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刺刀1937 >

第202章

刺刀1937-第202章

小说: 刺刀1937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易松茂的价格开得的确有些离谱了。
  但生意永远都是生意,一方出价,一方还价。但徐炎的这种做法,简直是在告诉日本人,他宁可不要这样的生意。
  “您的同伴看来非常冲动,这就是说我们之间已经没有合作下去的可能了。”
  小易松茂阴冷着脸说道。
  “我要把你们这种无耻的行径告诉所有的人,告诉全世界每一个有良知的人!”徐炎慷慨激动地挥动着拳头:“你们掠夺着我们的财富,却反过来想在我们头上大赚一笔,卑鄙,卑鄙!报社,电台,每一个可以把你们这种卑鄙行为告诉世人的方式,我都一定会去做的!”
  在这一刻张忠华和小易松茂忽然同时产生了杀了这个容易激动人的念头。
  “灭口,必须要把这个人灭口。”小易松茂用日语狠狠地说道。
  “是的,我也同样是这么考虑的……”张忠华同样用日语低低地说道:“我不妨告诉你,这次和你们做生意,我是奉了上面的命令,万一传出去对谁的影响都不好,但是你有没有考虑过,他会不会在来之前把这事告诉其他人?万一他不能活着回去,而我们之间的交易又有知情人的话……”
  张忠华开始渐渐明白为什么郑永在明知道徐炎一定会跟他一起来,但却依然采取了默许态度的原因所在了。
  郑永太了解这些日本人了,虽然会偷偷摸摸的和敌人做生意,但他们对自己在某些方面的名声却非常看重。
  尤其是在日本国内目前这种狂热的战争态势下,一旦和敌人做生意的事情传了出去,也许南进支队和他们的支队长一定会被日本人的唾沫淹死的。
  张忠华只是还有一点不明白,郑司令为什么一直坚定地认为南进支队一定会和自己做生意,而在此之前甚至没有多少中国军人知道这支部队的光荣“历史”。
  他这时候并不知道,小易松茂同样也很矛盾。面前的这个情绪异常激动的人,杀,还是不杀?这都是他必须要在现在立刻做出的决定……


