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奸雄 >

第122章

大奸雄-第122章

小说: 大奸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
  却说老王爷好生招待一番关羽、张辽二人后,暂命二人做自己的亲随,同时上书为二人封官求愿,赏赐颇多。
  而后。
  老王爷还得继续关心战事,燕国国都易京城被破,天子被擒杀。可……罗艺还在!燕国的脊梁还没有断!燕国只是名义上的灭亡,还未真正的并入大隋的统治之下。大隋帝国尚未重新一统中原天下,老王爷岂能轻慢,还得继续努力才是。
  思虑后,老王爷书信一封,差人送予卫骑大将军处,着令卫骑大将军率领本部兵马十五万,兵出并州,从西方距离大隋帝国最近的燕国州郡开始吞并版图。而这边,将由他,亲自拖延住罗艺。老王爷的作战意图,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变再变。不变的是,他不为争功而争功,高风亮节,将大把的机会全都让与他人。
  老王爷在思忖,上沅河北岸的罗艺何尝不是如此?
  灰头土脸的回到兵马大营,罗艺罕见失态的咆哮连连,怒气长销不止。
  只是。
  当所有的将校离开,独处帅账的罗艺,脸上愤怒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满为凝重。
  为帅者,理应当“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如果连这么点儿自控能力、自制能力、自调能力都没有,罗艺当初凭什么差一点儿问鼎天下第一名将之位?大德天子死了,可燕国还没有亡!只要还有一个皇亲国戚在,便可以承继大位,重塑国魂……只要他罗艺,还没有死,一切皆有可能!
  罗艺装作暴躁的样子,一方面是在做戏,激发三军愤慨之气。另外一方面是在试探,试探对面的杨云飞准备的如何。结果,罗艺心中平添几分难办,感叹老王爷不愧是他多年以来的最大敌手,当真淡定得很,竟没有因燕国国君被擒杀,名义上亡国,就放下戒心、得意忘形,防守的依旧是那般密不透风。
  “时间……时间……”
  罗艺喃喃自语。
  靠山王杨云飞打的主意是拖延,他要依靠大隋帝国的强盛国力,生生的将罗艺拖垮,从而一击必杀。
  罗艺最初同样是想迁延时日,寄希望熬到冬日,重新整顿兵马,然后再与老王爷分个上下高低。只是形势变换,波诡云谲,罗艺现在绝对不能继续拖延下去,他必须做出能够让燕军看到希望的事情。否则,那将全部希望寄托在他身上的燕军、燕人,全都会因时间流逝,而绝望崩溃。
  “上沅河,不是个好地方!”,罗艺目光放在舆图上,自言道:“上游有韩擒虎那厮,摆明不让我从西边绕过,如此,那就只能是下游……呵呵呵!杨武忠啊杨武忠!从前我或许还会顾虑身后,现在,易京城没了、陛下没了,一切全没啦!我再无须顾虑那么多……来人!”
  “大元帅!”
  账外走进侍卫。
  罗艺喝道:“击鼓升帐!”
  “咚咚咚!!!”
  点将鼓激昂三通,帅账中人才济济。
  罗艺虎视四周,喝道:“罗成何在?”
  神枪少保利落的站出来:“小将在!”
  罗艺道:“命你为先锋,领骁骑三千,过上沅,走下水,直奔饶阳,遇山开山、遇水搭桥,不得有误!”
  罗成抱拳应命:“喏!”
  只此一个命令下去,有人便知晓罗艺要干什么。
  有个老将抱拳道:“大元帅,我们……我们率军开拔离开,岂不是……岂不是暴露防线?将易京城置于杨云飞的兵戈下?那会叫隋军长驱直入的啊!”
  罗艺看向那人,声音低沉道:“暴露防线?长驱直入?易京城?……呵呵呵呵……我们背后守护的东西,早没啦!”,罗艺愤慨的大声道:“我们已经失去所有,成为丧家之犬!现在无论做什么,怎么做,都不再有关系!你们要记住,现在!我们才是进攻的一方!我们是复仇者!亡国之辱,只有用鲜血洗刷!”
