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奸雄 >

第355章

大奸雄-第355章

小说: 大奸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等马武喘口气儿、补充点儿水,杨倵便急不可耐的催促道:“你跟朕好好说说,到底怎么回事儿?这……这……”
  【横扫西北?】
  【再无羌乱?】
  杨倵不可思议。
  马武哪里敢不从,详细的叙述道:“侯爷率我等自洛阳出,以商队掩护,行瞒天过海之计。首战,破袭烧何羌部落,斩首两千,俘虏万余。次战,侯爷与高明忠二人双骑杀白马羌各首领三十余人,生擒白马羌王韩渠,制造混乱,斩首过万,击溃十数万白马羌。三战,侯爷利用白马羌王韩渠,于舍肴山召开羌族会盟,施以挑拨离间成功。四战,侯爷在玉门遭遇突厥兵马,斩首两千,杀退两千。五战,侯爷兵出千齐,黄羝羌部落猝不及防,斩首三千。六战,侯爷到明安一代,命当地守备一万五千人协同作战,斩首烧当羌部上万,击溃十余万众。七战,侯爷联合敦煌戍卒三万,相继破沈氐羌、虔人羌、牢姐羌、卦养羌,斩首六千。八战,侯爷过阴川、走荒原,斩钟羌、勒姐羌、当煎羌、罕羌首级三千。九战,侯爷与西海郡边军九万围剿先零羌、彡姐羌等二十多个羌族部落,斩首三万六……”
  马武极尽可能的简短,依旧说了一大堆。
  杨倵连道了三个好字,深吸口气,说:“一月之内,九战灭羌……冠军侯,天神下凡也!”
  初登大宝,杨倵需要一场胜利树立属于自己的威信,他没有选择老成持重的骠骑大将军杨素,反选择了年轻过分的吴凡……吴凡没有让他失望,事实上吴凡破白马羌、擒韩渠后,杨倵的政治目的已然达到。但吴凡做的远比杨倵想象的要好的多得多,吴凡敲碎了羌人的骨头、打断了羌人的脊梁、挖空了羌人的根基!如马武标榜的那样,困扰帝国两百年、乃至追溯晋朝、魏朝、汉朝的上千年的羌乱,恐怕永远不会发生啦!
  马武忽的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双手呈递,道:“陛下,侯爷奏疏!”
  内侍大太监黄德准备检查一下,却为杨倵阻止。
  杨倵毫不怀疑的拿过书信,撕开腊封看。
  杨倵的喜悦逐渐消失,神情一片铁青颜色。
  堪堪爆发之际,杨倵努力的忍住,问道:“守正何时至洛阳?”
  马武道:“侯爷命臣先行一步,自身也日夜兼程,明日早晨差不多能到。”
  杨倵点点头,道:“赏金百两、银千两,布帛十匹,下去好好休息吧!”
  马武道:“谢陛下!”
  待马武一走,杨倵将手中的书信狠狠掷在地面,怒吼不已:“世家!世家!世家!蛀虫!一群蛀虫!他们竟然与突厥人勾结!该死!!!”
  黄德小心翼翼的捡起奏疏,眼睛瞟了几眼,心里头猛地一揪。
  吴凡的上书,只写了一件事情——弹劾唐国公李渊通敌叛国、图谋不轨之罪。
  黄德眼睛叽里咕噜的转动,说道:“陛下!您知道先帝若在,会如何反应么?”
  到底见多识广,且摸清楚了脾性,黄德一句话令歇斯底里的杨倵冷静下来。
  杨倵语气生硬地问:“先帝会怎样?”
  黄德绵声细语地说道:“先帝今晚会先看望一番曦月长公主殿下,明天率领百官出城十里迎接冠军侯。然后,当众宣扬冠军侯的功绩且加以夯实,对冠军侯的封赏从优从厚,让冠军侯去对付陇西李氏……”
  阅历上的差距,不管黄德是不是个太监,杨倵在当下的年纪,还比不得黄德。
  作为天子,最重要的是什么?
  绝非威严、绝非力量、绝非气势、绝非心胸……
  唯有平衡!
  操纵臣子,达成平衡!
  吴凡是先帝留给杨倵的一把尖刀,对付帝国的外在敌人、也对付帝国的内在敌人。
  外在的敌人,不外乎突厥、吐蕃、胡虏等异族。
  内在的敌人呢?不外乎世家士族!
  世家士族同样懂得这一点。
  吴凡在西北干了什么,黄德通过私下的一些小动作,明了的很。他清楚吴凡一旦回到帝都,将会面临铺天盖地的、来自世家士族的攻讦。所以第一时间需在世家士族没开口的情况下,提前让他们张不了嘴。让吴凡有了足够强大的身份的同时,再让他去跟世家士族打擂台。
  毕竟跟随先皇光帝多年,黄德的能耐非同一般!


