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第121章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第121章

小说: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夫自然娶不到什么好的;可像顾二郎这般,年轻英武,又无嫡子,如妹妹
嫁过去只消生下儿子,那便与原配一般无二,还有谁来说什么不成?!”
说着,华兰还伸手指去戳明兰的脑门,明兰缩脖子不说话了,她好歹算是
替如兰争取过了。华兰又劝了好些话,越到后来,王氏越发倾向于结这门
亲,只道要和盛紘商量一下,又说了回子话,华兰便要告辞,王氏起身要
送女儿出门,母女俩肩并肩挨着,一路走一路说话,

  明兰被留在了寿安堂门口,直瞧着王氏和华兰的人影不见了,才掉头
回老太太处。说了这许久的话,老太太早乏了,靠在炕头微阖着眼睛歇息,
明兰轻手轻脚的过去,拿了条轻软的绒被给老太太捂上,谁知老太太忽然
睁开眼睛,明兰被吓了一跳。”你……如丫头那里,你还是多劝着些罢。”
老太太缓缓道。明兰微惊,歪着脑袋坐到老太太身边:“这婚事已定了吗?
不是说要等到春闱开榜,从那起子年轻才俊中给如姐姐挑个女婿吗?”老
太太把手中的暖炉塞到明兰手中,拿自己的手捂着明兰的小手,嘴角似有
一丝讥讽:“高门嫁女是她一辈子的想头,若没有墨丫头那档子事儿还好
说,如今天降一位门第更高更有前程的姑爷,你太太如何肯放过!”明兰
仔细一思量,果然如此,王氏和林姨娘斗了一辈子,临了临了,却叫个庶
女嫁进了比自己嫡女夫家爵位更高的门第,这口气她如何咽的下,若是没
机会也罢了,现在是顾廷烨自己来提亲,王氏估计会越想越得意的;可怜
的敬哥哥唉,你可真衰,恐怕又要失望了。也不知爹爹会怎么说?”明兰
望着屋顶,悠悠的出神。老太太从鼻子里冷笑出来,脸上带着一种无奈:
“那就更没的说了,男人瞧事本就和女人不同,况你爹爹……”想着不好
在小辈面前说她父亲的不是,老太太不言语了。

  其实下面的话,老太太不说明兰也可以补齐,对盛紘来说,顾廷烨也
没什么大不了的过错,不过是年少轻狂过一阵子,虽然修身齐家做的不咋
样,但架不住人家高呀,一下跳过前两个步骤直接治国平天下了!

  在整个家族利益面前,如兰的反对恐怕没什么力量,何况她也说不出
什么有力的反驳理由来,在多数男人眼里,顾廷烨的过去毕竟已经过去了,
一个鳏夫有个庶长子也是正常的,至于妾室问题,哪个达官贵族的夫人太
太不是这么过来的,想着要‘白首一心人’的老太太和明兰才是少数的异
类吧。老太太累地眼睛迷蒙了,她侧了个身,似乎想睡了,明兰替她压平
了枕垫掖实绒被,好叫她舒服些,只听老太太临睡前,含糊了半句:“…
他们自己的闺女,旁人也操不上心……没见过世面的……那么个浪荡儿,
不过发迹了几日,全当宝了……我便瞧不上……”

  明兰站在炕边呆了半响,她觉得自己很应该替救命恩人说两句公道话,
其实顾廷烨也没那么糟糕,至少人家很见义勇为,很拔刀相助,箭射的很
准,揍人很给力,一脸络腮大胡子的时候也很有型有款的。好吧,换她,
她也未必乐意。这种高官显贵,挑战性太大,屋里就算没有一打美艳十二
钗,怕也有四季鲜花,话说齐衡的外祖父襄阳侯,那老头眼角的皱纹都可
以夹死苍蝇了,不还蓄养着一屋子小妾美婢嘛,还时有更新换代的传闻耶。
唉,爹妈太有上进心,子女压力很大的,古今都一样呀。

  第93回

  盛紘一回府,王氏就急着把他拉进屋里叽叽咕咕说了半天,盛紘为官
素来耳聪目明,于朝局最是有心,他对顾廷烨的价值恐怕比内宅妇人有更
直观的认识,他稍微思索了一下利弊,第二日便出去打听顾廷烨的为人,
考察项目一切按照当年打听袁文绍的标准。

  如此这般几日后,盛紘与王氏说,他同意这门婚事了。

  如兰在心惊胆战了几日后,终被宣告了判决,她摔了半屋子的东西,
尖叫声足可以吓醒打算冬眠的河鱼,披头散发地发脾气,把一屋子丫鬟吓
得半死,王氏来教训了两句,如兰赤红着一双眼睛,反口一句:“你要嫁
自己去嫁好了!”