  “必胜!必胜!必胜!!!”
  帐中将校,具皆被罗艺说的心血澎湃,大呼不已。


第184章 思过错
  司隶州。
  洛阳。
  新近设立且完成从长安迁移至此的帝都,还显得混乱。然而那混乱之中,却隐藏新的气象,意喻新的开始……
  “报——!!!”
  一声嘶哑但满含喜悦的吼叫声,自城关外数里之遥便开始响彻。
  有信使飞马过来,背后插着八支小旗不说,肩头还扛着一杆大红大红的帱旗。
  依照帝国传讯的等级,分为“三百里加急”、“五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再有便是最高等级、轻易不得使的“十万火急”。有此打扮者,可直面君王,剑履上殿,赞拜不名,直述军情。然,此“十万火急”传讯之法,帝国创建二百余年来,所用次数,屈指可数。最近的一次,还是三月前,帝国征战南梁全面得胜后。
  到底是什么事情?
  竟用十万火急来传讯?
  难道……
  北燕国被灭啦?
  不可能啊!北燕又不是南梁,哪那么容易被灭!
  洛阳的人们是议论纷纷。
  那传讯的信使片刻不停歇,一路直奔皇城,打马冲入,在皇城中风驰电掣,直奔那太极宫前!
  到太极宫的九十九道台阶,还不停,马上便要冲进议政大殿,才翻身下马!
  “报!!!”
  正是早朝时,太极宫中众臣云集。
  一声怒吼,震得不少迷迷糊糊的人。打个激灵儿,全然醒来。
  龙椅上端坐一人,年约五十许岁。须发斑白,骨架宽大。双眸有神,威严深重。此便是大隋帝国的天子陛下,姓杨讳俭,因时值年号为“建业”,又称建业天子。其在位二十余年,手腕儿颇高,是个不折不扣的中兴之主,雄才伟略。
  建业天子或许是年岁儿渐大。精力难免不足,还在昏沉当中,与不少臣子一样,被吓好大一跳。
  “报!!!”
  “捷报!!!”
  “燕国易京城破!!!”
  “燕国伪帝李懿被擒杀!!!”
  传讯的信使连滚带爬的冲进太极宫,大声的嘶吼。
  静。
  寂静。
  毫无声息。
  针落可闻。
  足足盏茶时间。
  “你说……什么?”
  建业天子站起身,手都是颤抖的,不可置信的向前走出几步。
  那信使从身后拿出信笺,喜悦溢于言表,大声道:“启禀陛下!燕国易京城破!燕国伪帝李懿被擒杀!他的尸首已经运至荥阳,即将被送来洛都!这是靠山王爷的亲笔信!”
  “哈哈哈哈……!”
  天子杨俭放声狂笑。
  “呜呜呜呜……!”
  笑声没持续多久。建业天子又是哭。
  继而。
  只见天子杨俭提着龙袍,如同年轻的健壮小伙儿,从信使手中几乎抢夺一样拿到靠山王的信笺。向大殿外奔跑,直奔皇城西方的祭天台……边跑他还边大叫:“苍天助我!苍天助我!苍天助我!孝皇帝!你听到了吗?你听到了吗?大隋胜啦!胜啦!胜啦!大隋胜啦!”
  老天子的举动着实吓坏不少人,引得众人混乱许久。
  最终。
  众大臣随着天子杨俭在祭天台,祭天祭地祭祖,着重的拜祭那位曾经立下祖训的孝皇帝。
  好大一番折腾下来,天子杨俭兴奋的喝道:“传召!朕要大赦天下!”
  有太监传令:“陛下有召!大赦天下!”
  老天子还要张口说什么。
  眼见天子已然被狂喜冲昏头脑,帝国左丞相连忙上前,声音低沉:“陛下!”
  只有“陛下”二字,那位左丞相便不再言。
  多年来的君臣默契让天子杨俭一下子清醒不少。长呼口气,一边着手打开老王爷的信笺。一边大笑道:“朕,失态啦!失态啦!不过……真是难得的高兴!你们会理解的!对吗?”
