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最后的三国 >

第578章

最后的三国-第578章

小说: 最后的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来陈寿出任刘胤的主薄,跟随着刘北伐中原,自然再与姜维没有什么交集了,现在姜维突然地提出来宴请陈寿,到似乎有些醉翁之意不在酒。

陈寿本来还在纠结着用不用去,此番撞到刘胤,反倒让他铁了心,于是道:“卑职出去便回了来人,说说公务繁忙,今日暂无法赴宴。”

刘胤淡淡地道:“老友相聚,本是喜事,去去又何妨,既然大将军见召,如何能不去?”

“可是……”陈寿也清楚现在洛阳朝中的微妙局势,他身为刘胤身边的亲信,此刻去和姜维会面,是不是不太合适?

刘胤呵呵一笑道:“不必可是了,大将军的面子,怎么也还是要给的,再说,听听大将军说什么,也是好的,去吧,速去速回,回来之后,我这边还有事要办。”

姜维的用心,刘胤自然还是清楚的,但一顿小酒,他却也未必能拉拢得动自己这些心腹之人,如果没有这么一点自信,那么这十几年来在血与火的战场上建立起来的手足之情岂不白瞎了?

刘胤说的云淡风轻,陈寿却是如释重负,很明显,刘胤对他还是相当信任的,当即拱手告辞,匆匆离去。

陈寿前脚刚走,傅佥后脚就进来了,问道:“陈承祚这是要到那儿去,急风火燎的?”

刘胤很随意地挥挥手,道:“大将军设宴相邀,如何能不急?”

傅佥微微一怔,旋即脸上露出苦笑似的表情,道:“文宣,你猜我刚才去哪儿了?”

这回反倒是轮到刘胤惊讶了:“怎么,你也是刚从姜府赴宴回来?”

傅佥意味深长地点点头,刘胤不禁是皱了皱眉,如果姜维单单只是宴请陈寿,这个刘胤还是能理解的,但刘胤和傅佥的关系,那可是翁婿关系,还有比这种关系更亲近的吗?姜维又不是不清楚,居然还想着要来拉拢傅佥,确实有些让人匪夷所思。

“姜大将军请你赴宴,说了些什么?”刘胤问道。

傅佥道:“也没说什么,只是喝喝酒,叙叙旧,谈了谈当年北伐中原的往事,谈了谈过去在一起的情形。”

傅佥和蒋舒是姜维一手提拨起来的,傅佥的父亲傅彤在当年的夷陵之战中战死,做为忠烈之后,傅佥年幼的时候就被举为左中郎,后来在北伐前线上出生入死,屡立奇功,得到了姜维的赏识和提拨,被任命为关中都督。所以傅佥和姜维的关系一直不错,只是后来傅佥转投到了女婿刘胤的麾下,才算是脱离了姜维的编制。

现在谌恂之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拥护刘谌的刘胤这一派和拥护刘恂的姜维这一派虽然在表面还维持着一团和气,但实则却已经是水火不容,做为刘胤的部下,傅佥陈寿等人应该是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此次姜维刻意地分别宴请傅佥和陈寿,很显然是想通过以往的关系对傅佥和陈寿等人进行拉拢,姑且不说这种拉拢是否有效,单单是姜维的这种手段,已经是越线了。

进入洛阳之后,刘胤和姜维之间虽然没有过明确的规定,但还是比较默契地达成了一些约定,比如双方各自控制半个洛阳城,比如同时撤出洛阳城,各自驻守在洛阳的南北,这些默契的约定,也就是等同于双方的底线,谁都不敢轻易地越过这种底线。

很显然,这次姜维的所做所为,还是有些越线的嫌疑,明知道傅佥和陈寿等人是刘胤的人,姜维还主动地来拉拢,显然是有着他的目的,结合姜维此前的种种异动,刘胤绝不会认为这是姜维的偶然行为,在这些动作的背后,显然是隐藏着更大的阴谋。

“就这些?”刘胤一挑眉毛,问道。

傅佥肯定地答复道:“就这些!”

