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远东1628 >

第819章

远东1628-第819章

小说: 远东1628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个农户还分配锤子、斧子、铡刀、手锯、柴刀等家用的工具,都是远东海参崴五金工具厂用现代生产设备生产的钢制工具。
  公司先期运抵到这里的物资,主要以粮食和农具工具为主。粮食是为了让广大的迁徙农户们安心,分配工具则是为了让农户们尽快的修缮房屋,争取在入冬之前住进温暖的房子里。
  提前把农具分配给农户,是为了让广大农户在入冬之前,对荒芜的土地进行秋翻,为明年春耕生产做准备。
  公司还从北方草原组织了大批的蒙古牧民,驱赶着大批的耕牛和马匹南下。虽然无法做到每户分配一头大牲口,但还是能做到每个中队分配几头,在春耕前集中帮助所有的农户进行春耕。
  目前公司分配给中队的大牲口已经到了,共有五头耕牛和四匹蒙古马,还配属了相应的马具和大车。这四匹蒙古马都是骑兵部队淘汰下来的,虽然以后上不了战场,可是在农村耕地拉车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这次运抵的物资,还为每个中队配属了一批工具,包括伐木的长锯、铁匠用的重锤、火炉和铁毡等等、石匠的手锤、重锤、凿子和铁钎、瓦工用的瓦刀、泥铲和凿子等等、木工用的量具、手锯、木刨、木锉刀、手工凿等等。
  有了这些工具,每个中队都能配置了一个小型的工作车间,方便中队平时的维护修理工作。
  虽然这些东西在远东公司的眼里并不算什么,可是在这些刚刚成为远东公司治下的农户,看到分配给自己的东西,都有些不知所措。
  那些粮食和副食品就不用说了,已经把这些底层的苦逼农户砸得昏头转向。那些农具和工具更是让他们爱不释手,挨件拿起来观看,眼中是掩饰不住的喜爱。
  可是分配给他们的这些物资,也令所有人有着极大的压力。这些东西可不是东家白给他们的,以后每年秋收的时候,他们得用自己收获的粮食,来还东家的贷款。
  而且这么多的物资还只是第一批,以后还会有第二批、第三批物资要分发到他们的手中。他们每年收获的那点粮食,就算还一辈子,怕是也还不完欠下的饥荒。
  王虎和高林看到这些农户满脸的凝重,有的甚至不敢要这些物资,只好带着中队的干部,不厌其烦的对大家做工作,这才打消了他们的顾虑,收下了分配给他们的第一批物资。
  尽管这样,这些农户还是感觉忧心忡忡。生怕到了秋收的时候,东家翻脸不认账,反正他们都已经签字画押,即便把状纸送到官府,这场官司他们也打不赢。真要是到了那个时候,他们这些底层的农户还不得任由东家揉捏啊。
  但是事已至此,他们干脆也不去管了,反正东西也收了,而且这里的东家看起来也不像那样人。
  大批物资的到来,中队的工作也开始加快了节奏。王虎和高林经过商议,决定将中队一分为二,王虎带领一部分村民在村子里修缮房屋,高林带着部分村民对荒芜的土地进行秋翻。
  于是整个中队也顿时变得忙碌了起来,村子内外到处都是埋头苦干的村民,除了年纪较大的老人和妇女,在村子里负责做饭、照顾孩子以外,剩下的村民都加入到这场热火朝天的大建设中来。
  因为有了足够的粮食,中队在这段时间继续为所有的村民提供一日三餐,而且主食也变成了玉米面的饼子和米粥,中午每人还能分到一段咸鱼。
  王虎和高林以前在辽东都是小队长出身,也具备足够的基层工作经验。所以两人相互配合,在几名小队长的帮助下,组织几百名村民生产劳动,还算是得心应手。
  而且目前村子里的农户们,他们看到王虎和高林他们这些中队干部也都扑在第一线,跟大伙一起干活,而且还为他们提供三餐,使得他们的工作热情都非常高涨。