第486章 杨家事
  骠骑大将军府。
  凉亭。
  自半年前于汉中孤身诱敌受创,杨素基本处于半隐退状态,极少在朝堂上发出声音,专心赋闲养伤。
  曾经威风凛凛的杨素,衰老的肉眼可见,即便他仍一丝不苟的梳洗打扮,依旧掩盖不了日渐泛白的头发、与逐时加重的皱纹……
  杨素正襟危坐,面前放有一张写满字迹的纸张,怔怔的凝视。
  杨素的左手旁,是他得儿子杨亮、杨玄感。
  杨素的右手旁,是他的半个弟子门徒李密、李玄邃。
  两个小字辈歪着脑袋,也求知欲爆棚的陪同观看。
  李密狠狠的咽了口唾沫,嗓子干涩的生痛,以致说话的腔调儿怪异破音:“一月之内,九战灭羌!两千、一万、两千、三千、一万、六千、三千、三万六千……光斩首便有……七万二千?我的天呀!他是武安君转世投胎的吗?”
  武安君,白起也!
  杨素身前放置的消息,源于弘农杨氏积累多年发展出得情报网络,准确性无需赘言。
  吴凡连辉煌不足以形容的战果,令久经沙场多年的杨素不禁沉默。
  不知过了多久,杨素感慨道:“后生可畏啊!”
  征战了一辈子,杨素打过几回斩首超过五万的大胜仗?且在以少赢多的情况下?
  杨玄感不屑的冷哼:“他还不是借了父亲的名头?”
  杨素瞬间暴怒,一巴掌派在杨玄感的脸上:“混账东西!”
  杨玄感英俊白皙的脸颊,五指印记清晰,连嘴角都流出了鲜血。
  杨玄感惊愕的瞅着杨素,压根儿不明白杨素为何打他。
  杨素呼吸急促,胸腹欺负剧烈,指着杨玄感的鼻尖儿,大声道:“借了我的名头?你可真敢说啊!以兵法论,人家懂得借势、懂得计策、懂得谋略,谈不上谁借了谁的什么,就像我当年也挂过靠山王的旗帜去吓唬南梁人!以身份论,你是我的儿子,天生借了我的名头,怎么不见你用两千八百兵马,横扫西北三四百万羌人?我教过你做人要懂得谦虚、我教过你做人要明白时务、我教过你做人要学会尊敬!你呢?太让我失望啦!”
  知子莫过父,杨玄感那句不屑语气的“他还不是借了父亲的名头”里,蕴含着怎样的真意,杨素清楚得很。
  嫉妒!
  赤裸裸的嫉妒!
  杨玄感年纪不小,到现在却始终没能出仕,一直生活在父亲杨素的羽翼下。
  提起杨玄感,世人都说“骠骑大将军之子”,绝对不会说其他。
  长此以往,使得杨玄感倍感压抑,他每每寄希望改变,又每每失败的一塌糊涂……
  再看看吴守正,顶着一个不知真假的吴国公后人的名头,初出茅庐闯下“千里走单骑”的美谈,为人津津乐道。之后更是多少有些运气成分的伙同南宫良玉、宇文成都、焦舍等人,攻破了北燕的都城易京,一战成名,得以封侯拜将、迎娶曦月长公主,走上人生……吴某人年不过十八岁,杨玄感要说不羡慕嫉妒恨才怪呢!
  杨素拂袖而去。
  杨玄感委屈的喃喃:“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李密叹了口气,摇头道:“大将军怕您惹祸呀!”
  李密继续说道:“吴守正功勋卓著,不管在燕赵、在荆襄、在雍凉……”,他苦笑道:“玄感!无论我们心里承认与不承认,我们终究得承认,吴守正已经超过霍去病!”
  李密更深层次的剖析:“霍去病十九岁封骠骑大将军,二十二岁封大司马,吴守正超过了他,然后呢?朝廷难道要有功不赏吗?帝国三神将的构成,一直以来皆为皇族选一、世家士族选一、寒门弟子选一,但局势变动,去年因一字并肩北平王更改了一次,难保不更改第二次。”
  李密唏嘘地说道:“靠山王褪去车骑大将军的称号,改任大将军一职,总揽全国兵马,大将军由虚变实,未来怎样不说,起码五年内不会有任何变化,没有人能撼动他。车骑大将军的称号由一字并肩北平王得了,可以说只要他活着、只要帝国还需要他安抚北燕遗民,谁也拿不走。卫骑大将军此时此刻正和吐蕃人对峙,安稳边陲、乃至将来跟突厥人征战的重任,都将落在他肩上……”
  杨玄感不是笨蛋,他陡然醒悟道:“天子可能拿掉父亲的骠骑大将军位,加封给吴守正?”
  李密抿抿嘴唇儿,并没有吱声,算作默认了杨玄感的意思。
  杨玄感窜起,道:“我得告诉父亲去!天子不能这样,父亲劳苦功高……”
  李密打断杨玄感的话,道:“大将军恐已前往紫微宫请辞。”
  杨玄感的脚步顿住。
  李密仰天道:“如我所料不错,天子会顺水推舟,同时封大将军一个国公,以及……许你一个不错的职位。”
  走到杨玄感身边,李密幽幽道:“玄感!你要出仕啦!”
  杨玄感好想哭……
  杨玄感明白了,父亲杨素打他,并非气恼,而是教育啊!
  有些话能说,有些话不能说,杨玄感那句饱含不屑与嫉妒的“他不过是借了父亲的名头”,在吴凡即将获得巨大封赏、在吴凡即将挤兑掉杨素成就骠骑大将军之位的前提下。若私下没人知说还好,一旦传扬出去,让心眼儿跟针鼻儿似的吴凡怎么想?
  李密安慰地说道:“大将军先一步去请辞,这是卖好天子以及提携吴守正的举动。有天子的看重、吴守正这等人物做盟友,将来好处少不得。杨家在你手上,或许能够达到大将军也达不到的地步不是么?”
  弘农杨氏的力量早逾过七宗五姓中的半数,晋升门阀序列无非看天家皇族的态度,杨素没有让先帝满意,杨玄感未必不能让天子满意。
  杨玄感双眸精光闪烁,重振了心中的志向,他要完成杨氏梦寐以求的事情!


