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最后的三国 >

第641章

最后的三国-第641章

小说: 最后的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半渡而击故名思义就是等到敌军渡河渡过一半之时,突然地对敌人发起攻击,趁着敌人阵形未稳,人马尚未渡过河来的机会,给予敌人毁灭性的打击。

这半渡而击必须要掌握一个时机,要在敌人半渡未渡之时进行出击,否则敌人尚未渡河提前出击的话,起不到歼敌的作用,而攻击稍晚的话,敌人已经渡河成功,列阵完毕,那就不是伏击战而成为攻坚战了。

第1255章辽水之战(中)

汉军由于是步骑混杂,所以行军速度并不太快,这也是刘胤刻意地采用步步为营的前进方式,毕竟深入到辽东之地,强龙也不压地头蛇,万一冒险突进,中了高句丽人的埋伏,反倒是得不偿失。

刘胤稳步推进,但并不意味着斥侯兵也按步就班,每天只侦察方圆几十里的范围,早在汉军到达医巫闾山之时,刘胤就已经派出了为数不少的斥侯潜入到了辽河以东,去探查襄平以及周边的情报,以掌握高句丽人的最新动向。

兵马未动,斥侯先行,这已经成为了刘胤行军打仗的先决条件,也是刘胤多少年来克敌制胜的一个法宝。一般军队的斥侯往往是随同大部队行进的,撑死只能侦察到五十里范围之内的情报。

但刘胤不一样,他在行动之前,往往对目标已经进行了渗透性的侦察,那怕这个目标距离在千里之外,真正可以做到知己知彼。

这次的侦察任务,还是由阿坚亲自来担纲的,在刘胤尚未出征之前,阿坚就已经率队潜入了辽东,等刘胤的大军到达了辽河西岸的时候,阿坚已经派人递回了详实的情报。

在侦察方面,没有什么人能比阿坚更拥有灵敏的嗅觉了,他潜入到了襄平城,将高句丽人的所有动向都摸了一个门儿清,至于高句丽向双柳渡口采取的军事行动,那更是无法瞒得过阿坚的双眼,就在高句丽到达双柳渡的同时,阿坚的情报也已经递到了刘胤的手中。

“半渡而击?”刘胤看到情报,不禁是哑然而笑,都说胡人打仗骁勇,缺少智谋,不过现在居然还要玩这种高技术含量的计谋,莫不是他们的脑子开窍了?

半渡而击对于作战的要求甚高,最主要体现对时机的把握上,只有时机把握的好,才可能获得最大的利益,否则的话画虎不成反类犬,到头来反倒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更重要的是,想玩这种计谋,必须要建立在对手不知情的情况下,试想一下,对手已经知道你要采用这种手段,他提前有所防备,这样的计谋如何能成?

按理说高句丽人已经在双柳渡设下伏兵,刘胤只需要绕开双柳渡,便可以让高句丽人的计划流产。不过刘胤却有另想法,既然高句丽人想要玩半渡而击的把戏,自己倒不妨将计就计,演一出好戏让他们瞧瞧。

刘胤一面下令大军装做丝毫不知情的样子,继续向双柳渡进军,一面秘令罗尚率领虎骑军从辽河上游的玄菟段偷偷地渡过辽河,再从侧后翼迂回到双柳渡来,从背后向高句丽军发起攻击。

汉军到达双柳渡后并没有急于渡河,而是在辽河西岸扎下营寨,准备船只和木筏,随时准备渡河。

在河对岸潜伏的高句丽和鲜卑人等候多时,却也不见汉军渡河,担任此次行动统帅的高句丽大将索都不免有些急躁,对慕容廆道:“汉人迟迟不肯渡河,莫非此中有诈乎?”

