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奸雄 >

第428章

大奸雄-第428章

小说: 大奸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多时。
  仙风道骨的公孙胜及至,打个稽首,拜礼道:“小道拜见大将军。”
  吴凡揉揉眼睛,笑道:“不知道长有何高论?”
  自从对抗蔡道人后,吴凡一直没搭理公孙胜,有时候吧,他挺后悔兑换生成出这么一玩应来,浪费点数不说,真无甚大作用。
  公孙胜微微欠身,道:“小道不才,愿助大将军一臂之力,除掉恶贼吴世华。”
  吴凡不以为然的接着问:“什么办法?”
  公孙胜道:“小道听白将军的话后认为,吴世华此人,性格暴戾、行事粗鲁,也没读过书,想法较为简单愚昧,并不是一个难对付的。”
  吴凡品品,可不是嘛!
  公孙胜道:“小道只需略施小计,就能取得他的信任,接近他的身边。届时有一胆气雄略者斩他首级,震慑诸贼,必能致使其势力树倒猢狲散。”
  吴凡咧嘴,心动化作犹豫,说句不好听的,他可以用公孙胜的性命赌一赌成败,但舍不得让麾下的猛将犯那个险。
  “主公?”
  “要不……我去?”
  吴凡没想好怎么拒绝公孙胜呢,武松试探着开了口。
  武松表明心迹,话多了不少:“主公麾下的诸位将军,个个名声不菲,假若是他们去,有可能被认出来,我是主公的亲卫,鲜有抛头露面。况且……诸位将军恐不擅长步战不是?”
  公孙胜插言道:“武侍卫假扮小道的护卫随从,正好合适。”
  武松单膝跪地,道:“承蒙主公恩德多矣,未有报答,恳请主公给二郎一个机会!”
  吴凡摆摆手,道:“得得得!你一句、我一句的……去吧!明天午时前,你们带一只信鹰,如果没成功,放飞它,我配合攻城,不管怎样……我不想白白葬送你们的性命。”
  公孙胜和武松感动不已。


