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刺刀1937 >

第335章

刺刀1937-第335章

小说: 刺刀1937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永的脑袋里一阵眩晕,他再也顾不得什么,一把拉住了左梅女人的胳膊:“告诉我,究竟发生了什么,方震先生究竟怎么样了!”
  眼泪就像断线一样流了下里,左梅女士抽泣着说道:“其实,从南京保卫战一开始,先生的身体就已经非常不好了,可是他一直告诉我,总指挥对他有知遇之恩,无论怎样,他也一定要支撑下去,他必须指挥部队死死地守住南京,否则他就对不起总指挥和第三战区……
  我离开南京的时候,先生已经大口大口的咳血了,他每天都会昏过去几次,可是每次当他醒过来的时候,他第一个问的一定是南京现在的情况怎么样了,没有人可以劝他。总指挥,如果他还在南京的话,他,他一定坚持不住了……”
  “屈涛!屈涛!给我把屈涛立刻叫来!”
  郑永忽然用前所未有的暴躁口气叫了起来。
  “侦察营营长屈涛到!”正巧屈涛已经奉命赶到。
  “你,你!”郑永的手指着屈涛,面色有些可怕:“立刻带一个连,不,带着你全部的侦察营给我到南京去,你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把总参谋长给我救出来!哪怕你们一个营全部死了,记得,我也要看到活着的总参谋长!”
  屈涛从来都没有看到过总指挥这样的表情,他怔了一下接着大声说道:“是,总指挥请放心,即便我的部队全部死在南京,我也一定会把总参谋长带回来的!”
  “谢谢你,屈营长。”左梅女士稍稍缓解了一下神经,接着从怀里掏出了一份信件:“总指挥,这是我们先生给您的私人信件。”
  郑永颤抖着手接了过来:“恒渊,自从一别,匆匆数月,心中甚是牵挂,不知部队可曾整编完毕,你我商量之未来作战计划是否完成?
  南京守得非常艰苦,将士们都表现得很勇敢,假如有一天南京真的丢了,请你千万不要怀疑士兵们战斗到底的决心和勇气。
  我的身体真的不行了,我怕我坚持不到和你再重新见面的那一天了,可是在我离开这个世界前,我有一些话一定要对你说说。
  请你坚信抗战胜利是必然的事情,原来我的预计是八到十年,但是从目前的战局进展来看,这个时间应该可以大大以前了。
  自从你担任第三战区的最高司令长官以来,做到了无数别人做梦也想不到的事情,你带着你的部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胜利。
  倭寇必败是我们早就取得的共识,但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取得胜利,以及在取得胜利之后对待倭岛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我们却存在着分歧。
  我就快要离开这个世界了,关于这几点我真不的想再和你争辩,但我希望你是对的,因为从我认识你到现在你从来就没有错过。
  说一下南京目前的战局吧,我认为我们的目的已经达到了,现在已经到了撤退的时候了,否则随着战局的延伸也许我们连一个士兵都撤不出去了。
  倭寇在占领南京后,势必会进行一段时候的休整,而这却同样也给了我们缓冲的时间。但是有一点我必须要说明,在条件没有成熟的情况下,千万不要贸然举行反击。
  必然会进行谈判的,但所有的谈判只是双方在拖延时间而已,唯一的目的就是为了下一次殊死的较量而积蓄能量。
  第三战区以屡胜之师,势必激励士气,吸引大批热血青年参军,在双方举行谈判的时候,我认为正是大量扩充力量的机会,千万不可因一时意气用事而耽误大局。
  总指挥,有一句话我一直想对你说,你是一个优秀的指挥官,你对大局有着非常好的把握以及领悟力,但有的时候从你的脾气看来,真的是一个非常喜欢冒险的人。
  冒险不是一件坏事,但要分在什么情况下,比如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非但不能冒险或者说是过分的凭借感情,而且必须要忍,甚至要忍到别人无法置信的地步……”


