在整个富平,除了努罗原先的两个兵种合计一千精锐步卒、白狼手底下的一百狼骑之外,竟然已经有了一千多新兵。
  这出乎意料之外,在调集新兵去草原训练之时,李铮就没将富平计算在里面。
  不过现在也不算晚。于是李铮立刻拍板,让人明日便将这一千余新兵送到白水泽,交给王老虎等人统一训练。
  白狼努罗二人自然应诺不提。
  “早上收到你们的传讯,但太过简短了。”李铮笑着道:“我得听一听具体是怎么个情况。”
  针对新兵作了一番安排,李铮转言,就说到了眼下的正事上面。
  白狼不敢怠慢,立刻抱拳回话,道:“回主上,四天前,我们安排在叛军驻军处外围的斥候,发现了不寻常的情况。”
  李铮作洗耳恭听状。
  “叛军在安定郡三水与北地郡富平交界的左谷中,驻扎的约莫两万五千大军,在斥候发现异常的时候,已经人去营空!”
  “哦!?”
  李铮微微一愣。
  “按照斥候的报讯,在五天前,叛军并未有所动作,然而四天前就没了踪迹,应该是那天晚上连夜撤走了!”
  李铮缓缓颔首。
  “我与努罗不敢怠慢,连忙撒出斥候,追踪踪迹,只摸到了一些模棱两可的痕迹。叛军似乎有所准备,也许是兵分两路,这让我和努罗拿不定主意。”
  李铮眯起了眼睛,心思迅速转动起来。
  好一会儿,才道:“斥候追踪不能停,但追踪范围不能超出安定、北地二郡。同时传讯周林,让他密切注意凉州所有关乎局势的信息……”又沉吟了片刻,道:“我们在没得到具体消息之前,不能妄动,只需做好一切战斗准备便是。”
  想到来之前,荀攸的一番分析,李铮觉得还是很有道理的。
  不妨以不变应万变,暂且按捺,等待消息,然后再做打算。
  白狼、努罗二人相视一眼,齐齐抱拳顿首。
  ……
  在李铮蛰伏等待的时候,凉州战局的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张温自中平元年起,每每有羌人叛乱,断断续续数年间,都是其人在主持平叛大计。甚至因此于长安被拜为太尉,成了第一位不再朝中的三公!然而到中平四年末,这数年之中,张温非但没有平定叛乱,凉州乱局反而愈演愈烈,还耗费了朝廷海量的钱粮!
  而此番用兵,更是一直与叛军僵持,连胜仗都没打出几场,这让天子和朝中兖兖诸公着实难以接受。
  于是乎,在新年到来之前,张温被罢免太尉之职,调回了洛阳。
  为了抵挡甚至击破韩遂叛军,朝廷在将张温解职之后,立刻又任命了新的平叛统帅。当时,有人建议以原汉阳太守傅燮,作为此次平叛统帅。
  理由有三。其一,傅燮为凉州人士,熟知凉州地理人情。其二,傅燮名望才能,堪当重任。其三,凉州诸羌胡,对傅燮感恩甚深,以此为突破口,或许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招降叛军。
  然而最终,这个建议并没有被天子采纳。
  因为有一个更好的人选——名将皇甫嵩!
  皇甫嵩本为名将皇甫规之侄,可谓家学渊源。又曾履任地方官,后来击破黄巾,立下实打实的战功。再则,皇甫嵩也是凉州人,同样十分了解凉州的地理人情。
  最后一个重要原因,皇甫嵩杀性不小,当初坑杀黄巾贼那是以十万计!
  叛贼荼毒大汉边塞数年,每每让朝廷头疼无比,天子首先想的,是让这些叛贼去死,而不是招降!
  所以,当下便拜皇甫嵩为左将军,拜中郎将、破虏将军、斄乡侯董卓为前将军,以皇甫嵩为主,督领前将军董卓,前往平叛!