第614章 胆大的
  翌日。
  眼瞅公孙胜带着武二郎亦步亦趋的消失视线中,逐渐接近了郴城,吴凡油然而生……荒唐!自己怎么荒唐的答应了那种荒唐的请求?简直比吴世华称帝还特么荒唐有没有?
  后悔也晚了,吴凡唯有紧密关注郴城上空的动静,万一有个闪失,他当即用攻城的方式掩护公孙胜、武松逃跑,尽管那希望仍旧很渺茫。
  公孙胜没吴凡想的那么多,他觉察到吴凡的态度,欲证明下自己而已。
  慢慢悠悠的走,仿佛游山玩水,公孙胜斜睨打量下并肩而行的武松,道:“武侍卫,你应该落后我半步。”
  武松一愣,他光顾着逗弄肩膀上的海东青鹰。
  公孙胜笑道:“你现在不是大将军的侍卫,是我的随从、道童、护卫。”
  武松恍然,憨厚的挠挠脑袋。
  公孙胜交代道:“从眼巴前儿开始,到斩下吴世华的脑袋,你不要说话,装作哑巴……知道怎么装吗?”
  武松摇头。
  公孙胜酝酿下,道:“阿巴阿巴~~~”
  武松“噗”的一声笑了,他实在难以想象一个仙风道骨,天生带着严肃气的道士,居然有这么滑稽的一面儿。
  公孙胜不急不恼,认真地说道:“听我的,准没错。”
  武松收敛笑容,严肃的表示明白。
  径直到达紧闭的城关前。
  公孙胜毫无紧张的向前继续走……
  “嗖!”
  “噔!!!”
  羽箭若流星,入地半截儿,尾部震颤。
  城关上一人手持弓箭,大喝:“什么人?不知道郴城不准进出?”
  公孙胜打个稽首,高声笑道:“将军莫要紧张,小道乃道人也,自幼通晓望气之术,今游方在此,见郴城之上紫薇高耀,有金龙盘踞,心中好奇,特来寻觅。”
  神神鬼鬼的东西,大有市场在。
  城头上的人云山雾绕的,大概听得不太懂,但亦晓得什么紫微、什么金龙,一下子咧了瓢儿,叫道:“道士!你别走!别走啊!”
  那人一边命人去禀报,一边命人从城上用吊篮把自己放下来,急急忙忙的到公孙胜身旁,生怕他跑了似的。
  公孙胜笑眯眯的跟来人攀谈,扯什么“小道见将军骨骼清奇,必有远大抱负”,“什么?不是将军?迟早会的!小道从不虚言”,一通忽悠,着实把对方说的心花怒放。
  公孙胜不忘隐秘的用手指捅捅武松,没办法,丫见到敌人,全身都紧绷绷的,杀气高涨的很。
  不出一时三刻。
  “吱嘎嘎……”
  城门洞开。
  一票兵马奔腾而出。
  为首者身材高大,冕旒黄袍加身……吴世华愣是亲迎了。
  公孙胜都没想到有这么好的机会,斗大的日头曝晒下,登时汗流满面。
  吴世华老远儿翻身下马,哈哈大笑道的过来。
  公孙胜躬身拜礼,道:“小道……拜见陛下。”
  吴世华距离公孙胜十步左右不再走,道:“听人说,你看到了紫薇、金龙什么的?”
  公孙胜道:“昨天小道夜观天象,发现北方紫薇帝星黯淡,而南方却突有紫薇帝星光芒,因……因微弱,小道不敢断定,所以今日来到郴城。观城上有金龙盘踞,虽……虽幼小,确实无疑。”
  吴世华乐呵呵的道:“我怎么看不见呢?”
  公孙胜脸上的汗水愈来愈多,道:“陛下并非修者,不具备慧眼。”
  吴世华双手环胸,走动几步,道:“那怎么具备慧眼呢?我……朕也想看看啊!”
  公孙胜道:“苦学道法,餐风饮露二十载……陛下愿意吗?”
  吴世华猛的抬高声调:“你哆嗦什么?怎么又出那么多汗?心中有鬼吗?”
  公孙胜躬身,腰压得很低,道:“陛下于小道眼中……金龙咆哮,神威赫赫,小道不胜恐惧……这,这便告辞。”
  吴世华又是一阵“哈哈”大笑,微妙的向前走了两步,瞅瞅武松和他肩膀上的鹰,道:“他是何人?怎么见到朕不行礼?”
  公孙胜别扭的回头,瞧武松表情不大对,伸手拉了把,道:“二狗!给陛下磕头,快点儿!”,他向吴世华解释道:“此乃小道随从,小时候一场大病,不仅不能言语,更坏了脑子,整个人混混沌沌的,倒是有把子力气和训鹰的本事,能护得小道几分安全。”
  武松醒悟,“阿巴阿巴”的惊叫两声,配合的跪地磕头,“哐哐”两下,声音响的叫一众人牙疼。
  磕完头,武松直不楞登的起来。
  公孙胜斥道:“二狗?陛下没让你起来呐!”
  武松正待再跪下。
  吴世华笑道:“不必了!不必了!朕喜欢老实人,更喜欢那只鹰。”他上前伸手去抓公孙胜的胳膊,道:“道长既然来了,那就多待些时日,某家中老父最爱玄学……”
  吴世华的话没说完。
  “呲!”
  布帛破裂,刀锋入肉。
  武松动如闪电,三步内瞬息结果吴世华。
  “咔嚓!”
  粗暴的一刀剁了吴世华的脑袋,武松拎在手里。
  武二郎不屑地说道:“这事儿闹的,提前给死人磕头!”,血淋淋的刀锋指着惊呆了的众人,他怒吼道:“骠骑大将军有令,念尔等愚昧无知,只诛首恶,降者不杀!统统放下兵器!!!”
  公孙胜从背后抽出铁剑准备血拼,同时用吴凡给的口哨吹了下,海东青信鹰振翅高飞……
  场面一度寂静。
  大概谁都想不到公孙胜、武松的动作,区区两个人,面对浩浩荡荡的几百吴世华的文武、禁卫,动手了!手了!了!!!
  好久。
  “陛下死啦!陛下死啦!陛下死啦!!!”
  不知谁凄厉尖叫。
  众人清醒过来。
  武松掂掂吴世华的人头,挡在公孙胜面前,傲然道:“再说一遍!我主骠骑大将军、万户冠军侯有令,念尔等愚昧无知,只诛首恶吴世华,余者投降不杀……刚刚那只鹰是报信儿的,我主率天兵三万,埋伏在不远处的地方,须臾之间杀到,不想死,放下兵器!”
  恰好。
  “轰隆隆……!”
  快马奔腾的声音,山呼海啸、地动山摇一般。
  本踟蹰为吴世华报仇的人,纷纷息了念头儿,人的名、树的影,吴某人的名字在南梁旧地震慑力恐怕仅逊于在西北一带。况且吴世华已死,这支叛军的灵魂不在了……人心散了。
  吴凡统领六千多兵马,片刻杀到郴城前,然后……他看到了武二郎手持吴世华人头,招降纳叛。渺小的一个人,硬压的几百人头不敢抬一下,想想都他娘的够威风。
  一嘬牙花子,吴凡对左右将军道:“胆气雄豪者,武松也!”
  干掉吴世华,比吴凡想象的轻松的不要太多。


