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刺刀1937 >

第160章

刺刀1937-第160章

小说: 刺刀1937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撤退开始悄悄的,有条不紊的进行起来。
  三十六师、八十七师、八十八师是最先批准撤离战场的。
  德式师凭借平素严格的训练和严明的军纪,尽管部队已经进行四五次补充,原先训练有素的中下级军官和士兵几乎损失大半,所余不及十之二三,但是其部队的军魂依旧,即便在这样的撤退下也依然没有出现任何的混乱。
  三个师建制基本完整的撤离上海。
  111师和税警总团继续负责防御苏州河南岸,迟滞日军进攻。
  元月十一日日军向苏州河以南发动攻势,以税警总团所在的周家桥地区战斗最为激烈。
  税警总团接连击退日军七次强渡。
  但日军最终还是在猛烈炮火的弹幕射击掩护下渡过苏州河。
  税警总团总团长黄杰亲赴第一线指挥,双方在刘家宅反复争夺,阵地几度易手,每楼每屋都经过激战。
  周家桥地区也成为整个淞沪会战中日军死伤最重的战场之一,最终刘家宅和周家桥两村因守军税警总团死伤惨重而失守。
  时任第四团团长的孙立人也身负重伤,身上共中十三块弹片!
  次日111师赶来增援,与税警总团联手反击,鏖战终日,最大程度克制住了日军进攻。
  日军继续猛攻税警总团阵地,第五团团长丘之纪阵亡,全团官兵死伤过半。
  第四团随即投入战斗,以凌厉的反突击攻入刘家宅,但只夺回了南侧一半的民宅,日军据北侧民宅顽抗,双方在村内逐屋逐室争夺,战况极其惨烈。
  战至18时,税警总团终因伤亡太大被迫撤退,而由111师接替周家桥一带的防务。
  看着硝烟弥漫的战场,郑永的嘴角不为人知的笑了一下。
  历史,正在不知不觉间在自己的手里悄悄改变。
  上海之战从民国二十六年八月十四日开始,至今已鏖战五个月之久。
  整整五个月时间,政府为全面抗战赢得了五个月的时间。
  在这里,中国军队奋勇作战,在屡次战役中总共使十四万五千余日军葬身于此。
  在这里,中国军队同样也付出了巨大带叫,三十七万八千余中国士兵血洒疆场。
  在这里,中国军队用他们的浴血搏杀告诉了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每一个人:全中国的抗战已经开始!
  为了这个国家,为了这个民族,他们不惜战斗至最后一兵一卒;为了这个国家,为了这个民族,他们不惜流尽自己最后一滴鲜血。
  来吧,这里,将是日本军队可怕的地狱,将是日本这个国家的坟墓!
  19日,第三战区下令中国军队主力开始全部撤离上海,左右两作战军向吴福国防线转移。
  而111师则继续在苏州河一线激战,迟缓日军进攻,为大部队撤离做最后之流血。
  20日。日军之第十军主力已渡过黄浦江,占领松江城。22日,再占枫泾,直指嘉兴、平望。至此,沪杭铁路已被切断。
  到了苦战终日的111师撤离上海的时候了,另一块全新的战场,正在等待着他们……


