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刺刀1937 >

第197章

刺刀1937-第197章

小说: 刺刀1937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子痛哭着,忽然如狼一般嚎叫起来,然后用拳头不断捶打着自己的胸膛。
  就算到死他也不会忘记那两天里发生了什么……
  “绳子,找根绳子来,把我捆在树上,我得看着,我得看着弟兄们战斗,我现在还不能死……”
  邢亚创虚弱地说道。
  二子哭着把旅座绑在了一棵树上,所有的士兵们也都看到了这一幕,然后他们听到邢亚创不知从哪来的力气大声吼道:“弟兄们,打呀,打呀!子弹打空了拿石头砸,石头砸光了拿刺刀挑,刺刀挑断了拿牙齿咬!111师都是铁打的兵!别做孬种,别给111师丢脸!老子还在,老子还没倒下,老子就在这看着你们打啊!”
  这是军魂,一个部队拥有了这样的军魂,世上再没有什么力量能够征服他们!
  弟兄们发疯一般的打着,刺刀、石头、木棍……一切可以利用的东西都成为了他们的武器。
  就是在弹药全部耗尽的情况下,弟兄们竟然硬生生的在虞山继续坚持了整整两天。
  为了中国军人的荣耀,也是为了他们身后的旅座……
  “旅座,旅座,赢了,我们赢了啊!”
  当那名机要员挥舞着电报疯了一般冲过来的时候,邢亚创的目光已经非常散乱了。
  “旅座,赢了啊,真的,真的打赢了啊!”
  机要员因为兴奋,说出来的话有些语无伦次:“大捷,十六师团和日军国崎支队被我军完歼!总指挥部通电嘉奖,替换我们的增援部队今日下午就可以抵达了啊!”
  所有的官兵们都看到旅座笑了,笑得是那样的灿烂。
  “我们守住了,守住了……”
  这是邢亚创在这世上留下的最后一句话,声音低得几乎无法分辨。
  然后,笑容就永远地凝固在了他的嘴角……
  ……
  “混蛋!混蛋!”
  铁定国一屁股在邢亚创的担架旁坐了下来,嘴里不断喃喃地说道:“你硬撑了十五天,十五天啊,可为什么最后一天就撑不过来呢?为什么啊?傻子啊,你他妈的就是个傻子啊……”
  “邢亚创,你他妈的真是个傻子啊,为什么不硬挺过来?”
  郑永骂着,骂着,泪水悄悄的从他的眼角流了出来:“你知道吗?你只要这次能硬挺过来,你起码能当个师座了啊。你他妈的还好意思说自己最喜欢升官,我呸,你个狗日的就喜欢吹牛!”
  周围响起了一片低低的哭泣声。
  这些在战场上流血不流泪的军官们,终于流下了他们的眼泪……
  “总指挥,我答应过旅座,一定要把他给送回来,他还想见见自己的老长官。”
  二子忽然擦抹了下自己的眼睛,站了起来:“还有,旅座再三关照,要是他阵亡的话,棺材里一定要放上他的手枪和葡萄酒,我不知道去哪买葡萄酒,就麻烦总指挥了。”
  他的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我答应旅座的事情都已经完成了,我没用,我废物,我保护不了旅座,我本来早就应该死的,现在我已经把旅座送回来了,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掏出了枪,对准了自己脑袋。
  “二子,二子,放下枪,放下枪,这不关你的事,真的不关你的事啊!”