第1310章 建设家园(二)
  虽然还有不到两个月就是冬天了,而且中队的工作量非常大,但随着远东公司大量物资的支援下,使得各项工作都能顺利的进行。
  这个已经几乎废弃的地方,原来也是一个规模比较大的村落,总共住着数百户人家。从遗弃的几所比较大的院子就能看得出来,以前这里有过一户地主和几个比较富裕的人家。
  可如今这里已经彻底的破落了,成为了一片残垣断壁。许多年都没有人回来过,他们的结局不用想也大概能猜得出来。
  这些年中原各地局势非常混乱,赤地千里,饿殍遍地。还有四处肆虐的流贼,以及比流贼还要凶狠的官军,遇到老百姓都是往死里祸害。
  乱世人不如狗,普通的老百姓想在这样的世道活下来,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像这样的村落,在中原北方各地并不罕见,十室九空可不是说着玩的。
  好在这个村子房屋非常已经破败不堪,但是房屋的主体结构还都没有完全毁坏。随着公司支援的工具和各种建筑材料的陆续到达,整个村子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基本改造完毕。
  公司建委基建处派来了大批的建筑工人,逐村逐镇的教授村民修缮改造这些危房旧房,使得各地的房屋修缮工作进展很快。
  这个时代的农村,随便那个村子都能找出不少会一些木匠活的人,虽然说手艺马马虎虎,但是干一些修缮危房旧屋的粗活,却真不算什么。
  尤其是得到了远东公司基建处的建筑职工的教授培训,再加上公司提供的大量趁手的工具,以及大批油毡纸、沥青、水泥等建筑材料,使得修缮改造后的房子,照比原来还要坚固、保暖。
  首先是将房顶腐朽不堪的木料换成新木料,然后在屋顶铺一层油毡纸,然后用烧化成液状的沥青将所有的缝隙封住,再外覆一层厚厚的茅草,全部采用滩涂地的天然芦苇,接着在芦苇上涂上一层稀泥,最后像织毛衣一样密密地放上一层秸秆。
  用秸秆编织出来的屋顶非常讲究,要求做到非常顺滑,以便雨水顺利地淌下来而不渗入屋内。这样一来,就算下再大的暴雨,房屋内都不会出现漏雨的现象。
  这些危房的墙体经过多年的风吹雨淋,早就不堪使用,所以要全部扒掉。在附近寻找到足够的黏土,浇上适量的水分,还要充分的地搅拌,再活上切成一段段的芦苇、秸秆,一层层的叠泥墙。
  泥墙的黏土要一遍又一遍地夯实,直到泥巴彻底的均匀,然后再一层又一屋磊上去,一次又一次洒上米汤。这样一遍遍垒出来的泥墙非常坚固,甚至不比砖墙差多少。
  以前这种土坯茅草屋的房门和窗户与土墙之间往往都不严,无论怎么用泥土封堵,不出几个月就会露出缝隙。
  现在因为有了公司运来的水泥和沥青,这个问题也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使得原本一到冬天就四处漏风的土坯茅草屋,变得非常的严实,即便再冷的冬天也不会漏风。
  屋内的格局也采用了辽东的那种格局,采用通铺火炕的布局。火炕的表面抹上一层水泥,再铺上两层黄麻布,最上面再铺上一层薄薄的毛毡,即便在辽东也能熬过最寒冷的冬天。
  农户家的院子里还要规划一番,秋收的时候大批的秋粮,需要建一座储存粮食的粮仓。入冬前公司还会运来大批牲畜家禽的幼崽,所以还要垒一个猪圈和鸡舍。
  猪圈和鸡舍的旁边还要挖一个制作青储饲料的窖坑,以后中原将大面积种植玉米,秋收后的玉米秸秆也可以充分的利用起来,作为青储饲料的主要原料。
  后院还得挖一个土法堆肥的窖坑,以后家禽家畜的粪便都可以充分的利用起来制成土肥,可以增加粮食的产量。石磨倒是不用愁,因为这东西太沉,逃荒的村民都没有带走,几乎每个院子里都有一个石磨。
  每个小院还围了一个简陋的篱笆墙,采用拇指粗的竹条简单的编成。以后村民们还可以自己再垒个黏土墙,那每家每户就是一个真正的院落了。
  整个村子数百间房屋,数百名村民的房屋先期修缮完毕,安置完他们还剩下近半的房屋,以后还可以把各地收拢的流民安置一部分在这里,反正周围的土地有的是。
  村子里的那间最大的院子,现在变成了中队部和中队的仓库。为了讲求平均,那几个相对大一些的院子也没有分配。
  村子一共有三处水井,随着近几年天气的逐渐恢复,原本干涸的水井已经有水了。公司派出专人重新的挖深,清除了井底的淤泥,还用红砖、石块和水泥重新砌了一遍。水井的上面安装了铁质的轱辘架,采用非常方便的手摇方式取水,不但安全而且省力。
  中队干部还组织村民,在附近采石把村子里的道路重新铺设了一遍。还在村子旁边平整了一片面积不小的操场。
  冬天的时候可以在这里对村民进行冬训,或是组织村民在这里从事各种文体活动。如果遇到紧急的情况也可以召集村民在这里开会。秋收的时候,这里也可以成为村民的晒谷场。
  这些工作说得容易,其实做起来就不是那么简单了。公司在进入中原之前的两年里,对所有的基层干部不断的进行培训,还对各地农村做了详细的改造规划。
  而且各地的基层干部都具备成熟的基层管理经验,所以各地基层的工作都能做到组织有序,还能充分的调动村民的积极性,把大伙拧成了一股绳,共同努力建设自己未来的新家园。
  当各地的村民看着原本杂草丛生的村子,一座座破败不堪的危房,在他们的努力下修缮一新,大家都是发自内心的高兴。
  这些底层的苦逼农户,可能几辈子都没住过如此好的房子,他们走进属于自家的院子,一个个兴奋的不能自已。


