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天劫炼仙录 >

第579章

天劫炼仙录-第579章

小说: 天劫炼仙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太清天法则的推动和星云中的混元始气润养之下,长眉的道行突飞猛进、一日千里,百年时间将师门所传的道法修炼至大圆满,并且成功突破天人之限晋入天仙之境。那只灵猴在他调教之下同样进步飞速,十数年后便打开了灵智,成为可以陪他说话解闷的化形灵兽。

在晶球的特殊环境下,长眉没有渡飞升天劫,以他天仙的道行亦无法打破晶球脱困。待要继续修炼下去吧,又缺少天仙境界的修炼功法,实在是无聊无奈的情形下他忽然想起当年从五色石旁拾到的东西,于是拿出来研究,借助特殊的环境,花掉数百年时间终将那些东西的禁制一一破解。

长眉从那里东西里得到无数的好东西,最令他惊喜的却是那几枚完整的玉简当中竟然有一部《太清真科仙灵宝笈》,这是一部天界高层的修炼经书,是从天界第一层到中三天之前皆适用的修炼功法。

接下来的漫长岁月里,长眉就是全力以赴地修炼《太清真科仙灵宝笈》,他将脱困的希望全部寄托在这上面。

《太清真科仙灵宝笈》是一部循序渐进的修炼宝典,讲究每一层的功底皆要异常扎实,从其名字上亦可知道此书当是从太清天流传出来,而长眉恰恰身处太清天,天天得到五色石灵气和太清天星云中的混元始气的滋补,修炼起此法自是如鱼得水再合适不过,亦再扎实不过。

而根基扎实的表现之一就是每次闭关入定所花的时间特别长,随便打个盹就是上百年过去,入定炼气破关少则数百、多则数千年,就这样当他突破至《太清真科仙灵宝笈》功法第七层的时候,一直带在身边计时用的沙漏终因年代太久远而彻底坏掉无法再修复了,此时自他进入太清天已经过去整整十二万年。其实对长眉而言经历的岁月似乎并不太久,也就是数百次入定闭关的经历,每一次经历中他皆自封五识,根本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而记忆亦没有被流逝的时间冲淡。

沙漏坏掉之后没过多久,长眉所在的星云不知何故产生出乱流,星云的运动变得混乱不堪,冲撞剧烈的地方发生大爆炸,他所在的附近刚好也发生了场特大的爆炸并将晶球卷进去。

爆炸过后,长眉惊喜地发现自己居然莫名其妙地回到了凡界,而且补天法盘可以将晶球重新变回灵雾状态并吸收回去。

“你知道我回到凡界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吗?”长眉说到此处时问陶勋。

“收束气息,封印道基,以防触动凡界法则之力;从补天法盘中吸取五色石灵气来补充仙灵之力,以防仙基境界掉落。”

“幸儿你懂的东西不少嘛。”长眉话是这么讲,倒没有诧异的表情出现,能够到上三天游历自然须有足够的境界,他捋着长长的眉毛笑道:“为师第一件事就是寻找陨丘,寻找你。”

陶勋心中感动,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经过十二万年以后,陨丘的形状已经固定,正是后世所见的模样,同时不变的还有它的怪异、死寂和可怕。长眉回到陨丘后试图入山,结果遭遇到当年一般无二的状况,哪怕他此时已经是天仙的境界,仍旧无法看破造成此山怪异现象的原因,也无法抵抗山中怪异力量的作用。

就这样,长眉带着灵猴在陨山外住了上百年,想尽一切办法无数次地试图进入陨山,皆尽止步于陨山范围百丈之内。

说到此处时,长眉大为嗟叹:“为师久试无果,最终冒险施展天仙手段强闯陨丘,结果还是一样,仙力被禁,跌落凡尘,狼狈退出。出来之后,立即天降雷劫殛我和小猿,差一点没要了我们的老命。唉,为师就是不甘心,明明知道你没死,明明知道你多半就在山中,可就是无法进山寻找你。”

“是徒儿不孝,累师父挂念操心。”

“陨丘,哦,不是,现在叫做孤云山,你知道孤云山中的皲谷的来历吗?”

