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远东1628 >

第724章

远东1628-第724章

小说: 远东1628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安置在河套根据地的流民,分配的土地都在后套平原、黄河南岸平原、三湖河平原和土默特平原等几个地区。
  河套地区土地肥沃,黄河穿过整个平原,在这一区域内支流较少,且以山洪沟为主,平时水量较少。地下水水质非常好,且埋藏浅,地处温带气候区,热量较高,有利于农作物的生产。
  李明也把根据地安排的干部赶跑,自己带着两个警卫员,穿着普通远东军的制服,到基层的普通农户家,帮着当地的老百姓收获庄稼。
  这些天他沿着黄河一路向西,不断的在一个个新安置的流民中队视察。想要知道当地老百姓日子过得好不好,当然要和他们近距离的交流。
  想要融入其中,最好的办法就是帮着他们干活,朴实的老百姓最受不得别人帮助,帮着他们干一天活,他们能把你当作亲人,晚上能把你留在家里好好的招待一番。
  反正现在河套各地到处都有远东军的官兵在田间地头帮着忙碌,李明在基层走了几天,倒也没让基层的领导干部看出什么。
  赵连河赤着上身,和家里的女人卖力的在自己家的地里忙活着。部队在乌拉尔山以西地区完成了任务,就回到了河套地区。
  也正好赶上了秋收,家在驻地的官兵都给了半个月的假期,让他们回家帮助家里秋收。他这一走就是两年,对家人充满了愧疚。
  虽然家人是军属,地方的干部和当地驻军对他们家都很照顾。可是让家里的女人天天一个人独守空房,那滋味真是没着没落的,其中的苦楚根本难以言述。
  家里的几亩地种的是玉米和土豆,靠着地头还有种了一些花生和大豆。
  玉米成熟时绿色的表皮会变白,玉米秸秆上挂着一个个沉甸甸的玉米棒子,但要趁着这几天尽快把这些玉米棒子掰下来,若是玉米表皮与秸秆上的水分少了,就会变得脆性不足,韧性有余,掰玉米棒子的时候会费时又费力。
  李明在中队领导领着来到赵连河家的地头,这个时候玉米地里是看不到人的,只能看见地里的玉米秸秆在不断的晃动,离得近还能听到地里“咔嚓咔嚓”掰玉米的清脆声。
  “老赵,出来……”
  听到中队干部的喊声,赵连河从玉米地里跑了出来,先是看了眼李明,然后笑着冲中队干部说道:“中队长,喊我什么事儿啊。”
  中队长转身一指旁边的李明,笑着道:“老赵,这几位是附近部队上的同志,主动下到我们村儿帮忙秋收,我就把他们领你家来了。”
  赵连河一听,连忙冲李明笑着打了个招呼,然后说道:“中队长,不用……不用……我不在家的时候,就没少给村儿里添麻烦,现在我回来了,家里这点儿活就三五天的事儿。”
  “那怎么行,我们村儿就你家是军属,不来你家去谁家,这是支队下发的规定,我那还一大堆事儿呢,我走了……”
  赵连河还想再说什么,但中队长早就走得没了影子。他转过头笑着对李明说道:“兄弟,那就辛苦你们了。也不用你们干什么,帮把手就成,对了,来……抽烟……抽烟……”
  其实他比李明还小几岁呢,只是李明毕竟来自现代社会,这些年也注重保养,在这个时代的人眼里,确实看着像二十几岁的人。
  而且李明肩上的军衔是中士,身边两个警卫员只是上等兵。所以赵连河认定了李明比自己小。
  他拿出一包皱皱巴巴的烟,热情的递给了李明他们,笑着道:“这几年可没少麻烦你们,我这一走就是小两年,若不是有大家伙帮着,我家就一个婆娘带着两娃,日子还指不定多苦呢。”
  李明苦笑着接过烟,让赵连河帮着点上。然后问道:“老班长,你是那个部队的?”
  “西北军新建骑兵四师的,刚从大西北打完白皮,才回来没几天。”
  “诶呦,老班长,你们这一仗打得好啊,我听说你们一个月跑了好几千里,连战马都跑废了几万匹。”
  赵连河一听,顿时红光满面,他回来这几天,家里总能聚满了村民和基层干部。赵连河没少跟他们吹牛逼,让村子里的人听得如痴如醉。
  看着大家满是羡慕、崇拜的眼神,赵连河心里就别提多爽了,所以这几天他没事就愿意给别人讲他的一些光辉事迹。
  “兄弟,没打过仗吧,哈哈……一看你细皮嫩肉的,就知道是后方部队的。你要是爱听,老哥我就好好的给你讲讲。”
  他说完笑呵呵的看着李明,一副你快求我讲啊的样子。李明身后的两个警卫员憋着笑憋的肚子都快爆了。李明也是满脸苦笑,刚想说点什么,可还没等李明说话呢,对方就已经开始讲了起来。
  “兄弟,你没去不知道啊,这一仗打得太过瘾了……”
  直到一根烟抽完,赵连河才闭上嘴,可依然是有些意犹未尽的意思。好在他也知道地里还有大片的庄稼没收呢,就带着李明他们下地干活了。
  赵连河原本以为李明他们来这里,也就是做做样子。谁曾想李明和两个警卫员,也都脱去外衣,跟着他钻进了玉米地忙活了起来。