第1311章 复垦秋翻
  在中队指导员高林带领大家修缮改造村子危房旧房的同时,中队长林虎也带着大家对村子周围荒芜了几年的土地进行复垦秋翻。
  当大家看着那片曾经肥沃的耕地,为杂草的生长提供了足够的养分,如今已经变得非常荒芜。
  好在这些土地毕竟不是荒地,起码复垦工作的难度,并没有想象的那么艰难。而且村子里农户满打满算不到二百户,复垦的土地也就一千多亩。
  中队长王虎和几个年岁大的村民,在周围选出了一些基础相对好的土地,然后开始了紧张的复垦工作。
  如今中队已经有了近十匹牛马大牲口,还有足够的农具,所以复垦秋翻工作进行的也比较顺利。
  中队长王虎和百余名青壮村民,每天早早的就起来,一直干到晚上天黑,就连吃饭都是在田间地头对付一口。
  这个时候对这些荒芜的土地进行复垦,同时也能起到秋翻的效果。因为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空气干燥,风多风大,翻地时土壤水分的损失比秋季大。
  秋翻地可缓解劳力,避免春翻地与播种争工争时,还能多积蓄秋冬雨雪,可弥补春墒不足,使秋雨春用。
  不仅改良土壤、保肥保土,通过秋翻地将耕作一年的表土层翻到下层,加速土壤熟化,有利于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
  并且消灭害虫、清除杂草,加厚活土层,加深耕作层,深耕打破了原有坚硬的犁底层,使活土层增厚,使土壤中水、肥、气、热条件得到改善。
  但是中队要在入冬前复垦一千多亩土地,仅有一百多人和九头大牲口,想要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还是非常困难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