“莫非同您有关?”

“当日我和小猿差一点死在天劫下,我伤心之下,借着最后一道劫雷的力量以从五色石旁得到的一柄天界宝剑奋起全身仙灵之力从空中怒斩陨山,那皲谷就是这样留下的。”

陶勋听得咋舌不已:一剑劈开五、六十里的山体,这得多大的法力呀!

不过马上他想到一个问题,忍不住问道:“您最后一剑时虽说天劫已过,毕竟也是动用了超出凡界法则之力的力量,难道不怕上天再降天劫吗?”

“我当时意气所使倒没将生死放在心里,劈出一剑才方发觉不妥,天空中劫云再布,那时我和小猿已是精疲力竭浑无抵抗之力,可奇怪的是劫雷分明自空中落下,但只落到一半就不见,你可知道为何?”

“为何?”

“是紫极天尊,是他替我们挡下了全部劫雷。”

陶勋几乎惊得跳起来:“为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为什么?我当时不明白,后来也不明白,到现在么大致猜测出来,或许同你有关系。”长眉真人继续道:“不过那次替我们挡下雷劫的前后紫极天尊并未现面,一直到一百年后我创立峨嵋派他才出现,讲述了孤云山下替我挡雷劫之事,可惜彼时我亦被他逼着渡劫飞升来到天界。”

陶勋又想到一个问题,问道:“如此说来袁老祖留在凡界也是紫极天尊做的安排?”

“不错,他当时现身时制住了我和小猿,尔后单独同小猿密谈数天,之后逼我即日飞升,飞升之前只许我同小猿在他面前见上一面。我那时知道小猿被允许留在凡界有重要之事办事,便叮嘱于它一定要替我找到你才能飞升天界。”

陶勋这会儿才明白袁老祖飞升的两个条件并不都是长眉真人设定,呆足一万五千年必是紫极天尊的决定,找到天厄子才是长眉真人的意思。

接下来,长眉继续讲述着后来的经历。他一剑劈出孤云山皲谷后带着灵猴洒泪离去,后来云游到峨嵋山,见那里山势高峻、风景秀美遂定居下来。又因为时刻面临飞升的危 3ǔωω。cōm险,他开始收徒传道,以备假如自己不能等到寻到幸儿的一天时其他的弟子可以帮自己完成心愿。

长眉因为幸儿的事留下心结,立志师门的道统除幸儿之外绝不传第二人,因此他师门的道法一概不传,另外以在太清天时从玉简中得到的天界功法为基础新创出适一套合凡界人修炼的修仙功法体系,以此教授新收的徒弟,又以天界玉简中的仙术为蓝本在峨嵋山上空建起仙云山仙云宫,由此开宗立派创立峨嵋派。

第二十一章 劫火劈山(上)

 师徒俩一连聊了十数天,话题逐渐扩散到各个方面,但有一个话题两人都不愿触及。千里搭凉篷,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最终还是长眉真人先将话讲出来。

“幸儿,天界多半仍会放你回凡界,凡间修仙界正处在浩劫中,你回去之后不要逞能,更不要多管闲事,为师传下的峨嵋派既然处在数中,自有天数决定她的命运,你毋须强替他们出头。对了,如果你回去再上仙云山,替我到祖堂里将天厄子的牌位撤掉吧。”

陶勋心中凄然,道:“还是不必撤掉吧,已经立在那里一万多年,早成为峨嵋派的一部分。”

“嗯,倒也是,还是你看得通透。我当年说是代你授徒,实则你同峨嵋派没有任何的直接关系,就让那个天厄子永远挂着名字吧,你还是你,你是幸儿,大名叫做陶勋,不是那什么从出生起就遭遇厄运的天厄子。”

“师父,紫极天尊来时,我同他说我不回凡界了,留下来陪您。”

“呵呵,傻小子,别说蠢话,你知道那不可能。”长眉真人伸手抚着他的脑袋道:“你同我生活不到三年,而你在凡界生活却有四十年,那里有你的养父母,有你的妻子,有你的师长,有你的徒弟、门人,修仙界正在发生的这次浩劫指不定何时就波及到凡人,你放不下为师便放得下他们吗?”

