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刺刀1937 >

第171章

刺刀1937-第171章

小说: 刺刀1937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士兵们默默地听着。默默地清理着战场,默默的加固着工事。
  这不是在那动员,更多的是一种无奈,对战争的无奈。
  日军有飞机大炮,有坦克战车,但在这的军人,他们唯一最有效的武器,就是他们的鲜血,就是他们的生命……
  仅仅是防御战的第二天,全师已经伤亡过半,再这样打下去,只要自己的这点军队真的要全部拼空了。
  “轰”的一声,一枚炮弹在身后炸响,几个士兵惨叫着被炸上了半空。
  当他们重重落下来的时候,早已被炸得血肉模糊。几个士兵漠然走了上来,在他们的鼻子下摸了摸,然后漠然地抬起了他们的身子,顺手扔到了死人堆里,也不管他们是不是还有救……
  其实不管有没有救都一样了,也许抬尸体的人很快也会变成尸体。
  整整一天的时间,中日双方在常熟城下连番血战,阵地失而复得,得而复失,有的时候两方军队才刚刚失去阵地,很快又就地组织起反击。
  在这两天的攻防战里,中国军队阵亡三千五百余人,完全是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在那苦苦支撑。
  谁也不知道明天还能不能守住,谁也不知道明天自己会不会阵亡,但这一切对常熟的守军来说已经并不重要了。
  就在常熟的守军以大量的伤亡苦苦坚持的时候,40师和九十八师开始向日军三十旅团侧后方向运动。
  3日夜,40师两个团配属坦克两辆,对三十八联队之佐助中队进行强行攻击。
  这是一次中国军队集中起优势兵力的战斗,从战斗的一开始,在两辆坦克的配合下,两个团的兵力迅速突进佐助中队。
  激战一个余小时,在日军援兵上来之前,中国军队迅速脱离阵地。
  此战佐助中队阵亡九十余人,损失惨重,而最为关键的,是使得三十旅团不得不注意到自己侧后的中国军队。
  就在三十旅团分兵援助佐助中队的时候,其左翼的一个中队再次遭到中国军队袭击。
  集中起绝对优势兵力,一口一口吃掉其小股敌人,彻底打乱日军部署,这就是陶平制定的目标。
  整整一夜袭击不断,而这也极大程度减少了常熟的防御压力。
  其后,陶平调集九十八师两个团,辅以40师两个营,阻挡福山方面日军增援,又令173师、174师、176师全部,对三十旅团发起强攻。
  这是一次非常艰难的突击。
  日军三十旅团虽然在兵力上占据劣势,但其强大火力,却迫使得中国军队每前进一步都会显得异常困难,甚至在部分战场,还组织起力量对中国军队发起反冲击。
  伤亡急剧增大,并且在得知了三十旅团被围的消息后,中岛今朝吾迅速调兵增援,而负责狙击日本援兵的守军也同样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突得最凶最猛的176师,在一天的攻击中几乎拼掉了一半的力量。
  三十旅团同样也伤亡惨重,在中国军队不间断的冲击下,一千余人伤亡,临时构筑的外围防线几乎全部落到了中国军队的手里。但依靠着强大的火力,其主要核心阵地依然牢牢控制在三十旅团手里。
  一到天亮,日军飞机继续频繁由舰艇上起飞,不断轰炸中国军队,为三十旅团减少压力。
  亲自指挥着攻击的陶平赌博似的压上了他的全部精锐力量:第40师。
  前身为税警总团的第40师,以全部的“卡登?罗伊德”超轻型坦克开路,力图为后面的步兵打开一条血路。
  一辆接着一辆的“卡登?罗伊德”冲了上去,后面是大股大股的步兵。马克沁二四式水冷式重机枪,捷克ZB轻机枪不断喷吐着火舌。
  一个排的士兵在轻重机枪和坦克的掩护下冲了进去,但很快就被日军合围起来。
  后续部队被日军阻隔在了外面,无法增援,很快那个排就演变成了孤军作战。
  激战半个余小时,该排从排长到士兵全部阵亡,无一生还……
  在日军的西南侧阵地,40师却取得了决定性的突破,整整一个整团突进了日军阵地。并在后援部队的帮助下迅速扩大战果。
  为了夺回阵地,尽量延缓中国军队进攻步伐,三十旅团发动了近乎疯狂的反扑。
  这个团成为了战场的分水岭。
  在左边,是日军的疯狂反击,在右边,却是中国军队主力对被包围的三十八联队的猛扑。
  “三个小时内必须全歼三十八联队!”
  这是陶平下的死命令,负责阻击的部队情况已经非常不容乐观。
  在日军飞机大炮的猛烈轰炸下,九十八师40师负责狙击的部队伤亡极其惨重,有的连队已经整连阵地,很难再继续坚持到天黑。
  彻底击溃三十旅团,在目前的作战情况下已经不太现实,处于包围中的三十八联队就成为了中国军人的主要目标。
  几乎整整四个师,铺天盖地的向三十八联队压了过去。
  必须要承认中国军队和日军的差距。除了40师以外,另两个师的火力和三十八联队相比,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之上。
  勇敢、毅力、决心成为了中国军人的全部。
  当成主力使用的40师也同样蒙受了重大的伤亡。
  成片成片的中国士兵倒在了日军的炮火袭击下,40师的兄弟们,几乎每前进一步都踏在了同伴们的尸体之上……
  终于突进去了。
  但三十八联队很快展现出了自己的凶悍。
  司令部直接安放在了被中国军队数处突破的阵地,联队长助川静二亲自指挥各处继续抵抗。
  中日两军的伤亡都在急剧增加,两方的士兵已经彻底拼红了眼,往往在一块小小的阵地上,会出现攻防双方士兵全部阵亡的情况。
  激战最酣之际,总指挥陶平竟然亲自出现在了阵地之上。
  没有办法再等待下去了。前面传来十万火急的电报,九十八师的那个团为了迟缓日军增援,几乎已经伤亡殆尽。
  日军部队军队已经突破防御,正向常熟方向增援而来。
  结束战斗的时间被再一次提前。
  预备队全部投放进了战场,不多的几门火炮、迫击炮成为了攻击三十八联队的主要火力。
  极其惨烈的拼杀,大量的士兵阵亡,这些都是陶平所不愿意看到的。
  这不是他想像中的战争。
  用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成功一直以来都是陶平所追求的目标,但在现在这块战场上,这样的追求只能是一个暂时无法实现的梦想而已。
  眼前的一切完全被血水染成红色,迷迷蒙蒙的,什么也看不清楚。
  他只能看到士兵们在冲锋,在倒下;他只能模糊地看到刺刀在相交,在碰撞。
  他终于看到了大量的中国士兵突了进去,将三十八联队的日军分割包围成了一块一块的……
  战斗,正在进入尾声。
  下午三点,对三十八联队的围攻终于结束了。
  整个三十八联队被彻底歼灭,日军被击毙三千余人,没有陆俘虏和投降者。
  联队长助川静二在最后失败命运到来之前剖腹自尽。
  这是自从上海大战以来中国军队最大的一次胜利。歼灭了日军整整一个联队。
  但这样的胜利又是建立什么样的基础上?
  一万多名中国士兵,从常熟之战爆发后,在屡次的防御和进攻的时候死伤。平均是拿三个中国士兵的生命去换取一个日军士兵的生命。
  常熟的战场被鲜血染得通红,常熟的天空也变成了一片血红。
  大地上血茫茫的,放眼看去,硝烟弥漫,血色蔽天,但对于中国军队来说,更加残酷的战斗还在不远处等待着他们……