第615章 两个月
  承天二年,五月二十日。
  吴凡突然奇想,许诺杀敌建功者可免罪名、可入军籍、可获封赏,收拢吴世华部八千叛军中的六千余精壮为先驱。
  不做停留。
  吴凡自桂阳郡郴城出,直往扬州境内行。
  次日。
  吴凡进入庐陵境内,大军一路碾压,连战连捷,斩首千余。
  吴凡感慨扬州局势糜烂,因为他短短数个时辰、在两个县城中间,居然接连碰到三股叛军。
  又次日。
  吴凡攻破南野县,庐陵郡中最大的一股叛军贼首蒋山人李枝授首伏法。
  吴凡命白起、黄忠、魏文通等诸将各领骑兵一支,全力扫荡庐陵范围的叛军。
  承天二年,五月二十五日。
  吴凡北上豫章郡,会和从荆州南阳郡、南郡、江夏郡调集来的重兵,麾下兵马暴涨至六万余。
  扬州境内叛军闻风丧胆。
  吴凡进攻辐射范围内的豫章郡,所有的叛军皆迅速逃窜,无人敢抱着虚无缥缈的幻想硬撼。
  当天。
  出击建业于余杭县遭遇郭嘉、姜松的高智慧、沈玄侩叛军,由于准备不足,一战退败。
  诚如高智慧军师王越所言,兵种上得差距不可弥补,一旦他们退败,叫隋军骑兵尾随攻击,必然导致溃败……
  高智慧、沈玄侩兵马五万,结果在郭嘉穷追不舍的策略、姜松天神下凡的勇猛,逃回会稽郡的竟足足少了一万五六千人。
  郭嘉追击高智慧、沈玄侩的途中定离间计,着重打击沈玄侩部,他看中了两者势力同样强大,颇有一山不容二虎的嫌隙。
  果不其然,沈玄侩表面粗犷,实则心思细腻阴翳,点查兵马时,他发现高智慧出兵时的两万人折损并不算多,而他出兵时的一万五千人连万人剩的都不到……他暗中认定高智慧耍了猫腻,与官军有一定的串通,想要将他吞并掉。他趁夜从会稽拔营,往自己的大本营临川跑。
  承天二年,五月三十日。
  吴凡平定豫章、鄱阳二郡,相继斩杀叛军贼首沈孝彻、杨宝英等人,威震扬州。
  此时吴凡大军的消息,已传檄扬州诸郡,各路叛军自忖无力抵抗,唯有寻找出路。
  回到临川郡的沈玄侩见机称帝,国号“后梁”,挥舞着各种高官厚禄、金银财帛,招揽扬州北境向南仓惶流亡的同道中人。
  许多叛军首领修养并不好,一时被沈玄侩迷惑,纷纷争相投靠。
  沈玄侩军势力大振,拥兵六万余,一跃超过高智慧,成为扬州叛军的魁首。
  高智慧瞧沈玄侩发展的有声有色,乃至可以和吴凡为首的隋军掰掰腕子,再也坐不住,不顾王越苦口婆心的劝谏,非得称帝,倒是没定国号为西梁,他在东边儿的会稽郡,所以叫……“东梁”。
  高智慧下设文武百官,本想给最大的功臣王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