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奸雄 >

第269章

大奸雄-第269章

小说: 大奸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天子恐怕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从这一刻起——他的生命,加倍流失。


第370章 来真的
  归元二年,四月三日。
  紫微宫,乾阳殿。
  早朝。
  吴凡老老实实的躲在武将臣班末尾处,一副神游天外的模样,丝毫不管其他人频频投来的诡异目光。
  吴凡以假赤霄剑摆了不少人一道,事情的余波没过去呢。
  虽无人说破此事,大家一样心知肚明,能不多瞅瞅罪魁祸首嘛!
  “当!”
  金钟脆响。
  文臣武将瞬间变身,全部规规矩矩起来。
  杨天子于殿后进入,看起来精神奕奕、神采焕发,远区别于前段日子掩饰不住的萎靡不振的样子。
  食用天机道人的丹药有两天的时间,杨天子感觉自己真的是返老还童,全身上下充满澎湃动力。
  身体转好,杨天子高兴的同时,对天机道人更加信任。
  坐定龙椅,杨天子虎视朝堂,心中竟升起许久未有的豪情壮志。
  【看!】
  【都是朕的臣子!】
  杨天子如是的想。
  内侍大太监黄德上前一步,高声宣道:“有事起奏,无本早退!!!”
  早朝不是每天都开,皇帝没那么勤奋、大臣没那么忙碌。
  说句公道话,于大隋为官为将,待遇很不错。
  除去出现战争、灾害等特殊时期外,朝会基本是分单双月,隔三日或五日来一次。
  而今是四月,双月份,五天才开一次早朝。
  赶上好月份,臣子们活的安逸,无需早起不说,辰时上工、申时即可归家,每日仅仅工作三四个时辰!
  俸禄按照品级去发放,额外尚有布帛、金银等赏赐不间断跟上……
  总之。
  相当滋润。
  话说回来。
  恰恰因三五日才开启一回早朝,期间积压的不少事情要一股脑的搞定,颇为麻烦与繁乱。
  “臣,户部尚书金德志,有本要奏!”
  白白胖胖的金德志,站出来叭叭叭叭一顿说。
  这货看起来满脑肥肠,不是啥好鸟儿,说的事儿偏偏正经、务实无比,叫人称奇……主要是吴某人。
  “臣,司农寺大司农马俊,有本要奏!”
  黑黑瘦瘦的马俊,站出来嘚嘚嘚嘚又是一顿说。
  马老爷子精神亢奋的很,指点江山的唱独角戏半个时辰,不带喘气儿的。
  一段时间内,皆是户部与司农寺专场。
  前者仍在做帝国统一天下后的百姓籍贯重录、归属等事情。
  后者是春天来临,比较骚动……谁叫他们干的便是与农业有关的事儿呢。
  待金德志与马俊说完,朝堂一度陷入沉寂。
  半晌——
  “臣,言官鲁青,有本要奏!”
  鲁青大袖飘飘的踏出来,打破平静。
  吴某人搭眼一瞧。
  好嘛!
  上回让世家士族出身的官员一顿痛殴的那位,居然还敢挑事儿,记吃不记打有没有?
  杨天子坐直身体,伸手道:“奏!”
  细微之处见真章,鲁青明显是杨天子放出来的探路石。
  言官鲁青大袖一甩,声音激昂:“陛下光光,文武是攘。威震百蛮,恢拓土疆。简定律历,辨修旧章……理当封天禅土,功越百王。”
  啰嗦的一大段屁话,唯有最有一句有用。
  旧事重提,再议封禅。
  “臣,刑部尚书李解,有本要奏!”
  上一次是太原王氏打先锋,这一次换得赵郡李氏。
  李解年过不惑,须发却依旧乌黑浓亮,加上他高挑的身板儿、白净的面皮,堪称一声风采依旧、不逊往昔。
  杨天子眯眯眼睛,伸手道:“奏!”
  李解抱拳躬身,言道:“臣以为,鲁言官心术不正,不劝导陛下行善举,反进献谗言,蛊惑陛下犯恶事,罪责当诛。”
  平淡的话,蕴含滔天杀机。
  鲁青勃然色变,愤慨道:“李尚书,你莫要含血喷人!”
  李解扭过头,轻蔑的瞥了鲁青一眼。
  转过身去,李解抱拳躬身,叙述道:“开皇八年,高祖皇帝泰山封禅,举满朝文武开赴青州。为防宵小作乱,六万兵卒伴行。车马轰隆,旌旗招展,声势滔天。要供应大军的吃住等问题,还征调民夫二十万众……一个虚名,消耗粮草百万担,浪费掉人力物力无数!且,不知有多少人被迫妻离子散,客死他乡!试问,陛下于心何忍?”
  李解声调不高,话语仿如刀锋,犀利无比。
