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战骑狂潮 >

第6章

汉末战骑狂潮-第6章

小说: 汉末战骑狂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行的奴隶们看着这好长的一溜子马车,听了李铮与周肥的交谈,一瞬间心思大定。个个看李铮的眼神也不再忐忑了,丝丝希望涌现出来——这么多的粮食,那就是定心丸!
  又见这年轻的小主人还给做饭吃,尽皆高兴激动,不能自已。于是齐齐长身作揖,感激万分。
  李铮摆手笑着让他们起身,神色不甚在意。不过心里却清楚,至少在第一时间内,收了他们的心,获得了初步忠诚。


第七章 建设草场
  待到家奴们吃完饭,又休息了一会儿,见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李铮便将张山叫到身旁,做了一番嘱咐。
  家奴们大多数衣不蔽体,眼看气温越来越低,继续这样下去是万万不能。所以必须要为他们准备过冬的衣物。
  其次,现在人手是够了,但建设草场所需要的工具和一些生活必需品就不够用了,必须再买。
  再者,无论是李铮的野心驱使,还是为了适应当下的大环境,草场自身都必须要拥有武装力量。但现在李铮除了腰间一柄缳首刀之外,其余寸铁皆无。这样如何保护草场?这个也要买!
  兵器这种限制级的物品,如果在中原大地,要想大批量购买肯定不太容易。但在凉州,却不是很难。所以这件事李铮并不想麻烦傅氏。
  这三件事涉及到的金钱不是小数目,都需要信得过的人来主持操办,对于李铮而言,现在最信得过的,恐怕也就只要张山了。
  “衣物要捡御寒的买,当然,太贵的就没办法,你看着办。至于工具,各类都再购置三五十套也不嫌多,盐巴也多买一些。兵器嘛……”李铮说着,沉吟了一下,道:“就买一批铁枪头吧,枪杆可以就地取材,木杆子先将就用着。另外要是能搞来一批弓弩就好了……”
  张山听完,为难道:“衣物、工具、盐巴和铁枪头倒是容易,不过主公,弓弩恐怕不成。朝廷禁止这类武器流入民间,虽然凉州情形与中原不同,但想要在民间大批量购买弓弩恐怕不成。”
  李铮微微颔首:“尽力就行。如果直接购买行不通,你再看看是否能延请到一些制弓工匠——买不到,咱自己造!”
  张山点头应诺。
  “基业初创,麻烦事不少,近段时间就要劳烦于你了。至于所需的金钱,明日某会让人送过来。”
  “主公言重,属下定不让主公失望。”
  把该交代的都交代清楚,李铮向张山挥了挥手,喝一声,领着队伍,拉上粮草,趁着夜色掩护,直接往草场而去。
  ……
  次日一早,傅氏派来护送粮草的族兵返回之际,李铮就打发赵五亲自给张山送去金饼,自己则接过了赵五的活儿,安排草场建设具体事宜。
  昨夜领回来三百七十余人,加上傅氏送的三十人,总计略略超过四百人。其中那一百五十个胡人青壮被李铮分出来五十人,这五十人吃饱喝足之后,被分为五组,依据大多数人的推荐指派了小队长,便给打发到周围作为耳目,监视方圆十里之内的一切动静。
  又从所有人中选出最熟悉这一带的五十人,同样指派了队长,让他们去草原上寻找野生动物群落,并做好记录。
  剩下的三百余人,除了不能下苦力劳作的老人、体弱的妇女和小孩儿,其余二百五十余人,按照需要被分作了四组。
  一组负责在不远处的小山下开采岩石,一组负责将开采出来的岩石运送到草场,一组负责建造马厩和住所,最后一组则由李铮亲自带领,建造与系统相关的建筑。
  至于那近五十个不能劳作的单位中,小孩儿自不必说,老人和体弱的妇女则负责整个草场的饮食需要。
  一切安排妥当之后,李铮一声令下,整个草场就变成了劳作的工地,所有人热火朝天的干起了自己该干的事。
  因为采伐岩石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除了第一组,其余三组都在李铮的带领下,到林子里砍伐树木。
  按照李铮的要求,建造房屋,岩石需求不小,但木材也必不可少。
  轰轰烈烈的一天便很快就过去了。这一天下来,虽然只是做前期工作,但成果却不小。石材、木材都已经采伐了不少出来,次日起,整个草场的建设,就要步上正规。
  接下来的几天里,源源不断的粮食在夜间被运送到了草场,稳稳当当的安置在了首先建造起的粮仓里。
  张山从灵州采购的各类必需品,也完全就位。
  家奴们都穿上了厚实的新衣,一个个脸上的蜡黄也有了明显的减少,出现了一丝红润。
  笑容,开始绽放。希望,正在萌芽。
  十多天过后,在歇斯底里的劳作下,一排排整齐的石墙木顶的房屋沿着山丘脚下拔地而起,首先被建造成功。虽然还显得简陋,但从这天起,所有人都不用再露宿,都分配到了结实、干爽、清洁、朴实的房屋。
  在分到房屋的那一刻,不少人都热泪盈眶。
  这,是他们的新家啊!
  在建造住房的时候,李铮还参照记忆中的一些印象,给出意见,统一做好了排水设施和方便厕所,清洁卫生方面,从头开始就要做好。
  在住房建造成功的同时,一幢系统载体建筑也模样初成。
  虽然这座建筑才打好地基,但已经能大致预见到它的规模。就面积而言,这座建筑占地超过半亩,地基深入地下一丈,所有的地板都完全是用石板铺成。接下来,便要开始垒筑墙壁了。
  时间如流水,这一晃便又是一个月,眼看就到了十月中。气温越来越低,每天早上起来,地面上都有霜痕。地上干枯的草被霜打的僵硬无比,踩上去咔咔的响。
  从最初到现在,这一个多月的成果是巨大的。
  住宅早早的就建好了,一排排结实的马厩也全都落成。最主要的是,系统载体建筑,也在这天建成了第一栋。
  另外,七个较为隐秘、视野又十分开阔的山坳里,悄无声息的建造起了哨塔。
  至今为止,只剩下其余的系统载体,以及李铮计划中,草场周边较为开阔的地方需要的围栏还未建造。
  这些都已经有了详细的计划,除了系统载体需要严格按照系统给出的图纸建造之外,其他的都不需要李铮亲自监督,有赵五就行。
  而现在,李铮已经在考虑更长远的打算。
  不出意外,草场的基础建设在明年开春之前,一定会完全落成。所以最多明年初,李铮手里的力量,就会开始膨胀。
  但在这之前,必须要解决人口问题。
  人口是最大的资源,越多越好。虽然这年头流民遍地,但李铮的家底却支撑不起更多的人口了。
  别说继续招募流民,单说草场里现在这些人,李铮也养不起太久。
  所以必须开源!
  草场向南树林外这一带周遭的土地,基本上都是无主的荒地。若是开荒,并无阻力。而眼下时节,又正好是种植冬小麦的时候。
  草场的建设可以循序渐进,一时间要不了那么多人同时干活。所以李铮正考虑着分出一部分人手去开荒,准备种植作物,最好在明年做到自给自足。
  除了主要的粮食之外,还有蔬菜瓜果也是必须的。
  在把这些事考虑清楚之后,李铮转而又把思绪放到了系统上来。
  现在系统功能所需的载体已经建成了第一栋,战骑融合培养的功能已经可以附着在载体之上。在完成之后,就可以开始进行战骑的融合和培养。
  战骑融合培养至少需要两种合适的动物,以现阶段讲,马匹是绝对不能少的。而现在草场只有两匹马,张山的那匹还能看的过去,另一匹却是傅氏友情赠送的劣马,数量少的可怜,质量也完全不符合李铮的要求。
  要知道,战骑的融合是随机的。天知道需要多少次融合才能得到满意的战骑!两匹马?有什么用?
  而且用于融合的动物越有潜力,越是强壮,得到的战骑也越好。劣马根本达不到要求。
  所以在草场建设之初,李铮就派了一队人马四下里去打探周遭的野生动物群落。到现在,已经有了不小的成果。
  这时代的环境太好,说是野物遍地也不为过。
  单单草场周围五十里,就发现了两个野马群!这两个野马群的活动范围皆在草场以北,其栖息的地方却在这条贺兰山支脉的两个山谷中。
  除了野马这种草原上较为常见的群落之外,竟然还发现了一小群青兕!这可是意外之喜!
  青兕这种动物,其实早就出名了。当初老君李耳西出函谷,坐下就是一头青兕。也许有人觉得这玩意儿是神话生物,但青兕其实与犀牛是差不多的。
  人们常常把犀牛和兕放在一起,称之为犀兕。
  青兕体格庞大,浑身是铁青的角质皮,有一角,生在鼻上,角尖斜上朝前,很有杀伤力。这是一种几乎没有天敌的强横生物。
  但对于李铮而言,青兕却是融合战骑的极好选择。
  除了青兕这一个惊喜之外,还有野牛、野山羊、野鹿、野猪等等野物种群活跃在这一带。
  甚至还在山中发现了虎豹和熊的踪迹!
  对大多数人而言,这些猛兽使人恐惧。但对李铮而言,却是难得的资源。
  他已经在盘算着,如何将这些家伙生擒活捉了。
  在草场落脚生根之后,李铮每天早上起来,总要到山丘顶上转转。也许是为了看日出,也许是想感受一下高处不胜寒。每到这个时候,手下的人都不会来打扰他。
  呼出一口白气,看着东方冉冉升起的红日,李铮活动了一下手脚,松了松筋骨,这才信步下了山丘。