第1145章 司令员
  大家在赵连河家的地里忙了大半天,天色也渐渐的暗了下来。
  李明坐在牛车上,坐在前面的赵连河一边赶车一边口沫横飞的讲着他在前线打仗的事情。李明和两名警卫员笑呵呵听着,不时还问上几句。
  赵连河家里的婆娘已经做好了晚饭,虽说没什么精贵东西,倒也摆了满满的一桌子。赵连河还拿出了一瓶他珍藏的玉米秸秆酒,热情的帮着李明倒上。
  “兄弟,今天老哥真的要谢谢你们,没想到你小子细皮嫩肉的,干起农活来还真不含糊。没说的,今天我们哥俩好好的喝两盅。”
  李明也笑着道:“老班长,你们在前线拼命,我们这些后方的兄弟,当然不能看着嫂子在家里受委屈,这可是远东军的传统,就算天王老子,若是敢欺负军属,也要面对数十万远东军的怒火。”
  赵连河听了哈哈大笑,他举起杯和李明碰了一下,然后仰头喝干了酒。
  “兄弟,你这话可说到我心坎里了,以前我也在边军吃了几年粮,那日子过得啊,家里婆娘和两个娃连饭都吃不饱。不怕你笑话,家里连条像样的被褥都没有。自从跟了远东军,虽说平日里训练狠了点,可这吃得穿得没说的。每月的军饷足足的还从没断过,如今家里的婆娘和两个娃也跟着我沾了光,我这一走小两年,地方和当地驻军每月都来嘘寒问暖的,地里的农活和家里的杂活也都有人帮着干,赶上年节还有慰问品。现在想想啊,老哥我做梦都没想到能过上这样的日子。”
  李明的两个警卫员连酒都没喝,只是简单的对付一口就下桌了,赵连河家里的女人和两个孩子连桌子都没上。
  最后桌上就剩下李明和赵连河了,两人一直喝到了半夜,倒也聊得不错。赵连河不知道李明的身份,所以说起话来也不会藏着掖着的。
  尤其是赵连河喝到了量,讲的又都是他所在部队和家里的事情,这其实是李明最想听的。想要真正的了解基层农村和部队的情况,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
  这些天李明在河套地区,趁着秋收这段时间,不断的留宿在各个中队的普通农家,与当地的农户同吃同住,还和他们聊着家长里短。
  通过这些天的视察,李明对河套地区基层的情况,也有了大致的了解。河套地区还是令他非常满意的,这些农户现在的日子过得都不错,对远东公司也有着很深的归属感。
  其实说什么都没用,再好的宣传,也没有真正的提高远东底层人民的生活水平有说服力。只有让所有华夏民族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才是远东目前最最重要的工作。
  今天李明无意中遇到了赵连河,他还是头一次和远东军基层士官在如此的情况下,坐在一起面对面的聊天,李明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了,能真正的倾听远东军底层官兵的心声。
  所以他和赵连河喝得挺畅快,一个愿意说,一个愿意听,使得气氛始终不错。赵连河纯粹把李明当作和自己一样的士官看待,而且也确实喝大了,所以该说的不该说的什么都说了,他们一直聊到了深夜才休息。
