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奸雄 >

第430章

大奸雄-第430章

小说: 大奸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国庆。
  就是同一天。
  北方幽州准备讨伐高句丽的天子杨倵,终于动了。
  杨倵将募集到涿郡的一百一十余万陆路兵马分为左、右十二路大军。而后命第一军出发,以后每日发一军,前后相距四十里,直到七月五日才出发完毕。各军首尾相接,鼓角相闻,旌旗相连九百六十里。他的御营最后出发,又连绵八十里。
  无怪乎随军出征的大臣们毫不担心失败的问题,交口相传此乃“近古出师之盛,未之有也”。
  大臣们不担心失败,杨倵担心的是……不失败。
  从去年连续攻打安南、吐蕃、突厥,到今年倾全国之力战高句丽,杨倵所想的根本不是拓土开疆、无双武功之类的东西,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利用战争,逐渐削弱除天家皇族外的其他势力掌握的兵权,为自己的儿子杨逸打下坚实的继任基础。
  眼瞅着御驾外的车马喧阗、旌旗招展,杨倵不断的揉着酸痛疲惫的眉心。
  杨倵有时候觉得很荒谬,因为从古至今的将领等绞尽脑汁想打大胜仗,他却反过来绞尽脑汁想如何打个大败仗。更加讽刺的是,他自己一个人还他娘的想不出来绝妙的好办法,总是暗暗感慨制定这个计划的吴凡不在身边。
  杨倵分外无奈,缘大隋与高句丽的实力对比,过于悬殊了些。
  杨倵抽调的一百一十万余大军,没算上囤积青州东莱的那二十万水师,仅仅是陆路兵马而已。如果他想的话,他还能在已经命罗艺麾下的二十万兵马尽出的情况下,再从北地的赵州、燕州弄个十几二十万的,将总人数扩大到真正接近鼓吹的两百万数目。
  杨倵未登基九五前,作为一名出色的将领,以往打仗经历过、做过那种明明两万人,敢说自己有五万人、十万人;明明有五万人,敢说自己有二十万人、三十万人的浮夸事儿。这回他都没敢太过分,只“稍稍”虚报,怕把高句丽吓着。不然诈称五百万大军啥的,堪比高句丽的总和人口。
  高句丽人才五百万左右,能拿出来的精兵悍勇有多少?去掉四十五岁以上、去掉十五岁以下,去掉身有残疾病痛、去掉巾帼女子,哪怕保留下来的人全部拿上武器,也刚刚几十万而已。但能指望那些老实巴交的庄户百姓、富人商贾、达官显贵打仗?别逗了!所以,他们拥有十万人不到的兵马。
  高句丽并非单兵作战,婴阳王机智的使用中原典故“唇亡齿寒”,说动北方游牧民族窒韦、靺鞨的一部分人襄助,得骑兵五万左右。至于剩下不愿意帮他们的那些,大多是被去岁吴凡直捣黄龙,奇袭突厥牙帐,坑杀二十万人骇住了。
  战争双方,一个零头都比另一个全部家当多出两三倍,怎么打?
  杨倵苦恼不已,他很怕轻轻一动手指,高句丽就躺下了。
  “陛下?”
  御驾外,传来声音。
  杨倵微微挑开眼帘,道:“何事?”
  内侍大太监刘哲名,小心的走入,双手呈递一封奏疏,奏疏本上放有两块兵符,道:“吴骠骑上书。”
  “看样子他是平定荆、扬二州的叛乱了!”,杨倵精神许多,伸手取了奏疏与兵符,同时皱眉道:“这个吴守正!战事结束,即将兵符交还,怕我怀疑他什么?”
  放兵符道一边,杨倵打开奏疏,目光一扫,笑了,叹道:“啧!天赐神将呀!他怎么说的来着?”,敲打敲打车壁,一拍大腿:“‘保证南方叛乱平息,令陛下征讨高丽无后顾之忧’!没开战前说的,倒是犀利的很,说到做到。此前还有人担心询问,说他两个多月杳无音讯,不是有意外……”
  杨倵心情不错,多日鲜有话语的他,嘟嘟囔囔的好一会儿。
  刘哲名附和道:“吴骠骑名声不好归不好,能力的确首屈一指。”
  杨倵脸色变了:“什么叫名声不好?”
