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远东1628 >

第252章

远东1628-第252章

小说: 远东1628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宁钢铁厂负责人是工业部的副部长钱书恒,他曾是现代社会某国营钢铁厂的一名分厂厂长,后因为某种原因离开了钢铁厂。钱书恒今年四十七岁,性格有些耿直,脾气也比较倔强。但业务水平绝对没问题,而且工作起来有股不要命的劲头。
  李明和胡伟到钢铁厂施工现场的时候,只有一名科委的工程师出来象征的迎接了一下。钱书恒和钢铁厂各部门的负责人,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
  胡伟怕李明心里有想法,所以他笑着对李明解释道:“老钱工作起来就这样,天天守在第一线,前段时间王和他们一帮民委的常委视察北宁镇的时候,他都没露面,还是一帮常委来到钢铁厂的时候,他才出来呆了十多分钟,然后又回去督促工程去了。”
  李明摆了摆手,揶揄道:“老胡,你怎么也学会这一套了。我可不是什么官老爷,老钱这样挺好,既然我们来到了这个时代,现代社会的那一套,还是该改一改了。”
  胡伟点了点头道:“我这不是怕你有想法吗,现在公司人多了,我也要适当的改变自己。以前有些时候,确实是过了。怎么也要考虑下面员工的感受,如果员工对我有想法,那就是我的工作问题。”
  李明笑了,胡伟现在越来越有领导的样子了,不再蛮干,也知道站在高处看问题了。
  他们走进钢铁厂的工地,到处都是忙碌的人群,现在主要工作还停留在基础施工阶段,距离安装设备还差得远。
  在钢铁厂施工现场转了很久,才看道钱书恒的身影,他正和一帮专家技术人员聚在一起讨论着什么。李明没有打扰他,静静的站在旁边,直到大家散开了,胡伟才叫住了钱书恒。
  钱书恒回过头一看,就点头和大家打了个招呼,然后笑着道:“我这里太忙,就没去招呼两位,我去找个人,让他们带你们四处走走。”
  李明连忙道:“你忙你的,我就是随便转转,别耽误大家工作。”
  钱书恒听了李明的话,点了点头道:“那你们跟我走吧,我领你们四处看看,涉及到技术方面的东西,我跟你们说你们也不明白,我尽量往简单了说,听不听得懂我也没办法。其实也没什么看的,八字还没一撇呢。今年能把基础建设弄好就不错了,明年也就能上一个50立方米的小高炉,一个10吨的小转炉、还有个小电炉和1800千伏安铁合金电炉。这套设备是八十年代末的技术,吨钢综合能耗在1。5吨标准煤左右。我都不知道那些从现代社会带来的设备,什么时候能用上。”
  说到这里,他长长的吐了一口气,接着道:“虽然起步艰难,但前景还是很乐观的,毕竟我们有足够的技术、管理人员,各种设备也不缺。以后这里将建设成一座集原料处理、冶炼、轧钢为一体的钢铁联合企业。”
  胡伟想了下道:“东方港那个铁矿,据说储量可不多,以后我们的铁矿怎么解决啊?”