  第二天,李明又帮着赵连河干了半天的农活,原本准备中午就走的,谁曾想附近驻军的干部带着部队来到了村子。
  带队的是一个营长,名叫王昆,资历也算是比较老的远东军基层干部。他把部队安排下去,自己亲自带着人来到了赵连河家,毕竟这个村子就这一家军属,他当然要亲自过来。
  这个村子的中队长也亲自领着王昆来到了赵连河家,路上还和王昆说道:“首长,昨天部队的人就来了,我把他们安排到了老赵家。”
  王昆听了顿时一愣,疑惑道:“不对吧,我们昨天在别的大队呢。”
  “错不了,来了三个人,帮着老赵家干了一天,昨晚还留宿在老赵家了,今早我还看到他们去了老赵家的地里呢。”
  到了赵连河家的地头,王昆就看见几个人正在地里干活呢。其中有个人他看着特眼熟,他仔细的一打量,惊得他差点一屁股坐在地上。
  王昆当年是李明领到河套地区的东江老兵,李明他怎么可能不认识。他连忙扶了扶军帽,又整理了一下军装,几步跑到李明的身边,敬了一个军礼。
  “司令员同志,西北野战军野战一师二旅六营正在基层中队帮助村民秋收,请您指示!”
  他这一嗓子,好像是一声炸雷,把周围的人雷得外焦里嫩。尤其是赵连河,吓得腿都软了,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个昨晚听他吹了半宿牛逼的人,居然是一个大首长。
  赵连河家里的女人和两个孩子也懵逼的,他们赶紧跑到了赵连河的身后躲了起来,女人死死的拽着他的袖子,两个孩子则是一人抱着他一条大腿。
  站在地头的中队长也傻了,怎么突然就冒出来一个大首长啊,还是什么司令员,这得是多大的官啊,连王首长这么大的干部都得向他报告。
  李明埋怨的看了眼对面的王昆,又回头瞅了瞅已经彻底懵逼的赵连河一家。
  “稍息吧,我就是下来随便走走,你们该干什么干什么去,今天老赵家有我呢,我中午就走,你带着战士们先去别人家。”
  “是……”
  王昆连忙又敬了个军礼,然后转身带着人离开了。
  李明苦笑着回过头,对赵连河说道:“老赵,别愣着啊,干活啊……”
  赵连河这才打了激灵似的清醒了过来,连忙招呼老婆孩子继续干活,可是他现在心里却七上八下的。昨天跟人家吹了一天的牛逼,晚上还搂着人家的脖子喝了大半宿的酒。
  好像自己昨晚喝大了,说过的很多话都忘了,也不知道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刚才他可听到了,那个营长报告时喊得可是司令员。
  我的老天爷啊,司令员……不会是西北野战军的司令员吧。


第1146章 我们想死您了
  赵连河他们一家知道了李明是大首长以后,气氛就变得微妙了起来。他们也变得格外的拘谨,就连干起活来都变得小心翼翼,生怕触怒了李明。
  李明看着这一切,心里也只能苦笑,捅破了这张纸,当然再也不会像昨晚那样相处了。他索性在地头坐了下来,对离得远远的赵连河招呼道。
  “老赵,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