第二百七十章 名将
  常熟大捷!
  这四个黑黑的大字第一时间出现在了国内的报纸头版。
  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听到捷报的消息了。
  “……是日,我英勇之国军讲师,在四十师师长陶平指挥下,对日军十六师团三十旅团之三十八联队发起进攻,我国军将士虽伤亡惨重,但仍前赴后继,奋勇作战,至下午时分击毙联队长助川静二大佐以下倭寇,总计三千余人,是为常熟大捷……”
  电台里那娇美的女声一遍又一遍的播放着捷报的消息。
  郑永关上了收音机,缓缓走到了窗口。
  窗外,是还没有离开南京的学生们正在进行着游行,欢庆这场大捷的到来。
  是的,大捷,一场原本不指望会到来的大捷,但那些正在游行庆祝的学生和市民们,有谁会知道为了这场胜利,为此付出了多少优秀中国军人的生命?
  在那“伤亡惨重”四字的背后,又有谁能知道伤亡究竟惨重到了什么地步?
  没有人会知道,也没有人会去打听,民众们只有知道我们胜利了,这对于他们而言就已经足够了……
  劳军团听说已经启程了,去慰问那些正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听说叫什么“名媛慰问团”,都是由一些年轻貌美的女人组成。
  但现在军队最需要的不是什么女人或者是慰问品,而是飞机、大炮、弹药……
  但这个道理那些热情的民众们,有哪个能够懂得?
  “报告,51师305团团长张灵甫奉命前来!”
  随着一声响的声音,一个年轻英俊的军官大步走了进来。
  “请座。”郑永淡淡地说道。
  对于这个自己脑海里所熟悉的,抗战中的“常胜将军”,郑永充满了好感。
  “请问总指挥召见张灵甫有何命令!”张灵甫笔直到坐在那问道。
  的确有些奇怪,堂堂的二级上将,总指挥,怎么会亲自召见自己这么个小人物。
  “张灵甫,常熟大捷你也听说过了吧?怎么看待这场胜利?”郑永亲自帮张灵甫倒了一杯茶,放到了他的面前。
  “谢谢总指挥。”张灵甫赶紧欠了欠身子,随即认真地说道:“我以为这只是一场惨胜,我军伤亡与日军相比为三比一,这完全是拿人命堆出来的胜利……”
  偷眼看了一眼郑永,见他并没有任何不悦,张灵甫继续说道:“但同时这样的惨胜也正是目前我国军将士最需要的,自从上海撤退以来,我军民信心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击,而这场胜利来得正是时候,对提升军队士气,民众决心将会起到难以估量的作用。”
  郑永笑了一下,并没有回答,点了一根烟,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张灵甫喝了口水清了清嗓子,说道:“而猖狂的十六师团经此重创,可以有的选择无非有两个,一个暂时停止进攻,调整部署;二是不惜一切代价,对我军进行疯狂报复……”
  “我看还是第二种可能性比较大。”郑永淡淡地说道:“整整一个联队被我们吃掉了,以日本人的性格来说他们绝对咽不下这口气的。肯定会集中起一切力量,对我军发起猛攻。
  前线的几个师都已经打残了,但毕竟还要在常熟一线坚守一周时间,为整条防线的完善而最大程度的拖住日军。
  我已经下令将173、174、176三个师打残的营连合编成一个团,再从我这调出一个团拉上去协助防御常熟,张灵甫,你看这该拉哪个团上去?”
  “总指挥,请调我的305团上去!”
  没有任何的犹豫,张灵甫站起来大声说道。
  郑永微微笑了一下,说道:“这两个团将编成一个独立旅,我看就由你担任代理旅长吧。”
  “是!”
  大声应着的声音里透露出抑制不住的喜悦。
  终于轮到自己上了。
  他的305团也参加过上海保卫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