第八章 匈奴别落
  经过一个月的实践检验,李铮手下有本事的人渐渐脱颖而出——是金子总会放光。
  除了张山和赵五这两个老人之外,另外有数个各有看家本领,稍有威望和管理才能的人被李铮提拔了起来,做了管事。
  赵五被任命为大管事,草场的一切事务,他都要过手,只向李铮负责。当然,赵五的才能虽然一般,但管理几百人还是没问题的。
  赵五之下,有四个管事。分管建筑、铸铁、放牧和农业。这四人在各自管理的方面,都是最厉害,最让人信服的,理所当然的被任命做了管事。
  当然,李铮对草场的定义,是一方势力,旗下自然不止这么几个部门。但现在草场才刚起步,其他的还没有必要,也没有合适的人选。
  张山就不用说了,最擅长的是打打杀杀。所以草场刚刚建立起来的护卫队,就暂时归他统辖,做了个副统领。至于统领,自然是李铮自己。
  当初那一百五十个胡人奴隶里面,被挑走了五十个擅于畜牧的,归于赵五管理。其他的一百人,合着从卖身流民里面选出的五十个青壮,组成了护卫队,总计一百五十人。
  这一百五十人只有八十人是负责防御和进攻的战兵,有三十人是斥候,剩下的四十人是李铮专门用来搜寻野物群落以及以后用以抓捕野物的捕猎队!
  这三个分队任命了四个小队长。战兵人多,分为两小队,有两个队长。
  李铮从山丘上下来,没二话,立刻将张山和赵五找了过来。
  首先给赵五分下达了任务——开荒并种植小麦和冬季蔬菜。这年头,适合秋冬季生长的蔬菜并不多,萝卜和菘算是最主要的——菘就是白菜。除此之外,还有小葱、蒜以及芫荽。
  得了李铮的吩咐,赵五不敢怠慢,立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