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远东1628 >

第150章

远东1628-第150章

小说: 远东1628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胡,你那么忙,怎么也赶过来了,弄的我跟什么大官僚似的。”
  乔海鹏转身对何联奎和王明章说道:“你们把我的行李拿回部队,我先去老胡那边坐坐。”
  乔海鹏说完就和胡伟聊了起来。这里现在共有三个大型的移民营地,移民十二万多。光是净化这些移民就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再加上移民的衣食住行,哪一件都让人焦头烂额。
  还有农林部的土地开发计划,也是一项繁重的工作。在移民到来之前,农业部调集了几乎全部的力量,依靠一百多台机械,愣是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平整出近八万亩土地。
  等移民到来之后,一波波身体恢复并经过净化处理的移民,重新编制成一个个中队,陆续加入到农业部的土地开发工作之中。
  虽然移民突然暴增给公司带来了这样那样的麻烦,但是人多力量大可不是说着玩的。原本认为不可能完成的播种任务,愣是让他们在五月中旬之前完成了。
  这次农林部共种植了4万亩玉米,2万亩的土豆,一万多亩的地瓜,另有几千亩的大豆、花生。如果今年风调雨顺的话,估计今冬的能储存玉米16000吨,土豆15000吨,地瓜30000吨。
  农林部从现代社会带来了不计其数的适合东北高寒地区的农作物种子,都是大面积使用多年,相对成熟的优良品种。
  化肥也一下子带了足够使用三年的量。但是谁也没想到,接连两年的移民暴增,农林部储备的化肥还不足以使用两年。但是托李明和宋涛的福,他们在日本劫来的那艘日本多功能散装货船,装载了大量的化肥。
  所以农林部一下子没有了后顾之忧,以每年二十万亩的农作物规模算的话,也足够他们用几年的了。虽然这些耕地都是新开辟的,但是这里的土地本来就非常肥沃,而且水资源极为丰富。比金角湾南岸的土地条件好多了。
  胡伟领着乔海鹏,在周围的三个大型的移民营地转了转,因为帐篷的数量严重不足,公司还把大量的拼装房运了过来,即便如此,绝大多数的移民,只能住在简易的窝棚里。
  因为库存的85式军服已经全部告罄,所以现在另外两个营地移民都穿着全套的苏氏摩托化步兵作训服。
  随着农林部八万亩土地已经全部播种完毕,这些移民也将奔赴各地,参加铁路组的海参崴至阿尔乔姆的铁路计划,在总长四十余公里的漫长路段中,从事繁重的修建路基工作。
  在大量工程机械的帮助下,预计明年入冬前就能全线通车。这个原定三年的工程,也因为大量东江镇劳民的加入,足足提高了一年。这还只是最保守的估计,一旦时机成熟,新加入的辽民实行新的劳工工分制度后,工期可能还会大大的缩短。
  除此之外,就是在特鲁多沃耶地区建立城镇,因为时间紧急,各种材料不足等条件的制约,所有的建筑都采用木刻楞结构。
  今年冬天几个部门就已经把北进计划交由董事局委员会,并由全体委员表决通过。在特鲁多沃耶地区建立城镇,这个镇的名字也经过所有委员的讨论,命名为起点镇。
  这个名字对远东公司有着特殊的意义,意为他们向北方开拓的起点。公司对起点镇已做了简单的规划。甚至各个自然村的具体位置都定下来了。