第三百一十二章 国民政府临时会议
  民国二十七年五月,借着第三战区大捷的机会,国民政府在汉口展开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
  蒋介石和汪精卫都同时提出,指定第三战区总指挥,南京卫戍司令郑永参加大会。
  这时候的郑永和他的第三战区,已经成为了全国人民瞩目的焦点所在,他们的一举一动在都无时无刻牵动着全国民众的心。
  但郑永知道这不过是又一次争夺权利,并且拉拢自己的开始而已,从自己的内心来讲,是绝不愿意扔下部队跑去参加什么会议的。
  但政府的命令永远都是命令,没有什么讨价还价的余地,而且或者能够趁着这样的机会,解决一些目前必须得到解决的问题。
  目前日军并没有什么大的军事动作,这也可以让自己离开时放心一些。
  第三战区的防务都委托给了参谋长蒋百里和自己那些老部下们,又再三交代要密切监视对面日军之动作,这才决定了启程的日期。
  “总指挥,听说这次到了汉口,还要专门为你和咱们第三战区决定表彰庆功大会。”在送别的路上蒋百里笑着说道。
  “表彰?”郑永笑了一下:“方震先生,只怕这一到汉口,咱们这些做军人的,也不得安生啊。”
  蒋百里怔了一下,接着也苦笑了几声:“是啊,如果我们中国能少一些党阀之争,再少一些钩心斗角,多一些理解的话,那么局面也不会像现在这样,抗战之局也不会如此吃力。”
  “咱们这些当兵的人心里这么想的,但其他人的想法和咱们就未必一样了。”郑永叹息了声:“咱们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到自己军人的本分,把日本人死死地拖在战场上,其它的事情即便咱们想也做不了主。”
  蒋百里点了点头:“总指挥,放心的去吧,目前敌我两方都持对峙姿态,短时期内不会有重大战斗发生,借着这个机会,你也好好的放松一下吧。”
  “我还是在想着第六师团。”郑永抱着双臂,眼睛有些半闭:“依然是那句话,第六师团一定有什么机会可以被我抓住,只是我们还没有发现这样的机会,我已经派出了大量侦察兵。方震先生,我走后,这里的一切都拜托给你了,如果有合适的作战机会你可以自己下达命令。”
  蒋百里感激的点了点头。
  这是一种信任,绝不是长官和部下之间的关系,而是朋友间无私的信任。
  汽车缓缓停了下来,机场上那些老部下们已经在那等了很久,看到汽车过来,纷纷迎了上去。
  “做什么?”
  郑永微微皱了皱眉头:“全部扔下防区跑这里来做什么?”
  “总指挥!”
  陶平走了上来敬了一个军礼:“弟兄们都知道你要去汉口开会了,听说政府还要表彰咱们,这不是,弟兄们都觉得面上有光,所以商量了下,就来为总指挥送行了。”
  “又不是去了就不回来了,不用那么夸张。”郑永嘴角露出了一些笑意:“别当我不知道你们心里在想什么,一个个都在盘算着自己能升到什么官,能有多少奖赏,放心,你们的功绩一个都不会拉下,我早就已经申报上去了!”
  一众军官笑了起来,郑永摆了摆手说道:“回去,都回去吧,军情要紧,我去要不了几天就能回了。”
  “全提都有,敬礼!”
  随着陶平的一声声音,所有的军官都举起了自己的右手。
  飞机已经发出了轰鸣。
  看了一眼这些忠诚的部下,郑永踏上了飞机的舷梯……
  ……
  汉口。
  大量的军政要员,社会名流已经聚集在了飞机场上。
  当那架他们等候已久的飞机终于缓缓降落,机舱门打开,舷梯再次放下的时候,大量的人向着前面涌了过去。
  郑永从飞机里走了出来,尽管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但还是被面前的架势吓了一跳。
  怎么也没有想到居然会有那么多人来机场迎接自己。
  “恒渊,一路辛苦!”
  随着这一声声音,汪精卫带着一批人热情洋溢地迎了上来,走到郑永面前,亲热地拉起了他的手,用力握了几下,说道:“我一直都在这等着你,终于把你等来了,这些人都是来欢迎我们的抗战英雄的!”
  郑永这时明白了,其实这都是汪精卫组织起来的人,说穿了就是要争取到自己的好感,把自己争取到他的那一方。
  国民党临时代表大会即将召开,换做平时倒也算了,但现在自己是抗日英雄,是民族的骄傲,自己说的话将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但自己只是想在军事上有所作为,政治实在提不起什么兴趣来……
  几个女学生送上了鲜花,一个临时演讲台早就已经准备好了,汪精卫带着郑永一起走了上去,兴致勃勃地说道:“今天,是汉口最值得庆祝的一天,在这里,我们迎来了也许是中华民族抗战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带领着军队创造出了无数辉煌和荣耀的将军,为中华民族争取到了最大尊严的传奇任务,第三战区总指挥,南京卫戍司令郑永上将!”
  掌声雷动,欢呼四起。
  不得不承认汪精卫的演讲极富煽动性。但这个时候的郑永心里却忽然动了一下。
  “……汉口最值得庆祝的一天……中华民族抗战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
  那么委员长呢?把委员长放到了什么位置上?
  “委座到汉口没有?”郑永悄悄的问了一声身边的随从。
  “已经到了。”郑永点了点头,还没有来得及吩咐些什么,就听汪精卫又在那说道:“常苏大捷,是我中国之大幸,民族之大幸,若没有这样辉煌的胜利,也许我们的首都已经沦陷,现在,就让我们用最热切的掌声欢迎郑永将军讲话!”
  掌声愈发的激烈了起来。
  郑永硬着头皮站到了扩音器前:“感谢你们的欢迎,我代表第三战区全体官兵谢谢你们!”
  掌声第三次响了起来,他向边上看了一眼,汪精卫也许是鼓掌最厉害的了。
  “我们是取得了胜利,但这并不是我个人,也不是一个第三战区的功劳。”
  郑永清了清嗓子:“我们要感谢的,是全国民众的支持,没有你们的支持,我们断然无法取得这样的胜利,而这样的胜利,也是在委员长和政府的领导下所取得的……”
  他稍稍停顿了下,又向边上看了看,发现汪精卫的脸色变了一变:“也可以这么说,没有委员长和政府的领导,这样的大捷只是一种幻想。一个强而有力的政府,一个坚决抗战的领袖,这将是领导我们不断赢得胜利,最后把倭寇全部赶出中国的第一个先决条件!”
  汪精卫的脸色愈发阴沉了,郑永悄悄松了口气。
  这话很快就会传到委员长耳朵里的,起码从目前看来自己应该能和汪精卫暂时摆脱干系了。
  “日军骄狂,是以必败,但要想取得抗战的全面胜利,却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
  做为一直在前线与倭寇战斗的军人,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无论在武器装备还是军事素养上,日军都要超过我们,有的时候,我们是在拿十几个士兵的性命换一个日本人的性命。
  前线打得很惨,每天都有大量的士兵牺牲或者负伤,每一次的战斗,都是用鲜血染红的,就在不久之前,我们还失去了一名优秀的军官……”
  现场一片静悄悄的,空中只有郑永的声音在那飘动:“当常苏之战结束后,我们阵亡了多少兄弟,甚至我们都不忍心统计。有的人,甚至在牺牲的时候还没有满二十岁。有的人,是一场场血战后幸存下来,但最后终究还是没有逃脱为国殉难的命运。
  他们死的心甘情愿,因为他们是为了自己的国家和民族而死的;但他们也一样死得不甘心,因为他们还没有看到胜利的那一天。
  我们拿人命在和倭寇血战,但倭寇同样也付出了血淋淋的代价。他们的第十六师团和国崎支队被完歼,这是倭寇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他们的师团长被杀,他们的支队长成了俘虏,这是他们永远无法洗刷的耻辱。
  战争还会继续,我们还会继续流血,但我可以发誓,我们每流的一滴血,都会让倭寇付出同样的代价!
  抗战会持续很久很久,也许连我也无法看到胜利的那一天,但我坚信,最终的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
  国民政府万岁!国民革命军万岁!!中华民族万岁!!!”
  当郑永最后一个字落下的时候,全场掌声、欢呼声、口号声不绝于耳,到处都在洋溢着民众热情澎湃的口号,到处都在响着中华民族的怒吼……
  只有汪精卫和他的部下们的脸色愈发变得阴沉起来。
  这个在演讲台上调动起了民众热情的将军,绝不是自己人,永远都不会站到他们的立场上。
  他也许只是一个纯粹的军人,他刚才说的那些话,只是他心里的真实想法表现在了这里而已。
  但他始终都是蒋介石的人,汪精卫相信无论自己再如何努力,也不可能把这个声名赫赫的将军拉到自己这一方的。
  郑永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对着汪精卫微笑了一下,这个时候他发现汪精卫的笑是如此的尴尬……


第三百一十三章 中日关系
  “我们能打胜仗是意外的,而打败仗是必然的事!”
  从机场欢迎回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