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奸雄 >

第432章

大奸雄-第432章

小说: 大奸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素哪里知道那女子给杨玄感带来的美妙滋味儿呢?
  杨玄感出身于正统世家士族的弘农杨氏,成长于父亲杨素近乎苛刻的管教,他早早的学会隐藏天性,装作谦谦君子的待人处事、装作欢欢喜喜的娶了并不喜欢的政治婚姻的妻子……好吧!说到底,杨玄感就没碰到过他的美妾之外,任何能在床上让他难忘的女人。
  那个女子、美妾是谁?
  潘巧云!
  杨玄感今日从大运河返还暂住府邸,心情还不错,命人准备一桌酒菜后,唤潘巧云来服侍。
  潘巧云乖巧的给杨玄感倒酒、夹菜,还吹上一曲萧……乐。
  杨玄感吃着吃着,觉得不对劲儿,打断潘巧云的吹奏,道:“巧云?怎么吹的曲子这么……这么哀伤?你是……想家了?思念亲人了?”
  潘巧云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摇头道:“国公爷在哪儿,哪儿就是巧云的家!亲人……”,她哀怨的言道:“巧云除了国公爷,又哪有亲人在世?”
  杨玄感“唉”了一声,放下玉箸,索然无味的停止进食,拉着潘巧云的手,再问道:“那你一定是受了什么委屈了,或者……谁,冒犯了你?”
  杨玄感在“谁”这个字眼儿上加重语气,好像他已经知道似的。
  潘巧云摇头,道:“不是夫人。”
  夫人,杨玄感的夫人,正妻。
  妻妾争宠这种事情,除非一方强势、强大到足以让另一方黯然失色,比如吴凡家里那位曦月长公主,无论童蕊、兰馨儿,甚至林太后、当阳长公主,统统不敢与之争锋,否则必然会发生龌龊。很明显的是,潘巧云的地位到杨玄感的正妻压不住的一步。
  以往潘巧云和杨玄感的正妻明争暗斗的不轻,眼下潘巧云得了话头没告状,让杨轩感的好奇心更重。
  杨玄感着急道:“那你怎么忧心忡忡的?有什么不能对我说吗?”
  潘巧云张了张口,踟蹰甚久,道:“巧云……巧云担心国公爷。”
  杨玄感愣了,笑道:“担心我?我有什么可担心的?我是户部侍郎、越国公,弘农杨氏的当家人,谁能害我?”
  潘巧云嗫嚅着,道:“国公爷出去监运粮草时,巧云……巧云在城中转了转,想给国公爷买些可口的蔬果尝尝鲜,不想听到洛阳来的商贾私下嘀咕,说……说……”
  杨玄感道:“说什么?”
  潘巧云一咬银牙,道:“说国公爷心怀不轨,有童谣‘两个杨,谁为长’,还说……那本《百家姓》国公爷看过后赞不绝口。”
  杨玄感不傻,脑袋一转悠,心中“嘎登”一下子,颜色大变,弹身而起,慌了爪儿地叫道:“坏了!坏了!坏了!吴守正害苦我矣!”
  吴凡的确拿着《百家姓》问杨玄感怎么样,杨玄感倒没想吴凡的本意就是设计他。
  杨玄感曾有梦想,他希望自己能完成父亲杨素完不成的伟业——使弘农杨氏跻身七宗五姓一样的门阀之列。
  可惜!
  杨素死的时候,击碎了杨玄感的梦想,并解释了为什么他重现弘农杨氏辉煌,将弘农杨氏已经带到比肩七宗五姓的地步,却不能像人家似的自动晋升门阀,非得获取天家皇室的首肯的缘由。
  一切的一切,都因为大隋高祖皇帝打江山时,扯了弘农杨氏的虎皮……
  这件事天家皇室绝对不承认、也不能承认。
  不然?
  帝国天下,是天家杨氏的,还是弘农杨氏的?
  基于此道理,天家皇室不但不能承认当年事,亦要打压弘农杨氏,最好覆灭掉它。
  杨素为之奋斗一辈子,到死察觉无望,留下遗言要杨玄感小心戒备天家皇室,因为天家皇室不愿意让弘农杨氏晋升门阀,心中必然是存在芥蒂的、危险念头的。
  杨玄感乍闻流言蜚语,怎能不怀疑天家皇室有心思干掉他们弘农杨氏?