  “哈哈哈哈……!”
  群臣附和大笑。
  天子杨俭低头查看信笺。仔细的看过好几遍才蹙眉放手让近侍递给手下的重臣看。他已然顾不上侥幸自己之前没有胡乱开口,心中不断的思量盘算。
  待众人全部看过后。
  帝国左丞相率先发言,道:“陛下,此乃天赐良机,理应当一鼓作气,彻底夷灭北燕,收复国土!”
  “臣等附议!”
  左丞相定下来的先决条件,是符合天子心意的,更是别人不能去反驳的。
  天子凝眉思忖,好一会儿,道:“王兄在信中未言增兵事宜,那就说明,他不需要……”,抿抿嘴唇儿,他昂起头,道:“户部尚书金德志何在?”
  一个方头大耳,白白胖胖的官员腆着将军肚走出来,抱拳躬身:“臣在!”
  天子杨俭道:“秋收在即,帝国今年的粮税,多屯于荥阳。只等北地平定,还需赈灾,此方事情,由你全面接手,不得有半点闪失!”
  “臣,金德志,领命!”
  金德志抱拳躬身,施礼后退下。
  天子杨俭又道:“吏部尚书崔宗之何在?”
  一个清俊风雅,年约五十许岁的老者走出来:“臣在!”
  天子杨俭道:“战火过后,北地必定是一片狼藉。你,多费费心思,帝国现在正是用人之际……其余的话朕不多言,你看着办吧!”
  “臣,金德志,领命!”
  崔宗之退下。
  一道道命令下达,整个帝国都运转起来似的。
  只等退了早朝,老天子回到书房,笑吟吟的继续看老王爷的书信。喃喃自语道:“吴守正……又是这个吴守正!真是员福将啊!”
  常年伴随天子杨俭,寸步不离的太监内侍黄德抖抖雪白的长眉毛,尖声细语儿的低声道:“是啊!就是这个吴守正嘛!听说外边说书的先生都在把他‘过五关、斩六将、单骑千里。护送公主回来’的事情,编成故事说呢!说他啊。身长一丈,腰大十围,青面獠牙……”
  “少胡扯!又逗朕开心!”,天子杨俭笑着摇头,道:“朕都听曦月说过,人家是个年方十七岁,相貌堂堂的青年俊杰……说到曦月,曦月现在如何?”
  黄德压低腰。禀报道:“公主殿下回来后大睡三日,接着便一病至现在,尚卧床不起……御医说,是大悲大喜,加之水土不服……”
  剩下的话,黄德没能继续说。
  天子杨俭长叹口气,道:“真是苦了这孩子啊!传召着太医署加派御医过去,务必保证曦月调理好身体,万不容失。另,加赏:奴仆百人。丝绸布帛千匹,御车一辆并白马五双,良宅一座。珍珠一斗,金银各五万两,从内库调拨,去吧!”
  此等封赏不可谓不丰厚,要知晓,在曦月公主回洛阳的时候,天子杨俭已经出城十里相迎,当众同车而行,给足礼遇。加封曦月公主“曦月长公主”不说。各种赏赐当真是不要钱似地往外送……如今,天子杨俭又来一轮封赏。不可谓不是恩宠有加。或许,那更是愧疚的表现吧!
  ……
  冀州。
  蠡吾城。
  从被老王爷丢来养马开始。吴凡就知道,如无意外,此次北伐,再没有他参与的份儿。没得办法,他立下的那些功劳,已经足够他吃上老大一阵子,他若再去争抢功劳,其他人怎么办?狼多肉少啊!所以,吴凡才会趁此时机,将关羽与张辽生成出来,举荐给老王爷。想着让他们立些功劳,从而在大隋帝国的军中站住脚儿,为今后长远做打算。
  外边兵马喧天,吴凡似乎没听到一样,乖乖的躲在亲卫营里,一边看老王爷给的兵书,一边反思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