  钱书恒笑道:“东方港铁矿储量足够我们使用一段时间了,以后我们的产量要是上来了也好办。外东北地区的铁矿石储量非常丰富,已经探明的铁矿石储量70多亿吨,现代社会萨哈共和国南部的南阿尔丹河、阿穆尔州的结雅河…谢列姆贾河和犹太自治州的小兴安岭…布列亚山等地。堪察加东岸和千岛群岛的某些岛屿附近发现了储量丰富的钛磁铁矿砂。在外东北,我们根本就不用为资源犯愁,随便拿一把铁锹挖两下,没准都能挖出点儿什么矿产。苏联还有后来的俄罗斯,对远东的开发,可以说是极为粗犷的,很多未知的矿脉,都没有探明,以后我们都不知道会发现多少毛子没有发现的矿脉呢。”
  从钢铁厂出来,李明、宋涛就和胡伟分开,直接去了北宁守备区。强权胜和守备区各分队指挥员集体到守备区营房大门处迎接李明的到来。
  现在北宁守备区兵员配备为一个守备旅,旅长由强权胜担任,还加强了山地团一个营、炮兵一个营,另有旅直属的一个汽车连(装备两辆BTR…60装甲车、五辆吉普车和十辆越野车、十辆rf250越野摩托)、一个工兵连。
  另外,空军部在这里有一个机场,配备两个无人机小组,四架三角翼飞机,以及一个完善的地勤、仓储基地。机场条件很好,必要时会得到海参崴两架“大篷车”和两架直升机的支援。
  他们来到了北宁守备区司令部,强权胜为李明汇报了守备区的情况,还带着李明和宋涛观看了部队的训练。李明对北宁守备区的工作还是比较满意的,自从起点镇遇袭以后,军委会对公司北部的防御非常重视,所以强权胜对北宁守备区的防御非常上心。
  公司下一步就要派宋涛带领特战队和山地团,在兴凯湖南部各个地域进行巡视,控制双城子、宁古塔等地区,并在那里建立屯堡,山地团以连为单位在各个屯堡驻守,平时负责巡视侦察,发现情况会用电台联系北宁守备区,守备区应急分队和空军会在最短的时间赶到那里进行增援。
  自从公司消灭了后金的东进部队,又毙伤俘虏了近万生女真土著,远东公司在外东北已经无人不知。瓦尔喀部、索伦部、虎尔哈部、窝集部等大部落,纷纷派来了使者,带来了大量珍贵的礼品,希望与远东公司保持良好的关系。
  其他中小部落更是纷纷送来了贡品,希望归附远东公司,并承诺以后每年都会奉上供奉,远东需要的时候,可以征集他们部落的勇士,帮助远东四处征战。
  远东公司在外东北可以说是凶名赫赫,以前动不动就屠灭部落,鸡犬不留。后来又火烧宁古塔,致使宁古塔方圆百余里杳无人烟。这次灭了几千强大的后金鞑子,外东北的海西、东海一带的各族土著生女真部落都有些怕了。
  谁也不想被会下火蛋的铁鸟一把火把部落烧成一片白地。更不想让成百上千的钢铁怪兽打上门去。反正远东已经被传的越来越神了,连很多大部落的萨满,都说远东是从遥远的神国来到这里的。
  对于那些穷得叮当响的苦逼部落来说,远东公司就是他们争相归附的地方。公司派出了大量归附村落的土著,深入外东北各地,四处游说各地散居的苦逼村落。
  其实就是到各地肆意炫耀和吹牛逼去了,说远东公司为他们盖得房子有多好,在远东的势力范围内不需要多少供奉,村落的青壮还可以去远东做工甚至当兵,最让他们心动的是,还可以和远东公司进行交易。
  远东公司的宣传,取得很好的效果。近一年来,尤其是远东战胜了后金以后,从外东北陆续迁徙过来三百多个村落,很多部落都是从很远的地方,千里迢迢的赶来的。
  反正一个比一个穷困,一个比一个苦逼,这样的村落或是小部落,人口最多的也就二三百人。他们在适者生存的外东北,生活的很艰难,和金角湾老库头的那个村子都差不多。每年都要向附近强大的部落供奉大量的贡品,部落之间冲突的时候,他们还要派出青壮参战。
  如果赶上附近的几个大部落的冲突,他们就更悲催了,被人劫掠、抢走女人算是好的,连灭族都是很正常的。


第319章 新归附的土着部落