  刘哲名惶恐跪下,断断续续道:“奴多嘴,只是……只是……世家士族多有腹诽,连勋贵们一样排挤……”
  杨倵面有愧色,叹道:“是啊!不说世家士族、勋贵派系,便是靠山王也不待见他啦!”,末了,他加了句:“我之过矣!”
  杨倵低头,继续查看奏疏。
  须臾。
  “啪!”
  合上奏疏。
  “当当当……”
  杨倵手指轻叩奏疏本,深沉思考。
  许久。
  杨倵道:“拟诏回信,五个字‘准,除恶务尽’。”
  刘哲名躬身,道:“喏!”
  ……
  ……
  种下种子,埋上土壤,浇灌肥料……等待着开花结果。
  凭借去年天子选秀的风儿,吴凡种下了数颗种子,不仅包括杨倵,同时有宇文成祥、辽东王杨节、童伟、杨玄感在内。
  吴凡种在杨玄感身边的那颗名为“潘巧云”的种子,开花结果了。
  潘巧云通过吴凡安排的黄门卫的眼线,传递来一条重要的消息——杨玄感于黎阳做督粮官,为帝国征讨高句丽的后方辎重运输通道第一关卡。黎阳位司隶州北部、冀州南部,属大隋调遣民夫、兵役的重地,一时间弄得千里无烟、土地荒芜。杨玄感喝多了酒,文人脾气上来,发了不少的牢骚,多有关反感帝国征讨高句丽的言辞。
  吴凡看到这个情报后,当即大喜,写下一封书信,由信鹰送往洛阳兰馨儿处,命兰馨儿大肆渲染《百家姓》一书中,他早设下的圈套“两个杨,谁为长”,并说当初这本书杨玄感看过且很赞同的事儿。
  吴凡的算计,如期开始,当然这些事情需要时间的发酵,他眼下还得耐心等着。


第618章 贾文和
  扬州。
  丹阳郡,建业城。
  推脱一切扬州官员,包括刺史的邀请,吴凡在长江边儿上扎营,享受战后的安宁平静,同时努力经营自己能完全掌握的实力。
  吴凡从洛阳带来的一万骁骑卫,经历连绵不绝的战斗,仅存半数,其中一大半儿挂着彩。倒得亏得郭嘉战前制定的“先拿软柿子捏”的策略,高明的既锻炼了久疏战事的骁骑卫,鼓舞了士气,又挫了叛军的锐气,除却大意败了蔡道人一阵,那是连战连捷……如果上来就和高智慧、沈玄侩、汪文进打,估计不会是现在的结果。
  吴凡自己的私兵部曲四千余人,损失算是比较小,主要出在姜松与高智慧、沈玄侩联军五万死磕那次,死了一千多人。
  吴凡招降桂阳吴世华的七千人马损失较大,仅剩两千五六。原因……一来他们成分上多为绿林强盗,未有正统的训练,打仗习惯性的一窝蜂上、一窝蜂下,无组织、无纪律,战斗力低。二来他们的定位即为炮灰,哪里危险去哪里,不然除罪、军籍、赏钱、官位是那么好拿的吗?
  一万出头的兵马,吴凡视做禁脔的家当。
  白起能力超强、干的不错,吴凡令他统领麾下士卒,连带着黄忠、魏文通等将领,不要怠慢的加强训练。
  这些是骑兵,吴凡还要琢磨水师。
  吴凡从系统中兑换生成了鲁肃、吕蒙、贾诩三人,偷偷的放了出来。
  考量鲁肃和吕蒙的性格、能力,吴凡让不等天子的回信儿,先让吕蒙搁丹阳本地招揽精通水性的士卒。并派遣琼妖纳延率人护送鲁肃到渤海郡封地,毕竟鲁肃的内政也不差。
  至于贾诩……
  吴凡一手拿着鱼竿儿,一手拿着一块精制糕点,他的心思不在钓鱼上,同样亦不在吃食上,他的目光频频放在身边老神在在的看书的人身上。
  七尺五六的身高,二十八九岁的年纪,偏于瘦弱的身条。一袭墨染长袍,一条古玉腰带。头发高高挽起,以高冠束扎,眉眼清秀,鼻梁高挺,胡须修剪的整整齐齐。右眼下角的那粒儿小痣,把本来阳光英俊的人衬托的稍显阴柔……没错,大名鼎鼎的“毒士”长这样!真要命!