刘胤也就没有再问了,傅佥和自己的关系,那已经是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翁婿关系,多少年同生共死,风雨同舟,这种患难之情已经是不一般的关系可以比拟的,刘胤丝毫没有怀疑傅佥会有所隐瞒,他在姜维那边所听到的每一个字,所说的每一句话,都不会掺杂任何的水分,都会原原本本地讲给刘胤,这种信任,绝不是姜维所能想象的,就算他费尽心机绞尽脑汁试图来破坏他们之间的关系,到头来,那也不过是枉然。

第1131章刘禅的坚持

“陛下,今日便是祭天大典之期。”近侍之臣小心翼翼地提醒着刘禅。

躺在龙榻之上的刘禅脸色苍白的没有一点血色,眼窝深陷,空洞的眼神直直地瞪着屋顶,他轻轻地哦了一声,咳嗽了一下,虚弱无力地吩咐身边的人道:“扶朕起来。”

近侍迟疑了一下,但还是遵从刘禅的吩咐,将他扶了起来。

刘禅已经是卧病在床多日了,他很清楚自己已经是时日无多了,祭天大典已经成为了他生命之中唯一的追求了。祭天大典对于每一个皇帝来说都是最为重要的,其重要程度甚至不亚于登基大典,率领文武百官祭祀天地,不仅能彰显皇帝的权威,同时,还可以体现君权神授的意义,可谓是一举多得。

刘禅已经主持过无数次的祭天大典了,每年的正月上辛日,他都会率领文武百官离开都城,到南郊的圜丘去举行仪式,也只有这个时候,才让刘禅真正体会到做皇帝的威严和乐趣,登坛祭拜,群臣俯首听命,那种君临天下的气势,往往在朝堂之上是体会不到的。

即使是避祸南中,刘禅也没有忘记每一年的祭祀大典,在味县的城郊,每年都会设下临时的祭坛,以供刘禅率百官来祭祀天地。

虽然那时的祭祀规模和在成都时不能相提并论,但这样的仪式却是必不可少的,刘禅也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来秀一秀他的存在感。

今年的祭天大典意义与别的时候更是不同,蜀汉朝廷还于旧都,重现了盛汉之风,今年的祭天大典,则是更加的隆重非凡。

可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刘禅的身体也太不争气了,原本在蜀地还能勉力坚持的身体经过一路之上的颠簸,到了洛阳时,确实已经到了灯尽油枯的地步,刚刚步入洛阳的皇宫,还没来得及登上宝殿,就已经是一病不起了。

刘禅能否主持此次的祭天大典,是季汉朝臣们最为关切的事,不过按刘禅的身体状况,诸大臣们都暗暗地捏了一把汗,许多人认为刘禅不可能会出现在南郊的圜丘来出席祭天大典的。

但出人意料的是,刘禅此次的态度极为地坚决,不顾自己病魔缠身,执意地要出城去祭祀天地,霍弋等人劝告无效,自然也就无人再反对此事了,刘禅决定参加祭天大典的事,就这么地定了下来。

对于刘禅而言,这一次的祭天大典,意义是非同凡响的,能够重回洛阳,他已经可以告慰父皇的在天之灵了。刘备建立蜀汉,在成都称帝,虽然号称是继承刘氏的汉室正统地位,但偏安于一隅,无论如何也是名不正言不顺的,这无疑是一代枭雄刘备一生之中最大的遗憾所在,光复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这几个口号,几乎成为了蜀汉立国之初喊出来的最为响亮的口号,也成为数代蜀汉人毕生执着为之奋斗的梦想。

诸葛亮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禀承先帝遗志,庶竭驽钝,鞠躬尽瘁,为汉室的兴复大计奉献了自己一生的生命。在诸葛亮精神的感召之下,无数的蜀汉贤臣良将前赴后继,只为实现那些一个还于旧都的梦想,如飞蛾扑火,忠直无悔。

刘禅是幸运的,最起码他可以活着见证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从刘禅的车驾进入洛阳的那一刻,普天之下恐怕无人再敢来嘲笑蜀汉王朝羸弱,也无人再敢质疑刘禅的昏聩无能,就算现在的江山社稷的得来与刘禅没有半文钱的关系,但他做为一国之主,在他当皇帝的这些年月之中,蜀汉王朝取得了如此耀眼辉煌的战绩,谁敢轻易地来否定他的成就?