  面对这么多归附的小部落,远东公司是来者不惧,纷纷安置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尤其是宁古塔附近的真空地带,北宁镇东部山区和双城子的周围,这些村落都坐落在山地连屯堡百里范围内。远东公司派出了大量的劳工,为他们建造了木刻楞,还拿出精盐白糖、衣服布匹、鞋子手套、铁锅工具等生产生活物资,和他们进行交易。
  其实远东并不在乎这点东西,交易的目的,主要还是不想让他们有种不劳而获的心思。所以交易时,都是象征性的收些山货、草药和皮货什么的,这些苦逼的小部落,真拿不出什么来。
  远东对这些村落并不收取贡品,每年只要奉上一些老参、草药和皮毛即可,数量也不多。对于满山是宝的外东北,弄这些东西真的太轻松了。
  地广人稀的外东北,只要没有部落首领的盘剥,只要不用向大部落的供奉数量巨大的贡品,一般土著如果肯干都饿不死,而且还能活得挺滋润。
  虽然远东对这些部落并不压榨盘剥,但对他们的管理却很严格,每个部落都配了一名村长,几名保长。他们是土著的基层干部,木刻楞的标准都比其他土著的要大,屋中的装饰、家具也更“豪华”。
  每个月还会领到薪酬,他们的薪酬也是在远东公司的诸多商品。逢年过节的时候,远东公司还会为他们分发一些福利。每名基层干部还发了一套俄式军服,配上武装带、军帽、高筒皮靴、军用挎包和水壶。处处都彰显着他们的身份与其他土著的不同。
  但他们也要肩负起责任,一旦犯错误,也是要受惩罚的,情节严重的甚至会被剥夺村长、保长的身份。
  每个土著还配发了一枚铁质的身份牌,由一条皮绳挂在脖子上,作为身份凭证。如果村落里来了外人,超过一定期限,村长就要到附近的山地连屯堡去报备。当然,发现可疑的人员,也是要上报的。
  土著们对这个身份牌很在乎。他们凭着这个身份牌,可以去远东公司做临时工。家里有了急症的病人,也可以拿着这个身份牌去双城子、起点镇、北宁镇等地设立的卫生所接受治疗。看病是需要付费的,但是村长和保长,以及民兵,只需要负担药费,军属则是全额免费。
  每个村子都要选出三十名十八岁到三十岁的民兵,每年冬天要去附近山地团屯堡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军训。平时还是打猎捕鱼,也有为远东巡视山林的任务。一旦远东召唤,他们会马上集结起来,随远东公司战斗。
  如果是以前,青壮都不愿意为别人卖命,遇到大部落征用青壮的时候,都是百般拖延和抵赖,就算去了也是不情愿,打胜了比谁冲得都猛,一旦败了比谁跑得都快。
  可远东公司招收民兵的时候,各村青壮却争得打破了脑袋。村子里半大小子和四五十岁的大叔都想混进民兵的队伍。弄的远东公司没办法了,只能派出部队,对各村的青壮进行考核,从成绩最好的青壮中选出三十名民兵。
  各村的青壮热情之所以如此高涨,是因为远东民兵的待遇实在是太好了。军委会在历次战斗中,从日本、朝鲜和鞑子的手中,缴获了大批的铠甲、兵刃和弓矢。
  尤其是济州岛,那里是朝鲜制造弓箭的集散地。种子岛做的铁炮和兵刃,在全日本都有名。远东还在堺港、鞑子的盖州海州等地,都缴获了数量巨大的兵刃、甲胄和弓矢。
  这些东西扔了还不舍得,一直放在仓库里堆着。所以公司为每个土著民兵配了一套盔甲,一把短刃、一把硬弓、一把战刀和几十根羽箭,另外还发一个军挎包和一个军用水壶。
  虽然弓箭、兵刃和盔甲五花八门,各种样式都有,但是头盔都是统一的。公司专门为他们制作了一种头盔,样式参照的是俄军STSH81式“西瓜盔”。当然材料不可能是钛合金,只是用薄铁片拼成的,用几块鹿皮相连,冬天的时候,里面还可以配一块动物皮毛,起到保暖的作用。
  也不知道是谁设计的,“西瓜盔”被涂成了绿色,土著民兵聚在一起,绿油油的一大片。每个头盔上还都印着编号,军委会的官兵,只要一看到民兵头盔上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