  军官们一起大声叫了出来,但二子用枪口对着自己的脑袋,笑着摇了摇头:“那么多弟兄们都去了,我眼睁睁地看着旅座死在了我的面前,我不想活了,真的不想活了,总指挥,我求您最后一件事,我死后,把我埋葬在旅座的身边,到了黄泉路上,我还当他的勤务兵,我没别的本事,我就会干这么一件事情……”
  说着,他扣动了扳机,枪声在所有人的耳边响了……


第三百零六章 “忠魂归去”
  邢亚创,东北讲武堂五百学生队成员之一。
  民国二十年九月十八日,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在此民族危亡之际,五百学生队成员集体参与奉天保卫战的行列之中。
  时邢亚创十七岁。
  北大营惨烈八天,是东北讲武堂五百学生队历史上最辉煌的一次战斗。
  学生队五百孩子,以绝对劣势之兵力,死死地抗住了日本两个旅团八天攻击,创造出了让所有人都不可思议的“北大营之中国奇迹”。
  大战结束,五百学生队仅剩一百二十六人。
  其后,奉天保卫战学生队再次阵亡十七人,大突围阵亡六十一人,上海之战阵亡三十三人,在歼灭十六师团和国崎支队的一系列战斗中,阵亡军官八名。
  至此,当年辉煌无比,做为军官力量培养的五百学生队精英战至今日仅剩七人……
  一寸河山一寸血。
  学生队,无数像邢亚创这样的人为了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流尽了自己的最后一滴鲜血……
  一段又一段的奇迹,从北大营到四行仓库,从上海到常熟,几乎所有邢亚创参与过的值得纪念的战斗,都是一场场的血战,都是以惨烈的代价在日本人面前构筑起了一道血肉长城……
  每一次无论战斗的过程多么惨烈,士兵们总能看到邢亚创带着几分腼腆、带着几分青涩,带着几分骄傲的笑容。
  正是因为这份自信和骄傲的笑容,一直都在激励着士兵们努力奋战。
  而这一次,他骄傲的笑容却永远凝固在了虞山。
  二十四岁,邢亚创殉国时年仅二十四岁。
  他是一个年轻的军官,如果上苍能够再给他十年的时间,他在某些方面的成就,甚至会超过传奇将军郑永。
  但这一切,都仅仅是如果而已……
  一直有人认为,在历次战斗中出尽了风头的111师老底子的这些军官中,论攻击决心之坚决,攻击之锐利非司徒天瑞莫属。
  而论防御之强悍,防御之坚固,铁定国毫无疑问的是111师的第一人。
  邢亚创就是铁定国一手带出来的老部下。交给他防御的阵地,从来没有丢失过。
  本来郑永还想让他在稍做休整后,接替其它部队的防御;本来郑永还想在他得到应得的荣誉后,继续参加到反攻之中。
  但现在,一切都已经失去了意义……
  其后,追认邢亚创为国民革命军少将。
  根据陆海空军勋赏条例施行细则,国民革命军111师327旅旅长邢亚创,捍御外侮,保卫国家,战功卓著,授予青天白日勋章!
  在为邢亚创送葬的那一天,几乎所有与邢亚创相熟的,有过一面之缘的,甚至是不认识的军官都来了。
  郑永来了,司徒天瑞来了,铁定国来了,欧阳平和陶平也来了……
  勃罗姆和他的德国顾问团全体成员来了,他的老战友风振华来了,327旅只要能动弹的所有的幸存者都来了。
  那口巨大的棺木在缓缓移动着,捧着他的照片的,是邢亚创最为尊敬的老上司铁定国。
  护送着灵柩的,是国民革命军二级上将,第三战区总指挥,南京卫戍司令郑永,是111师师长司徒天瑞,是40师师长陶平,是87师师长程宏,是88师师长欧阳平。
  百姓也都自发的来了。
  他们或许已经听说过了这位英雄的故事,他们默默地注视这灵柩在自己的面前经过,然后悄悄地擦抹一下眼睛……
  那么好的一个将军,那么年轻的一个孩子,怎么就这么走了。
  棺木被轻轻的放了下来,棺盖被打开了,再看一眼,再看他最后一眼……
  那张年轻的脸上依旧带着微笑,好像他从来就没有离开过一样。
  军装笔挺,皮靴铮亮,手枪就佩带在他的腰间。
  接过了一瓶好酒,铁定国呆呆看了好久,然后放在了邢亚创的身上。
  这是他最喜欢喝的葡萄酒,铁定国凄凉的笑了一下,轻声说道:“兄弟,喝吧,到了下面喝个够,那么多弟兄在底下等着你呢,寂寞不了。小子,都是少将了,升得比老子还要快。到了下面好好带兵,别让阎王爷瞧不起咱们……”
  郑永走了过来,他解下了一级国光勋章,也和那瓶葡萄酒一样放到了棺木之中。
  自己是第一个获得国光勋章的将领,这对于军人来说是巨大的荣耀,但郑永觉得棺木中的这个人比自己更加有资格拥有……
  “走啦,兄弟!”