  ……
  ……
  洛阳。
  贾诩初到帝都,未曾先入骠骑大将军府找高颍、到冠军侯府拜谒曦月长公主……他终日流连于大街小巷不停歇,要么听闲散汉东拉西扯、要么看邻里妇人笑语、要么茶舍里吃完凉茶、要么面馆儿中来碗并不精致的汤水面。
  正式从吴凡护卫专做贾诩护卫的武松,搞不清楚他什么意思……问?指望丫八竿子削不出一屁来的货能吭气儿?
  或许是得到想要的,高兴了、或许是没得到想要的,烦闷了,贾文和结束他没头没脑的行程,知会武松往冠军侯府行。
  经过通禀,贾诩顺利站到杨淑娴的身前。
  贾诩恭谨的施礼,道:“贾诩、贾文和,拜见主母。”
  杨淑娴抱着一双儿女,笑着道:“起来吧!”,上下打量贾诩,接着道:“先生不必多礼,请坐下说吧!”
  贾诩不矫情,依言坐定,微微颔首,道:“受主公之托,送信一封。”
  杨淑娴点头,道:“前几天有人给我了,可我却没有看到你……”,她笑了笑,道:“夫君在书信中把你夸的是只应天上有的人物,非常推崇你的能力。”
  贾诩谦虚的道:“主公谬赞。”
  杨淑娴示意侍女红袖过来抱孩子,口中问道:“我以为你派其他人而不是自己转送夫君的信,是不想见我,现在看来……不是?”
  贾诩双手合拢在袖口中,所问非所答,大有深意地说道:“您和主公及外界的看法、风评,也不一样。”
  杨淑娴笑了笑,道:“我一妇道人家,能有什么?只要夫君无事、儿女快乐,家庭美满就好。”
  贾诩沉吟一番,道:“我需要您的支持。”
  杨淑娴蹙眉,道:“你得知道,我从不参与夫君的任何事情。”
  贾诩不似伴随吴凡是的寡言,道:“我将作为主公的影子存在,这是我第一次接触您,同时也可能是最后一次。”
  杨淑娴起身踱步,好一会儿,猛的一扭身,手指指着贾诩,道:“贾先生,记得欠我一次人情!”
  贾诩起身,一揖到底。
  离开冠军侯府,贾诩前往花月楼。
  贾诩这次见的人是兰馨儿。
  贾诩的态度放得很低,和面对杨淑娴毫无二致。
  呈递一封书信,贾诩慢慢等着。
  兰馨儿浏览完信笺,微微叹息,道:“他终究信不过我。”
  贾诩说道:“无所谓信过信不过,这未尝不是另外一条道路。”
  兰馨儿盯凝贾诩,道:“可我不甘心!怎么办?”
  贾诩声色不动,平稳的叙述:“趁着主公不在,您离开这里。或按照主公说的,将一切情报渠道转手在下,安心的待着主公一飞冲天,身份越过长公主殿下,能够给予您名分的那一刻……您自己抉择。”
  兰馨儿揉揉眉心,语气软下来,道:“包括暗卫军?”
  贾诩道:“是的。”
  兰馨儿追问一句:“你对他们什么态度?”
  贾诩不回答,束手静静而立。
  兰馨儿看看花月楼的四周,道:“好吧!”