  王氏气的浑身发抖,只问为何不愿嫁入顾门,可偏偏如兰说不出个所
以然来,她到底没有气昏头,要是说出了真情,估计敬哥哥得先填了炮灰,
如兰搜索枯肠,尖声吼过去:“……母亲糊涂了么,女儿与那顾廷烨差着
辈分呢!我可喊过人家‘二表叔‘的!”

  伏在地上默默收拾碎瓷片的小喜鹊暗暗苦笑,这几日自己主子死活逼
着六姑娘给想辙,六姑娘哪敢在老爷太太兴头上横插一杠子,最后逼急了,
只吐出这么个烂点子。

  王氏果然勃然大怒,指着如兰大声骂道:“什么辈分?!不过是那会
儿随着旁人胡叫的,京城里多少通家之好的世族里头转折亲多了去了,你
再混说,我告诉你父亲去,叫他来收拾你!”她恨死平宁郡主了,真是没
吃到羊肉徒惹了一身羊臊,差点女婿成平辈。

  王氏也许曾经空头恐吓过女儿许多次,但这次她说到做到,当夜盛紘
回府就把如兰叫过去狠狠训斥了一顿。

  几个女儿里头,盛紘原就最不喜骄横任性的如兰,从小到大没少责罚,
如兰又不肯嘴甜奉承,因此素来也最畏惧父亲,盛紘冷着面孔斥责了几句,
就把如兰骂哭了。

  “这些年的书读到狗肚子里去了,何为孝顺,何为贞娴,全然不知了?
自来婚姻大事都是父母之命,什么时候轮到你一个姑娘家开口闭口的问婚
事?!你可知道廉耻二字?!我替你臊也臊死了!”这话委实厉害了,如
兰掩着面大哭而去,王氏生生忍住了心疼。

  盛家家长对婚事的赞成很快通过王氏——华兰——袁文绍这条曲折的
途径传到了顾廷烨那里,顾廷烨效率很高,没过几日就由袁文绍陪着,亲
自登门拜访,老太太称病不愿出面,王氏索性独个儿相看;此次丈母娘和
女婿的具体会面过程明兰并不清楚,但就事后的反应来看,王氏应该很满
意;她站在如兰面前,居高临下的把顾廷烨的气度,人书,容貌,德行来
回夸了个遍,直把他夸的跟朵花似的,直听得明兰起了鸡皮疙瘩。

  如兰低着头一言不发,继续保持神情呆滞,好像什么也没听见;一旁
的明兰听得十分讶异,王氏的滔滔不绝让明兰听着不像在夸活人,倒像英
雄追悼会上的热情致辞;她偷偷走开几步,到华兰身边轻声道:“太太好
眼力,才见了一回就瞧出这么多好处了?”

  华兰努力压平自己嘴角的抽抽和微微的心虚:“你姐夫做的媒能错的
了?顾将军本就是佳配。”其实,顾廷烨虽尽力表示谦逊,但行伍之人所
特有的杀伐威势却显露无疑,王氏讪讪之下根本没说几句,袁文绍表示,
岳母已算颇有胆量的了。

  华兰看着如兰一脸的倔强,实有些不解,便轻声问明兰道:“就不知
这丫头到底是怎么了?无端端的闹腾起亲事来了,好似和顾二郎有天大的
过节般。”

  明兰一阵心头发慌,赶紧岔开道:“五姐姐不过是气性大了些,前头
又叫爹爹狠狠责骂了一顿,大约这会儿还没转过弯来,不若大姐姐和太太
再多劝劝罢。”

  谁知华兰摇了摇头,转头低声与明兰耳语:“也劝不了多久了,顾将
军与你大姐夫说,他大哥眼瞧着身子不成了,做弟弟总不好兄长尸骨未寒
就娶亲,是以最好早些能成婚;你也帮着劝劝,好歹叫五妹快些明白过来。”