  郑永身子站得笔直,大声说道:“好走,兄弟!”
  枪声一齐鸣响了,整齐的枪声是在送邢亚创最后一程。
  棺木被放了下去,一铲一铲的土落到了上面。
  在他的坟墓边上,还有一座小小的坟,那是他的勤务兵,忠心耿耿的二子的……
  ……
  失去了那么一位好的兄弟,巨大的悲伤一直笼罩在军官们的新头,久久没有散去。
  德国顾问团走了,带着一丝遗憾,带着一些悲伤离开了这里。
  大捷的消息迅速传遍了全国,这是一次比以往累次战斗更加辉煌的胜利,中国民众的抗战热情和决心被提到了一个从所未有的高度。
  神奇,实在是太神奇了。
  才从上海撤退没有多少时间,正当日军进展凶猛,首都南京即将受到直接攻击的时候,这个喜讯就毫无征兆的落到了国民的头上。
  日军整整一个师团外加一个支队被全歼,师团长被打死,支队长成为了俘虏,还有什么事情是传奇将军郑永做不到的?
  国民们开始认为国防线在郑永将军的指挥下,固若金汤,日军在这里只会撞得头破血流,一个兵也冲不过来。
  而一些整天坐在办公室里想着房子、票子、金条的官员们,居然头脑发热的建议政府应当趁着大捷的机会,立即下令,命令郑永所辖部队反击,三个月内把日本人赶出来,并趁机将东北全部收回来。
  三个月?
  这简直比日本人“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口号更加来得可笑。
  他们根本不知道为了这场大捷,第三战区付出了怎样的代价,中国军队付出了怎样的代价,那些精英军官们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第三战区消耗严重,大量部队损失的兵源短时期内根本得不到补充,即便勉强补充进去的,也毫无战斗力可言。
  在装备上,日军占据着绝对压倒性的优势,无论在空中力量还是地面力量上。
  好在委座的头脑还算清醒,并没有因为这样的一场惨胜而被那些白痴官员的建议所蒙蔽,只是下达了在固守国防线的同时,伺机进行小规模反击的命令。
  好消息也不是没有,在遭遇了惨败之后,日军凶猛的进攻步伐一下被极大迟缓了。
  那些数月来对中国阵地不断攻击的日军,暂时停止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重新调整部署。
  而这也为郑永,为第三战区,为中国军队赢得了喘息的时间。
  同时为了自身利益的需要,为了让中国牵制住日军,在年初的时候,苏联采用以货换货的形式,援助中国T-26战车和自意大利购入的“菲亚特”战车、德国产装甲汽车、奔驰柴油卡车、美式福特卡车、意大利产摩托车数百辆。
  在这些车辆的基础上,陆军装甲兵团被扩编为陆军第200师,仍由杜聿明任师长。
  随即,为了继续巩固国防线之防御力量,陆军200师两个团被调往第三战区。
  战场出现了难得的平静,双方都在不断的调兵遣将,积蓄力量,以迎接再一次大战的到来……
  受到大捷的影响,征兵的情况大为好转,民众的报名热情也远比以前高涨的许多。
  郑永开始重点吸收那些有一定文化知识的青年加入到自己的队伍之中。
  这些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