对此,刘禅是极为满意的,做为皇帝,他几乎可以和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光武帝刘秀站到同等的高度上去,与那些煌煌大帝比肩而立,这种荣耀,可不是一般的皇帝能享受到的。

现在,刘禅唯一欠缺的,就是亲自来主持这场祭天大典,届时,他要在最隆重的场合上,宣布汉室王朝的回归,宣布汉室王朝重新统治天下。

这样的荣耀是所有人一辈子都无可企及的,刘禅当然不会放弃掉这样的机会,那怕自己重病缠身,他也要挣扎着最后的一口气,来完成他心中的宿愿。

听到了近侍之臣的的催促,刘禅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尽管现在身子一点都不做主,但刘禅还是强迫自己要起来,在两名近侍太监的搀扶之下,刘禅总算是站了起来。

他努力地保持着身体的平衡,不让自己倒下去,现在能支撑刘禅的,也只剩下信念了,想想那祭天大典浩大而隆重的场面,刘禅便觉得自己现在的坚持是极为有意义的。

贴身的近侍身为刘禅换上礼服,汉代的皇帝还不兴穿龙袍,穿的是冕服,黑红两色,头戴十二旒冕冠,出席不同的场合皇帝身着不同的服饰,象祭天大典,登基大典这样隆重的场合,皇帝的衣服自然也是最为正式的。

一般的汉服穿起来已经是比较麻烦了,象刘禅这样正式场合所穿的冕服则更为地繁琐,就连身上的每一块玉佩都是极为讲究的,自然是费时费力。

对于刘禅而言,这几乎更是一种煎熬,本来大病未愈的他就坚持站不了不久,现在这些近侍给他穿戴,也费了不少的时间,等这一身的穿戴下来,刘禅早已是累得气喘吁吁,站立不稳了。

刘禅虽然面露痛苦之色,但他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中途不断地有近侍之臣来询问刘禅,是否需要坐下来休息一下,但刘禅每次都摇摇头摆摆手,示意他们继续,刘禅这个时候的意志非常地坚强,他暗暗地告诫自己,一定要坚持,绝对不能放弃。

还好接下来出宫便有车舆,不用刘禅再步行了,否则就刘禅目前的身子,走得出走不出洛阳南宫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第1132章启驾出宫

PS:稍后更正,大约两点…………………………………………………………………………………………………………………………………………………………………………他轻轻地哦了一声,咳嗽了一下,虚弱无力地道:“扶朕起来。”

近侍迟疑了一下,但还是遵从刘禅的吩咐,将他扶了起来。

刘禅已经是卧病在床多日了,他很清楚自己已经是时日无多了,祭天大典已经成为了他生命之中唯一的追求了。祭天大典对于每一个皇帝来说都是最为重要的,其重要程度甚至不亚于登基大典,率领文武百官祭祀天地,不仅能彰显皇帝的权威,同时,还可以体现君权神授的意义,可谓是一举多得。

刘禅已经主持过无数次的祭天大典了,每年的正月上辛日,他都会率领文武百官离开都城,到南郊的圜丘去举行仪式,也只有这个时候,才让刘禅真正体会到做皇帝的威严和乐趣,登坛祭拜,群臣俯首听命,那种君临天下的气势,往往在朝堂之上是体会不到的。

即使是避祸南中,刘禅也没有忘记每一年的祭祀大典,在味县的城郊,每年都会设下临时的祭坛,以供刘禅率百官来祭祀天地。

虽然那时的祭祀规模和在成都时不能相提并论,但这样的仪式却是必不可少的,刘禅也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来秀一秀他的存在感。

今年的祭天大典意义与别的时候更是不同,蜀汉朝廷还于旧都,重现了盛汉之风,今年的祭天大典,则是更加的隆重非凡。

可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