慕容廆亲自到河边视察过,认为汉军迟迟不肯渡河,并不是另有计划而是他们正在准备渡河的船只和木筏,看来刘胤是要准备足够多的船只和木筏之后才准备渡河的。

汉军没有及时渡河,显然对慕容廆半渡而击的计划是有一定的影响,在慕容廆的计划之中,汉军的渡河行动会拖延很长的时间,毕竟每次渡过河来的汉军数量并不会太多,高句丽军完全有时间从容地发起攻击,歼灭掉先期渡过河来的汉军。

但如果汉军准备充分,能够凑齐到足够多的渡船和木筏,那么他们一次就可以载上很多的人渡河,渡河的频率就会大大的提高,对于高句丽军围歼已渡河的汉军时,便会加大困难,因为汉军随时可以再渡来不少的增援部队,如果高句丽军不能尽快地歼灭汉军的滩头部队,那么潮水般涌上来的汉军势必将高句丽军卷入到混战之中,届时将胜负难料。

可是现在慕容廆也是无计可施,汉军如果不来渡河的话,他们也没有办法,总不能这个时候杀过辽河去,杀汉军一个片甲不留吧?

“再等等看吧,汉人凑够了渡船木筏之后,肯定会来渡河的。”慕容廆只能是无奈地道,准备了这么长的时间,他可不想前功尽弃。

汉军的准备渡河事宜倒是挺快的,毕竟这儿有大片的原始森木,木头一点也不缺,造船是来不及了,但造一些简易的木筏,却是再容易不过的事了,刘胤派兵伐木造筏,短短几天之内,整个辽河西岸边的河道内就云集了无数的木筏,密密麻麻,远远望去,几乎要把半个河道给瘀塞了。

刘胤此举自然有他的深意,既然对手想要在对岸实施半渡而击的手段,那么最为有效的对抗手段就是加快渡河的速度,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军队运送到对岸去,这样抢夺到滩头阵地的汉军就可以源源不断地向对岸进军,那怕敌人发起进攻,汉军都可以通过不断地补充兵力而扭转劣势。

等了几天之后,索都有些失去了信心,不过现在摆在他们面前的,有两条路,第一条路那就是干脆放弃伏击,直接封锁东岸,阻止汉军片木登岸,第二条路则就是立刻撤军,将放弃辽河的防御,直接退守襄平城。

说实话,索都还是倾向于第一种方案,反正伏击汉军失败,倒不如干脆封锁辽河东岸,阻击汉军登陆。

就当索都准备要行动之时,汉军停止了造木筏,开始大规模地向辽河东岸进行渡河。

慕容廆立刻兴奋起来,毕竟汉军开始渡河了,他们这边也可能按原计划行动了,索都也看到了这一情况,立刻下令维持原计划不变,单等汉军渡过一部分的人马后,再行发起进攻。

河面上,汉军乘筏而进,向着辽河东岸直扑而来,千船万筏,如云如织,好不热闹。

第1256章辽水之战(下)

汉军的第一批渡河军队很快地就登上了东岸,他们马上就在辽河东岸构筑起了滩头阵地,随着汉军源源不断地登陆,东岸的阵型规模也越来越大。

“怎么样,可以发起攻击了吗?”索都都有些按捺不住了。

慕容廆的眼睛死死地盯着前方,汉军的渡河速度挺快,很快就渡过了不少的人,但与慕容廆心中计划还是有些差距的,慕容廆的胃口很大,这一次的半渡而击,他计划着就是要狠狠地咬上汉军一口,不敢说将汉军全歼在辽河东岸,但至少也得打掉他们一半的人马,那才是真正的痛快。

这次伏击,除了高句丽派出了近五万人的大军之外,慕容鲜卑宇文鲜卑段氏鲜卑则是尽遣其骑兵参战,慕容廆相信,汉军渡河之后,不可能形成有效的防御阵形,只要突然发起骑兵攻势,便可以轻易地摧垮汉军的阵形,到时候,汉军欲退无路,只有沦为被鲜卑骑兵屠杀掉的命运。

现在汉军刚刚开始渡河,渡过来的部队人数还是比较有限,慕容廆想玩一把大的,那就必须要隐忍一下,所以他建议索都不必太着急,等到汉军差不过渡过河一半人马的时候,再发起进攻。

索都虽然是这次行动的最高指挥官,不过临行之前美川王有所交待,要他尽可能地听取一下慕容廆的意见,所以此刻索都虽然迫切地想要动手,但不定期是克制住了,等待着动手的最佳良机。