  按吴某人的想法,贾诩肯定那种眉目阴沉,一瞅就像坏人……他错了,错得很离谱。
  贾文和非常的沉默,或者说恬静,三杆子打不出一屁来,如果不追着问、逼着问,感情跟哑巴似的啥都不知声,让吴凡很郁闷呀。
  “啪!”
  索性扔了鱼竿儿。
  吴凡挪挪位置,靠近贾诩一些,道:“文和?”
  贾诩慢悠悠的合上书,目光与吴凡交汇,反正不吱声。
  吴凡一咧嘴,道:“能说句话不?”
  贾文和想了想:“哦!”
  然后?
  没了!
  吴凡:“……”
  吴凡轻轻叹了口气,无语的感觉叫贾诩一起来钓鱼,就是个错误。
  心情烦闷,吴凡起身道:“回去吧!”
  及至军营驻地。
  吴凡没等想好自己该干啥呢,他在辽东王杨节身边种下的名为“鱼玄机”的种子,也紧随重在杨玄感身边那颗名为“潘巧云”的种子,开了花儿结了果。
  杨节此前为“献王”,如今改成“辽东王”。
  先皇光帝在世,杨节是他硕果仅存的唯一兄弟……杨节非常清楚自己怎么活下来的,应该怎么活下去,所以平日里老老实实的夹着尾巴,偶尔先皇光帝需要表现自己对兄弟宽仁恩德的时候,他再做一些比较过分、却又不超出底线的事情,让先皇光帝赦免。
  先皇光帝手腕儿之可怕,头脑之精明,使得杨节不敢有丝毫想法。
  等到天子杨倵登位后,杨节开始动了心思,前前后后、忙忙活活,终于在吴凡的帮助下从一个闲散王爷变成外放的实权王爷。
  杨节理想的去处是蜀州,哪怕是蜀州的汉中郡,但他想得太美好,到头来去的是南辕北辙的辽东郡,帝国的最东端。
  辽东郡也就辽东郡了,天高皇帝远嘛!杨节一直这样安慰自己……他没料到,世事无常啊!他的封地恰恰在天子征讨高句丽的前线。天子率雄兵百万,占领了他的封地。
  品尝过权利的滋味儿,又要被迫交出权利,杨节难免的私下里抱怨几句,恰好他抱怨的人正是鱼玄机。
  吴凡瞧着手里的情报书信,那是眉开眼笑,一切都在往他希望的方向发展!
  贾诩吊着一双古井不澜的眼睛,偷着瞄了瞄,而后说出他自见到吴凡后,第一句完整的长句:“主公,我对这个比较有兴趣儿。”
  于是乎。
  吴凡的反应居然不是贾诩的要求,而是怔怔的盯着贾诩,确定话是从他口中说出来的。
  愣了好一会儿,吴凡道:“你对情报方面有兴趣儿?”
  贾诩点头。
  吴凡摩挲摩挲下巴,对一边儿的武松道:“二郎,你先自己吃点饭去吧!”
  武松懂事儿的离开。
  吴凡示意贾诩坐下,言道:“情报的目的,你懂吗?”
  贾诩言简意赅:“知彼,知己。”
  “知彼知己”四个字儿,贾诩是断开来说的,吴凡注意到了这个细节,暗暗赞叹不已,因为情报的真谛不仅要搜罗敌人的黑材料、自己人的一样要掌握。
  吴凡双手交叉合十,咬咬嘴唇儿,再道:“你了解天下势力吗?你了解我的势力吗?”
  贾诩不急不慢,道:“一个月。”
  吴凡吸口气,难为地说道:“单纯的让你搞情报,太屈才了!”
  贾诩微微颔首,道:“偏听则暗,兼听则明。”
  吴凡明白了,拍板儿道:“好!”
  遂。
  吴凡几乎将自己的全部明里暗里的势力和盘托给贾诩听,不过他并非没有丝毫隐藏,比如并州那边儿的关羽、张辽,他就选择性的忘记。
  既然要用贾诩搞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