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刺刀1937 >

第484章

刺刀1937-第484章

小说: 刺刀1937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海底。
  而其他日本战舰在美国痛打落水狗的情况下被击沉一艘重巡洋舰,重伤一艘巡洋舰。
  最后在下午夜幕即将降临前夕的几个小时双方各自主动退出战场的情况下,中途岛战役终于拉下了帷幕。
  中途岛战役美军只损失1艘航空母舰、1艘驱逐舰和147架飞机,阵亡307人。
  而日本却损失了4艘大型航空母舰、1艘巡洋舰、330架飞机,还有几百名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和1700名舰员。日本海军从此走向了失败。
  为了掩护自己的惨败,避免挫伤部队的士气,2月10日本电台播放了响亮的海军曲,并宣称日本已“成为太平洋上的最强国。”
  当惨败的舰队疲惫不堪地回到驻地时,东京竟举行灯笼游行以庆祝胜利。
  “中途岛战斗是日本海军350年以来的第一次决定性的败仗。它结束了日本的长期攻势,恢复了太平洋海军力量的均势”。
  这是美国海军将领给予这次海战的评价。
  同时,此战还给日军高层造成了难以愈合的创伤,这一痛苦的回忆到二战结束一直挥之不去,使他们再也无法对战局做出清晰的判断。
  但这个时候郑永和他的军队却还并没有完全做好准备。
  能在第一时间发起攻击的中国军队,为二十八个师的力量,支援部队十九个师,但郑永已经不再愿意等待。
  原本制定的计划是五月底至六月初发起攻击,但现在显然因为郑永的出现,而将一切都提早。
  攻击,向对面日军攻击!
  在美国取得中途岛海战决定性胜利之后,现在应该轮到中国动手了。
  在海上遭到惨败同时,在陆地日本也将迎来严峻挑战。
  而这个发起挑战的对手,是郑永和他所指挥的和美国飞行员一样英勇无畏的中国军队!
  1942年2月16日,中国国民政府一级上将郑永发布决战令:“进攻,向对面倭寇进攻!让倭寇在海面遭到失败之后,在陆地也同样遭到失败,而完成这一光荣使用的将是中国军队!
  所有的军官,所有的士兵,都必须不惜一切代价,不顾伤亡,以大无畏之精神进攻、进攻、再进攻!
  我对你们没有具体要求,只有恳求,我恳求你们歼灭一切你们能够看到的敌人,洗刷自从民国二十六年以来日本带给我们的一切伤害!
  国家万岁!中国军队万岁!!现在是我们展现勇气的时候了,决战!决战!!和倭寇决战到底!!”
  决战!!和倭寇决战到底!!
  数十万中国军队,在决战令下达之后爆发出了潮水一样的呼声。
  民国三十一年二月十六日,中国军队发起总攻。
  收复南京,收复丢失的所有中国领土!
  这一天必将载入史册。
  郑永,这个名字,将会和这次反攻一样,永远地被载入历史,而从这一天开始中国的抗战,也必将掀开了崭新篇章……