其实慕容廆也摸不清汉军究竟什么时候会渡过半数的人马,这个纯粹需要他自己目测和判断,他估算着大概汉军有三万多人已经登陆之后,便向索都提议,可以发起进攻了。

索都大吼一声,亲自操刀上阵,高句丽和鲜卑伏兵四起,向着汉军的滩头阵地便冲了过来。

汉军先期完成渡河的是张乐的无当飞军和赵卓的阳安军,他们渡河完成之后,立刻就摆出了防御型的长枪阵,这种阵法自然是克制骑兵而采用的,在长枪阵的背后,则是弓箭兵和元戎弩兵构成的打击方阵。

其实张乐刚刚渡河时,还有一些小小的担心,那就是害怕高句丽人趁着汉军人数较少,立足未稳之际,突然地发起进攻,打汉军一个措手不及。毕竟无当飞军刚刚渡河之时,人数比较少,很难抵挡得住高句丽人的强攻。

不过张乐的担心倒是多余的,显然高句丽人的胃口比较大,并不满足吃掉汉军一少部分的人马,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张乐看到对面依然没有什么动静,不禁是轻蔑地冷笑一声,高句丽人这回恐怕要失算了,成建制的汉军渡过辽河之后形成的战斗力,绝不是他们可以摧垮得了的。

无当飞军和阳安军已经全数渡河,形成战斗合力,至于虎步军,此刻还在源源不断地向着渡河之中,在虎步军的后面,则是青龙军和玄武军两条骑军,由于骑军有马,渡河时速度要慢一些,所以刘胤先期安排步兵渡河,就是要尽快地抢先建立滩头阵地,最起码先有一个立足之地,等到骑兵完成渡河之后,再发起全面的反攻。

这个时候,高句丽和鲜卑军伏兵尽起,三面大军以泰山压顶扑了过来,张乐不怒反喜,大笑起来。

冲在最前头的,便是慕容鲜卑部、宇文部和段部鲜卑的骑兵,他们自进入辽东,一直受到了压制,处处是郁郁不得志,所以鲜卑骑兵此次担任先锋,就是想着要扬眉吐气,一舒心中的恶气。

尽管辽河岸边的土地刚刚地消融,相当地松软,但鲜卑骑兵似乎毫不在意,他们一口气向前推进着,势图将已经渡过河去的汉军再逐回到辽水之中。

鲜卑骑兵凶狠地冲了上来,汉军则早已是严阵以待,摆好了迎战的准备,排在最前列的长枪兵密密麻麻,构成了一道铁墙,枪尖泛着寒光,森然密布。

还没等鲜卑骑兵冲到长枪阵前,就听得弓弦响处,一支支羽箭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向着冲上来的鲜卑骑兵射去。

乱箭如交织的一道网似的,扑天盖地射了过来,鲜卑骑兵尚来不及反应,就有许多的人马纷纷地中箭,不断地从马背上掉落下去。

这种情况当然是在慕容廆的意料之中,在最初的进攻阶段,鲜卑骑兵肯定会受到阻碍,这是很正常的事,一旦骑兵突破汉军的防线之后,那才是一场真正的屠杀盛宴的开始。

慕容廆下令鲜卑骑兵不惜别一切代价也要向前冲,尽可能的冲入到汉军的阵中,进行短兵相接,那汉军赖以生存的弓箭兵便失去了用途。

于是鲜卑骑兵冒着箭雨,继续发动着强攻,加入强攻序列的,还有高句丽的骑兵,他们同鲜卑骑兵并肩而战,誓要撕开汉军的防御阵地。

但越往前,这些骑兵所承受的压力便越大,汉军不光是动用了普通的弓箭兵,还有数营的元戎弩兵助战,元戎弩的射程虽然不及弓箭,但其一发十矢的可怕威力,却成为了鲜卑骑兵的噩梦,几百上千具的元戎弩齐射,短时间内形成的暴雨矢流,几乎可以摧垮一切可以面前的生物,鲜卑和高句丽的骑兵再强悍,也被压制在汉军阵前,几乎是寸步难进,地上则躺满了鲜卑人高句丽人的尸体。

进攻受阻,让脾气暴躁的索都是火冒三丈,他下令高句丽全军压上,不惜一切代价也要突防成功。

高句丽的军队如潮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