  李解幽幽道:“向前追述,晋朝武帝祭天封禅,召集近乎四十万人马出行,所费钱粮无可算计!前车之鉴,后车之师!陛下,帝国一统天下、横扫南梁北燕不假,然,天下动荡、民心未稳,加之四方异族虎狼环饲,怎经得起如此无端折腾与消耗?那些不必要的花销,用来稳固江山,难道不更好吗?”
  话锋一转,李解矛头直指鲁青,道:“陛下!此人狼子野心,为求一己私名,挑唆陛下泰山封禅,丝毫不顾及民生疾苦,诚为可诛!”
  【高逼格、高风范!】
  【上来就把事情的基调给定下。】
  【厉害啊!】
  吴某人目睹李解的表现,不禁感叹。
  言官鲁青乱了阵脚,辩驳道:“陛下前往泰山,堆土祭坛,乃是报天之功,天命……”
  “放肆!!!”
  李解一改风范,咆哮大吼,将鲁青的话打断。
  李解双目怒瞪,一面对杨天子拱手致礼,一面对鲁青道:“难道陛下不祭天封禅,便不是天命所归了吗?”
  得。
  短短一句话,鲁青已然让挤兑到墙角儿。
  “你……我……”
  鲁言官额头见汗,说不出完整的话来。
  【废物玩应儿!】
  【该我出场了!】
  吴某人暗叹一声,原本他是准备等事情到最后才出手的。
  “臣,冠军侯吴守正,有本要奏!”
  吴某人声音铿锵。
  吴凡在朝堂上一直属于“装死派”……
  于乾阳殿内混的人,都有自己的生存哲学与处事坚持,故而滋生出多个不同形式,总的来说,大体有三种。
  终日上蹿下跳的活跃派,类似卫尉寺少卿王烁及多数言官御史。
  没事儿不开口的务实派,类似户部尚书金德志、司农寺大司农马俊。
  我就看着你们装比的装死派,类似左右丞相那俩老东西。
  吴凡是典型的装死派,往日里好像没他这个人似的,存在感极为薄弱。
  吴凡突然站出来,不少人为之惊讶。
  杨天子嘴角勾勒出一抹笑意,伸手道:“奏!”
  杨天子在期待、期待吴某人能搞出什么幺蛾子,给这场博弈增添光彩。
  吴某人准备下措辞后,觉得根本没毛用,直截了当的用最简短的话语道:“禀陛下,臣侥幸觅得祥瑞。”
  “嚯!!!”
  众臣哄然。
  卫尉寺少卿王烁冷笑道:“冠军侯,你口中的祥瑞,不会是赤霄剑吧?”
  吴凡看向王烁,下意识的来了句疑惑:“王少卿,你怎么知道的?”
  王烁一时间憋的没说出话来。
  怎么说?
  难道王烁要告诉吴凡,自己派人去抢过那所谓的赤霄剑,他娘的损失掉一百多好手?
  王烁顾及面皮,没拆穿吴凡的话,别人却不会有那种忌讳。
  出身陇西李氏的一个官员哼道:“冠军侯,不要以为自己做的多隐蔽、多天衣无缝!谁不知道你伪造了一柄赤霄剑?那仿造赤霄剑的铁匠,现在还住你家里头呢!”
  吴某人表情更加的吃惊:“是啊!”
  众臣:“……”,不要脸的玩应儿,居然承认了?
  吴某人光棍儿地说道:“本来我是想伪造赤霄剑冒功,我承认自己心术不正,挺下作的。可是……”,吴凡巴掌一拍,语气夸张:“万万没想到,冥冥中自有天意!陛下福泽四海,天降祥瑞,我恰巧发现了真正的赤霄剑!你们说,巧不巧?”
  这是巧不巧的事儿么?未免也太巧了吧?
  朝臣们已经被吴凡的厚颜震惊了。
  杨天子却是激动的站起身,演技爆棚的伸出一只颤抖的手,道:“真的是号称帝王之剑的赤霄?”
  吴凡躬身施礼,正色道:“不敢有瞒陛下,确确实实是赤霄剑啊!”
  不等其他人提议,吴凡自己先一步说道:“若陛下不信,不妨叫人将赤霄剑呈上一观?”
  吴某人早将赤霄剑带来,包括那柄假的,全都放在应天门处。
  杨天子大手一挥,迫不及待道:“速速送来!给朕看看!”
  没多时。
  一个小黄门儿跑来,手中捧着两个锦匣。
  内侍大太监黄德接过锦匣,仔细检查一番,送到杨天子面前。
  杨天子当众打开来看。
  两柄几乎一模一样的青铜剑,静静的放在匣中。
  但见——
  剑长三尺,铭有“赤霄”大篆书。
  剑身仿秦剑,秀有花纹。
  剑上有七采珠、九华玉以为饰,刃上常若霜雪,光采射人。
  区别在于。
  一柄剑很新,烟火气尚存。
  一柄剑布满斑驳,扑面而来的是苍凉之感。
  不管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看热闹的官员,亦或是出身世家士族与杨天子唱对台的官员,都有点儿转不过弯儿来,脑海中只剩下一个想法——真的假的啊!
  当然不会有假。
  五十颗掺了粉儿的丹药,加上这把破剑,正正十万点数呢!
  吴某人早早备好的。