  只是突然暴增的辽民,让各个部门措手不及,不得不重新制定了新的计划,规划了多达24个辽民支队部,以及二百四十个大队部村镇的建设。另外起点镇也相应的增加了很多设施,保证满足12万辽民的衣食住行和医疗等保障服务。
  建委的任朝新已经带领着大队人马开赴各个地点,按照规划方案所标注的地点,开始组织人员建设木刻楞。海参崴的林场距离起点镇仅有3公里左右,完全可以满足这里的需要。
  露天煤矿距离起点镇,也和距离海参崴差不多,因为这里并没有大型耗煤的企业,只有辽民冬季取暖用煤,所以对露天煤矿也没有太大压力。


第191章 守备区
  新建的起点镇和现代社会的特鲁多沃耶,并不在同一位置,而是在特鲁多沃耶南部几公里的地方,之所以这么做,主要还是考虑到安全问题。
  起点镇虽然不大,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码头、仓储区、医院、生活区已经全部规划完毕,入冬前就能全部竣工。
  码头旁边还会建立一个渔港,一个海产品加工厂,一个船只修理厂。主要为了捕捞大量的海产品,丰富这里辽民的饮食结构,也能更多的储存越冬食品。
  胡伟领着乔海鹏在各处转了一遍,就回到了他在起点镇的镇长办公室,一间简陋的拼装房。胡伟现在吃住都在这里,环境很艰苦。
  “老乔,这里的情况就是这样,你刚才都看到了,我现在是起点镇的镇长,你是副镇长兼起点镇守备区司令员。以后我们就在这里搭班子了。晚上我会召集几个部门的负责人为你接风,也顺便和大家见一面。”
  乔海鹏哈哈笑道:“不用了吧,大家都挺忙的。晚上我还要回守备营。”
  胡伟笑道:“你还是副镇长呢,怎么也要和同志们见一面,这里条件虽然艰苦,但是海里的海物不错,现吃现钓保证新鲜,附近大山里的山货也很丰富,晚上让你尝尝我的手艺。”
  第二天,乔海鹏离开了镇政府,去了北面的守备营驻地。守备营驻地距离镇政府足有七八公里,乔海鹏骑着山地车,在坑洼不平的路上骑了近两个小时才骑到。
  这里就是起点镇的北部边境了,东西两边拉了4公里多的围栏铁丝网,并在沿途设置了五个哨位。还在铁丝网的北面埋设了大量的地雷。
  每个哨位驻军一个守备排,军委会一个三人机枪组。哨位是用十几个集装箱围城一个堡垒的形状,配备两个PK机枪掩体,另外还配备一辆吉普车。
  守备营营地作为起点镇守备区司令部,下辖一个守备营、一个山地连,一个炮排(三门120迫击炮)、一个装甲排(配备3辆BTR…60装甲输送车、六辆吉普车)、一个机枪排(4挺12。7毫米高射机枪、十二挺PK通用机枪,大部分都已经配置在各个哨位)。
  现在这里的条件还是比较艰苦,大家都住在帐篷里,入冬前才能搬进新建的木刻楞。守备司令部和各个哨位通过有线电话联系,还有一个通讯小组,和镇政府、海参崴用军用电台联系。
  乔海鹏到了驻地,就在防区各个哨位走了一次,还深入了东部的丘陵地带,回来后他召开了一次全体排以上干部会议。对守备区的安全防卫工作做了重新部署。
  将北部防线的哨位由五个减少到三个,将裁减下来的两个哨位安排在东部丘陵的两个有利位置上,将机枪掩体增至四个。并且和军委会取得了联系,增调了两个山地连,凑齐了一个整编山地营。并要求山地营每天都要派出一个连,深入附近的丘陵山区地带进行侦察搜索。
  乔海鹏在会议的最后做了总结发言,他郑重地说道:“我来到起点镇守备区以后,对大家的工作非常满意,虽然我们是在执行边境守备任务,但是大家依然能坚持训练,这一点难能可贵。而且各个哨位的同志,无论是老兵新兵,在哨位执勤、边界巡逻的时候都非常认真,我很欣慰啊。但是我在欣慰的同时,也看到了很多安全方面的隐患,大家还是忽略了来自东部丘陵山区的威胁,那可都是原始森林啊。这个时代这一地区的土著,对于这样的环境如履平地,随时都能渗透到我们起点镇守备区的内部。”