第四百七十六章 “预见”
  “冒险并不是一件坏事,但要分在什么情况下,比如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非但不能冒险或者说是过分的凭借感情,而且必须要忍,甚至要忍到别人无法置信的地步……
  当初在进士镇遇险的时候,你其实完全可以不必要亲自在一线指挥战斗,完全可以选择撤退,不,在你的脑海里那叫逃跑,是你最不愿意做的事。
  但是我必须要告诉你,在某些特殊的情况逃跑并不是一种耻辱!
  你不是一个普通人,甚至不是你所认识的自己,你是第三战区的总指挥,是指挥着上百万军队的一名将军!
  我不是在歧视我们的将士们,但我不得不说,你的性命的确比第三战区的任何人都要值钱,你的生命并不仅仅属于自己。
  我不知道你当时想过没有,你亲自操持着机枪,狠狠地打击着倭寇,看着一个个倭寇在你的面前倒下,真的非常痛快,非常酣畅淋漓,可是你一旦中弹倒下了呢,你想过那样的结果了吗?
  你没有,我知道你从来没有想过。
  你想的只是如何杀鬼子,只是如何宣泄你心中的愤怒,虽然我不知道你的这种愤怒从何而来的,也许是与生就有的吧。
  总指挥,我们认识的时间尽管不长,但我们一直惺惺相惜,如果你信任我的话,我一定要再次劝你一次,光有勇气是远远不够的,请记住我的这句话:逃跑并不是一种耻辱!逃跑很多时候是为了取得更大的胜利!
  我感觉到我的生命就快要离开自己了,我的精力正在一点一点的衰退,但我并不后悔,因为我亲身经历了一次伟大的战斗。
  第三战区,这个名字就算在我死了后也会永远的印在我下辈子的记忆里,永远也都不会忘记……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亡告乃翁。
  总指挥,等到胜利的那一天,别忘记来看看我,别忘记来和我说说话,我知道你不会死的,你一定会活到抗战胜利的那一天……
  儿女情长的话已经说完了,现在就来说说正事吧。
  我建议在目前的第三战区防御范围内调集二十六到三十三师,以强大兵力防御一线阵地,同时调集十个左右的师严密监视两翼之敌军,再以十个左右的师对敌侧后寻找机会强袭击。
  南京既然无可避免的要被倭寇占领,那么我们完全可以在南京上面大作文章。
  谈判肯定会进行,但我判断谈判只是双方为了拖延时间而进行的一种必要的手段,谈判绝对没有成功的可能,那么这就是我们可以利用的时机了。
  我建议敌后强袭之部队轻装行动,等候机会,一旦谈判破裂即是各部行动之机。
  南京,就是这些部队的行动目标,也是必须要达到的目标。
  此战不必歼灭多少倭寇,哪怕只对着南京城墙打上一枪,也必然会引起敌伪极大的恐慌,迫使倭寇不能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正面战场。
  但是,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对南京的突袭并不仅仅简单的是放几枪而已,而是必须采取强攻,哪怕无法攻下南京,也必然要义无返顾的强行攻击!
  所以基于以上考虑,我建议绕到敌后部队采用王牌部队,即以111师等部队为主。
  而在敌因为南京被袭击仓皇之刻,我正面摆放之三十个左右的师当可以主动出击,以超过三十万之强大兵力举行大规模反攻,倭寇兵力不足,首尾难以两顾,必然大幅度收缩防线,此战可以预见,我军不战则已,战必有所收获。
  但仅仅是有所收获而已,要想取得一场合酣畅的胜利则不是现在这个时候。
  我认为总攻击宜在民国三十年前后发动。
  倭岛之国不过弹丸之地,攻击我国必将倾全国之力尚不能胜,战争的拖延只会让这个小国走向崩溃的边缘。
  倭岛国土面积小,人力,军力,财力,物力均感匮乏,不能长期支持战争,而为解决次问题,必然会另外开辟战场。其后定会想方设法夺取东南亚,切断美,英等国对中国的援助,再迫我国投降,其目的,不过只是早日摆脱中国战场以摆脱困境。
  倭岛及占领地的产煤量为7160万吨,石油40万吨,钢684万吨,发电量350亿度,由此可以证明倭岛一个资源极端贫乏的国家,主要的战略资源大部分甚至全部依靠进口。
  而自夫人访美利坚强前后,美利坚自二十六年倭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以来开始逐步对倭岛实行经济制裁,倭岛的资源状况必将更加糟糕。
  因此从各个方面来说,日本和美美利坚一战都不可避免。
  倭岛在大部兵力被牵制在中国战场的基础上,势必决定发动太平洋战争以死中求生。日其打算是趁美国战争准备还未完成,突然发动战争,全力歼灭美国太平洋海军的主力,夺取美国在太平洋上的海军基地,再夺取东南亚,在战略上确立军事优势。
  而此战略目的为确保战略资源地和海上交通线,施行战略物资自给自足,切断缅甸,香港等地之供应线,迫使国民政府投降,使美国丧失作战意志。
  因此对美利坚之战不过是倭岛战争经济的必然产物。
  由此看来我国只要继续坚持抗战两至三年,美利坚必定参战。
  美利坚产煤量达51760万吨,石油18980万吨,钢7510万吨,发电量1678亿度,即便在倭岛对美利坚发动战争,美利坚或许初战不利,但随着战局推移,倭岛必然在各方面都无法与美利坚之抗衡。
  而中国抗战胜利指日可待。
  鉴于此基础上,第三战区或者说整个中国之抗战大业,必然会从黑暗、艰苦,而后走向光明,其亦为大势驱使。
  抗战的胜利我从来没有怀疑过,但对于总指挥的未来我却深表忧虑。
  一旦胜利之后,国内原本因为战争而积累下来的矛盾势必爆发,以目前之国内来看,两党没有和平共同处可能,内战必然爆发,那么第三战区和总指挥将会何去何从?
  我知道总指挥素来主张枪口一致对外,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可是必要你选择的时候,你又会选择哪一条道路?
  我无法为总指挥做出抉择,但我相信总指挥心里一定有了自己的想法。
  总指挥,就算你心里清楚,但我还是想要告诉你,中国人真的不要打中国人,这只会让亲者痛,仇者快!
  在对外反对侵略的战争中,你的胜利只会让你成为民族英雄,可是在内战中即便你取得了再多的胜利,依然会成为你一生中都无法抹去的污点。
  我坚信在抗战中,你会成为一个伟大的将军,你会成为民族英雄,但我真心的恳求你,当内战真正到来的时候,你能够尽量用自己的影响力避免这些事情发生。
  好了,我无法预见到未来,但我相信你可以选择自己的未来,我走了,这一次我真的要走了,我真的确信你的路还很长很长……”
  捧着这封长长的信,郑永慢慢地坐到了椅子上。
  方震先生,方震先生,这世上没有人比你更加伟大了,因为你已经预见到了十年之中中国会发生的一切。
  他过去只会对蒋百里欣赏而已,但现在却有了一种根深蒂固的崇拜。
  做为一个后世的人,没有人比自己更加清楚,未来的中国会发生什么了,但蒋百里却不一样了,他仅仅是凭着自己的见解,准确的判断出了所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可惜中国只有一个蒋百里……
  郑永忽然抹了抹自己的眼睛,他发现自己哭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