第371章 试真假
  乾阳殿内,一片寂静。
  怎么说好呢?
  嗯……
  人生大起大落的太快,实在太刺激了。
  假赤霄剑有,真赤霄剑也有。
  谁能想到?
  谁能?
  几乎所有人都把目光投放在吴凡身上,始作俑者的待遇嘛!
  吴某人老神在在,一动不动。
  倒是等与汉王杨武四目相对的时候,吴凡打了一个着急的眼色。
  杨武是个直爽人不假,可不代表直爽人不长脑子,眸子一转,算是想明白自己该干啥。
  “恭喜父皇!贺喜父皇!”
  三个人,不约而同的说出八个字儿,汇成一句话。
  楚王杨珏。
  汉王杨武。
  蜀王杨雄。
  三位皇子躬身施礼的时候,彼此之间相互看了眼……没有什么所见略同的英雄相惜,有的仅仅是若有所思的浓厚敌意。
  “恭喜父皇!贺喜父皇!”
  太子后知后觉的补上一句,稍显迟钝,落了跟风的下乘。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小半数的朝臣出声。
  由此处便能看出世家士族的强悍,朝堂上倒向皇权的人,实乃少数!
  正主御邪臣,不能致理;正臣事邪主,亦不能致理。唯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也。昔汉高祖,田舍翁耳。提三尺剑定天下,既而规模弘远,庆流子孙者,此盖任得贤臣所致也。
  秦皇引人敬畏。
  汉皇叫人驰往。
  秦皇做到后人做不到的事。
  汉皇做到的事,后人有希望做到。
  是故。
  秦皇是古今帝王抨击排斥者……谁叫丫太牛比,完全无法跟大家一起好好做朋友。
  汉皇则成为历代天子的标杆……皆将汉皇称之为帝王楷模。
  那么——
  赤霄剑这把伴随汉皇的剑,便被赋予特殊的意义。
  天子之剑、帝道之剑。
  各种吹捧有没有?
  赤霄的出世,在特殊的节骨眼儿上,意义非常。
  最重要的莫过于天命二字。
  天命所归,民心所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