第二百五十四章 第四师团和南进支队
  “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们的孩子应该已经一个月大了,是个健康漂亮的男孩……
  孩子像极了你,当我写这封信的时候,他一直在边上笑,好像知道妈妈在给他的爸爸写信。
  你上次来的信收到了,孩子已经取名叫郑振华,字华兴,虽然俗气了些,但却和国家目前的危难状况非常相似,本来想给他取了英文名字,但想来你必不喜欢,因此只能作罢。
  父亲也从美国飞回了国内,在此民族危亡时候,我的丈夫和父亲都在为了自己的国家而与外敌终日奋战,甚觉骄傲。
  在美国呆的这段时间里,眼见父亲等政府要员忙碌奔波,欲求西方强国干预,但每每不能成功,因此乞求国联出面调停一点幻想,已成水花镜月……
  夫在前方抗战,妻却独处异国逍遥,心中甚愧,因此妻已联络美国各界华侨,为前方之抗战募款,以表后方民众对抗战之支持决心……”
  随信一起送到郑永手中的,是一张照片。
  孔令仪站在一边,春妮躺在床上,手里抱着的,就是自己的孩子郑振华了。
  郑永微微笑了起来,孩子。
  外面传来了激烈的枪声,但郑永在这一刻却好像什么也听不到了,自己,还有机会能看到这个可爱的孩子吗?
  “司令,大部队已经撤了,我111师为迟缓日军进攻,掩护大部队撤退,打得很激烈,伤亡日益增加,现在已经到了撤退的时候了。”
  这时参谋长陶平进来说道。
  郑永细心地收好了信件和照片,站起身来抿着嘴慢慢地说道:“命令,撤退!”
  这是在上海最后一个离开的中国军队,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11师和中央战区司令部。
  走了,终于要离开自己为之而鏖战数月的上海了。
  在这里无数的中国军人长眠于此,在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被鲜血而染红。
  当离开上海的时候,几乎能够来送行的上海市民都出来了。
  这支最早进入上海,最早投入上海保卫战,但却最晚离开的队伍,现在已经和八月份的时候完全换了一个样子。
  进入上海的时候,全师拥兵一万五千,装备精良,斗志昂扬,即便不懂军事的人,也能够看出这是一支精良的部队。
  但现在,全师只剩下不到六千人,整整九千将士血洒上海。
  大量的连、营、团都被打残了,有的连队甚至连一个士兵也没有了。
  但不管怎么样,这个连队永远也不会解散,只要111师还在,它就永远会存在在那……
  可是无论打成了什么样子,但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这支部队的精气神还在,德械师从组建那一天开始就根深蒂固的信念和思想永远也不会消失。
  “长官,真的走了吗?”
  看了一眼那个问话的市民,铁定国默默点了点头。
  走了,要离开这里了……
  他看了看身后的苏州河,依旧在那静静的流淌着,河的两岸依旧能够看见鲜血的痕迹。
  一寸河山一寸血。
  不知道为什么铁定国忽然想起了司令曾经说过的这句话。
  “走了!”
  铁定国正了正军帽,低沉着嗓音说道。
  民国二十六年元月二十二日,在上海鏖战终日的111师,离开了这块他们为之付出无数鲜血和生命的城市……
  ……
  大撤退。
  但这次的大撤退,却完全在郑永和政府可承受的心理范围之内。在此之前左右两翼战区已经尽早地离开了上海,加上中央战区的有利阻击,使得撤退在一种有组织、有秩序的状况下进行。
  尽管天上是日机的狂轰烂炸,让部队在撤退的时候蒙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亡,但总体上部队的建制并没有被打乱。
  最让人感到讨厌的,是日军是谷寿夫第6师团一直在其后对最后撤离上海的111师尾追不舍。
  这股敌人追得非常疯狂,甚至连夜间也继续行军,有几次都与111师后卫部队发生小规模交火。
  “谷寿夫!”
  当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郑永忽然用力砸了一下面前的一快石头。
  这一下用力用得狠了,鲜血很快顺着他的拳头流了出来,边上的军官们全都呆在了那里。
  司令这是怎么了?虽然屁股后面日军追得甚急,但也完全没有必要发那么大的脾气。
  郑永冷笑了下:“日军第6师团追得太急了,有没有办法干它一下子,挫挫它的气焰?”
  其实当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郑永也没有任何的把握,难度实在太大了。
  111师全师不过六千人,而对方却是一个基本完整的师团。
  “办法不是没有。”陶平忽然说道:“但不是说要打残它,这没有任何的机会,然而要找机会吃掉它一部分力量还是有可能的。
  你们看,日军第六师团三十六旅团二十三联队第十九中队冲得最凶,突得最前,和大部队拉来了大约有半日的行程。
  速战速决,若能在日军主力增援到达之前,狠狠地干其一下子,纵然无法全歼其部,也一样能使第六师团骄狂之士气受到打击,为我撤退赢取时间……”
  “干!”郑永擦了一下手上的血迹说道。
  “但现在的问题是,负责阻击的部队,在完成任务后如何脱离战场。”陶平皱了皱眉头说道:“由于担任狙击,左右两翼追赶的敌人很有可能一步步围上来,敌人依靠空中优势,将会最大程度的迟滞部队撤退。同时,阻击部队的另一个目的,就是在痛击日军同时,在可能的情况下还要继续负责掩护我111师主力撤退的任务……”
  “这里,是哪支部队负责的?”郑永忽然在地图上点了点问道。
  陶平上去看了一眼:“是日军第四师团之南进支队。”
  “谁?”郑永没有听清似的追问了一句。
  “日军中资格最老,也是最精锐的第四师团南进支队!”
  “第四师团,南进支队?”郑永怔了一下,忽然笑了起来:“好,就从这支资格最老,最精锐的部队中突出去!”
  所有的军官们都面面相觑,司令这是疯了吗?
  第四师团他们也略有耳闻,组建时间极长,参加过当年的日俄战争,作战据说非常“骁勇”,尤其是作为主力的第八联队,有“败不怕的第八联队”之称。
  这样的称呼只怕包含着“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意思。
  郑永很想告诉自己的部下,如果说日军中哪个师团最废物的话,那一定就是这支素来在日军中有“窝囊废”之称的第四师团了。
  “有第四师团参战,本来能打赢的仗,因为敌军士气大振,也会打输……”
  这是日军指挥官对第四师团的一致称呼。
  在抗战中第四师团随着一次次战斗而“威名大盛”,中国军队一听对手是“大阪第四师团”,往往士气大增,抢着和第四师团交战。
  这也是在抗战中难得一见的奇迹了。
  只是郑永觉得有些奇怪,第四师团此时应当配属关东军,怎么在这会出现南进支队?
  难道随着自己对历史的改变,很多事情都在悄悄脱离着它的轨迹,而顺着一条自己并不知道未来的道路在前进?
  按照部署,决定由战斗力相对保持得还算完整的独立旅,配属328旅一个团,机动大队,由欧阳平统一指挥,负责歼灭第十九中队并担负起阻击日本的重任。
  而一旦独立旅被围,则突围地点就定在了日军南进支队。
  自从上海抗战爆发大现在欧阳平变得比以前沉默了很多,当下达给他这个命令的时候,他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并没有如同以前那样说出什么怪话来。
  也许是没有精神了,也许是太多的鲜血和死亡已经让这个独立旅的旅长彻底的麻木。
  谷寿夫和他的第六师团,这个时候并不知道一直在撤退之中的中国军队已经做好了给予它们狠狠一击的准备……


第二百五十五章 “淀”师团
  毫无疑问第六师团认为中国军队已经溃败了,彻彻底底的被自己在上海所战败,尤其是对于刚刚登陆不久的第六师团的全体官兵来说。
  头上是自己的飞机,身后坦克随时可以增援上来,前面是溃败的支那军队,没有什么比这更加令人高兴的事了。
  冲在最前面的是第十九中队,中队长清水平度。在金山卫强行登陆的这段时期里,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