  听着华兰热忱的语气,明兰再瞧瞧正在卖力劝说如兰的王氏嘴角边的
唾沫,她深深的为敬哥哥感到难过,不过……话说回来,也许初恋就是用
来破灭和怀念的也说不定。没几日,顾廷烨将和盛家结亲的消息渐渐透了
出去,也不知是从盛顾袁哪一家出去的,幸亏老太太谨慎的提醒了盛紘和
王氏,在没有下聘定亲之前,绝对不要先露了口径,王氏一开始不以为然,
但很快就认识到了老太太果是高瞻远瞩。

  第一个对顾盛结亲的传言做出反应的是顾家太夫人,她立刻张罗着要
为顾廷烨挑儿媳妇,不论顾廷烨是不是秦太夫人生的,从礼数上来说,继
子的婚事她是可以做些主的,尤其是顾老侯爷已故的情况下。盛家的婚事
如果她不认可,那就算是‘未禀父母’,属于礼不合。

  王氏急得团团转,华兰安慰道:“母亲放心,顾二郎早预备了后招。”
最近华兰称呼顾廷烨的口气越来越亲近,好像人家已经是她妹夫了。

  十一月十二,圣安皇太后小疾初愈,皇帝欣喜之下便设了个简单的家
宴庆贺,席间,太后指着刚定了亲的国舅沈从兴笑道:“你姐姐可为你操
了不少心,可算给你寻了门好亲事。”一旁的沈皇后顺着嘴笑道:“我这
弟弟好打发,只不知顾大人的婚事议的如何了。”下座的顾廷烨笑而不语,
一旁同座的沈从兴起身,朝在座的拱手笑答:“诸位怕是不知吧,我这兄
弟一辈子没正经读几天书,也不知认得几个字,如今却想娶位读书人的闺
女!”

  宴饮间气氛松快,皇帝似乎来了询问的兴致,顾廷烨这才答是左佥都
御史盛紘大人的掌珠,皇帝微笑道:“这亲事寻的不错,盛紘此人素有清
名,克慎勤勉,正堪与你为配。”沈皇后新上任的妹夫,御林军左副统领
的小郑将军最是年少不羁,几杯酒下肚,便闹着打趣道:“皇上,人家书
香门第的,一家子都是读书人,也不知要不要这兵头!”筵席上众人一片
哄堂而笑。

  消息传出宫外,宁远侯府再无动静,王氏大大吁了一口气,老太太知
道后默了半响,只道一句:“赶紧叫如兰回心转意罢。”

  明兰明白她的意思,如果这件事顾廷烨处心谋划的结果,那么此人心
机慎密,可惊可叹,若此事是皇帝和其余几人有意为之,那么此人定是甚
得天心,圣上如此意思,将必有重用,无论哪种情况,都更加坚定了盛紘
结亲的心思。

  盛紘不是韩剧里那种的纸老虎父亲,吼的青筋暴起声嘶力竭,但最后
总会原谅没良心的女儿,他是典型的古代封建士大夫,讲的是道德文章,
想的是仕途经济,虽待孩子们比一本正经的老学究宽些,但依旧是遵从君
臣父子的宗族礼规矩,他在家里拥有绝对的权威。

  从这个角度来说,古代士大夫很少有无条件宠爱子女的父亲,况且他
们往往不止一个子女;女儿只要不坏了妇德贞名,乖乖待嫁就可以;当年,
以华兰之受宠重视,也不敢置喙婚事,墨兰曾是盛紘最心爱的女儿,但自
从她不顾家人而自私谋算差点断送了盛府的名声后,盛紘对她再不假辞色,
明兰可以清楚的从他的目光中看到失望和厌弃。

  在现实面前,很多东西都不堪一击,如兰没有足够的勇气反抗家族和
礼,就像宝哥哥再喜欢林妹妹,再受贾母的宠爱,他也从来不敢在贾政和
王氏面前直言自己的选择;何况自从墨兰出十后,海氏的警惕性成倍增高,
她一瞧如兰于婚事不愿,立刻把盛府内外看的跟关塔那摩一样严实,西厢
记只好暂停上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