第487章 喜与忧
  吴凡惊天一战、永绝羌乱的消息,不胫而走,一句话——有人欢喜有人忧。
  冠军侯府。
  送走殷勤探望的天子杨倵,曦月长公主怀抱小女儿多多,神游天外。
  雅致的玉颜上画着清淡的梅花妆,殊璃清丽的脸蛋儿,因岁月流逝,褪怯那稚嫩的青涩,显现出丝丝妩媚,勾魂慑魄。生育过后,又平添了一份雍容。伴随一身衮金黑缎长纱裙,更显成熟。杨淑娴那种高高在上的大妇气质,无需刻意,便弥漫四周。
  丈夫打了胜仗,妻子理所应当的需感到高兴才是,但曦月长公主绝非凡人,她有自己的考量。
  “善战者亡于兵、善泳者溺于水”。
  太过能征善战,并不见得时间好事情,尤其吴凡和世家士族矛盾渐趋激烈,堪称举世皆敌的情况下。
  杨淑娴从不干涉吴凡的任何举动、从不在吴凡面前发表任何有关朝堂的言论,始终装作一副一无所知的样子,温婉可人的维护吴凡、支持吴凡。
  曦月长公主不说、不做,不代表她不懂。
  十六年前,北燕、南梁相约攻隋,声势浩大。
  北燕由兵马大元帅罗艺为首,趋兵十三万众,势如破竹般杀到帝国北方防御中心冀州邺城,再向前一步几乎能威胁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