第六百六十二章 进攻开始!!
  民国三十一年二月十六日,中国军队反攻开始!
  做为主力使用的八个师的中国军队,于凌晨四时发起强袭。
  日军24混成步兵旅团,在这样的袭击下乱成一团。
  冲在最前面的依旧是屡立战功的国民革命军111师,全师上万官兵,如同一把锋利匕首,凶猛地直插日军防线。
  休战良久,官兵们养精蓄锐太长时间,这时战端一起,憋在心里的求战意识一旦爆发,立刻如同开闸洪水一般凶猛不可阻挡,瞬间就能将阻挡在自己前面的一切淹没。
  两个小时,111师连续发动十余次攻击,接连取得突破,至六时许,日军24步兵混成旅团前沿阵地,全部落到111师手中。
  “继续保持攻击态势,326旅在左,327旅在右,限令八点前必须结束战斗!”风振华并没有什么太高兴的样子,面色冷冷地说道。
  自从他的老搭档邢亚创殉国之后,全师官兵已经很少能从自己的师长脸上看到笑容了。
  风振华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历次大战,让自己胸前挂满勋章,但他宁愿用全部的勋章,去换取邢亚创的生命,哪怕只有一天自己也心甘情愿。
  此时36、40、87、88师也从两翼同时发起攻击,98、101师负责巩固战果。
  第一次进攻,郑永就投入了手里八个中央军嫡系部队,攻击决心之大,已经显露无疑。
  九时,111师提前一个小时完成攻击任务。
  在潮水一般轮番攻击之下,24独立混成步兵旅团彻底崩溃。
  久经战阵的24混成步兵旅团,已经不再是才登陆中国时候的那支精锐部队了。
  在无数次的作战中,全旅团的士兵伤亡大半,再补充,再伤亡,随着几次补充,那些经过精心训练的士兵也几乎伤亡殆尽。
  尽管在战争爆发之前,日军有一套完善的训练方案,能够使那些从来没有上过战场的新兵,也具有远远超过中国士兵的战斗能力。
  但这样无节制的消耗,终于超出了日军的承受能力。
  那些刚刚应征入伍,没有经过多少训练的士兵,也被匆匆忙忙调到了中国战场,补充到了各个部队之中。
  从这个方面来说,中日军队之间的某些差距已经被一步步拉平。
  这个时候指挥华东方面军的日本司令官再度换人,似乎和中国第三战区直接对峙的华东方面军司令官已经成了一个不祥的职位。
  无论是松井石根,或者是之前的朝香宫鸠彦亲王,都纷纷在这个位置上载落,都无一例外的让自己的名誉受到了极大损失。
  这是一个权利很大的位置,但也是一个危险可怕的位置。好像受到了诅咒,已经没有人再愿意接替这个职位了。
  最终,几乎是用强行下达命令方式,让刚刚升任陆军大将,原本准备派遣调往华北方面军担任司令官的冈村宁次接替了这个职位。
  这是个很让郑永感兴趣的新任司令官,郑永也非常愿意在连续击败朝香宫鸠彦亲王、和松井石根两个对手之后,再次击败这个新的华东方面军的司令官。
  这是个狡猾的对手。
  当中国军队还在集结的时候,冈村宁次就已经嗅到了大战的味道,当中国军队的进攻正式开始了之后,他很快就判断出了:中国军队的目前只有一个,那就是南京!
  “不会,我不认为支那军队有那么大的胆量。”参谋长石本正太有些不太相信,一边摇头一边对自己的司令长官说道:“尽管帝国军队在安庆遭到了一些损失,但支那军队的损失比我们更加大。纵然郑永连续取得了胜利,但我还是不相信他敢直接进攻南京……”
  “郑永,没有什么事情是郑永不敢做的。”冈村宁次走了两步,满面忧虑:“从我们空中侦察的情报来看,支那集中了大量军队,已经或者正在到达战场的,估计将会超过五十万人。
  为什么要集中那么多的军队?仅仅是为了打上一个胜仗?不,从过去的每次战役看来,郑永不会做那么傻的事情,不会!
  我确定他是想要攻打南京,因为郑永已经看到了我们的弱点,自从安庆之战之后,帝国军队的士气已经跌落到了谷底。
  大量没有任何经验新兵的补充,也让帝国军队战斗力大打折扣,还有补给方面问题,所以说现在我们正处于一个非常困难的时期……”
  石本正太的眉头紧紧锁在一起,司令官的话让他频频点头:“那么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是坚决防御还是发起反击?”
  “反击,我们现在没有这个能力。”冈村宁次有些自嘲地苦笑了下,说道:“必须命令各部牢牢坚守阵地,同时将十七师团的两个联队,立即调往南京,增加南京防御力量。
  我估计支那军队会不计伤亡的发起猛攻,必要的时候可以收缩防线,只要能成功坚守上一段时间,支那军队的锐气就会过去的……”
  就在不久之前,帝国的军队还保持着锐利的进攻态势,甚至一鼓作气夺取了支那首都,但才过了多少时候却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现在帝国不仅没有力量进攻,反而还要为了守住南京而大费脑筋。
  冈村宁次不希望自己也遇到前任的遭遇,但现在还有什么更好的方式来做到这一点呢?
  南京,民国三十一年二月十八日。
  “汪主席,大事不好,郑永已于两天前下令他的军队,对日本军队发起猛攻。”之前曾经担任过汪精卫秘书,现任伪国民政府“外交部次长”的周隆庠步履匆忙地走了进来:“刚才日本人找到了我,让我们作好准备,说敌人很有可能对南京发起进攻,冈村宁次将军已经命令十七师团调防南京。”
  汪精卫大惊失色,手里正在翻阅着的一本书也落到了地上,他很快发现了自己失态,从地上捡起了书,自我解嘲似地笑了一下,尽量用轻松的神态说道:“古人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可我未免有些反应过度了。郑永想打南京?我看他还没有那么大的胆量。”
  周隆庠也勉强笑了一下:“汪主席真会开玩笑,但是这次日本方面派来通知的人非常认真,同时他们还说敌人攻势非常之的猛烈,并且要求我们做好最坏打算。”
  汪精卫再也笑不出来了,他的面色变得非常难看,这个时候陈璧君也从里室走了出来,神态甚至比自己的丈夫还要紧张:“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日本军队不是非常厉害,怎么弄到了现在这个地步?我们才进入南京多少时候,难道要让我们现在就离开吗?”
  “不要慌张,慌张有什么用?日本只是让我们做好最坏打算,不是说南京一定就守不住了!”
  老婆的态度让汪精卫非常不满,同时又带着几分侥幸说道:“我看局面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糟糕,我就不相信郑永真的那么厉害,能够一直打到南京来,再说日本也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
  南京对于我们重要,对于日本也同样重要,一旦南京被敌人重新占领,就算在国际上日本也必然将威信大失……”
  “但是我听说日本在中途岛吃了一个大败仗,会不会在这个时候自顾不暇?”陈璧君不无担忧地问了一句,接着又自言自语地说道:“我看,我们得尽早准备一下。”
  “妇人之见,妇人之见。”汪精卫接连说了几声,很快又叹了口气:“及早准备一下也是好的,以防到了那个时候来不及。”
  现在的汪精卫心里有些沮丧,怎么事情会发展到这样局面?
  自己是亲眼看到日本帝国如何强大的,而且当中日之间的“冲突”爆发之后,自己曾经坚定不移地认为中国必然会输掉这场战争,最后的胜利者一定属于日本帝国。
  然而现在看来情况完全不是这样的,正在逐渐占据着上风的反而是中国。
  假如日本真的失败了,那么自己又何苦去背负一个“不为别人理解”的“汉奸”骂名?老老实实地当自己的国民政府副总裁,那不是更好一些?
  可是现在后悔已经来不及了,世上永远也不会有后悔药卖的。
  一旦日本顶不住了,才刚刚建立了几天的“政府”应该何去何从?自己又应该何去何从?汪精卫心里一片茫然。
  “政府”从成立的第一天开始就处处透着不顺利,先是敌人的恶意破坏,接着是自己部队的“叛变投敌”,处处都好像在那预示着什么。
  外面的天色阴沉沉的,很快暴雨就要来临。
  这个时候汪精卫的秘书匆匆走了进来,手里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