“我……”陶勋无法回答师父的反问,默想半晌方始道:“我求紫极天尊以后还能常来看您。”

“这也不可能呀。”长眉真人道:“天界法则森严,不能随意来往。为师飞升太安皇崖天一万三千余年,论仙基境界早可以更升一层天界,只是因为一直挂念你的安危而心中有魔障,如今与你重逢知道你平平安安,我心魔已除,你离开后我便要坐死关,直到飞升第十九界显定极风天。”

“徒儿祝师父成功飞升,以后一定想法去见您。”

“但愿吧。”长眉真人神色一肃,道:“你身上必定背负着什么大事,紫极天尊亲自送你来此的目的,为师已经明白,你准备好了么?”

“灌顶传承之事且不急,缓几天再说吧。”

“早几天晚几天终究要完成。”长眉真人笑了笑,道:“有件事要交待你。”

“请师父示下。”

“我将师门道统全部传与你,这些道法于你或许已不放在眼里,但你如果能回去,须得寻个可靠的传人使它继续薪火相传,咱们是女娲氏道统的嫡系传人,有责任使它代代不绝。”

陶勋赶紧大礼拜倒:“徒儿谨遵师父之令,必使师门道统在凡界传承不绝。”

长眉真人满意地道:“得你此诺为师更无牵挂,再上一层天界十拿九稳。”

灌顶传承的过程并不复杂,以师徒俩现在的修为所花的时间也不长,不过数十息的功夫即告完成。

陶勋的脑海里增加不少的内容,皆是极其古老的修仙知识,出乎意料的是它并不是非常庞大复杂。女娲氏道统能够一直传承不绝,经历过的时代不知凡几,从极古时代到近代修仙世界经历过无数的变化,按说各个时代的功法原理、各种灵物的演化皆迥异,历代积累下来应当已经形成极大的体系才对。

譬如原始传承中的炼丹炼器之法中涉及到的材料绝大多数已经绝迹或者进化得面目全非,别的散修道统往往会根据每时每代的变化进行创新改进,然后添加进传承记忆之中,由此日积月累,越往下传内容越多,到后来继承人无法完全承受,于是只好予以删节,因历代传承者偏好不同,故而删来删去反而导致原始内容不完整甚至丢失。

而长眉真人的这一支没有这样做,这支道统的内容由初始和注释两个部分构成,其中前者占主导。初始内容自然是创始人传授的东西,它们被完整地、原封不动地保留;注释的部分则是每一代嫡系传承者将原文中的某些极古时代词语注释为当下时代的词汇,仅此而已再无其他添注。

也就是说这一支的道统完完全全依照最原始的功法修炼,每一代传人直接修习原始版本,而不是历代演变、改进版本,也没有别的衍生内容混入其中,故而其功法修炼之后道法仙力带着浓浓的远古味道,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混沌诀》才得以完整地保留下来。

长眉真人和陶勋都明白,让他学到完整版的《混沌诀》正是紫极天尊促成他们师徒重逢的最重要的一个目的。

根据凡间修仙界的传说,凡界的一切修仙之法皆从女娲氏补天造人之后才出现,女娲氏据说是从玉清天来到凡界的金仙,他所传的道法自然应当是天界的高深修炼大法,后人将前人所传的道法不断地修改,使得修仙之法早脱离原始道法的轨迹。

陶勋通过对比阅读传承记忆和历年自凡界所学的道法发现两者的差异果真异常巨大,他的看法是时移则事异,前人、后人所处的环境不一,修道之法本也应当有所变化,皆是适应当时时代的东西,没有孰优孰劣之分。

他又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