  ……
  李铮在富平莫名其妙的等了两个月,军队时时戒备,刻刻紧张,但预想中的战争并没有来临。
  甚至于朝廷的音讯,也一点全无。
  李铮不由苦笑,这一番功夫,算是白做了。看来便是荀攸这般智谋之人,没有足够的信息,也会猜测判断失误啊。
  当然,说荀攸失误,其实也不然。
  不管怎么说,只要没给自身造成损失,计谋就不算出错,至多就是落空而已。想必荀攸也是因为信息不够,自知难以分辨内中详情,才建议李铮按兵不动。
  既然朝中没有诏令,李铮也乐得清闲自在。他本就不愿意在自身还不够强大的情况下,与叛军硬拼,对他而言,没有消息,就是不错的消息。
  两个月过去了,时间到了中平五年三月中。
  整个灵州的春播,乃至于富平,都已经几近完毕。虽然富平暂时并未处于李铮的直接统治之下,李铮也没有派遣管理团队接管富平政务,但毕竟驻军了。而富平又紧邻灵州,早晚都是李铮的囊中之物,所以对于一切的基础——农业,李铮也十分关注。
  当然,这次春播,只是普通的粮种,并非参麦。参麦在去年冬季就早早的全都种下了,还差两个多月,差不多都可以收割了。
  不过不管怎么说,能在平安的环境下,安安心心的种田,对于灵州、富平二县的普通庶民而言,也是一种难得的幸福。
  这两个月中,李铮的自身的力量进步斐然。
  其实对于李铮而言,有着足够的底牌,只要基础打好了,发展的势头自然是一发不可收拾。
  比如战骑。
  每半个月,李铮都会回草场一趟,将驯兽场中累积起来的野兽都合成战骑。到现在,青甲战骑也有了八十余头,算上一些刚刚出生的小家伙,略略超过了百头。
  而山岳狼骑的规模,直接翻了一番,达到了三百头,能够随时调用出战的,至少有两百头!
  又比如李铮麾下的士兵,算上经历过真正战争的精锐,已经超过七千人!其中战骑兵、战马轻骑、着甲精锐步卒,合计已经达到了四千!
  这股力量,已经不算小了。
  七千士兵,加上战马、战骑,人吃马嚼,让李铮的随时都有种要破产的感觉。甚至于从起初到现在,这很长一段时间,李铮都没有给军队发过一分军饷。没办法,吃饭能供应起就算是万幸了,至于军饷,短时间内是不可能的了。
  而李铮着重关心的白水川开发之事,现如今已经是荀攸接替李铮,总览大局。周肥仍然是实际操作者,不过他以后要汇报和请教的对象,变成了荀攸。
  李铮会逐渐放权给荀攸,除了因为荀攸办事能力强的超出李铮想象之外,还是一种引诱。
  这么长时间,荀攸竟然都没有主动开口,没有表露出一分一毫要为李铮效劳的意思。这让李铮有些沮丧的同时,也挖空了心思,跟荀攸卯上了!
  不信你荀攸是块石头,便是块金铁,也要将你腐蚀掉!
  有荀攸总览大局,整个白水川的开发,就显得十分的顺利。
  三千牧场工人,早在开春之初就招募妥当;白水川茅蓿的种植,有这三千工人的劳作,也在前几天完全落下帷幕;各驻兵点、兵营,也全都建设完备;道路的修筑,也进行的有条不紊。
  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等到茅蓿在草原上扎根,成一定规模之后,将神州草场中的各个物种进行分流,迁移到白水川繁殖饲养。
  这不需要太长的时间,以茅蓿的繁殖和生长能力,大半个月就足够了。


第六十一章 得逞
  自中平三年秋,李铮来到这个时代,一直都忙忙碌碌,为草场打基础,好似永远也停不下脚步。
  不想到了现在,却难得有几个月悠闲自在的时光。
  自年初的一场虚惊,到三月春播,到现在又过了四个月,眼看已经几近八月。这四个多月的时间里,李铮的势力发展,是极为迅速的。
  首先,他手下的兵马,刚刚突破一万大关,并且着甲者达到了八成,也就是八千人的骇人地步!
  这股力量在手,李铮的信心,是越来越足。
  所以,理所当然的,临近灵州的两个县——灵州之西、隔河相望的廉县与灵州之南的富平,都被李铮纳入了掌中!
  加上白水川,李铮所掌控的领地面积,达到了方圆近三百里的程度!
  在这方圆三百里的范围内,人口户数超过两万五千户,加上无偿为李铮服务的羯人俘虏,合计起来,已经略略超出十万人!
  养活十万人,可不是一件小事。
  幸好,灵州、富平两县刚刚收割了春播小麦,李铮到手了一大批粮食,再分担一个廉县,不算太艰难。
  同时,最多一个月之后,今年的冬小麦也要开始在李铮统治的三个县的范围内进行播种。这次播种,以参麦为主。
  去年冬季种下的六万亩参麦,除去落到灵州豪强手里的一万亩,其余五万亩的收成,都是为了现在做准备。
  五万亩收成的参麦做种子,完全能够满足三个县的需求,并且还有不少的盈余。可以预计,过了这个冬天,到明年夏季,李铮统治的范围之内,不会再有任何一个人会饿肚子!
  当然,因为参麦生长的特殊要求,为了保持地力,使得参麦能够一直丰收,李铮还专门下了一命令。
  在他的统治范围之内,参麦的播种,必须春秋交替进行。
  详细解释,如果一块地,在今年进行了春播,今年的冬季和来年的春季,都不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