  结束会议的第二天,起点镇守备区就开始了哨位调整,两个山地连也从海参崴调了过来。乔海鹏还特意回了趟海参崴,和董事局的几个常务董事谈了下自己的看法。
  大家对乔海鹏的意见都比较重视,对他提出的要求全都予以满足。乔海鹏和他们分开以后,去了信息中心,就起点镇守备区东部丘陵山区安装视频监控系统的问题,和他们进行了探讨。
  下午他又去了军委会空军基地。自从上次空军部在消灭乌尔古部落的战役中表现优异,公司对空军就开始重视了起来。
  空军基地建在海军部的旁边,特意在这里弄了一个水上飞机码头,两架赛斯纳208“大篷车”水陆两用飞机,平日里都在这里放置。
  码头的旁边是一排机库,冬天有供暖的管网系统相连,为这里进行供热。于机库相连的几间钢结构房屋,就是空军部的维修车间,平时为几架飞机进行保养维护。
  空军部今年也招募了100名新兵,正在教导队进行基础训练,以后会成为空军部的战士。他们也终于有了自己的兵。
  为了这些新兵,空军部的部长李元聪和副部长丁卫国,在今年冬训表现优异的辽民中,千挑万选的选出了100人,进了教导队他们也不放心,天天蹲在教导队观察这些新兵的训练进度。
  空军部的六个人真正的飞行员其实只有四个,其中李元聪和丁卫国是战斗机驾驶员,另两人一个曾在部队开运输机,另一个是开直升机的。剩下的两人都是地勤维修人员。但是也能驾驶三角翼飞机。
  这次他们准备在这100名新兵中挑选30名培养为飞行员,争取在两年内能熟练驾驶三角翼飞机,其余70人是他们准备培养成地勤维修人员。公司以后对于空军的发展方向,更倾向于浮空飞艇,所以他们现在就要进行准备了。
  公司技术组,在现代社会就已经完成了型号的设计工作,并收集了大量的资料,也开会进行过几次论证,只是开发浮空飞艇的计划是在明年。
  乔海鹏来到这里的时候,李元聪去教导队盯着新兵。这里只有空军部的副部长丁卫国。他看到乔海鹏就迎了出来,握住乔海鹏的手使劲儿的摇了摇。
  “欢迎常委同志视察我们空军基地,我们空军部全体指战员早就望眼欲穿了。就盼着有军委会的领导来看望大家,我们空军部的全体干部战士……”
  乔海鹏猛的给了他一拳,打断了他的话,要是再让他继续扯蛋,今天什么事也别想干了。
  “你少扯蛋,什么全体指战员,一共才六个人还全体干部战士,人呢?都哪去了……”
  丁卫国为人活泼,走到哪里都是活宝,和宋涛并称军委会两大妖孽,一个是没心没肺,一个是屁话连篇。反正他们到了哪里都比较受欢迎。
  “报告常委同志,李部长去了教导队,他不放心,想亲自纠正我们空军部新兵的队列动作,还有两人好像在厕所拉屎,另两人已经失踪一天,可能被土著娘们绑架或是穿越回现代社会了。”
  乔海鹏被丁卫国弄的哈哈大笑,指着他笑骂道:“我说小丁你天天怎么这么多的屁话。好了,我有正事,和你说也行。我们起点镇守备区的安全形势比较严峻,想和空军部研究一下,空军最近是否有训练任务,反正在哪飞都是飞,能不能每天训练的时候,到我们守备区东部山区丘陵地带的上空飞两圈。”
  丁卫国一听是正事,就严肃了起来。他想了下道:“训练任务真不多,我们就六个人,谁训练谁啊。毕竟新兵训练还没有结束,如果起点镇守备区确实需要,你可以向军委会打报告,我们派两架三角翼飞机进驻守备区,每天两架次例行飞行,也费不了多少油。”
  乔海鹏一听,就笑着道:“那就辛苦你们了,我们那里条件艰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