  贾诩一揖到底,折身走了。
  离开花月楼,贾诩前往骠骑大将军府。
  高颍忙着操练洛阳四卫,傍晚时分才跟贾诩碰头。
  对于新加入吴凡阵营的贾诩,高颍隐晦的挟杂审视的意味藏在目光中。
  贾诩不表露情绪,例行公事般转交吴凡的几句话,婉拒高颍的吃饭邀请。
  离开骠骑大将军府,贾诩于热闹的东市下榻,实际联系黄门卫雨化田。
  贾诩与雨化田的接触,浅尝即止。


第621章 加把火
  承天二年,七月二十五日。
  帝国一百一十余万陆路士卒,相继抵达辽东郡,陈列高句丽边线前沿,蓄势待发。
  而在四天前,由征南将军刘方、镇西将军史万岁统帅,从青州东莱出发的二十余万水师,业已到达高句丽,经大同江口登陆。
  辽东州原有玄菟郡、昌黎郡、辽东郡、乐浪郡、带方郡五地。
  玄菟郡、昌黎郡、辽东郡三地牢牢把控在大隋统治下。
  乐浪郡、带方郡则因北燕灭亡时的动乱,以及地理位置上的缘故,基本半独立出去。
  帝国来势汹汹,却准备时间稍长,高句丽趁机将乐浪郡、带方郡占据,当成对抗从海里来袭的敌人的缓冲区域。
  高句丽军在半岛上的军事核心为平壤城,将领乃大名鼎鼎的高句丽第一勇士渊盖苏文。
  刘方与史万岁虽距离平壤城咫尺之遥,但碍于天子近来肝火旺盛、且制定“己方将领不得擅自作出任何有关作战决定,必须报告他后再行动”的命令,到了大同江,没敢玩儿往昔“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那一套,乖乖的派遣飞骑,知会天子他们的行踪、请示下一步。
  渊盖苏文不晓隋天子有那么一条极度利于他们高句丽军的命令,他见二十几万隋军水师久久不动,以为刘史二人自持实力、骄傲自大,没把他放在眼里呐!
  渊盖苏文又气又怒,倒也明白硬上隋军根本不可能,遂定下计策。
  渊盖苏文率领八百高句丽军精壮,黎明破晓时分偷袭了隋军,小规模的短暂交锋中,假装不敌的撤退逃跑。
  恰好天子的进击命令到达,刘方、史万岁以为立功的大好机会到了,带着二十几万水师上岸,气势汹汹的包围平壤城。
  隋军来到平壤城外,发现大门敞开,墙上亦无人把守,刘方、史万岁还挺小心,派人进入城堡查看,提防高句丽军设伏。
  结果。
  探马回来禀报称:“城中地上放着钱财、武器,到处都是仓皇奔逃后留下的散乱景象,根本不见平民百姓。”
  为了谨慎起见,刘方跟史万岁一合计,下令禁止掠夺,慢慢的移师入城。
  隋军到达一个寺庙,果真遭到了高句丽的伏击。
  隋军很快打的人数并不多的高句丽军丢盔弃甲,狼狈不堪的撤逃。
  刘方、史万岁皆认定高句丽军“技穷矣”,觉得他们真的不行了,便不在约束隋军士卒。
  隋军士卒起初由一两个胆大的偷捡钱财,而后是十几人、几百人,发展到全军都开始,最终演变到不满足眼巴前儿的那么一丁点儿,挨家挨户的对平壤城进行扫荡式劫掠。
  第一战如此之顺利、如此之快捷、如此之辉煌……
  刘方笑言:“我军天兵降世,敌人望风而逃,若非陛下节制,你我二人恐怕五天就能灭了小小的高句丽!”
  刘方的话,自然是跟史万岁说的。
  史万岁自从戴罪立功,破安南国,官复原职,颇有得志便猖狂的意思,哪能不赞同刘方骄狂之语?
  于是乎。
  二人昏了头,搁平壤城内用高句丽的牛羊牲畜、美酒佳肴劳军,毫不设防。
  刘方、史万岁喝的酩酊大醉,二十几万水师士卒大半也喝的不分南北东西。
  又是黎明破晓时分,渊盖苏文号令躲藏地窖中多时的八千高句丽军悄悄走出,并把火油、稻草等易燃物四处扬洒,撤出平壤城后放了把火。
  大火冲天而起,隋军士卒睡梦中被烧死者不计其数,更多的人惊慌失措,一门心思的从平壤城中逃离,却迎头遭遇渊盖苏文的狙击。
  刘方、史万岁醉醺醺的,根本指挥不了士卒反击。
  失去大纛指引,隋军兵马溃不成军。
  隋军到底人数众多,拼了命的从平壤城突围,渊盖苏文拦不住。
  渊盖苏文旋即改变策略,对往大同江大营逃跑的隋军士卒进行尾随追击……
  战争两天后才结束。
  隋军水师一战几近全军覆没,仅有堪堪万人得以乘船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